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将李奇微说侵华日军光生病就病死了十个师团
版主: Softfist
#611 Re: 老将李奇微说侵华日军光生病就病死了十个师团
多的多是多多少?两倍三倍,还是你那离谱的七八倍?一点数量观念都没有?你所谓的证据根本证明不了你的结论,拿出的几个例子也都被我一一指出问题所在,到现在你也就能满地撒泼打滚了
上次由 firecloud 在 2024年 3月 6日 23:04 修改。
#616 Re: 老将李奇微说侵华日军光生病就病死了十个师团
你无非是撒泼打滚,闭着眼睛不承认史料。史实就是日军病死很多,基本占总死亡40万的一半。
firecloud 写了: 2024年 3月 6日 23:01 多的多是多多少?两倍三倍,还是你那离谱的七八倍?一点数量观念都没有?你所谓的证据根本证明不了你的结论,拿出的几个例子也都被我一一指出问题所在,到现在你也就能满地撒泼打滚了
#617 Re: 老将李奇微说侵华日军光生病就病死了十个师团
日军在哪个自己占了十多年的地盘发动的豫湘桂战役?你这傻逼既无常识又无逻辑,连小学生的语文和算数都没学会。
firecloud 写了: 2024年 3月 6日 22:58 鹦鹉学舌倒是挺会的啊,我一直说这句话毫无歧义,这叫没回?简直傻逼啊
不敢回是你这种没卵子的蠢猪才干的事,还有不承认自己说过的话也是本版少见的无赖
#630 Re: 老将李奇微说侵华日军光生病就病死了十个师团
日本军队的伤亡统计(4)日军在关内的死亡统计历史
朱世巍
今天来谈谈侵华日军在关内死亡情况的统计历史。
日本陆军发给高级将领的参考资料《中国事变相关战死伤调查》,记录自1937年7月7日到1939年7月31日,日本陆军在“中国事变”共战死65287人。
对比《官报》数据,可知这份材料的“战死”统计口径仅限定于“阵亡”,没有包括因伤致死和病死。
统计范围包括:华北方面军、华中方面军、华南方面军、诺门坎和张鼓峰。
显然不包括关东军在东北的“治安战”损失、日本国内的损失等等。
这份材料还有一个附记,称根据“别调”,至1939年9月7日,战死者达到91130人。
日军在1941年的一份报道材料称,自1937年到1941年6月,日本陆军战死109250人。其中包括诺门坎事件。这份材料的统计口径应该与《中国事变相关战死伤调查》相似。
1951年6月2日,日本复员局提交了一份材料,称自1937年7月7日到1941年12月7日,日本陆军直接因作战(阵亡和伤死)而死亡132584人,因作战而病死48394人。合计180978人。
资料来源是各部队汇总到陆军医务局的报告。这是区别于官报、战报以外的资料系统,统计口径和时间会有一些差异。
据称包括了伪满地区损失。但是否如其他材料所示仅限定于热河地区?是否包括诺门坎事件?没有明确说明。但这份材料肯定没有包括日本国内的病亡者。
(1942年,伪满地区的“忠灵塔”仅热河有428名“中国事变”死者,其他地区死者都算“满洲事变”)
1964年,日本厚生省宣布“中国事变”死者为:陆军181000人、海军7700人。合计188700人。显然主要就是依据这份材料。
80年代,靖国神社供奉“中国事变”死者为191074人。2014年为191250人。较1951-1964年数据增加了超过2500人。靖国神社在战后用的也是厚生省的名单,统计口径看起来也差不多。
珍珠港以后,日本陆军在关内的损失,最初报告是1948年8月20日由日本复员局提出(情况截止8月12日),称在中国(关内)的日军死者总数为250272人。尚有2200人没有办理复员手续。其中412人还活着,另外1800人情况不明。
1951年5月28日,日本厚生省报告,自1941年12月8日到1945年8月15日,日军在关内共死亡203851人。其中阵亡93526人、因伤死亡7768人、病死和公务死89319人。其他原因死亡1826人。另有11412人“推测死亡”。
这份报告显然不包括815后的死者。
1964年,日本厚生省发布公告,1941年12月8日到1945年8月15日,日本陆军在关内共死亡204200人。815后死亡50400人。合计254600人。这组数据比1948、1951年数据都要多。
