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5 Re: 志愿军基本是当时最强的轻步兵了
现在讨论的是战力,惨败方仍然有可能有强大战力,比如美军在二次战役也可以算是惨败,德军在斯大林格勒惨败。惨败不等于战力差,更不等于损失大于对方。
现在讨论的是战力,惨败方仍然有可能有强大战力,比如美军在二次战役也可以算是惨败,德军在斯大林格勒惨败。惨败不等于战力差,更不等于损失大于对方。
冲绳战役中,日军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在冲绳岛进行“持久战”来最大限度地消耗美军力量,阻止其登陆日本本土。 日军精心构筑了坚固的防御工事,并投入了大量的兵力和资源,希望通过血腥而代价高昂的战斗,迫使美国放弃登陆计划,以此保卫日本本土安全。
日军的主要目的:
阻止美军登陆日本本土:
冲绳岛被视为日本本土南面的门户,一旦失守,美军将得以建立进攻日本本土的前进基地,并能够直接威胁日本本土的安全。
消耗美军战力:
日军采取“持久战略”,利用冲绳岛的险峻地形和坚固的防御工事,旨在让美军付出巨大伤亡,从而迫使美军改变进攻策略。
实施本土防御:
冲绳战役是日军“御敌于本土之外”战略的一部分,通过在本土之外的岛屿进行激烈的防御战,来延缓或阻止美军的进攻,为保护日本本土争取时间。
具体策略:
放弃滩头固守:
日军守将牛岛满选择避开美军强大的舰炮火力,放弃在滩头进行固守,而是在岛屿纵深地带利用悬崖、深沟等天然地形构筑坚固的防御工事。
进行岛屿防御:
日军在岛屿南部部署了大量的兵力,构筑了隐蔽、坚固的防御工事,使得美军难以快速推进,必须付出惨重的代价才能攻克每个阵地。
动员当地居民:
日军动员了岛上的男性居民,并将中学男学生和女学生组成“铁血勤皇队”和“姬百合队”,投入作战,增加了战斗的残酷性。
总而言之,日军在冲绳战役中虽然失败,但其通过不惜一切代价的防御,成功地达到了消耗美军、拖延进攻的目的,迫使美国在考虑登陆日本本土时付出了更多代价
完了
ignius 写了: 2025年 10月 1日 13:13苏联从来没有想主动进攻日本,因为斯大林很清醒,知道德军才是对他最大的威胁。相反第一次日俄战争的胜利者,日本,在一次“伤亡远小于苏军”的惨败后,就主动求和不敢再打了?这可跟第一次日俄战争中的日军表现很不一样啊。那时的日军可是不顾伤亡,一直到把俄国打服了为止。你们日吹讲点逻辑吧。
不敢打不就是被吓破胆了。你自己前面拉的,别这么着急就往回吃。
我这次总算领教了。这几个日吹就是典型的纸上谈兵。非得堂堂正正的交战,然后算战损比。玩三国玩多了估计。
这帮日吹只替日军着想,各种客观条件战败理由都想好了。
却一点不考虑对手的客观条件。苏军当时刚刚经过大清洗,军队战力下降严重。这也是日军敢发动诺门坎战役的一个重要因素。没想到战力严重减退的苏军,打起“轻步兵世界无敌”的日军来还是轻松取胜,日军好几个联队几乎成建制被围歼。还有啥可吹的呢?
这逻辑….
