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黄人 最高光的时刻

对应老买买提的军事天地,观点交锋比较激烈。因为此版帖子太多,所以新帖不出现在首页新帖列表,防止首页新帖刷屏太快。

版主: Softfist

ridgway
论坛元老
论坛元老
帖子互动: 457
帖子: 23463
注册时间: 2022年 9月 25日 16:11

#82 Re: 小黄人 最高光的时刻

帖子 ridgway »

我活的很好,孩子都工作了,不劳费心。还是讨论具体客观问题吧。讨论某个网友个人生活毫无意义和必要。这世界上不同意你的观点的人多了去了。你上网就是为了骂人发泄吗?

hulooo 写了: 昨天 17:55 但愿你能分的清。很难相信生活里你这样的能活过第2集。
ridgway
论坛元老
论坛元老
帖子互动: 457
帖子: 23463
注册时间: 2022年 9月 25日 16:11

#83 Re: 小黄人 最高光的时刻

帖子 ridgway »

至少话题focus某个具体的历史军事政治问题,比如楼主提出的黄人的高光时刻,我回复的日军军事上的成就等。讨论我这个网友个人的信息毫无意义和必要。

gans_itai_chu 写了: 昨天 18:02 你先定义一下什么是客观,方便我鉴定你现在属于第几级精神分裂。如果你坚定不移地认为你说的话就是客观的话,那可以放弃治疗了,找个没人的地方了断了吧。
ridgway
论坛元老
论坛元老
帖子互动: 457
帖子: 23463
注册时间: 2022年 9月 25日 16:11

#84 Re: 小黄人 最高光的时刻

帖子 ridgway »

你有什么意见可以提出来。


小黄人军事上最高光时刻,基本都是日本创造的。

甲午战争,全歼大清北洋水师,联合舰队没有一艘军舰被击沉。

攻克旅顺,全歼俄罗斯太平洋舰队。联合舰队没有一艘军舰被击沉。

对马海战,全歼俄罗斯波罗的海舰队。联合舰队没有一艘军舰被击沉。

偷袭珍珠港,全歼美国太平洋舰队。联合舰队没有一艘军舰被击沉。

攻克新加坡,全歼15万英军和英国远东舰队。联合舰队没有一艘军舰被击沉。

攻克菲律宾,全歼15万美菲军。

攻克印尼,全歼美英荷澳四国联军十几万军队和四国海军联合舰队。 联合舰队没有一艘军舰被击沉。


gans_itai_chu 写了: 昨天 18:02 你先定义一下什么是客观,方便我鉴定你现在属于第几级精神分裂。如果你坚定不移地认为你说的话就是客观的话,那可以放弃治疗了,找个没人的地方了断了吧。
gans_itai_chu(Gans)
版内封禁中版内封禁中
帖子互动: 114
帖子: 831
注册时间: 2023年 3月 6日 11:28

#85 Re: 小黄人 最高光的时刻

帖子 gans_itai_chu(Gans) »

ridgway 写了: 昨天 18:07 你有什么意见可以提出来。


小黄人军事上最高光时刻,基本都是日本创造的。

甲午战争,全歼大清北洋水师,联合舰队没有一艘军舰被击沉。

攻克旅顺,全歼俄罗斯太平洋舰队。联合舰队没有一艘军舰被击沉。

对马海战,全歼俄罗斯波罗的海舰队。联合舰队没有一艘军舰被击沉。

偷袭珍珠港,全歼美国太平洋舰队。联合舰队没有一艘军舰被击沉。

攻克新加坡,全歼15万英军和英国远东舰队。联合舰队没有一艘军舰被击沉。

攻克菲律宾,全歼15万美菲军。

攻克印尼,全歼美英荷澳四国联军十几万军队和四国海军联合舰队。 联合舰队没有一艘军舰被击沉。
纵跨历史长河的纬度,你从个例没有任何比较就可以得出这个结论,这叫客观?成吉思汗打到多瑙河,朝鲜战争土鳖小米步枪硬扛美弟换来了东亚八十年和平就不高光?你日赢了无数战役输了战争沦为殖民地,像烟火一般的高光?
ppqq
正式会员
正式会员
帖子互动: 0
帖子: 4
注册时间: 2025年 7月 2日 10:44

#86 Re: 小黄人 最高光的时刻

帖子 ppqq »

