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国游学三月行圆满成功:《子女教育》发包子宴客,流水席三天!

讨论子女教育,兼顾为人父母可能遇到的任何其它问题。

版主: noles

honeysuckle
职业作家
职业作家
帖子互动: 38
帖子: 720
注册时间: 2023年 2月 4日 22:33

Re: 回国游学三月行圆满成功:《子女教育》发包子宴客,流水席三天!

帖子 honeysuckle »

sweetsister 写了: 2023年 7月 3日 14:04 多谢。今天20个包子的配额用完了。明天补发。

国内的教培行业确实被打压了,但是学校老师还是留作业的,

而且,现在很多小学也办那种课后班,学点艺术舞蹈编程演讲下棋表演啥的才艺
那就是跟国际接轨了,挺好的。
Nobody
职业作家
职业作家
帖子互动: 76
帖子: 450
注册时间: 2022年 7月 27日 12:21

Re: 回国游学三月行圆满成功:《子女教育》发包子宴客,流水席三天!

帖子 Nobody »

我等海淀黄庄记录。。。

+2.00 积分 [版主 sweetsister 发放的奖励]
Mountainlion
论坛元老
论坛元老
帖子互动: 2112
帖子: 25707
注册时间: 2022年 12月 31日 16:11

Re: 回国游学三月行圆满成功:《子女教育》发包子宴客,流水席三天!

帖子 Mountainlion »

你肯定房价没变吗?那个城市?
经济不好,房价不变不可能。
三年清零,加开放一年,大学生毕业生4千万,没什么好工作,相当一部分灵活就业,没法结婚,也没法买房
sweetsister 写了: 2023年 7月 2日 20:34 1. 疫情对经济和生活影响非常大。

很多朋友对政府和最高领袖的防控政策颇有微词

有朋友的生意(实体店)在疫情期间完全毁了,等于是要从头来过



2. 房价倒是没跌太多,但是严重影响了大家的心理预期

许多人观望,不像过去那样无脑买房。但是北京上海房价还是高高挂在云端里。

二线城市(尤其是郊区)成片的烂尾楼。有做装修的朋友,完全没生意了



3. 热点,基本上YouTube都报道了。国内没有什么事儿是美国不知道的。

经济确实是不太好。年轻人失业率高。但是退休人员工资还是有保障。

大学毕业找不到工作的,很多人就啃老,或者变相啃老,比如以考研考公务员的名义在父母家里躺平

精英阶层,不敢投资,许多人判断解放军对台动武概率大,两个时间节点:2024 和 2027

有体制内的朋友讲,中央政府现在不仅是底线思维,而且是极限思维,就是在做好战争准备。



4. 中小学教育,还是应试教育为核心,素质教育也没谁提了

我特意和同学朋友聊了,家长普遍焦虑,小学生开始就内卷

作业写不完,还要参加各种兴趣班,特长班,没有时间玩,

但是孩子们的水平确实高。小学二三年级读小说,古文,古诗词,朗朗上口。

我留心看了小学三年级的英文作业,不比美国这边的英文差太多。

我娃的数学还可以,但是国内小学数学题目看不懂(因为都是应用题,我娃汉字认识得不多)

红色教育从娃娃抓起。我们在国内参观了许多博物馆,每个场馆里面都有红色展览。

。。。待续



Hof 写了: ↑昨天, 4:19 pm
比起包子,我倒是更感兴趣,你能share一下这3个月回国的见闻/亲身感受?比如:
- Post-Covid之后国民经济,对日常生活,和不同阶层/城市的影响;
- 据传,房价跌了,大家的感受如何?失业率是不是明显感受到上升,特别是年轻人 and(25 ~ 45)的生活压力;
- 过去3个月,国内的热点(甚至道听途说的)
- 海归 & 海带 & 归海 的大环境
- 国家金融政策,比如储蓄率,兑美元汇率,股市,投资业(包括个人和中小企业)的实地见闻
- 基础建设/便利的更新?
- 中小学教育,这3年的影响。(PS:我有一个观点,这3年会影响一代人,就像10年浩劫一样)

+2.00 积分 [版主 sweetsister 发放的奖励]

共产党是赤裸裸的黑手党,没有法律,没有道德,没有人性. 它做的都是见不得阳光的事

secda(nisec)
见习写手
见习写手
帖子互动: 6
帖子: 84
注册时间: 2023年 7月 1日 12:06

Re: 回国游学三月行圆满成功:《子女教育》发包子宴客,流水席三天!

帖子 secda(nisec) »

Mountainlion 写了: 2023年 7月 3日 20:18 你肯定房价没变吗?那个城市?
经济不好,房价不变不可能。

-- 房价在一些地方跌了,但是位置好的,很多城市都没有降

三年清零,加开放一年,大学生毕业生4千万,没什么好工作,相当一部分灵活就业,没法结婚,也没法买房

---前几年事实上大学生找工作还行,不是那么难

其实就是今年也是理想的工作难,很多孩子并不是没有工作,
回复

回到 “子女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