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马克思劳动剩余价值学说的荒谬之处
发表于 : 2022年 9月 19日 22:34
我最近刷B站,发现了在左派视频下老有这个人留言,说他破解了马克思的错误
https://xueqiu.com/u/4466218393
摘抄如下——
《资本论》认为可以把资本家从生产中消去来自于以下观察:
生产全过程=机器运转+工人劳动
——没看到资本家,资本家凭什么偷窃属于工人的劳动成果?
且慢,我们用马克思的理论来寻找漏了哪一处——
货币资本= 机器设备投资 + 工人工资
机器运转+工人劳动=产成商品
产成商品 -卖出去-> 回笼的货币资本
请注意,前两个等式是形式上的等式,然而最后一项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等式。有没有可能卖不出去?太有可能了,如果产成商品质量有问题,很可能卖不出去。最后这一步销售,就是整个生产接受惩罚或奖赏的环节。最后这一步销售,就是生产社会化的必要部分,它是由千千万万个自由的消费者,即人民,来给整个生产的成果打分。
那么,最后销售的环节,就是生产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把销售环节从市场化生产中剥离走,只看生产,就犯了西方哲学常犯的整体等于部分之和的原子论错误。
如果整体等于部分之和,那么全脂牛奶的全部成分就等于黄油加脱脂牛奶的成分。这个物质恒等式没有错,但是没有全脂牛奶,妄图凭空的生产脱脂牛奶或黄油,是不可能的。当然,在西方哲学的驱动下,黄油不过是某个特定化学式,也有化学家试图不通过奶牛而直接合成黄油(王德峰讲过的形而上学传统)。但是在人类生产,不仅把销售剥离出生产会造成严重的后果,甚至连9+1=10或10-1=9的简单对劳动者归责都实现不了,即不可能实现亚当斯密式的剥去企业外衣,就剩下每个劳动者的个体生产。
回到那个汽车断轴的例子。如果断轴的汽车可以只因为轴断了而卖出去其余的部分,即只问责于生产断轴的那个工人,让他个人赔钱,那么这个汽车企业可以解散了,消费者只需要把各个零配件买齐,再雇个装配工拧螺丝即可,实现亚当斯密式的企业看穿。
但现实是,消费者要买的是一整个功能齐全,且自身不出故障的完成产品,而不是零部件拼凑之和。于是,一旦某个零件的生产失败,那么就不只是这个零件的生产者受到处罚,而是其他本来生产没有失败的生产者陪同其受到处罚,即发生了连坐。比如这个工人要把轴卸下来,他需要生产齿轮的工人的配合,那么生产齿轮的工人是不是也陪绑?再比如这个工人需要把轴卸下来,再把新轴安上去花了一天时间。请问这个时间是不是其他工人要给他提供伙食,以便他能完成生产?更极端的情况是,一旦某个环节的生产失败,那么就不只是这个环节失败,而可以一锅砸,就不是10-1=8的问题,而是10-1=0甚至10-1=-3的问题。这种生产也比比皆是,小到酿酒酿醋,大到火箭送卫星上天,做芯片用的单晶硅合成。
在这种生产条件下,既然整体>部分生产之和,就必须在生产的全部要素之外,提供一个总代表,来对生产失败造成的所有物资和人力浪费受罚,这个人就是资本家,即法律意义上的股东。货币资本 = 物资+工人的劳动时间 -> 产成品。产成品的变现价值< 物资+工人的劳动时间 时,资本家先期投入的货币资本受损,在会计科目上记录亏损。
之后,资本家再去对生产的工人进行追责。这时候可能生产断轴的工人辩解称不是轴不好,而是齿轮施加的扭力过大;生产齿轮的工人说不是齿轮不好,而是发动机的扭力过大;生产发动机的说不是发动机的扭力过大,而是轴的承受能力不足;找到设计轴的工程师,工程师说是采购的钢号不对,按照原本设计的钢号就可以承受。然后按照各自的说法,排除各个变量,试验看是不是按照他们的假设就能做好。最后,破案了,处罚采购钢的经理。但是这个破案的过程需不需要人力物力?需要,那这个破案的成本谁来承担?加上之前的,损失就不只是轴了,也不只是生产轴了,这个成本大到单个工人承担不起,于是资本家自己承担,然后把相关责任人开除,全厂通报批评。
说到这里,事情很明显了,资本家就是该汽车厂的君主,是统治者。马克思旗帜鲜明的发现了这个『资产阶级法权』,并且要对资本家进行倒皇革命。西方经济学家扭扭捏捏的举起亚当斯密和马歇尔,说企业不过就是所有交易合同的总和,不存在资本家统治这回事。现在已经证明了,资本家就是君主,就是王,就是对生产进行统治和治理,获得这个权力的正当性在于先行赔付生产失败,替工人接受消费者的处罚,即『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于是到这一步,连卢梭的所谓法制能够从人治中提纯出来单独存在的西方哲学的精妙推理也破灭了。认为总体等于部分之和的民族必然败于整合度极高的生产。足球比赛就是一个典型例子。如果以法来替代王,那么球员只需要守法就完成了本职工作,教练无权去自由处罚。例如英格兰的球员在接球时,倾向于不盘带,而直接就传球或者直接破坏,这就是按照规矩办。于是对即使花再大价钱买来了且给足了薪酬的高级球员,教练也依然无法去统治。贝克汉姆一脚任意球漂亮,但是就是不盘带。如果盘带与否,乃至接球之后如何处理,甚至球员是否尽力了,都由主教练一己来自由心证,这样的民族是强调将权的,则足球上在本人种中很少差,比如德日。
