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页: 4 / 5

Re: Q-M120是谁?黄帝?

发表于 : 2023年 6月 17日 19:49
hci
是的。

秦王室乃殷商之后,本在山东。造反失败,被迁到秦地,给周养马。

凤文化,其实就是鹰文化。

与全世界各地的鹰文化同一来源:神太孙的图腾。

龙,是伏曦家的图腾。伏羲家也只有这么一个图腾。龙凌驾于鹰之上,把鹰女性化为凤,全人类,只有华夏做到了。
DQQ 写了: 2023年 6月 17日 19:40 私以为,宋朝的赵氏,与东周赵国秦国王室的嬴姓赵氏共祖。

如我前文所述,嬴姓十四氏可能都是共祖的,而且大概都是凤文化部落。

当然商朝也是凤文化,子契就是鸟蛋生的,

Re: Q-M120是谁?黄帝?

发表于 : 2023年 6月 17日 21:36
DQQ
tfusion 写了: 2023年 6月 17日 19:14 赵宋是商后裔,咋跟周混一起?
私以为,夏商周是在时间上是并存的,就如同宋辽金并存一样。

契,帝喾的妃子简狄所生,是商的始祖;

弃,帝喾的妃子姜嫄所生,是周的始祖;

契,弃,禹,都是同一时代的人。契和弃,都辅佐过大禹治水。

大禹的儿子启建立了夏朝,此时商和周还是夏朝统治之下的小部落;

过了几百年之后,商汤才推翻了夏桀。《史記》記載匈奴是桀的兒子淳維北逃所建,「匈奴,其先祖夏后氏之苗裔也,曰淳維。」

此时,周依然是商王朝统治之下的一个小部落,自称“小邦周”。

又过了几百年,商纣王时期国力强盛,穷兵黩武,就如同隋炀帝一般吧。商纣王出兵统一东夷的时候,国都空虚。“小邦周”联合西部的其他部落,可能也有商朝的王族叛变,趁机偷袭国都,最终推翻了商纣王。

“小邦周”毕竟人力有限,无力对这么大的国土巩固其统治,于是只好分封诸侯、各自建国,共同统治。

周王室分封了几百个诸侯国,其中,周朝王族毕竟是少数。周王室只是名义上的天下共主,对于诸侯并没有绝对的统治权威。各路诸侯都拥兵自重,如果高兴的话,卖给周王一个面子;不高兴的话,直接出兵互相攻伐。

在这种情况下,很多诸侯国获得大发展,是有可能的。其中也包括很多嬴姓之国。比如徐国,历夏商周三代,国祚近1500年;葛国,历夏商周三代,国祚近1800年;淮夷,历夏商周三代,国祚千余年;更不用说赵国、秦国,这样的列强了。

Re: Q-M120是谁?黄帝?

发表于 : 2023年 6月 17日 22:12
cozofxx
有易应该就是在易水流域。这是典型的东夷部落,所以大荒东经说,“”帝舜生戏,戏生摇民。” 不可能是鬼方。有易和商人先公很可能也是有通婚关系。

还有一个可能是河伯和河宗是两个部落。河伯部落就是在狭义的西河地区,也就是安阳附近。这个在地理上更讲得通一点。因为从西河到易水流域很近,没有严重的地理阻碍,
交通靠船运会非常快捷,陆路也不远,所以贸易才这么发达。很难想象从黄河中游到河北中部的这种远征,陆路过于困难,水路还要换船才行。

这样的话,这段历史很大可能只是商人内战,都是内婚群之间的战争。所以河伯才会给有易偷偷放水。

none 写了: 2023年 6月 17日 19:35 根据《山海经·大荒东经》记载,有易被灭的惨状触动了河伯部落首领的恻隐之心,他偷偷帮助剩余的有易民众出逃,这部分有易残部向南逃窜,后又被上甲堵了回来,不得已只好返回北方。北方上甲势力所不及,有易残部得以喘息,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建立了新的部落叫夷民国,又称鬼方。

Re: Q-M120是谁?黄帝?