日本二战在亚洲战场挑战俄、英、法、美,的确客观上在弱肉强食的丛林赢得了高加索人对亚洲人的尊重,之后朝鲜战争、美越战争继续巩固了欧美对亚洲人民族韧性的认知,为之后多年的和平提供了基础。 当前看亚洲各国政治家能否有足够的政治智慧求同存异,化解欧美对东亚的分化和肢解。
tiantian2000
论坛点评
论坛点评
帖子互动: 262
帖子: 2900
注册时间: 2023年 6月 21日 19:55

#87 Re: 小黄人 最高光的时刻

帖子 tiantian2000 »

ridgway 写了: 2025年 7月 11日 22:46 蒙古没有跟最强的白皮较量过,打的只是中国俄罗斯和穆斯林世界。

日本虽然是战术胜利,但是对手却是世界最强的白皮,打的还是白皮最强项的海空战,而不是单纯陆战。能取得这么多牛逼的战术胜利,已经足够牛逼了。
熟食,太平洋大海战,航母编队对航母编队,人类历史上最大海战,虽败不耽误高光
Caravel
论坛元老
论坛元老
Caravel 的博客
帖子互动: 551
帖子: 24406
注册时间: 2022年 7月 24日 17:21

#88 Re: 小黄人 最高光的时刻

帖子 Caravel »

tiantian2000 写了: 昨天 19:29 熟食,太平洋大海战,航母编队对航母编队,人类历史上最大海战,虽败不耽误高光
小日本抓住了时代变迁的脉搏

搞了航空母舰

就跟小巴超视距空战一样
DQQ
著名点评
著名点评
帖子互动: 133
帖子: 4785
注册时间: 2023年 1月 4日 16:17

#89 Re: 小黄人 最高光的时刻

帖子 DQQ »

ridgway 写了: 2025年 7月 11日 22:48 凭啥说蒙古是第一个世界帝国,蒙古之前的世界帝国有波斯帝国,阿拉伯帝国,罗马帝国,突厥汗国也勉强能算。
唐灭西突厥,与罗马帝国交界
ridgway
论坛元老
论坛元老
帖子互动: 457
帖子: 23463
注册时间: 2022年 9月 25日 16:11

#90 Re: 小黄人 最高光的时刻

帖子 ridgway »

之前已经论述,成吉思汗本人并没打到多瑙河,他甚至没有灭掉金和南宋就死了。蒙古帝国崛起时没有遇到太多强敌,当时欧洲还没后来那么厉害。蒙古帝国也没消灭最牛逼的白人,只是和波兰德意志联军打了一小仗而已。

我党在朝鲜根本不是什么小米加步枪,武器装备没有代差,空军主力战机数量还有优势。换来东亚80年和平完全就是胡扯。明明是美帝反侵略把共产主义赶回38线才换来的。

纯军事角度,日本打的是白皮最牛逼的海军,且多次自身几乎零伤亡全歼敌军整支舰队,这比你鳖在朝鲜的表现牛逼了好几个数量级。

即使是陆战,你鳖一次最多全歼美军一个团,朝鲜一次全歼美军一个师,越南全歼法军一个军,日本更是多次歼灭白皮十几万人的规模,那是一个集团军的规模,陆战表现也是日本大于越南朝鲜大于中国。

gans_itai_chu 写了: 昨天 18:33 纵跨历史长河的纬度,你从个例没有任何比较就可以得出这个结论,这叫客观?成吉思汗打到多瑙河,朝鲜战争土鳖小米步枪硬扛美弟换来了东亚八十年和平就不高光?你日赢了无数战役输了战争沦为殖民地,像烟火一般的高光?
ridgway
论坛元老
论坛元老
帖子互动: 457
帖子: 23463
注册时间: 2022年 9月 25日 16:11

#91 Re: 小黄人 最高光的时刻

帖子 ridgway »

中间还隔着阿拉伯帝国,根本没有和罗马帝国交界。
DQQ 写了: 昨天 19:40 唐灭西突厥,与罗马帝国交界
ridgway
论坛元老
论坛元老
帖子互动: 457
帖子: 23463
注册时间: 2022年 9月 25日 16:11

#93 Re: 小黄人 最高光的时刻

帖子 ridgway »