如果保护劳工,保护到了即使钻空子偷懒都能不受惩罚,乃至于连累到整个生产的结果了,立法者就应该反思是否把君权剥夺过度了。反之,如果生产得很好,却只有君主受益,就应该反思是否把君权赋予过度了。这又是一道难解但必须解的题。
【苏联工业为什么会失败】
回到三极管计算机的例子。苏联曾经有人发明了三极管计算机,能方便的进行负数运算,曾经获得了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广泛好评,却在财政部长的一纸文件下全国禁止生产。也就是苏联的科学家不比美国的差,最后却龟兔赛跑输光了。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到苏联牵头组织的社会主义国家贸易联盟『经互会』。经互会规定了各社会主义国家在工业体系中能生产什么,也规定了不许生产什么,即每个社会主义国家在该会议上由苏联老大哥指定垄断某个行业,之后对全社会主义国家统购统销。例如匈牙利负责生产冰箱,那么所有社会主义国家买冰箱从匈牙利买,且自己不许再生产冰箱。
『统购统销』是非常忠实的执行了《资本论》,它把最后那步消费者评分取消了,也就从形式上消灭了生产失败,于是即使产品再烂,依然卖得出去,在会计账目上是永远盈利,不会亏损。这样当然不需要资本家,只需要人民代表,通过考试选拔上来的高材生作为官员管理就可以了。
在『统购统销』的条件下,为什么要升级计算机呢?反正计算机生产是由苏联一国垄断的。反正现在的计算机又不坏,为什么要改?而且改了之后,又不允许卖高价,因为超额利润是资本主义。反而改了之后,改进该生产的科学家乃至厂长可能就要顶替某些人的位子,这么做有必要么?
很幸运,我国伟大领袖毛主席,在1956年的156项目上马后就发现了这个把中国的工业生产锁死在某些领域的阴谋,1961年就与苏修闹翻,并且让我国退出了『经互会』。这样我国才有『全产业链』的工业。如果一直在这个协会内,是不配拥有的。
所以,即使在二战后瓜分了德国的工业基础,即使从中国东北即『满洲国』拿到了比日本本土还发达的重工业设备,经过长时间的沉淀后,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终于在工业生产的实质上败于资本主义阵营。今天你要问一个俄罗斯人,是否愿意开苏联品牌的『拉达』汽车,肯定是嗤之以鼻,因为毛病不断。当时拖垮苏联主要靠北欧的石油开采设备禁售。即苏联离开了北欧生产的石油钻探设备,自己就无法从冻土层中钻出石油。还曾经对日本三菱进行制裁,因为把精密机床卖给苏联,而苏联离开了日本的机床自己就无法生产静音的潜艇。温教授把苏联的经济失败归因于被忽悠了,金融上遭受巨大洗劫。这是一部分原因,更根本的原因在于那个体系就不能维持生产质量,更不奖励改进技术,在工业上先失败了,然后才被金融洗劫。
可能有人反驳——不对,苏联的军事工业很强,一直很强,特别是马力。苏联的军备武器特点是绝对力量很强,敢于耗能,但效率不高。例如航空发动机的总工作时长和可靠性历来显著落后于资本主义阵营。如果航空发动机可用,那我们早采购来做民航客机了,对不?
另一方面,苏联的军事装备有检查生产的考试,但不是消费者当考官,而是敌人当考官。这使得军事装备生产集团很有动机去发动战争,从而论证自己的重要性。例如,二战都结束了,依然坚持生产研发AK步枪,然后卖到全世界去。这就是为什么毛主席论证苏联也是帝国主义国家。当然,苏联没了有美国去干这件事。最近俄罗斯的总统普京,公然推销军备,说是经受住了乌克兰战争的考验。军工复合体利益集团问题,对于军事先进的国家真是很难办
作者:阎兆珣
链接:https://xueqiu.com/4466218393/228581207
来源:雪球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风险提示:本文所提到的观点仅代表个人的意见,所涉及标的不作推荐,据此买卖,风险自负。
https://xueqiu.com/u/4466218393
摘抄如下——
《资本论》认为可以把资本家从生产中消去来自于以下观察:
生产全过程=机器运转+工人劳动
——没看到资本家,资本家凭什么偷窃属于工人的劳动成果?