发表于 : 2023年 6月 17日 22:18
hci
你说这个,没有人反对啊,本来就是呀。夏商周是不同的邦国。而天子之位,只是共主而已。

这是古人类社会一直的形态。

苏美尔王表反映的,也是一样的情形。王的位置,从一个城市(邦国),变到另一个城市(邦国)。但这些城市(邦国),一直都是存在的。
DQQ 写了: 2023年 6月 17日 21:36 私以为,夏商周是在时间上是并存的,就如同宋辽金并存一样。

契,帝喾的妃子简狄所生,是商的始祖;

弃,帝喾的妃子姜嫄所生,是周的始祖;

契,弃,禹,都是同一时代的人。契和弃,都辅佐过大禹治水。

大禹的儿子启建立了夏朝,此时商和周还是夏朝统治之下的小部落;

过了几百年之后,商汤才推翻了夏桀。《史記》記載匈奴是桀的兒子淳維北逃所建,「匈奴,其先祖夏后氏之苗裔也,曰淳維。」

此时,周依然是商王朝统治之下的一个小部落,自称“小邦周”。

又过了几百年,商纣王时期国力强盛,穷兵黩武,就如同隋炀帝一般吧。商纣王出兵统一东夷的时候,国都空虚。“小邦周”联合西部的其他部落,可能也有商朝的王族叛变,趁机偷袭国都,最终推翻了商纣王。

“小邦周”毕竟人力有限,无力对这么大的国土巩固其统治,于是只好分封诸侯、各自建国,共同统治。

周王室分封了几百个诸侯国,其中,周朝王族毕竟是少数。周王室只是名义上的天下共主,对于诸侯并没有绝对的统治权威。各路诸侯都拥兵自重,如果高兴的话,卖给周王一个面子;不高兴的话,直接出兵互相攻伐。

在这种情况下,很多诸侯国获得大发展,是有可能的。其中也包括很多嬴姓之国。比如徐国,历夏商周三代,国祚近1500年;葛国,历夏商周三代,国祚近1800年;淮夷,历夏商周三代,国祚千余年;更不用说赵国、秦国,这样的列强了。

Re: Q-M120是谁?黄帝?

发表于 : 2023年 6月 17日 22:28
cozofxx
整个东夷都是鸟文化。各部的区别主要是不同的鸟。商人的玄鸟目前多数人认为是猫头鹰。
更细一点,颇有可能是一类吃鱼的猫头鹰。
当然夏人也是鸟文化,瞧瞧三星堆就知道了。这个传统直接源于庙里头二期的鱼鸟崇拜。

另外,郯子的说法,玄鸟氏本是少昊的下属,管春分秋分的祭祀活动。

拜鸟是整个东部人群大几千年的传统。河姆渡就有很多鸟纹,凌家滩的猪翅玉鹰更是赫赫有名。这些也都指向更早期的北斗北极崇拜,当时最重要的黑科技。
DQQ 写了: 2023年 6月 17日 19:40 私以为,宋朝的赵氏,与东周赵国秦国王室的嬴姓赵氏共祖。

如我前文所述,嬴姓十四氏可能都是共祖的,而且大概都是凤文化部落。

当然商朝也是凤文化,子契就是鸟蛋生的,

Re: Q-M120是谁?黄帝?

发表于 : 2023年 6月 18日 04:21
cozofxx
none 写了: 2023年 6月 17日 19:24 夏朝王室不是Q-M120,是Q-M120的下游Q-MF1647。。。
下游的是上游的子集啦。

Re: Q-M120是谁?黄帝?

发表于 : 2023年 6月 18日 04:32
none
你懂我的意思,我就是说M120未必是夏朝王室,得等到MF1647的时候才是。
carry MF1647的都是夏朝王室后裔,而夏朝终结之时,也就又都不是夏朝王室了。
cozofxx 写了: 2023年 6月 18日 04:21 下游的是上游的子集啦。

Re: Q-M120是谁?黄帝?

发表于 : 2023年 6月 18日 04:44
cozofxx
none 写了: 2023年 6月 18日 04:32 你懂我的意思,我就是说M120未必是夏朝王室,得等到MF1647的时候才是。
carry MF1647的都是夏朝王室后裔,而夏朝终结之时,也就有都不是夏朝王室了。
你也有这个marker? 这个应该主要是23魔方推测吧。夏朝还是缺古DNA。

按传世文献的讲法,夏人早期在晋南建都,但是除了陶寺,怎么也挖不到王城。而陶寺又和夏的年代对不上。这个看未来考古会不会有新发现吧。

考古这块都是盲人摸象,以前专家都说晚商势力到不了晋南。前几年挖出酒务头遗址,打脸打肿了。那酒务头遗址,离倗伯墓也就几十里地,非常近。晋南应该是个超级热点,谁控制晋南,谁就垄断盐业,也就控制了周边。QM120目前肯定算是离盐池非常近的分支了。

Re: Q-M120是谁?黄帝?