这其实也没啥,美国要动用核弹才能搞定日本,也说明日本的牛逼。
rtscts 写了: 昨天 21:22 日本人最高光的时刻,

是广岛长崎那个酷热的5000度的夏天。

日本人唯一为人类核研究做出特别贡献的国家。
ridgway
论坛元老
论坛元老
帖子互动: 457
帖子: 23463
注册时间: 2022年 9月 25日 16:11

#96 Re: 小黄人 最高光的时刻

帖子 ridgway »

五毛又打滚了
rtscts 写了: 昨天 21:27 ridgeway这个傻逼坛丑,又出来光屁股推磨转圈丢人了。
ridgway
论坛元老
论坛元老
帖子互动: 457
帖子: 23463
注册时间: 2022年 9月 25日 16:11

#97 Re: 小黄人 最高光的时刻

帖子 ridgway »

战争是残酷的,美军还对日占区的武汉狂轰滥炸,炸死的中国人远多于日本人,中国人也只能装糊涂。

rtscts 写了: 昨天 21:28 东京大轰炸:那些被掩埋的城市记忆


  日本江户东京博物馆内展出的一张摄影作品,展现了东京大轰炸后一片焦土的景象。新京报记者 卢美慧 摄

  位于东京都慰灵堂旁的横纲町公园内,东京空袭遇难者追悼及平和祈念碑。外侧花坛的图样随着四季变化,图画均来自东京地区孩子们。新京报记者 卢美慧 摄

  启示录

  “东京大空袭造成逾10万人死亡,其中绝大多数为平民。死亡人数甚至超过之后广岛的原子弹爆炸。这也让东京成为世界上受常规轰炸死亡人数最多的城市。

  太平洋战争中,东京大空袭并没有起到决定战局的作用。这也凸显了战争的血腥残酷以及平民在战争中被忽略、牺牲和遗忘的悲剧角色。

  我希望国人在记住自身经历的悲惨的同时,也要明白日本作为加害者的身份,明白日本为什么会经历70年前悲惨。”

  ——东京大空袭战灾资料馆主任研究员 山本唯人

  结束语

  第二次世界大战,死亡人数大约为7000万人。70年后,当我们回望这场人类历史上死伤最为惨重的战争,这静默的数字倒映出的,无疑是人间最为悲惨和恐怖的影像。

  7000万人中,一个个曾活生生存在过的喜怒与哀乐,都随着硝烟的远去而稀释于一往无前的时间。

  但“往者已不及,尚可以为来者之戒”。70年后,触摸人类历史的这道疤痕,愿我们的努力能够接续记忆,和平被永远珍视,那场战争中的正义、牺牲和人性不灭的光辉能够被永远铭记。

  今日东京,有着现代都市最繁华的一面。因为土地稀少,它的每一寸土地都恨不能生出高楼来。电车和地铁勾连起城市的每个角落,商品之丰富、生活之便捷几乎宣告了物质世界所能抵达的极限。

  不过,即将迎来85岁生日的星野弘觉得这座城市缺失了部分记忆。在东京墨田区一间被各种资料塞满的斗室之内,毕其一生,他都在为了防止东京的“失忆”而努力着。

  燃烧弹扑向木质城市

  东京大轰炸过去70年了。

  1945年3月9日夜间至3月10日凌晨,美军集结334架横空出世的B-29轰炸机,对东京实施战略轰炸。

  早在1941年珍珠港事件之后,美军就没放弃过对日本本土的轰炸计划。但B-29正式投付战场之前的几年,历次轰炸都收效甚微。

  1944年底,在德国战场取得一系列骄人战绩后,刚刚晋升少将的柯蒂斯·李梅被调到太平洋战区,目标日本。

  这位二战期间公认的战争天才,很快就发现了日本和德国军工大规模统一生产的不同之处,日本的军工制造先是由分散在居民区的小作坊生产零部件,再送进大工厂实施组装。对付德国白天集中精确轰炸的方法,之于日本星罗棋布的小作坊根本无法奏效。

  更重要的是,李梅发现,日本的城市设计有明显的缺点,房屋密集且多为木质结构,消防能力差。此外,日军的夜间防空能力也十分薄弱。

  于是,李梅把对欧洲战场的轰炸战术彻底改革:他命令“B-29”卸下除尾炮以外的所有武器,全部携带燃烧弹,B-29的载弹量因此由之前的平均3吨变为7吨以上。

  李梅对这一冒险的作战计划十分自信,战前动员时,他告诉即将不携带武器执飞的士兵们:“我们要烧掉那些木板做的日本城市!让我们放一个日本人从未听过的大鞭炮!”