战后死了5万多人?无论如何都显得太多了。根据中国派遣军报告,战争结束后,日军有3280人战死、6996人病死、119人事故死、其他死因17740人(估计是自杀居多),加上失踪和逃亡,总计也只有32562人(战后失踪和逃亡者,多数都被追回来了)。
但根据厚生省的说明,815后死者包括了“战时死亡宣告”。也就是失踪且在法定期限没有返回,最终按死亡处理。这些人无法确定死亡日期,就按815后处理了。
(一些被列入官报死亡名单者,后来又被视为失踪。最终也被做为“战时死亡宣告”处理)
同样根据1964年报告,连同七七以来死者以及海军死者,日军在中国关内共死亡455700人。
厚生省后来对数据又有所修正。最新数字是:日军和日侨在关内死亡465700人。其中23500人沉没于大海。以上不包括诺门坎和东北地区的死亡。
朱世巍
今天来谈谈侵华日军在关内死亡情况的统计历史。
日本陆军发给高级将领的参考资料《中国事变相关战死伤调查》,记录自1937年7月7日到1939年7月31日,日本陆军在“中国事变”共战死65287人。
对比《官报》数据,可知这份材料的“战死”统计口径仅限定于“阵亡”,没有包括因伤致死和病死。
统计范围包括:华北方面军、华中方面军、华南方面军、诺门坎和张鼓峰。
显然不包括关东军在东北的“治安战”损失、日本国内的损失等等。
这份材料还有一个附记,称根据“别调”,至1939年9月7日,战死者达到91130人。
日军在1941年的一份报道材料称,自1937年到1941年6月,日本陆军战死109250人。其中包括诺门坎事件。这份材料的统计口径应该与《中国事变相关战死伤调查》相似。
1951年6月2日,日本复员局提交了一份材料,称自1937年7月7日到1941年12月7日,日本陆军直接因作战(阵亡和伤死)而死亡132584人,因作战而病死48394人。合计180978人。
资料来源是各部队汇总到陆军医务局的报告。这是区别于官报、战报以外的资料系统,统计口径和时间会有一些差异。
据称包括了伪满地区损失。但是否如其他材料所示仅限定于热河地区?是否包括诺门坎事件?没有明确说明。但这份材料肯定没有包括日本国内的病亡者。
(1942年,伪满地区的“忠灵塔”仅热河有428名“中国事变”死者,其他地区死者都算“满洲事变”)
1964年,日本厚生省宣布“中国事变”死者为:陆军181000人、海军7700人。合计188700人。显然主要就是依据这份材料。
80年代,靖国神社供奉“中国事变”死者为191074人。2014年为191250人。较1951-1964年数据增加了超过2500人。靖国神社在战后用的也是厚生省的名单,统计口径看起来也差不多。
珍珠港以后,日本陆军在关内的损失,最初报告是1948年8月20日由日本复员局提出(情况截止8月12日),称在中国(关内)的日军死者总数为250272人。尚有2200人没有办理复员手续。其中412人还活着,另外1800人情况不明。
1951年5月28日,日本厚生省报告,自1941年12月8日到1945年8月15日,日军在关内共死亡203851人。其中阵亡93526人、因伤死亡7768人、病死和公务死89319人。其他原因死亡1826人。另有11412人“推测死亡”。
这份报告显然不包括815后的死者。
1964年,日本厚生省发布公告,1941年12月8日到1945年8月15日,日本陆军在关内共死亡204200人。815后死亡50400人。合计254600人。这组数据比1948、1951年数据都要多。
战后死了5万多人?无论如何都显得太多了。根据中国派遣军报告,战争结束后,日军有3280人战死、6996人病死、119人事故死、其他死因17740人(估计是自杀居多),加上失踪和逃亡,总计也只有32562人(战后失踪和逃亡者,多数都被追回来了)。
但根据厚生省的说明,815后死者包括了“战时死亡宣告”。也就是失踪且在法定期限没有返回,最终按死亡处理。这些人无法确定死亡日期,就按815后处理了。
(一些被列入官报死亡名单者,后来又被视为失踪。最终也被做为“战时死亡宣告”处理)
同样根据1964年报告,连同七七以来死者以及海军死者,日军在中国关内共死亡455700人。