发表于 : 2023年 6月 18日 05:24
none
对啊。。。
cozofxx 写了: 2023年 6月 18日 04:44 你也有这个marker? 这个应该主要是23魔方推测吧。夏朝还是缺古DNA。

按传世文献的讲法,夏人早期在晋南建都,但是除了陶寺,怎么也挖不到王城。而陶寺又和夏的年代对不上。这个看未来考古会不会有新发现吧。

考古这块都是盲人摸象,以前专家都说晚商势力到不了晋南。前几年挖出酒务头遗址,打脸打肿了。那酒务头遗址,离倗伯墓也就几十里地,非常近。晋南应该是个超级热点,谁控制晋南,谁就垄断盐业,也就控制了周边。QM120目前肯定算是离盐池非常近的分支了。

Re: Q-M120是谁?黄帝?

发表于 : 2023年 6月 18日 05:52
none
總體來說,Q1a1a-M120在漢族平均在2%左右,在北方部分省份能到10%左右,在其它各民族中基本也是0~10%的比例。而Q*-M242(xM120) (即整個Q-M242除掉Q1a1a-M120的部分)在全國更少,僅在維吾爾族裏比例稍高(有Q1a2-M25和Q2a1-M378)。

結合分佈(漢族各處較均勻,北方多)和擴散年代(四五千年),我們猜測Q1a1a-M120是華夏形成早期即融入的一支,但也非全部在4000多年前就融入了,約3000年前西周時期山西橫北倗國墓地和約2500年前戰國時期的寧夏彭陽遊牧人羣也都發現了這一支Y染色體。而這一支是否與青銅器、小麥等傳入中國有關,還需要進一步檢測西北地區的古DNA纔能揭曉。

Re: Q-M120是谁?黄帝?

发表于 : 2023年 6月 18日 09:47
DQQ
none 写了: 2023年 6月 17日 04:48 Q1系单倍群在棕色的南北美洲地区占到了超过75%的Q1系总人口,但是,剩下部分的Q1系人口却广泛分布于灰色地带的俄罗斯、黄色地带的中亚和西亚,以及蓝色地带的东亚、南亚和东南亚。

在这广泛分布的Q1系单倍群人口中,各地怎么可能完全排除存在Q-M120单倍群的人口。

实际上,综合前面两篇论文的调查检测数据来看,Q-M120单倍群人口广泛存在于西亚、中亚、南亚、东南亚和东亚地区,只不过中国作为东亚大国其Q-M120单倍群人口更多更集中而已。

凡是拥有Q-M120单倍群的人口,一定有着共同的父系祖源,该祖源可以追溯到距今4500年左右,即公元前2500年左右。

公元前2500年左右,在我的华夏文明起源和上古历史考证体系中,是一个什么特征年代?

——是颛顼、帝喾开启的华夏文明鼎盛时代,
——是帝喾后期华夏文明统治中心区域从尼罗河流域北迁至两河流域的时代,
——是黄帝集团(以帝喾之子、殷商先祖阏伯为代表)和炎帝集团(以夏人始祖实沈为代表)大分裂的时代,
——是炎帝集团进军印度河流域创建“古印度文明”的时代,
——是炎黄集团创建世界性大帝国、万国来朝、影响力弥远弗届的时代。

只要明白这些事实性的论述,我们就知道,Q-M120单倍群就是炎黄华夏王族父系基因之一,甚至可以简称为“伏羲基因”。

有一种说法:夏商之时,并没有人祭祀黄帝;到了战国时代,“黄帝”概念股才炒作起来。

姜、嬴、姒、子等等上古大姓,在夏商之时便已衍生出众多支系。而所有的姬姓诸侯国,均产生于周朝建立以后,在周之前并没有经历过什么辉煌。没有任何一个姬姓诸侯国是周之外的其他姬姓部落建立的。

颛顼的后裔是祝融八姓。帝喾是商人祭祀的祖先,子姓。舜的后裔是妫姓。大禹是夏的祖先,姒姓。这些著名的大部落联盟首领们,其所代表的母系部落姓氏跟周完全不同,而且其后代方国亦延续至周朝。用黄帝冒充这些大统领的祖先,这纯属往自己脸上贴金。

