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后期就通钱塘江了,不过真正全面改善是2003年以后,据说每个月换水: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1949995 ... /646724564
钱塘江和京杭运河是相通的,而且现在还有货运经过七堡船闸, 南到钱塘江上游,东到宁波出海, 北上江苏、水路直达山东微山湖;在杭州市区, 钱塘江和西湖只有间接的联系:2003年初,开始实施西湖综合保护工程,钱塘江水翻越玉皇山、九曜山,经过太子湾,过滤沉淀,一弯清水 每月注入西湖,进行轮换,出水口经过古新河、浙大护校河对杭州城区的河道进行更新后汇入京杭运河。
维基更详细:
1949年时,西湖污泥淤塞,湖水平均深度仅0.55米,蓄水量仅300余万立方米。湖底水草遍生,大型游船只能循航道行驶。
1951年,杭州市启动疏浚西湖工程,再次全面疏浚治理西湖。工程于1959年浚工,湖水深度平均达到1.808米,最深处2.6米,西湖蓄水量增加到1027.19万立方米。挖出的淤泥填平昭庆寺、清波公园等环绕西湖的田荡、洼地18处。
六十年代以后,由于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不定期排入湖中,西湖水体遭受严重污染。此后,由于湖床泥土冲刷和沉积物的积累,湖水深度又降为1.47米。1976年,国家拨专款200万元,开始第二次疏浚西湖。1980年后,湖水深度又上升为1.5米。除了疏浚工程,杭州市政府还对西湖湖墈进行了全面整修,完工后总长度达29,800米,为西湖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驳墈。
环湖污水截流工程于1978年开始筹建,1981年建成,分南、西、北三线,埋设污水管道17多公里,建污水泵站10座。西湖引水工程于1985年2月1日正式动工,1986年建成。引水工程从钱塘江闸口段新建取水泵一座,日取水能力为30万立方米,相当于西湖总贮量的三十三分之一。引水后,西湖水体透明度提高5至7厘米。2003年,历时四年的新一轮西湖疏浚工程完成,共疏浚346.9万立方米,平均水深由疏浚前的1.65米加深到2.27米,水体能见度明显提高,并重新开挖了被湮没的茅家埠水域,水体容量由934万立方米增至1429万立方米。
西湖水质污染近年来不断加剧,此前多次被评为劣V类。2003年7月,杭州市园林文物局西湖水域管理处办公室主任王力称,西湖水质污染的主要问题是水体的富营养化。有观点认为,农业面源污染主要来自龙井茶区的化肥农药污染。
2003年,西湖综合保护工程全面开启,玉皇预处理厂也在同年建成并投入使用,西湖水质开始改善。2009年至2015年,在西湖风景名胜区管委会的努力下,西湖水专项工程先后实施了一系列生态修复示范工程,水质逐渐恢复到饮用水III类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