  因具有鲜明的个人色彩,这次作战行动在历史上被称为“李梅火攻”。

  事实证明,李梅的战略是奏效的。

  3月10日零时15分,B-29机群的两架导航机率先撕开了东京平静的夜空,两串凝固汽油弹交叉落下,迅速燃烧的十字形状,为之后的飞机提供了投弹坐标。

  之后,逾2000吨燃烧弹倾泻而下,木制的东京很快被火光吞噬。大火摧毁了东京63%的商业区和20%的工业区,摧毁程度远远超过了之前历次所有轰炸的总和。

  美军3年来一直想要捣毁的22个东京兵工厂被彻底焚毁。据当时日本政府统计,在当晚的轰炸中有约10万人被烧死(另一种说法是8万人),另有10万人被不同程度烧伤,伤亡人数超过了后来遭到原子弹袭击的广岛。

  大火之后,日本政府花了25天,才将烧焦的尸体清除完毕。

  “军人节”的平民之殇

  小人物在历史事件中,总是尘埃般的存在。“李梅火攻”开始之前,14岁的星野弘在墨田区一家兵工厂小作坊里做工。

  战争瓦解了每个家庭的生活,星野弘的父亲在前一年去世。两个哥哥被征召到军队,一个姐姐在乡下老家,一个弟弟因为年纪小,被疏散到外地。

  3月10日是日本战时的“军人节”,每个家庭都有人参军,所以3月9日这天,街坊邻居们都互致问候,以祈祷在前线的亲人们平安。

  星野弘在9日提前下工,老家的姐姐进城看望母亲,一家人有了一次并不圆满的团聚。

  久别重逢,母亲和姐姐有说不完的话,星野弘在两位亲人的低语中慢慢睡了过去。

  再醒来时,窗外已经被火光点亮,母亲和姐姐惊恐地喊他逃命。飞机距离地面前所未有的近,睡眼蒙眬的星野弘因为看到窗外掠过一个大约三十几米的飞机翅膀,他瞬间清醒。

  所幸,战时的人们都是穿着衣服睡觉。星野弘很快蹿到院子里,一年多之前,村子里每户人家都挖了防空洞,星野弘跳了进去。

  外面都是母亲和孩子哭喊着寻找彼此的声音,但是大火烧得很快,根本没有找人的时间,地表被烤得滚烫,防空洞里呆不了,星野弘只能硬着头皮扎到火海里。

  火海里都是人。星野弘想跑,但也不知道哪里才是能活下去的方向。

  借着风势,一团一团的火球来回横扫逃生的人们。不幸被火舌舔到的人群,往往喊都来不及喊,集体倒下,然后像大段木头一样继续自行燃烧。

  附近有个小公园,这成为人们首选的逃生场所,星野弘被挤到人流中,双脚腾空被人群挤着往前走。

  在走到一条岔路口时,因为一条路相对较宽,更多人选择了那边。母亲腿脚不好,星野弘选择了窄路。结果宽路一侧属于顺风口,挤在一起的人很快被烈焰包裹,转瞬成为燃料,化作更庞大的火球去侵蚀其他未烧着的地方。

  城市停尸场

  人群没有任何秩序,大家互相往对方的方向跑。或者躲进认为安全的屋子。但是死神在东京驻守了整夜,幸运只属于少数人。

  逃到言问桥边时,没来得及上桥的星野弘眼睁睁看着两个方向的人流卡死在桥上,然后火球顺着人群的方向剧烈燃烧,整个桥面成了几千人的焚尸厂。

  桥下的隅田川都是漂浮的死尸,因为高温,有些甚至掉入水中仍在燃烧着。

  对于如何度过那一夜,星野弘后来失去了画面记忆,烟雾让他愈发难以睁开眼睛,开始还有眼泪流出来,后来只是疼痛地干涩,他无法再睁开眼睛。

  惨叫和哭喊,灼热的风,双脚踩在人体上的异变的触感,是星野弘关于那个夜晚后来的记忆。

  凭着记忆和声音往城外走,皮肤没有那么疼的时候,星野弘知道自己安全了。

  15岁的赤泽寿美子在经历了同样惊心动魄的一夜之后,想到了自己学校的朋友。整个城市都像融化了一样,能够指路的建筑都烧没了,桥边、车站是死尸最集中的地方,有的烧焦的尸体被吹到路当中,不仔细看,跟燃尽的木炭没有任何区别。

