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9日李云迪在卡耐基音乐厅表演莫扎特,谁去听?

版主: kazaawangwh

wh(问号)楼主
论坛元老
论坛元老
wh 的博客
帖子互动: 3720
帖子: 78907
注册时间: 2022年 7月 28日 00:07

#82 Re: 1月19日李云迪在卡耐基音乐厅表演莫扎特,谁去听?

帖子 wh(问号)楼主 »

MaldiniAC 写了: 2024年 12月 18日 13:16 我外行,评价不了专业水平,觉得都很好。不过还是更喜欢云迪的外形和台风,我不喜欢胖的,哈哈。

十几年前现场听过郎朗,来我们大学,学校的票价有优惠。当时他名气也没有后来那么大,最便宜的票才$10,不过离得太远了。差不多同一年,马友友来我们学校,最便宜$50.,当时穷,没舍得去 :D 。今年马友友又来,去听了,真的是大师,即使是外行,我也能感受到一些震感。另外,马友友明显老了。
tdm 写了: 2024年 12月 18日 16:37 不仅胖而且满脸横肉,还不自知😄
我把前面楼里贴过的再贴给你俩看,尤其最后一个故事写得很好玩,说郎朗胖乎乎地来,胖乎乎地走 :D
viewtopic.php?p=262208#p262208
Re: 郎朗:我代表中国最高的钢琴水准,我没有好谦虚的
帖子 由 wh(问号)楼主 » 10月 19, 2022, 3:49 am

再贴几段知乎上写得好玩的——链接里还有很多好玩的或专业回复,跟我一样好奇的可以去围观: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19793476

作者:知乎用户
作为专业乐队队员,曾任职于某亚洲乐团,我想说 -
技术上,郎朗不是世界第一也是前三。当然·,技术分很多种,多快多响我想大家都领教过了。
不过这儿有一种技术,叫做 “面对乐队时候发挥技术和驾驭乐队的能力”
学习音乐快20年,见过太多弹独奏时候发挥完美的音乐家 - 音乐,技术,结构都完美,但是面对乐队却不尽如人意。原因就在于recital完全是自己的作品,而concert则包含了更多的东西:
碰到好乐队,你得让人家服你,甘心给你好好伴奏,顺着你的音乐走;
碰到次的,你得尽可能不被拖累,音乐上尽可能多表现,时不时还要补补乐队的漏洞。
是的,乐队都喜欢踩烂独奏,烂指挥,巴不得你们出丑。你以为你是独奏,你处理轻我们就陪你玩轻?你要渐慢我们就渐慢?图样图森破呀!
而朗朗,是我伴奏过最顶级震撼的独奏家之一 - 其他我现在只能想到小提琴Kavakos Leonidas。那种统治力已经达到: 排练时候已经不用发力,用3成功力让乐团服服帖帖,跟着他的音乐走;霸气到让已经拉琴40年的老头不再靠着椅背拉琴,乖乖坐着谱上每个dynamic。。演出就不用说了,每次全场起立。加不加演看郎大神心情~~
对了,Simon Rattle前一阵子录完普三跟郎桑来了句
You beat the Berliner Philharmoniker
懂的人就知道这句话多有分量。。。

作者:东林君
因为这次《人物》杂志的采访,和郎朗及指挥、音乐学院教授、乐迷都有交流,所以听了许多专业人士的看法。大概有以下几点:
1. 非常棒,名留青史不一定,但肯定是当今世界一流。世界最顶尖的乐团比如纽约、费城都愿意跟他多次合作。这一事实包含两个重点。
2. 首先,乐团里指挥的权力最大,哪怕观众觉得很好,反响也不错,指挥说不行,那就是不行。所以,有没有合作主要看指挥意愿。
3. 其次,和指挥合作第一次的发挥决定了指挥愿不愿意和你合作第两次。
郎朗的厉害之处在于,几乎所有跟他合作的指挥都是一流的,而这些一流指挥都愿意再跟他合作一次。如果不嫌麻烦,可以查查国内其他几位著名钢琴家这方面的历史,王羽佳应该是不错的,其他的几个就不知道了。
4. 摘取当时采访格拉夫曼、西蒙谈郎朗艺术水平的说法(第一次听说这两位的话可以查查他们的地位)

“直到现在,任何指挥听郎朗演奏,都会立刻对他感兴趣——这是一项非常特殊的天赋。
你应该知道,郎朗出名是因为当时芝加哥交响乐团演奏前,他们的钢琴家病了,我推荐了郎朗,然后他就一炮走红了。现在回想,如果芝加哥交响乐团没人生病,郎朗也不会去芝加哥。但在我看来,一年半载过后,类似的事情总会发生,因为他实力摆在那儿。
每次郎朗演完,指挥都会说我想跟郎朗再合作一次,这不是他的个人魅力什么的,只是因为他弹得够好,指挥根本不会在意他受不受观众欢迎或者长得好不好看。
说起这点,指挥比观众重要得多。如果独奏家有着无与伦比的想法,然后观众也很喜欢,但如果指挥不满意,那独奏家都不会有二度登台的机会了。
从我10岁到现在都是这样,指挥决定选什么曲子、跟谁合作、还会不会跟他继续合作。他的确是最好的钢琴家,但也有两三位跟他同一水平的,不过他最出名。”
——格拉夫曼

