“特地为你而宰杀”是不是就意味着肉铺里的肉就可以吃了?那里的肉的来源显然不是特地为某个人宰杀的。minquan 写了: 2023年 3月 20日 00:29 三净肉
《中部》第55部经
这部经特别重要,因为佛陀在此清楚地说明了他对肉食的看法 [1] 。
有一个国王的御医名叫耆婆迦前来拜见佛陀。行礼之后他问佛陀:「尊者,我曾听到这样的说法:『他们屠杀动物供养僧人乔达摩(佛陀);僧人乔达摩明知而食用为他所宰的动物』 。。。。」;他问佛陀这些传闻是否属实。
佛陀否认这项指责,并说:「耆婆迦,我说世上有三种情况下的肉是不该吃的:当你看到、听到、或怀疑 (那只动物是特地为你而宰杀的)。。。我说有三种情况下的肉是可以吃的:那就是当你没有看到、听到、或者怀疑(那只动物是特地为你而宰杀的)。。。」
佛陀继续说:「如果有任何人为了如来(即佛陀)或者他的弟子而屠杀动物,他将在五种情形之下造就了过失。。。(1) 当他说:『去把那只动物牵来』。。。 (2) 当那只动物被绳子套在颈上牵着走时所受的痛苦和忧伤。。。 (3) 当那人说: 『把那只动物拿去宰杀了』。。。(4) 当那只动物在遭受宰杀时感到痛苦和忧伤。。。 (5) 当那人把这些不允许食用的肉类供养如来或他的弟子。。。」
于是我们觉察到佛陀以三个标准把可吃和不可吃的肉类分开来。这是有关肉食最重要的条件。
--------------------------------------------------------------------
三净肉的概念是与原始佛教过午不食的戒律同时施行的。
也就是乞食只乞中午饭,晚饭饿肚子不吃。
过午不食实际有四种好处:
对社会滋扰小,社会负担小;
增加了当僧人的难度,总得付出些什么才能当僧人;
减少了吃到肉的概率;
睡前已经大便,睡觉时气脉容易自动运行,提高了修禅的效率。
你的解释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佛陀不吃肉主要是因为感受到了动物的痛苦和忧伤,那么实际上只是为了自己感觉好受点,而不真是因为想减少动物的痛苦和忧伤,否则植物被杀也有痛苦和忧伤,只是人或者佛陀感受不到而已,应该也不吃植物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