厚生省后来对数据又有所修正。最新数字是:日军和日侨在关内死亡465700人。其中23500人沉没于大海。以上不包括诺门坎和东北地区的死亡。
#631 Re: 老将李奇微说侵华日军光生病就病死了十个师团
日军在关内总共病死:珍珠港事变前48394+珍珠港事变后89319=137713。占总共40万死亡的34%。这个比例相当高了。
ridgway 写了: 2024年 3月 15日 10:23 日本军队的伤亡统计(4)日军在关内的死亡统计历史
朱世巍
今天来谈谈侵华日军在关内死亡情况的统计历史。
日本陆军发给高级将领的参考资料《中国事变相关战死伤调查》,记录自1937年7月7日到1939年7月31日,日本陆军在“中国事变”共战死65287人。
对比《官报》数据,可知这份材料的“战死”统计口径仅限定于“阵亡”,没有包括因伤致死和病死。
统计范围包括:华北方面军、华中方面军、华南方面军、诺门坎和张鼓峰。
显然不包括关东军在东北的“治安战”损失、日本国内的损失等等。
这份材料还有一个附记,称根据“别调”,至1939年9月7日,战死者达到91130人。
日军在1941年的一份报道材料称,自1937年到1941年6月,日本陆军战死109250人。其中包括诺门坎事件。这份材料的统计口径应该与《中国事变相关战死伤调查》相似。
1951年6月2日,日本复员局提交了一份材料,称自1937年7月7日到1941年12月7日,日本陆军直接因作战(阵亡和伤死)而死亡132584人,因作战而病死48394人。合计180978人。
资料来源是各部队汇总到陆军医务局的报告。这是区别于官报、战报以外的资料系统,统计口径和时间会有一些差异。
据称包括了伪满地区损失。但是否如其他材料所示仅限定于热河地区?是否包括诺门坎事件?没有明确说明。但这份材料肯定没有包括日本国内的病亡者。
(1942年,伪满地区的“忠灵塔”仅热河有428名“中国事变”死者,其他地区死者都算“满洲事变”)
1964年,日本厚生省宣布“中国事变”死者为:陆军181000人、海军7700人。合计188700人。显然主要就是依据这份材料。
80年代,靖国神社供奉“中国事变”死者为191074人。2014年为191250人。较1951-1964年数据增加了超过2500人。靖国神社在战后用的也是厚生省的名单,统计口径看起来也差不多。
珍珠港以后,日本陆军在关内的损失,最初报告是1948年8月20日由日本复员局提出(情况截止8月12日),称在中国(关内)的日军死者总数为250272人。尚有2200人没有办理复员手续。其中412人还活着,另外1800人情况不明。
1951年5月28日,日本厚生省报告,自1941年12月8日到1945年8月15日,日军在关内共死亡203851人。其中阵亡93526人、因伤死亡7768人、病死和公务死89319人。其他原因死亡1826人。另有11412人“推测死亡”。
这份报告显然不包括815后的死者。
1964年,日本厚生省发布公告,1941年12月8日到1945年8月15日,日本陆军在关内共死亡204200人。815后死亡50400人。合计254600人。这组数据比1948、1951年数据都要多。
战后死了5万多人?无论如何都显得太多了。根据中国派遣军报告,战争结束后,日军有3280人战死、6996人病死、119人事故死、其他死因17740人(估计是自杀居多),加上失踪和逃亡,总计也只有32562人(战后失踪和逃亡者,多数都被追回来了)。
但根据厚生省的说明,815后死者包括了“战时死亡宣告”。也就是失踪且在法定期限没有返回,最终按死亡处理。这些人无法确定死亡日期,就按815后处理了。
(一些被列入官报死亡名单者,后来又被视为失踪。最终也被做为“战时死亡宣告”处理)
同样根据1964年报告,连同七七以来死者以及海军死者,日军在中国关内共死亡455700人。
厚生省后来对数据又有所修正。最新数字是:日军和日侨在关内死亡465700人。其中23500人沉没于大海。以上不包括诺门坎和东北地区的死亡。
-
- 知名作家
2023-24年度优秀版主
Softfist 的博客 - 帖子互动: 87
- 帖子: 999
- 注册时间: 2022年 7月 31日 1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