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打击这事,不是这么1,2,3累积的。到2000年,93年丢钱、找教职的事已经很久远了。
婚姻这段时间线不太准确:
2:53
“在一起四年” “七八年还见面”,所以总共11-12年
四年也没给老孙生个娃,说明在一起的四年也不咋地。
lexian 写了: 2024年 1月 6日 07:40 88年CUSPEA 赴美
88-93 PhD in physics, Brooklyn Colleage (谢谢楼下网友指正)
93年 64绿卡, 回国, 丢失3万美元 (第一个打击)
93-95 物理博士后。(原校?) 找不到教职, 转码(第二个打击)
95-97 计算机硕士。
97-99 华尔街工作, 年薪13-14万
大概是2000年纳指崩盘时失业, 从此一阙不振
2000-2008 工作不详,期间经历和东北大妈的婚姻, 离婚(最后一个打击)
2008至今 居无定所。
这两天看那个复旦少年班天才的视频和大家的讨论, 感触挺深, 华人在美国根基很浅,智商并不值钱, 坚韧,能扛得住霜冻才是根深叶茂的关键。而要扛住霜冻, 就必须未雨绸缪, 居安思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