“音乐无国界,郎朗演奏的古典音乐,西方人欣赏起来没有任何问题。当然,我们每个人都会带着自己的情绪去听,但是我觉得如果一个人的音乐到了郎朗这个水准,那国籍就不重要了。他就只是他自己,他跨越国界了。
15年后,他完全可能成为一名伟大的钢琴家。我们可以拭目以待,看他怎么成长。我觉得随着时间流逝,他会越来越内敛,减少炫技次数。这也是一种成长过程吧。 在音乐家中,他绝对是心态最开放的一个了。
至少谦逊这点,在他的同行中非常非常少见。他会跨界表演,不停探索任何他喜欢的事,他既可以是布鲁斯•斯普林斯汀(美国70年代摇滚乐巨星、词曲作者,格莱美奖得主),同时也是一名杰出的音乐家。只不过在古典音乐界,这种双重身份不同寻常。很不寻常。这是另一段旅程。”
——西蒙·拉特爵士

作者:知乎用户
郎朗有一次因为时间关系导致档期撞车,临近演出的时候在某爱乐乐团以及XI总之间他爽快地选择了放其中之一的鸽子,试问有这种牛X魄力的有几人啊。

作者:Never Ng
我决定从非专业角度讲一下感受

非专业是一种修辞 它实际的意思是纯粹的门外汉

去年 也就是不远的15年 我去看华晨宇演唱会

其间华晨宇请了郎朗做嘉宾 弹奏微光这首歌

郎朗出来的时候 大家礼貌性地鼓掌欢迎

郎朗面上有一种憨厚的笑容 他走到钢琴前坐下来 看了一眼台下 然后抬手了

他的手 一触到键盘 已滑出去我数不清的音

太奇怪了 刚才华晨宇坐在那里的时候这架钢琴明明不是这个德性啊 它疯了 它怎么突然就如此流畅曼妙高雅脱俗 我听到了什么 这是微光?还是微光女神?大家自发地鼓掌 不确定这是否是对的礼仪 但郎朗一上手 周遭一片卧槽

我们可以不懂艺术

但不妨碍艺术懂我们

我第一次觉得前奏太短了 短的要命 应该整首都是前奏

歌曲结束 郎朗又额外给大家表演了一小段 依然带着憨厚的笑容 和略显臃肿的身材

他鼓励华晨宇:华晨宇也弹得很好 让华晨宇也来一段

华晨宇极其羞涩和为难:不不不 没有没有 我怎么能...

外行大概只听得出好听不好听

内行如华晨宇才明白他们之间的差距

是以华晨宇断然不会接在郎朗后面演奏 那甚至唐突了刚才的美好

华晨宇对郎朗行礼 送他下台

郎朗胖乎乎地走了 全场给予了发自内心的长长的掌声 后来别人问我这场演唱会 我都会多加一句:郎朗弹琴可好听了

可好可好听了 哪怕我是牛都被感动了

(注:对话内容和细节因答主年老失修的记忆力无法一一还原 只能描绘个大体意思)

作者:知乎用户
去年在大英博物館做課題,問各種路人甲「first impression on China」,聽到的答案竟然有不少「LANG LANG」
上次由 wh 在 2024年 12月 19日 02:24 修改。
原因: 未提供修改原因
wh(问号)楼主
论坛元老
论坛元老
wh 的博客
帖子互动: 3720
帖子: 78907
注册时间: 2022年 7月 28日 00:07

#83 Re: 1月19日李云迪在卡耐基音乐厅表演莫扎特,谁去听?

帖子 wh(问号)楼主 »

tdm 写了: 2024年 12月 19日 02:20 先入为主,还是小提琴的带劲
弦乐更感性和奔放。钢琴的音色感觉更restrained。
hab(Hot Air Baloon)
职业作家
职业作家
帖子互动: 46
帖子: 640
注册时间: 2022年 8月 2日 01:58

#84 Re: 1月19日李云迪在卡耐基音乐厅表演莫扎特,谁去听?

帖子 hab(Hot Air Baloon) »

wh 写了: 2024年 12月 19日 02:17 比一比牛牛的怎样:


牛牛刚来美国时我听过他弹这首,刚在油管上居然搜到他最近弹的这个版本,很惊喜。他比刚来时长大好多。我不是行家,当时我们州版好几个人都去听了,感觉居然都相似,觉得他很有青葱少年的清柔。一个弹钢琴的网友说欠缺一点力度。现在听网上的版本,听不出现场的细节了。那时很多人对牛牛寄予厚望,不知道他现在发展得怎样。
感觉还是李云迪的最稳,弹到结尾其他人包括朗朗弹得都要飞起来了。
wh(问号)楼主
论坛元老
论坛元老
wh 的博客
帖子互动: 3720
帖子: 78907
注册时间: 2022年 7月 28日 00:07

#85 Re: 1月19日李云迪在卡耐基音乐厅表演莫扎特,谁去听?

帖子 wh(问号)楼主 »

hab 写了: 2024年 12月 19日 22:32 感觉还是李云迪的最稳,弹到结尾其他人包括朗朗弹得都要飞起来了。
哈哈,我再听听飞起来的感觉 :D 你自己弹吗?
回复

回到 “书歌影视美食游 - 精华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