且慢,我们用马克思的理论来寻找漏了哪一处——
货币资本= 机器设备投资 + 工人工资
机器运转+工人劳动=产成商品
产成商品 -卖出去-> 回笼的货币资本
请注意,前两个等式是形式上的等式,然而最后一项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等式。有没有可能卖不出去?太有可能了,如果产成商品质量有问题,很可能卖不出去。最后这一步销售,就是整个生产接受惩罚或奖赏的环节。最后这一步销售,就是生产社会化的必要部分,它是由千千万万个自由的消费者,即人民,来给整个生产的成果打分。
那么,最后销售的环节,就是生产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把销售环节从市场化生产中剥离走,只看生产,就犯了西方哲学常犯的整体等于部分之和的原子论错误。
如果整体等于部分之和,那么全脂牛奶的全部成分就等于黄油加脱脂牛奶的成分。这个物质恒等式没有错,但是没有全脂牛奶,妄图凭空的生产脱脂牛奶或黄油,是不可能的。当然,在西方哲学的驱动下,黄油不过是某个特定化学式,也有化学家试图不通过奶牛而直接合成黄油(王德峰讲过的形而上学传统)。但是在人类生产,不仅把销售剥离出生产会造成严重的后果,甚至连9+1=10或10-1=9的简单对劳动者归责都实现不了,即不可能实现亚当斯密式的剥去企业外衣,就剩下每个劳动者的个体生产。
回到那个汽车断轴的例子。如果断轴的汽车可以只因为轴断了而卖出去其余的部分,即只问责于生产断轴的那个工人,让他个人赔钱,那么这个汽车企业可以解散了,消费者只需要把各个零配件买齐,再雇个装配工拧螺丝即可,实现亚当斯密式的企业看穿。
但现实是,消费者要买的是一整个功能齐全,且自身不出故障的完成产品,而不是零部件拼凑之和。于是,一旦某个零件的生产失败,那么就不只是这个零件的生产者受到处罚,而是其他本来生产没有失败的生产者陪同其受到处罚,即发生了连坐。比如这个工人要把轴卸下来,他需要生产齿轮的工人的配合,那么生产齿轮的工人是不是也陪绑?再比如这个工人需要把轴卸下来,再把新轴安上去花了一天时间。请问这个时间是不是其他工人要给他提供伙食,以便他能完成生产?更极端的情况是,一旦某个环节的生产失败,那么就不只是这个环节失败,而可以一锅砸,就不是10-1=8的问题,而是10-1=0甚至10-1=-3的问题。这种生产也比比皆是,小到酿酒酿醋,大到火箭送卫星上天,做芯片用的单晶硅合成。
在这种生产条件下,既然整体>部分生产之和,就必须在生产的全部要素之外,提供一个总代表,来对生产失败造成的所有物资和人力浪费受罚,这个人就是资本家,即法律意义上的股东。货币资本 = 物资+工人的劳动时间 -> 产成品。产成品的变现价值< 物资+工人的劳动时间 时,资本家先期投入的货币资本受损,在会计科目上记录亏损。
之后,资本家再去对生产的工人进行追责。这时候可能生产断轴的工人辩解称不是轴不好,而是齿轮施加的扭力过大;生产齿轮的工人说不是齿轮不好,而是发动机的扭力过大;生产发动机的说不是发动机的扭力过大,而是轴的承受能力不足;找到设计轴的工程师,工程师说是采购的钢号不对,按照原本设计的钢号就可以承受。然后按照各自的说法,排除各个变量,试验看是不是按照他们的假设就能做好。最后,破案了,处罚采购钢的经理。但是这个破案的过程需不需要人力物力?需要,那这个破案的成本谁来承担?加上之前的,损失就不只是轴了,也不只是生产轴了,这个成本大到单个工人承担不起,于是资本家自己承担,然后把相关责任人开除,全厂通报批评。
说到这里,事情很明显了,资本家就是该汽车厂的君主,是统治者。马克思旗帜鲜明的发现了这个『资产阶级法权』,并且要对资本家进行倒皇革命。西方经济学家扭扭捏捏的举起亚当斯密和马歇尔,说企业不过就是所有交易合同的总和,不存在资本家统治这回事。现在已经证明了,资本家就是君主,就是王,就是对生产进行统治和治理,获得这个权力的正当性在于先行赔付生产失败,替工人接受消费者的处罚,即『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于是到这一步,连卢梭的所谓法制能够从人治中提纯出来单独存在的西方哲学的精妙推理也破灭了。认为总体等于部分之和的民族必然败于整合度极高的生产。足球比赛就是一个典型例子。如果以法来替代王,那么球员只需要守法就完成了本职工作,教练无权去自由处罚。例如英格兰的球员在接球时,倾向于不盘带,而直接就传球或者直接破坏,这就是按照规矩办。于是对即使花再大价钱买来了且给足了薪酬的高级球员,教练也依然无法去统治。贝克汉姆一脚任意球漂亮,但是就是不盘带。如果盘带与否,乃至接球之后如何处理,甚至球员是否尽力了,都由主教练一己来自由心证,这样的民族是强调将权的,则足球上在本人种中很少差,比如德日。