  到了学校,校舍都成了灰烬,废墟上只有一处勉强能看出钢琴形状的骨架。学校附近的小河里,河水像是蒸发干净了,挤满尸体。

  赤泽在尸堆中找到了自己的老师,上半身还有衣服,还有人的样子,下半身就全部炭化了。

  一旁的铁皮仓库是方圆几里内唯一没有被烧毁的所在,一早晨,大家都等着军队的人把门打开,人们希望大门另一侧有自己活着的亲人或同伴。

  后来仓库门被打开了,赤泽远远地看到肉色的手臂,她开始以为是模特,但是被抬出的越来越多,满满一仓库,一层叠着一层,都是尸体。

  整个东京成了巨大的停尸场,收容着各种姿势的死亡。赤泽怀疑自己所处的究竟还算不算得人间。

  樱花树下的集体坟墓

  接下来的三个月,所有的大人都被政府和军队组织起来清理尸体。星野弘长得瘦小,就被安排在公园里,在小墓碑上做标记。

  不知道死者的名字,就写数目,200人埋在这个地方,200人埋在那个地方。

  但尸体太多了,随着天气变暖,人们凭借腐烂的气味寻找尸体,地面上的清理干净了,有的房子里飘出臭味,一挖,人都腐烂了。

  星野弘还在一个池塘里发现了一具尸体,遇到这种情况要和大人报告,由他们来清理。报告之后,对方说“小孩子你眼花了吧,那不是长着苔藓的木头”。但是捞近一看,就是已经长满苔藓的尸体。

  东京大大小小的公园成了处理尸体的场所。在东京大空袭战灾资料馆的一份统计中,东京60余处公园掩埋了当时超过8.6万人的尸体。

  有同伴跟星野弘讲,看着一家人围着一具尸体,觉得死的那个人好幸福,因为还有家人给他送别。而更多的人就是被堆在一起,等着淋上汽油,像堆起的木柴一样被焚化成灰。

  为了抵御尸体腐烂,每分每秒都要抓紧,所以通常这边烧着尸体,那边就有负责伙食的人给大家煮饭,替班下来的人就端着饭碗在尸堆旁边吃,哭声慢慢就没有了,人们习惯了死亡。

  到了四月,日本各个公园里的樱花次第开放。花期短暂,没有几日,之前堆云砌雪的樱花随风飘落,算是给了埋葬在树下的几万亡灵一个集体葬礼。

  老年的星野弘并不喜欢逛公园,他说很多大轰炸的亲历者也并不喜欢,热衷浪漫的年轻人在樱花树下欢笑嬉闹,对于亲历过那场葬礼的人来说,总是一种刺痛。

  被抹除的记忆

  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日本民众对于建立东京大轰炸纪念馆呼声持续激烈。但却没能就展览理念达成一致。

  当民族主义分子石原慎太郎1999年当上东京都知事后,建立纪念馆的计划流产了——他反对专家和民众希望展示日本战争责任的理念。

  之后建立纪念馆或纪念碑的计划一再被搁置到今天。东京大轰炸也成为官方相对忌讳提起的一段历史。

  星野弘觉得不公平。广岛、长崎的死难者有纪念,冲绳战役的死难者有纪念,发动战争、鼓吹战争的人被供奉于靖国神社,而10万手无寸铁的百姓,被告知日本受神风庇佑不会遭受到轰炸的百姓,在承担了战争恶果之后,却连像样的纪念都没有。

  东京大空袭战灾资料馆主任研究员山本唯人认为,相比广岛、长崎作为被害者的角色设定,东京大空袭是官方不愿提及的一段经历。

  原子弹袭击是被动的,无力抵抗的。但东京大空袭,更多反映了战时日本的狼狈一面。加上战后同美国的微妙关系,以及被害者范围过于庞大,淡化甚至抹除这部分记忆自然成了官方的最佳选择,而这些都给建立纪念碑或纪念场馆设立了重重障碍。

