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技术流!

版主: kazaawang, wh
幸福。我们中学里一帮同学一块看过卡门,还是晚上溜出学校宿舍看的,看完没公车了,一块走回来,在大马路中央又唱又跳。现在只记得和同学的疯闹,不记得谁演的了。大学时看过俄罗斯芭蕾舞团来我们城市的演出,记得坐在很前排,严重被演员咚咚踩地板的大声分神。不记得在国内看过交响乐现场。Unclegao 写了: 2023年 11月 14日 21:31 生平第一次现场听交响乐是在大学的一个夏天。美国加州某个小村庄的乐队来华访问,特意在本校安排了一场公益演出。现在回想起来这种乐队估计水平一般,不过在当时的确被惊艳到了,大爱。
克莱德曼和雅尼我也都听过。后来还有个奔放的美女陈美是吧,不过听她的少。他们都算古典流行化?听克莱德曼时完全没觉得是在听古典乐,感觉就像流行轻音乐MaldiniAC 写了: 2023年 11月 14日 22:10 高中时听得少,基本就是电视 收音机里听到一点,懂得也不多。真正比较清楚明白地听,是大学期间,90年代,理查德克莱德曼的钢琴曲很流行的年代,影响深远,几十年了我一直还在听那些曲目。之后因为女儿学乐器,在家练,有表演之类,大人也跟着熏陶![]()
看来维也纳新年音乐会是很多人的古典音乐启蒙哦。找个大炮听听NewHavenEarth 写了: 2023年 11月 15日 10:17 好题目!
我一开始听 理查德*克拉德曼 的钢琴曲磁带,觉得不够劲,附庸风雅,而且好多旋律在汤姆杰瑞里听过了。还是黄土高坡、亚洲雄风、大河向东流得劲。后来只听西方流行乐,那配乐才叫丰满。直到有一次央视播放维也纳新年音乐会, 应该是1812序曲,里面居然放炮,深感震撼,不过也仅此而已。出国读书后,开始感觉古典音乐才能让自己在生活与读书的压力下自我平复。虽然只是听,没有深入研究每个曲子的奥妙所在,但是听着喜欢的曲子就觉得妙不可言。没有歌词才能给人更大的想象空间。这玩意几百年的沉淀,能流行流传下来的都是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