如果保护劳工,保护到了即使钻空子偷懒都能不受惩罚,乃至于连累到整个生产的结果了,立法者就应该反思是否把君权剥夺过度了。反之,如果生产得很好,却只有君主受益,就应该反思是否把君权赋予过度了。这又是一道难解但必须解的题。
【苏联工业为什么会失败】
回到三极管计算机的例子。苏联曾经有人发明了三极管计算机,能方便的进行负数运算,曾经获得了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广泛好评,却在财政部长的一纸文件下全国禁止生产。也就是苏联的科学家不比美国的差,最后却龟兔赛跑输光了。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到苏联牵头组织的社会主义国家贸易联盟『经互会』。经互会规定了各社会主义国家在工业体系中能生产什么,也规定了不许生产什么,即每个社会主义国家在该会议上由苏联老大哥指定垄断某个行业,之后对全社会主义国家统购统销。例如匈牙利负责生产冰箱,那么所有社会主义国家买冰箱从匈牙利买,且自己不许再生产冰箱。
『统购统销』是非常忠实的执行了《资本论》,它把最后那步消费者评分取消了,也就从形式上消灭了生产失败,于是即使产品再烂,依然卖得出去,在会计账目上是永远盈利,不会亏损。这样当然不需要资本家,只需要人民代表,通过考试选拔上来的高材生作为官员管理就可以了。
在『统购统销』的条件下,为什么要升级计算机呢?反正计算机生产是由苏联一国垄断的。反正现在的计算机又不坏,为什么要改?而且改了之后,又不允许卖高价,因为超额利润是资本主义。反而改了之后,改进该生产的科学家乃至厂长可能就要顶替某些人的位子,这么做有必要么?
很幸运,我国伟大领袖毛主席,在1956年的156项目上马后就发现了这个把中国的工业生产锁死在某些领域的阴谋,1961年就与苏修闹翻,并且让我国退出了『经互会』。这样我国才有『全产业链』的工业。如果一直在这个协会内,是不配拥有的。
所以,即使在二战后瓜分了德国的工业基础,即使从中国东北即『满洲国』拿到了比日本本土还发达的重工业设备,经过长时间的沉淀后,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终于在工业生产的实质上败于资本主义阵营。今天你要问一个俄罗斯人,是否愿意开苏联品牌的『拉达』汽车,肯定是嗤之以鼻,因为毛病不断。当时拖垮苏联主要靠北欧的石油开采设备禁售。即苏联离开了北欧生产的石油钻探设备,自己就无法从冻土层中钻出石油。还曾经对日本三菱进行制裁,因为把精密机床卖给苏联,而苏联离开了日本的机床自己就无法生产静音的潜艇。温教授把苏联的经济失败归因于被忽悠了,金融上遭受巨大洗劫。这是一部分原因,更根本的原因在于那个体系就不能维持生产质量,更不奖励改进技术,在工业上先失败了,然后才被金融洗劫。
可能有人反驳——不对,苏联的军事工业很强,一直很强,特别是马力。苏联的军备武器特点是绝对力量很强,敢于耗能,但效率不高。例如航空发动机的总工作时长和可靠性历来显著落后于资本主义阵营。如果航空发动机可用,那我们早采购来做民航客机了,对不?
另一方面,苏联的军事装备有检查生产的考试,但不是消费者当考官,而是敌人当考官。这使得军事装备生产集团很有动机去发动战争,从而论证自己的重要性。例如,二战都结束了,依然坚持生产研发AK步枪,然后卖到全世界去。这就是为什么毛主席论证苏联也是帝国主义国家。当然,苏联没了有美国去干这件事。最近俄罗斯的总统普京,公然推销军备,说是经受住了乌克兰战争的考验。军工复合体利益集团问题,对于军事先进的国家真是很难办
作者:阎兆珣
链接:https://xueqiu.com/4466218393/228581207
来源:雪球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风险提示:本文所提到的观点仅代表个人的意见,所涉及标的不作推荐,据此买卖,风险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