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有出口骗税的(比如出口后,在走私回来),但规模不大
而且不是所有的产品都有退税的,退税的是鼓励出口的部分,也越来越少,税率越来越低了
同时,出口退税并不增加利润,是已经交了税的部分退掉一些,比如17%的增值税退 11% 8% 5%
虚报出口价格,没有明显的意义, 除非走私在进口(报关进口,反而亏更多,重复交税)
没有涉及贸易的, 不要想当然,事情不是像给人家贴五毛,粉红,廊庑,1450, 老将,小将,辣妈简单-张口就来,好不好
版主: Softfist
我知道有出口骗税的(比如出口后,在走私回来),但规模不大
疫情期间增值税最高档位降低到13%了。这个档位正在征求立法意见固化。有可能是因为这个造成出口火热的,说不定过几年要治理经济过热了lgw 写了: 2023年 5月 11日 00:27 为什么要造假?你是书呆子啊?出口退税啊。
出口额退税,按10%吧,分类目,高的17%,比如汽车就是这类。
低的5%。
咱算10%,东盟一年数字差一千亿美元,汇率按6.5,这就是起码650亿人民币到账。
地方政府也有动力,现在政府没钱,二一添作五吧。
受教了,感谢 科普lgw 写了: 2023年 5月 10日 22:45 讨论之前先说下常识,两国贸易的数字,A国对B国的出口不等于B国统计的从A国进口数字。A国出口统计的是离岸价,B国进口统计的是到岸价。正常情况下,B国的进口数字肯定高于A国的出口数字,可以用下面公式表示:
A国出口数字+运费+保险+税金=B国进口数字
所以讨论数字前,先确立这个常识
...
那么到底什么原因呐?
要说只是政治原因,那太难以置信,这个政治简直腐烂到极点了。所以还是倾向于两个原因都有,后者居多,政治上中央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我们都能发现的东西,政府里天天看这个数字的商业部官员不会看不到。但这么大规模的退税,中国财政也差不多底掉了。
这其实也说明,川普的贸易战对我方伤害很大。毕竟本来出口退税已经谈出了,而因为贸易战被迫恢复退税,对财政负担很大的,特别是现在税源近乎枯竭的情况下。
政治上吗,这么大规模的全面虚构,烂的可以了。
有人说汽车出口最近火是因为退税要降了。wanmeishijie 写了: 2023年 5月 11日 00:47 疫情期间增值税最高档位降低到13%了。这个档位正在征求立法意见固化。有可能是因为这个造成出口火热的,说不定过几年要治理经济过热了
两方面都有。Jack12345 写了: 2023年 5月 11日 00:49 受教了,感谢 科普
还有 我不认为 是 出口退税,现在 不光地方财政 已经要 破产一大片了,中央财政 也是 入不敷出,非常紧张,连工资都要打折扣了。中央已经没有 闲钱 来搞 出口退税了
就是 胡编出口数字,提振 国人的信心,粉饰太平,让 外逃的人员 和 资金 少一点。完全为了政治目的
汽车主要是国6B标准即将上马,企业开始降价出货老标准的油车。油车才是出口大头,虽然电车的增速是极快的
中国税收十分之一用于出口退税。按现在这个虚增比例,一年起码20%退税额是骗税。两三千亿吧Jack12345 写了: 2023年 5月 11日 00:49 受教了,感谢 科普
还有 我不认为 是 出口退税,现在 不光地方财政 已经要 破产一大片了,中央财政 也是 入不敷出,非常紧张,连工资都要打折扣了。中央已经没有 闲钱 来搞 出口退税了
就是 胡编出口数字,提振 国人的信心,粉饰太平,让 外逃的人员 和 资金 少一点。完全为了政治目的
骗退税这事,不奇怪。lgw 写了: 2023年 5月 10日 23:00 外逃一般是压低出口,比如出口你收客户十万美金,海关报出口数字1万美金。
或者增大进口,一万美元买的东西,你报说十万。我要汇十万。
这个虚构出口的,政治原因是忽悠内部屁民,经济原因只能是骗退税。骗退税以前就有,但从未对统计数字搅动这么大,08,09,12,13年时候骗退税的多了,但你看,当时数字很正常。美帝获其他贸易对手过的进口数字高于你的出口数字不少才对。
一个侧面就是表明,正规挣钱很难,大家都铤而走险了。
看你的中美数据,高估了25-30%。lgw 写了: 2023年 5月 10日 23:11 说的一回事,他说的更清楚,证据更多。给出了工业交货值矛盾和银行代客收款的数据矛盾作为证据。
我鳖现在出口数字基本没法信。高估10%-20%吧。所以才外贸从业的一片哭声,但数字很好。
按香港打了国产疫苗的数字算就是二百万。Calisto 写了: 2023年 5月 11日 01:17 统计局只愿意公布好看的数字。新冠放开前每天报确诊病例是别国零头,“无症状”阳性不算确诊。放开后检测都不让做了,死亡人数更是讳莫如深。国内专家估计85%人口感染,就是近12亿人,按当时的挤兑情况,死亡率0.2%是烧高香了,两百多万
我的逻辑是都按出口国算比例,没隐含中国作假这个逻辑。meiyoumajia 写了: 2023年 5月 11日 01:38 菌斑就是菌斑
比较简单的东西都能弄得这么啰嗦而且逻辑和计算有严重问题
我会自己查官方数字,然后算一下
美方的统计办法有很大问题。确实不该把香港统计在一起。其中道理很简单,自己去会。
在那之前,看楼主给出的基本数据
美国出口数字 中国进口数字 数字差额(中方数字-美方数字) 差额比例
2008 697 814 117 16.79%
2009 695 775 80 11.51%
2010 919 1021 102 11.10%
2011 1041 1221 180 17.29%
2012 1105 1329 224 20.27%
2013 1217 1523 306 25.14%
2014 1237 1591 354 28.62%
2015 1159 1478 319 27.52%
2016 1156 1544 388 33.56%
2017 1300 1539 239 18.38%
2018 1203 1551 348 28.93%
2019 1065 1229 164 15.40%
2020 1245 1349 104 8.35%
2021 1514 1798 284 18.76%
2022 1538 1776 238 15.47%
(我注:2023前3个月 -18.08%)
中国出口数字 美国进口数字 数字差额(美方数字-中方数字) 差额比例(占出口方比例)
2008 2524 3378 854 33.84%
2009 2208 2964 756 34.24%
2010 2833 3650 817 28.84%
2011 3245 3994 749 23.08%
2012 3518 4256 738 20.98%
2013 3684 4404 720 19.54%
2014 3961 4685 724 18.28%
2015 4092 4832 740 18.08%
2016 3853 4624 771 20.01%
2017 4297 5052 755 17.57%
2018 4784 5385 601 12.56%
2019 4187 4491 304 7.26%
2020 4518 4326 -192 -4.25%
2021 5761 5049 -712 -12.36%
2022 5818 5367 -451 -7.75%
(我注:2023前3个月 +25.87%)
基本逻辑的最根本出发点:中国数据严重造假
既然那样,那算人为误差率的时候就该以美方为标准
而不是一组计算以中方数据为基准,而另一组以美方数据为基准,而导致两组误差率之间的差别显得更大
(如果反过来做,就显得更小----比如2014年会是: 22.25% 和15.45% )
还有1大问题:没有列今年前三月的情况
我看了一下, 会是(-18.08%) 和 (+25.87%)
前一个百分比很“逆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