姬周王室为了强调自己的合法地位,当然需要抬一抬自己的身份,于是他们把自己的姬姓上溯到了黄帝,黄帝就开始了以姬为姓了。作为一个外来部落,在陕西这个姜姓部落环伺的环境下立足,周的始祖黄帝想必是做过一些惊天大事值得后代记住,比如战胜炎帝(姜姓)并与之联姻。

如果说黄帝是周人的祖先,也不无可能。至于说黄帝是颛顼、帝喾、尧、舜、禹等等中土统治者的祖先,这一定是杜撰的,都是来源于周公们对本族“辉煌”过去的构建。

周朝800年,姬姓大爆发倒是不假。秦始皇之母赵姬,不就是赵国的姬姓女子嘛

Re: Q-M120是谁?黄帝?

发表于 : 2023年 6月 18日 20:01
还原真相
Q-M120就是华夏基因,也就是黄帝基因。夏商周都是这个基因。秦始皇,隋炀帝,唐太宗,赵匡胤都是华夏族。匈奴贵族,鲜卑贵族也是这个基因。南宋灭亡后,华夏族才失去啦统治阶级地位。孔子也是华夏族。

Re: Q-M120是谁?黄帝?

发表于 : 2023年 6月 18日 22:08
none
为什么现在只占总人口的2%?
其中号称夏王室的Q-MF1647只占0.8%?
我已经加了复旦两位老师的微信,准备探究一番。
还原真相 写了: 2023年 6月 18日 20:01 Q-M120就是华夏基因,也就是黄帝基因。夏商周都是这个基因。秦始皇,隋炀帝,唐太宗,赵匡胤都是华夏族。匈奴贵族,鲜卑贵族也是这个基因。南宋灭亡后,华夏族才失去啦统治阶级地位。孔子也是华夏族。

Re: Q-M120是谁?黄帝?

发表于 : 2023年 6月 18日 23:00
还原真相
Q-M120在早期是中国的第二大父系。主要在黄河流域,仰韶文化就是华夏族。目前在山西和陕北最高频。为什么华夏族今天人数变得很少呢?主要原因是在6000多年前就开始西迁到两河流域和尼罗河流域。两河流域最早文明苏美尔人记录他们是来自东方的黑头人。上下五千年就是夏朝建国的日子,就是古埃及人上下埃及统一的时间点。周朝人是古埃及人的一支,回到了故乡。商朝人是苏美尔人的原始股,是3000多年前从北边进入东北回到中原。相当多的华夏族留在北纬三十度创建华夏古文明的分支。四大古文明和古希腊古罗马都是华夏基因。这就是为什么意大利古墓测基因后都是中国人基因的原因。在法国和西班牙交界处是华夏基因高频。都是地中海沿岸华夏族遗民。世界文明是中国中原人的文明,包括美洲最早的古文明奥尔梅克文明和玛雅文明。都是华夏基因。也就是说华夏基因是全球分布的。山海经是世界地理志,是上古华夏族探索全球的记录。这也是为什么各国都有聪明的人的原因。因为华夏族母系也是全球低频分布的。中国人智商最高就是因为中国是华夏族的故乡。商朝人和周朝人回归故乡也是主要原因。

Re: Q-M120是谁?黄帝?

发表于 : 2023年 6月 18日 23:18
cozofxx
新石器时代的北方和草原地带的主要父系单倍群后来都不显著。比如各类N系,C系,在新石器时代的长城沿线和长城以北都非常高,Q系在西北方向上在
青铜时代也测出不少。同一时代长城沿线的O系反而偏少。但是在当代,这些类型都远不如各类O系。道理非常简单,就是水稻的产量大,导致水稻农夫后代多,水稻农夫扩张比旱作的黍稷农夫要凶猛。O系主要是长江流域的水稻农夫和其北上的分支。这些O系的北上也在一直持续发生,比如秦末,比如元末。历史书主要强调北方南下,其实南方北上也是个巨大的潮流。N, Q, C,O的几支同时都是华夏原始股,但后面待在原地没北上中原的O系各兄弟分支爆发得更猛烈和持续。再有就是O系从东向西扩张也很凶猛,西到齐家文化,测出的也主要是O系。在比如秦国公族O系,也是从黄淮之间一路西迁的。这个当然主要是作为战败者的惩罚。
none 写了: 2023年 6月 18日 22:08 为什么现在只占总人口的2%?
其中号称夏王室的Q-MF1647只占0.8%?
我已经加了复旦两位老师的微信,准备探究一番。

Re: Q-M120是谁?黄帝?

