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 Re: 如何在这波产业革命中立足
发表于 : 2025年 1月 5日 19:18
我10年前就不跟他们混了。我并不是个听话的人。hci 写了: 2025年 1月 5日 17:19 楼主也是实名的,技术大拿,是李飞飞圈子里的人。所以我说他是生活在这波AI泡沫信息茧房里面的。当然他的观点反映了领导这波AI泡沫的圈子里的想法,也是有教育意义的。
他以为这波AI带来了“产业革命”是个社会共识,其实不过是他的小圈子里的自嗨而已。
我10年前就不跟他们混了。我并不是个听话的人。hci 写了: 2025年 1月 5日 17:19 楼主也是实名的,技术大拿,是李飞飞圈子里的人。所以我说他是生活在这波AI泡沫信息茧房里面的。当然他的观点反映了领导这波AI泡沫的圈子里的想法,也是有教育意义的。
他以为这波AI带来了“产业革命”是个社会共识,其实不过是他的小圈子里的自嗨而已。
wdds 写了: 2025年 1月 5日 19:27 zt
2025 AI agent proliferation 看来AI 的实际business 用要全面铺开了
最近看到两则报道
1)微软 CEO 的大胆预言:“AI Agent将替代所有SaaS”
2)CRM 老板宣布2025停止招收软件工程师,专攻AI agent
对就业和投资的影响会越来越大。
你的經驗倒是蠻特別,第一次看到。
第二阶段是现在时,我天天用GitHub copilot和cursorwdong 写了: 2025年 1月 5日 09:44 大家2025年好!老买买提倒闭后,虽然我也一直在这里潜水,但是一直没有正式报到。因为当时我觉得我想要一种更加年轻一点的上网方式。虽然但是,大概什么时代的人还是要活在什么时代吧。这两年发生了很多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情,迫使我进行了大量的思考。 我打算慢慢把我的想法发到这个版上,希望有一二老友看到并能有些碰撞。
Short term strategy: 以自己和自己的(或者自己了解的)行业为中心,把自己定位成“带路党”的角色。如果现在还拿着工资,不妨暂时不要考虑“转方向”了。往未来看5年,我感觉没什么方向看起来比别的方向更好。显然未来几年AI需要渗透各个产业。AI会以agent的方式慢慢代替人类,但是这中间会出现大量硬的(软硬件对接)和软的(思维方式,domain know how)问题。也就是这些agent会需要有师傅手把手教。这里面大家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一方面,需要了解AI的接口;另一方面,怎么把自己行业的问题和语言翻译成AI可以接受的形式。再说得直接一点,就是做benchmark,并且在新版本AI出现的时候测试和改进这些benchmark。IT业发展到今天,consumer market都是大头。然而这波AI的发力点应该会转移到工业和基础科学。
Mid term strategy: 学会新的编程方式。我们现在已经进入魔法时代了。现在的编程语言不再是狭义的编程语言,而是包括所有自然语言和编程语言和机器语言在内的“人类语言”。编程的内容也不再是一行一行写代码,而是会有点像social engineering。很多事情已经不需要实现了,只要说出来 AI就能实现(念咒,召唤AI,所以说我们已经进入魔法时代了)。关键是说的内容得对。所以设计会变得越来越重要。AI会对“知识就是力量”这句话有新的诠释。这种更大的自由度需要更高的思维层次来匹配。“带路党”角色的下一步是指手画脚的“股东”。你不是程序员,不是架构师,甚至不是CEO。这些角色都需要AI来充当。你最好的角色是director,手里有若干AI团队给你干活。当然你经常需要下降到基层进行指手画脚。但是随着AI版本的改进,这种指手画脚的需求会越来越少。我们需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问题,如果按照今天gpt 4o的水平来设计系统,那么这个系统的寿命很可能就是一年。必须看着5年后gpt的水平来设计系统。
Long term strategy: 不管是个人还是社会,都需要准备退休计划, 慢慢从“社会需要我干啥”转变到“我乐意干啥”。从管理者的角度来说,怎么分批把权力交接给AI。从社会层面说,比如显然AI需要取代大部分医生。但是实际操作不能让这些医生一波都失业了。所以政策上需要对医疗领域进行划分(考虑学科年龄,从业者年龄,社会成本等),然后分批次批准AI进入。以后的社会没工作会是大部分人的常态, 需要从没工作可耻的传统思维中解放出来。Andrew Yang was ahead of his time。
先起个头,具体慢慢再聊。
这个是立法问题,已经可以用ai或者普通软件取代的有radiologist和药剂师
agent落地2-5年hahan 写了: 2025年 1月 5日 11:32 对ai没那么看好
会提高生产力
但是量变不是质变
不是蒸汽机电气化工计算机互联网革命那种程度的提高生产力
而是incremental 的
过程可能会很漫长
就等着ai搞aiTheMatrix 写了: 2025年 1月 5日 11:39 我同意未来将是AI应用大发展的时代,具体来说是AI agent。
在应用大发展的时代,也就是到处都是low hanging fruit的时代,谈AI的局限性,似乎有点不合时宜。不过low hanging fruit也不好摘,动辄就要百亿美元的大资本。个人的话,用你的话,就是做个“AI带路党”。听起来令人沮丧。所以我们就稍微谈谈这波AI可能的局限性。
你觉得这波AI会一路狂奔实现AGI吗?
cursor团队有一个采访,他们tune了很多特定问题的模型wdong 写了: 2025年 1月 5日 12:26 你会的话确实不难。但是喂数据这事情得有人去做,数据得整理出来。AI的反馈得去看。还差多远得评估。其实事情是很多的。我组织这些观点的时候想的是非IT的普通从业者。现在Llama 3.2刚刚统一了图像和文本。别的数据格式,比如CAD文件(我没试过),我觉得还没到扔进去就行的程度。
比如cursor怎么做的?我并没有去验证过,但是我怀疑他们很可能就是finetune了一个出diff结果的模型。用diff这种标准化的修改格式,不管训练数据(github上所有的PR)还是现有软件支持(vscode高亮显示diff)都很完备,东西很快就能做出来。但是你要用别的方式让AI修改代码,攀错了科技枝,可能就会千难万难。
就是agent浪潮hahan 写了: 2025年 1月 5日 12:49 如果从high level去思考
很多东西都可以是革命性的
包括llm
但从implementation和business的层面去思考
比如llm
怎么产品化
现在还是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