  山本的父亲也是大空袭的亲历者,在儿时的记忆里,父亲总会跟自己讲起当时逃到庙里避难的经历,父亲会说起饥饿、恐惧,会说起死亡的话题。出于对家史的兴趣,山本后来做了二战史的研究工作。

  在一些公益团体的支持下,东京大空袭战灾资料馆成立,通过收集证人证言,被害者遗物,以及相关艺术作品,一个民间的小型纪念场馆初具规模。

  战灾资料馆内,有一张特殊的轰炸地图,这张地图除了记录美军对东京及周边数次轰炸的具体路线之外,也记录了日军在同一时间对中国重庆等地区实施的轰炸。

  飞机炸弹之下,都是束手无策的血肉之躯。山本希望借此告知国人,在记住自身经历的悲惨的同时,也要明白日本作为加害者的身份,明白日本为什么会经历70年前悲惨。

  “战争,全人类的敌人”

  少年时期也是军国小少年的星野弘在经历东京大轰炸之后彻底明白了战争的可怕,16岁开始,他就开始参与相关的运动,呼吁政府关注东京大轰炸的死伤者,给予他们相应的补偿或帮助。

  他和工作人员——都是大轰炸的亲历者或他们的后代,用几十年的时间统计,大轰炸中的死难者的年龄、性别分布。

  44%是小孩子。然后他们拿着数据告诉年轻的父母,如果再有战争,你的孩子可能也会成为其中的一个。

  借助这些工作,星野弘希望日本民众懂得,战争的恐怖及和平的珍贵。

  他联络日本全境受到空袭的受害者或他们的遗属,成立东京空袭牺牲者遗族会,并以集体的名义对政府提起诉讼。

  政府工作人员告诉他,“那是战争,你们就忍了吧。”

  但星野弘说,除了对因空袭致残致伤者要求的补偿之外,更重要的是,要让人们记住东京大轰炸中,平民的悲惨遭遇。

  因为诉讼的关系,星野弘和许多中国的和平团体成了朋友。他才开始想到,自己少年时期在兵工厂制造的子弹可能就会伤害到遥远而无辜的中国人。

  “战争不可原谅,是全人类的敌人。”星野弘说,穷尽一生自己都希望把这个信念传达出去。

  在民间的努力下,上世纪90年代开始,东京大轰炸死难者的遗骨——200人的骨灰装在一个罐子里——陆续被迁到为1922年关东大地震死难者建立的东京都慰灵堂中,这个场馆也成为众多死难者遗属祭拜亲人的场所。

  虽然对把天灾和人祸制造的亡灵挤在一起不满,但他也常去祭奠,二十几年中每年的3月10日,星野弘只因生病缺席过一次。

  即将85岁的他,说话已经需要顿上很久才能想到下句,腿脚自去年开始也明显的不利索。

  但他觉得,在自己倒下之前,为对抗这座城市的失忆而努力,是对那些烈火中丧命的人,能做的,最好的纪念。
ridgway
论坛元老
论坛元老
帖子互动: 457
帖子: 23463
注册时间: 2022年 9月 25日 16:11

#98 Re: 小黄人 最高光的时刻

帖子 ridgway »

火烧东京之前,美军拿武汉当试验场

1945年3月10日凌晨,美国陆军航空队第21轰炸机航空队的近300架B-29“超级空中堡垒”飞临东京上空,总计投下了超过1600吨燃烧弹,一时间东京陷入火海。

燃烧弹所到之处一切可引燃的都被引燃,上千度的高温吞噬一切生命,没有人能逃离这地狱般的火焰。

▲日本画家描绘火烧东京的画作

事后统计,这一夜东京的死亡人数超过了10万,四分之一的东京被夷为平地。李梅也因火烧东京被日本人送了个外号,叫“鬼畜”。

应该说,对于广大中国人民来说,看到发动战争的日本人被做成了“烧烤”,无不拍手称快。

然而称快之余,我们悲哀地发现,在日本人被凝固汽油弹烧成灰烬前,李梅的部队将同样的炸弹扔在了汉口,造成两万中国平民伤亡。

01.