发表于 : 2023年 6月 19日 00:03
none
O系的扩张,其实把Q\C\N的定位弄错了,
比如很多人会认为内蒙的Q\C比例高,而认为Q\C是蒙古族代表,
其实只能说明O扩张到内蒙的力度不够而已。
cozofxx 写了: 2023年 6月 18日 23:18 新石器时代的北方和草原地带的主要父系单倍群后来都不显著。比如各类N系,C系,在新石器时代的长城沿线和长城以北都非常高,Q系在西北方向上在
青铜时代也测出不少。同一时代长城沿线的O系反而偏少。但是在当代,这些类型都远不如各类O系。道理非常简单,就是水稻的产量大,导致水稻农夫后代多,水稻农夫扩张比旱作的黍稷农夫要凶猛。O系主要是长江流域的水稻农夫和其北上的分支。这些O系的北上也在一直持续发生,比如秦末,比如元末。历史书主要强调北方南下,其实南方北上也是个巨大的潮流。N, Q, C,O的几支同时都是华夏原始股,但后面待在原地没北上中原的O系各兄弟分支爆发得更猛烈和持续。再有就是O系从东向西扩张也很凶猛,西到齐家文化,测出的也主要是O系。在比如秦国公族O系,也是从黄淮之间一路西迁的。这个当然主要是作为战败者的惩罚。

Re: Q-M120是谁?黄帝?

发表于 : 2023年 6月 19日 04:21
westford
研究父系溯源,不要变成皇汉那种脑残。圈里Q系研究父系的比较有名的几个,都还是很尊重证据事实求是的,在树形面前都能纠正自己的观点。本板上的Q还是要跟先进学习啊,不要像皇汉一样啥都往O上凑


https://www.23mofang.com/ancestry/famil ... 0007137bcf

宋国公族,家族基因标记为 C-F8989,共祖时间约在 2930 年前,推测为西周至战国时期宋国国君一脉。据统计,如今该家族后裔已广泛分布于全国,约占中国男性人口的 0.67%。

Re: Q-M120是谁?黄帝?

发表于 : 2023年 6月 19日 04:37
lnewmitbbsl
cozofxx 写了: 2023年 6月 18日 23:18 新石器时代的北方和草原地带的主要父系单倍群后来都不显著。比如各类N系,C系,在新石器时代的长城沿线和长城以北都非常高,Q系在西北方向上在
青铜时代也测出不少。同一时代长城沿线的O系反而偏少。但是在当代,这些类型都远不如各类O系。道理非常简单,就是水稻的产量大,导致水稻农夫后代多,水稻农夫扩张比旱作的黍稷农夫要凶猛。O系主要是长江流域的水稻农夫和其北上的分支。这些O系的北上也在一直持续发生,比如秦末,比如元末。历史书主要强调北方南下,其实南方北上也是个巨大的潮流。N, Q, C,O的几支同时都是华夏原始股,但后面待在原地没北上中原的O系各兄弟分支爆发得更猛烈和持续。再有就是O系从东向西扩张也很凶猛,西到齐家文化,测出的也主要是O系。在比如秦国公族O系,也是从黄淮之间一路西迁的。这个当然主要是作为战败者的惩罚。
到底有没有纯种的汉人?你那个南方人北上,是被充军发配或者掠夺人口了吧。这好像并不是什么光荣的事情。

Re: Q-M120是谁?黄帝?

发表于 : 2023年 6月 19日 07:41
cozofxx
none 写了: 2023年 6月 19日 00:03 O系的扩张,其实把Q\C\N的定位弄错了,
比如很多人会认为内蒙的Q\C比例高,而认为Q\C是蒙古族代表,
其实只能说明O扩张到内蒙的力度不够而已。
蒙古人和汉人的基因区别其实非常小,尤其是常染。朝鲜日本的常染区别也很小。北汉的常染和朝鲜几乎不可区分。其实本来都是一类人,秦始皇同志修长城给修出差异了。

Re: Q-M120是谁?黄帝?