结果就是换来美军的两颗原子弹,美军0伤亡,日军死好几万,平民死伤几十万。日军在冲绳的战略目的很牛呀。
ridgway 写了: 2025年 10月 2日 18:57冲绳战役中,日军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在冲绳岛进行“持久战”来最大限度地消耗美军力量,阻止其登陆日本本土。 日军精心构筑了坚固的防御工事,并投入了大量的兵力和资源,希望通过血腥而代价高昂的战斗,迫使美国放弃登陆计划,以此保卫日本本土安全。
日军的主要目的:
阻止美军登陆日本本土:
冲绳岛被视为日本本土南面的门户,一旦失守,美军将得以建立进攻日本本土的前进基地,并能够直接威胁日本本土的安全。消耗美军战力:
日军采取“持久战略”,利用冲绳岛的险峻地形和坚固的防御工事,旨在让美军付出巨大伤亡,从而迫使美军改变进攻策略。
实施本土防御:
冲绳战役是日军“御敌于本土之外”战略的一部分,通过在本土之外的岛屿进行激烈的防御战,来延缓或阻止美军的进攻,为保护日本本土争取时间。具体策略:
放弃滩头固守:
日军守将牛岛满选择避开美军强大的舰炮火力,放弃在滩头进行固守,而是在岛屿纵深地带利用悬崖、深沟等天然地形构筑坚固的防御工事。进行岛屿防御:
日军在岛屿南部部署了大量的兵力,构筑了隐蔽、坚固的防御工事,使得美军难以快速推进,必须付出惨重的代价才能攻克每个阵地。
动员当地居民:
日军动员了岛上的男性居民,并将中学男学生和女学生组成“铁血勤皇队”和“姬百合队”,投入作战,增加了战斗的残酷性。总而言之,日军在冲绳战役中虽然失败,但其通过不惜一切代价的防御,成功地达到了消耗美军、拖延进攻的目的,迫使美国在考虑登陆日本本土时付出了更多代价
不光是原子弹,还邀请约大叔进军满洲,几天就把帝国的最后依仗解决的了。以战术手段来实现战略目标是日军的特点,侥幸赢了中国和沙俄,然后就踢到铁板上了。
事实上,国军只要加强装备,战力超过日军。
比如驻印军的新一军,孙将军指挥的38师,全美械装备。对上日本的精锐18师团时,节节胜利,彻底击溃了对方。特别是在于邦的战斗中,38师一个团1000多人,还没带重武器,对上日军三个联队6000人,结果是击溃对方,战损比70:400.
ridgway 写了: 2025年 10月 2日 10:33美军也根本不是什么神,而且美军最大的问题也是人数太少。美军在朝鲜战争从始至终都只有7个师的地面部队,就打平了对面志愿军至少十几个军。差不多志愿军2个军相当于美军一个师。二战里美军打一个冲绳区区6万日军--就算一个军吧,就出动了8个师。以此换算,日军一个军,就相当于志愿军10个军以上的战力。
ignius 写了: 2025年 10月 3日 12:37这帮日吹只替日军着想,各种客观条件战败理由都想好了。
却一点不考虑对手的客观条件。苏军当时刚刚经过大清洗,军队战力下降严重。这也是日军敢发动诺门坎战役的一个重要因素。没想到战力严重减退的苏军,打起“轻步兵世界无敌”的日军来还是轻松取胜,日军好几个联队几乎成建制被围歼。还有啥可吹的呢?
哪个联队被全歼了?
步兵72联队,炮兵13联队被全歼,72联队长烧了联队战旗自杀。13联队长自杀。64,71步兵联队也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联队长烧了战旗向坦克发动自杀式冲锋被碾死,64联队长也被击毙。
第23师团所属的第64、第71、第72共三个步兵联队,一个搜索联队和一个炮兵联队,五个作战部队联队长无一活口,焚烧联队旗两面,后面其他师团增援上来的部队干脆不敢带联队旗了。这个第23师团其实已经全军覆灭了,因为期间还进行了多次兵员补充。日军没有承认整个师团被歼,无非是硬撑着架子而已。
ignius 写了: 2025年 10月 3日 13:33步兵72联队,炮兵13联队被全歼,72联队长烧了联队战旗自杀。13联队长自杀。64,71步兵联队也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联队长烧了战旗向坦克发动自杀式冲锋被碾死,64联队长也被击毙。
第23师团所属的第64、第71、第72共三个步兵联队,一个搜索联队和一个炮兵联队,五个作战部队联队长无一活口,焚烧联队旗两面,后面其他师团增援上来的部队干脆不敢带联队旗了。这个第23师团其实已经全军覆灭了,因为期间还进行了多次兵员补充。日军没有承认整个师团被歼,无非是硬撑着架子而已。
基本就没几个字是对的。看的辣鸡中文喂鸡吧
谁也不知道原子弹啊,没有原子弹,日军在冲绳的战略目的当然实现了。美军自己评估登陆日本本土要伤亡几百万。
远征军的国军,基本就是美军了,战斗意志甚至比美军还强。当然这个70:400的交换比未必是正确的,因为这是国军单方面的数字,就跟诺门坎当时苏军自称自己仅伤亡1万,歼灭日军5-6万一样。
ignius 写了: 2025年 10月 3日 13:16事实上,国军只要加强装备,战力超过日军。
比如驻印军的新一军,孙将军指挥的38师,全美械装备。对上日本的精锐18师团时,节节胜利,彻底击溃了对方。特别是在于邦的战斗中,38师一个团1000多人,还没带重武器,对上日军三个联队6000人,结果是击溃对方,战损比70:400.
