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没想到,美国只用一根小手指头就能把它打倒了bluedot 写了: 2023年 2月 8日 09:34 普京也有利用中美剧烈竞争的意图,他应该是判断大漂亮意在土鳖,全神贯注,不敢分心下场参战
如果大漂亮忍不住下场和俄罗斯打起来,土鳖会得利,所以普京敢于行动
他的战略没有大问题,主要是执行方面出了问题
如果一开始就倾巢而出,所以现役部队进入乌克兰作战,同时征兵一边训练一边守国土
有核武器看家,没人敢去俄罗斯本土打他们
战争开始的一段时间,北约都吓尿了,根本没人敢炸刺,那时候是最有利的解决战争的时机,被普京错过了
他的文化功底不够,没学过《曹刿论战》,不懂一鼓作气,打成添油烂仗了
普金没沉住气,成了冤大头
版主: Softfist
Re: 普金没沉住气,成了冤大头
Re: 普金没沉住气,成了冤大头
你这是要笑死我,城镇最大的意义在于提供补给中心,你绕过城镇不打把机械化部队挂在公路上,我问你这些机械化部队个个都是油老虎吃补给的大户,你怎么给这些部队送补给,卡车油罐车一路导航跟过去?俄军开战在基辅北面的车队堵了好几天基本上是什么战术目的都没有达成,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补给跟不上,这才出国境线多少?你去看看什么“第聂伯河南北对进”是他妈的多少公里的纵深?更合适的例子是俄联邦近卫第一坦克集团军的表现,没错番号就是这么吊,战果嘛,自己搜搜“ 世界名画之坎特米洛师在苏梅”就知道了,你去看看苏梅才多少公里纵深,你再去想想有没有一点点可能实现什么“第聂伯河南北对进”,这他妈的就是纯粹的军盲才会说的话。东升西降 写了: 2023年 2月 8日 09:47 没有环城公路啊?
南方集群,如果不去打奥德萨,向北拿下第捏博外围很容易,北路军不在基辅纠缠,继续南下,南北两路在肯梅楚克汇合。油料给养有车队,开战早期,吴军没有海马斯没有攻击直升机,俄军上百里的车队都没事。
大帝就是大意了,以为吴军会汪峰而降,计划不仔细。
两只野狗,两只野狗,跑得快,跑得快
一只能打胜仗,一只作风优良,真奇怪,真奇怪
一只能打胜仗,一只作风优良,真奇怪,真奇怪
-
pseudo(small man)
- 论坛点评

pseudo 的博客 - 帖子互动: 151
- 帖子: 2737
- 注册时间: 2022年 7月 28日 10:04
Re: 普金没沉住气,成了冤大头
欧洲从自己利益出发,应该争取跻身中美欧,成为独立的一级。搞俄国而牺牲自己利益,是政治正确,但就是傻子。garnetcrow 写了: 2023年 2月 8日 08:31 你们凭啥觉得欧洲的立场不是从自己的利益出发的,你们把欧洲人当傻逼,对对对,欧洲人应该跟着中俄一起把美国拉下马,然后呢?中俄主导的秩序对欧洲更有利?你们这就是把别人都当傻子吧。
还是那句话,俄联邦现在就是个山东省经济实力,凭个几把说自己世界三强啊到底?
Re: 普金没沉住气,成了冤大头
你我还能等到那一天吗?konichiwa 写了: 2023年 2月 6日 20:42 普京确实可以赢,但损失非常大。
对普金最有利的局面是忍到中国先造反,跟美国人在台湾开战,互相扔原子弹
俄罗斯被大家推举为和谈组织者,华丽转身。
普金原来也是这么想的,这就是2012年到2015年他一直隐忍的原因
但是斯特列科夫这个屌丝破坏了普金的计划,偷偷潜入克里米亚策动独立,逼着普金表态。功亏一篑
但是普金还想着挽救和西方关系。
普金的思路是对的。要等中美火并,俄罗斯再下场。
但是呢,魔高一尺道高一丈
中国人太牛逼了,太能忍了,
忍常人所不能忍,才能为常人所不能为
中国这样忍下去,逼死了普金,也会逼死美国人。
大家走着瞧吧
Re: 普金没沉住气,成了冤大头
傻个屁,不搞掉俄国,凭什么东欧人跟你法德混?法德可以乐意和俄国妥协,波兰波三小芬兰瑞典荷兰可以乐意吗?俄国便宜油气重要,能重要的过这一大片反俄的前苏联东欧北欧国家?笑掉大牙,你们粉红嘴里的“独立一极”,我就直说了吧,是认为欧洲应该联合中俄去反美,然后等着中俄掌握霸权回来肢解蚕食欧洲,你们当欧洲人是弱智吧?欧洲最大的利益,恰恰就是要避免美国被中国击败,所以中美国力差距大的时候,欧洲完全可以搞搞平衡骑个墙,中美国力越是接近出现力量相持,欧洲人就越可能团结一致反中反俄,这才不是傻子。
两只野狗,两只野狗,跑得快,跑得快
一只能打胜仗,一只作风优良,真奇怪,真奇怪
一只能打胜仗,一只作风优良,真奇怪,真奇怪
Re: 普金没沉住气,成了冤大头
佛说:欧洲要建国bluedot 写了: 2023年 2月 8日 09:25 我跟一位欧洲的人面对面聊天知道的,还是个欧洲国家医院的院长,算个有知识的人:
欧洲的立场不从欧洲的利益出发,不是因为欧洲人都是傻逼,是因为欧洲不团结,力量来自团结
欧洲有见识到人并不少,但是他们管不了事,刚一冒头就被外部势力扒拉到一边去了
上台管事的要么是欧奸,要么是糊涂蛋子
以上是跟我聊天的一位欧洲人的观点,他跟我以前短暂同事过一段时间,去年见面一边吃饭一边聊天说起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