发表于 : 2023年 6月 19日 07:57
wokao
"说严实对Q有仇吗?也未见得,他的外公,也就是“他妈的爸爸”,就是Q,总不见得他仇视他妈的爸吧。也就是说严实直系父系虽为O3,但至少有四分之一的Q系血统。"

一点都不make sense

none 写了: 2023年 6月 17日 00:21 复旦文少卿:Q-M120是汉族六大祖先单倍群之一

5000年来在汉族中扩张最盛的六大单倍群:
O3a2c1a-F5 (Oα),
O3a2c1-F46 (Oβ),
O3a1c1-F11 (Oγ),
C3a1-F2613 (Cα),
Q1a1-M120 (Qα),
O1a1a1-F78 (Oδ)。

2016年5月6日 sciencedirect.com 网站挂出第一作者为复旦大学Shao-Qing Wen的论文:Y-chromosome-based genetic pattern in East Asia affected by Neolithic transition

论文摘要说明:根据他们最近的研究,他们发现在新石器时期或之后,由于文化变化,东亚地区有一些父系单倍群具有强烈的扩张信号,如:O3a2c1a-F5 (Oα), O3a2c1-F46 (Oβ), O3a1c1-F11 (Oγ), C3a1-F2613 (Cα), Q1a1-M120 (Qα), and O1a1a1-F78 (Oδ)。

为什么要写这篇博文呢,因为有很多人总喜欢怀着偏狭的心理或者屁股本位主义意识无视甚至歪曲事实。比如Q-M120在2008年以前就被识别为汉族特征单倍群。维基百科上也引用Su 2000年论文列出中国北方汉族Q有4.5%、河南汉族7.1%、安徽汉族4.6%(Haplogroup Q-M120 - 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 )。 然而有许多人不知到底怀着什么心理,总在宣称汉族中几乎没有Q。几年前,我通过东亚1000多人的大样本STR数据就已经分析出:如果按照5000年内左右的扩张支系来推算的话,Q-M120人口频率在汉族中可以排在前三。Shao-Qing Wen等人论文,虽然迟来,但也算是部分验证了我的一个推算,尤其难得可贵地是这一次总算没有把Q再当作另类而人为排除在外。

早先的时候,吉林大学有一篇论文Complex paternal origins of the Han Chinese(复杂的汉族父系起源)这篇文章几乎就论证了“汉族是从3000年前Q1a1进入中原开始形成的”。然而很多人就是不愿意面对事实。
复旦的严实几年前有一篇文章: Y Chromosomes of 40% Chinese Are Descendants of Three Neolithic Super-grandfather, 可参见严实新浪博客博文:人類學雜記——24. 中國人的超級祖先_polyhedron_新浪博客

这所谓三大支就是O3三大支,他在论坛上分别冠之以“天皇、地皇、人皇”称号,怎么说呢,他最初的文章是否包含有一些种族主义性质的话语,不得而知,但据他自己说他这篇文章多次被拒,迟迟不给发表,最后他自己把文章挂了出来。再后来,他不好意思再说三大支,而是增加了C3和O1两支,改成了五大支。然后又发表视频《Y染色体携带的历史》:今天60%的汉族来自6000年前的五个超级祖先。见:严实《Y染色体携带的历史》

说严实对Q有仇吗?也未见得,他的外公,也就是“他妈的爸爸”,就是Q,总不见得他仇视他妈的爸吧。也就是说严实直系父系虽为O3,但至少有四分之一的Q系血统。其实每一个汉族人都不能绝对否认自己没有任何Q系血统,至少有3000年历史的融合,谁敢能否认自己祖上从来没有与Q系通过婚?在严实一份360人汉族样本中,他的数据也给出汉族中Q平均也有3.3%(中(汉)日韩民族Y-DNA结构2012最新对比分析_兵策儒剑);在另一份他给出的数据中,山西Q更占到13%;他给出的一份浙江土著数据中,前十大簇被Q-M120和O1瓜分。可见汉族中的Q并不是可以忽略不计!当然,不同数据由于样本大小等各种原因会存在较大差异也很正常,然而有些人就非常喜欢选择性目盲。

如果不能正视分子人类学的事实,生活在掩耳盗铃似的意淫中,或者与贴吧那些种族主义混混怀着偏见、不懂装懂那样,除了自欺欺人,实在毫无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