但是因为情报错误,112团进攻于邦的时候并没有带重武器。日军可是18师团精锐的两个步兵联队,一个炮兵联队共6000人,有重炮。结果日军6000人包围了1000多国军,进攻了三周,死伤惨重,硬是攻不下来。新1军是史迪威直接指挥的,所以死伤人数还是比较准确的。日军自己报的伤亡400人,其实肯定是低估的。6000日军只死了400人就不支撤退了?也太不符合武士道精神了。lol 实际战损比1:10还差不多。后来新一军歼灭18师团的孟关之战和孟拱河之战,战损比也是1:3以上。新22军一个营死伤60多人,歼灭日军700多人。战损比也是1:10。
其实日军的战绩大都是这么打出来的
一旦碰上战意强,装备好的敌人,日军表现都很差。
比如苏军,美军,美械的驻印军,日军都是惨败。
ridgway 写了: 2025年 10月 3日 14:20远征军的国军,基本就是美军了,战斗意志甚至比美军还强。当然这个70:400的交换比未必是正确的,因为这是国军单方面的数字,就跟诺门坎当时苏军自称自己仅伤亡1万,歼灭日军5-6万一样。
你们日吹引用的也都是中文维基。
日军对美苏都谈不上惨败。中国远征军很多歼敌数字都是大大夸大的。国军的老毛病。
ignius 写了: 2025年 10月 3日 17:16但是因为情报错误,112团进攻于邦的时候并没有带重武器。日军可是18师团精锐的两个步兵联队,一个炮兵联队共6000人,有重炮。结果日军6000人包围了1000多国军,进攻了三周,死伤惨重,硬是攻不下来。新1军是史迪威直接指挥的,所以死伤人数还是比较准确的。日军自己报的伤亡400人,其实肯定是低估的。6000日军只死了400人就不支撤退了?也太不符合武士道精神了。lol 实际战损比1:10还差不多。后来新一军歼灭18师团的孟关之战和孟拱河之战,战损比也是1:3以上。新22军一个营死伤60多人,歼灭日军700多人。战损比也是1:10。
其实日军的战绩大都是这么打出来的
- 对付武器装备极为落后的国军和八路军
- 偷袭(美军)
- 面对毫无战意的军队(英军)
- 死守一个毫无生机的岛屿,用人命换人命(美军)
一旦碰上战意强,装备好的敌人,日军表现都很差。
比如苏军,美军,美械的驻印军,日军都是惨败。
诺门坎日军伤亡小于苏军
ignius 写了: 2025年 10月 3日 17:16但是因为情报错误,112团进攻于邦的时候并没有带重武器。日军可是18师团精锐的两个步兵联队,一个炮兵联队共6000人,有重炮。结果日军6000人包围了1000多国军,进攻了三周,死伤惨重,硬是攻不下来。新1军是史迪威直接指挥的,所以死伤人数还是比较准确的。日军自己报的伤亡400人,其实肯定是低估的。6000日军只死了400人就不支撤退了?也太不符合武士道精神了。lol 实际战损比1:10还差不多。后来新一军歼灭18师团的孟关之战和孟拱河之战,战损比也是1:3以上。新22军一个营死伤60多人,歼灭日军700多人。战损比也是1:10。
其实日军的战绩大都是这么打出来的
- 对付武器装备极为落后的国军和八路军
- 偷袭(美军)
- 面对毫无战意的军队(英军)
- 死守一个毫无生机的岛屿,用人命换人命(美军)
一旦碰上战意强,装备好的敌人,日军表现都很差。
比如苏军,美军,美械的驻印军,日军都是惨败。
日军何时在于邦自报伤亡400了?请拿出日军战史。
ignius 写了: 2025年 10月 3日 17:16但是因为情报错误,112团进攻于邦的时候并没有带重武器。日军可是18师团精锐的两个步兵联队,一个炮兵联队共6000人,有重炮。结果日军6000人包围了1000多国军,进攻了三周,死伤惨重,硬是攻不下来。新1军是史迪威直接指挥的,所以死伤人数还是比较准确的。日军自己报的伤亡400人,其实肯定是低估的。6000日军只死了400人就不支撤退了?也太不符合武士道精神了。lol 实际战损比1:10还差不多。后来新一军歼灭18师团的孟关之战和孟拱河之战,战损比也是1:3以上。新22军一个营死伤60多人,歼灭日军700多人。战损比也是1:10。
其实日军的战绩大都是这么打出来的
- 对付武器装备极为落后的国军和八路军
- 偷袭(美军)
- 面对毫无战意的军队(英军)
- 死守一个毫无生机的岛屿,用人命换人命(美军)
一旦碰上战意强,装备好的敌人,日军表现都很差。
比如苏军,美军,美械的驻印军,日军都是惨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