1943年,美国陆军航空队决定,所有的B-29都将用于亚洲太平洋战场,主要是轰炸日本本土及其所占地区的军事、工业设施。

在当时,盟军所控制区域内,只有中国的机场可以让B-29起飞轰炸日本本土,但也仅限于九州岛的部分区域。

美国陆军航空队司令阿诺德最初选定的机场位置在成都,但史迪威提醒阿诺德,中国是一个工业严重落后的国家,航空燃油、维修备件、武器弹药等必须的给养都要靠驼峰航线运输,如果把所有的B-29部署在成都,脆弱的驼峰航线根本无力支持这么大量的补给需求。

史迪威建议,把主基地放在印度,这样所有给养都可以通过海运到达印度,而成都可以作为中转站,B-29从印度起飞,在成都降落补给燃油,然后再飞向日本。

▲在印度待飞的B-29

机头上还画着美国小女孩痛打日本人的漫画

美国陆航经过研究,同意了史迪威的建议,美军在印度的基地选在加尔各答,并在成都周边选择五个地点修建机场。虽说B-29要使用中国的机场,但史迪威与蒋介石并无权力指挥这些轰炸机,所有的B-29统一由美国陆军航空队第20航空司令部指挥。

中国需要做的就是修建机场,以及保卫这些机场。1944年4月10日,美国陆航第20航空司令部将轰炸日本的行动统一命名为“马特豪恩峰”,这是阿尔卑斯山上的一座山峰,是无数欧洲探险家所向往的山峰。

▲B-29是二战中最大的轰炸机

6月15日,美军第一次出动B-29轰炸日本本土,目标是九州岛的八幡制铁所,那里的钢铁年产量占日本全国年产量的24%。15日之前,四个大队的B-29相继到达成都及周边的几个机场,15日早上4时30分,79架B-29各携带4000磅炸弹,飞向1500英里外的八幡制铁所。

晚上11时38分,第一架B-29到达八幡制铁所上空,随即开始投弹。由于天气原因,将近一半的轰炸机未能瞄准目标投弹,地面的目标只受到了极其轻微的损失。

▲B-29轰炸鞍钢

此后平均每三周,美军都能在成都积累足够一次飞行的燃油,然后继续轰炸日本本土的工业,以及在抚顺、鞍山的日本工厂。

但是每次轰炸效果都不好,其中一部分原因是总有飞机出故障不得不返航,同时多云的天气导致难以瞄准目标,加上高空气流使得投下的炸弹很容易偏离目标,即便阿诺德让爱将李梅前往印度指挥,也没有从根本上改善轰炸的效果。

▲柯蒂斯·李梅

02.

就在美军为轰炸效果不佳苦恼时,他们发现有一个更大的麻烦来了。

1944年4月日军发起“一号作战”,企图打穿中国大陆。11月,日军占领柳州,如果日军的飞机从柳州起飞,那么就能威胁到在成都中转的美军B-29轰炸机。

此时,为了削弱日军进攻能力,驻扎中国的美国陆军航空兵第14航空队司令陈纳德与李梅商议,轰炸日军占领的华中重镇武汉。

早在1944年6月份,陈纳德就提议轰炸武汉,但史迪威以及阿诺德都不同意。史迪威认为轰炸中国本土城市会造成大量平民伤亡,而阿诺德则认为,B-29是战略轰炸机,执行这种战术轰炸简直是浪费。

▲B-29巨大的弹舱

但在这个时候,所有的阻碍都消失了。魏德迈替换了史迪威,他只负责中国境内的部队,对于隶属于中印缅战区的第20航空司令部的行动并不在意。

而李梅正苦恼于高空炸弹效果不佳,希望用燃烧弹测试下轰炸效果,阿诺德也就同意了他的想法。 就这样,使用B-29投掷燃烧弹轰炸中国本土城市的计划就诞生了。

至于中国方面,蒋介石与陈诚只是知道有这么个计划,至于会杀伤多少平民,他们没有估计过,似乎也不太在意。

▲汉口地图

李梅与陈纳德所要轰炸的是武汉三镇中的汉口。

根据李梅的计划,本次轰炸中,第20航空司令部的B-29将全部挂载最新式的M-69燃烧弹。这是一种比较新的燃烧弹,通过在汽油中加入黏着剂,使得汽油落在目标上时不会飞溅,而是粘在目标上燃烧,直到烧毁一切。

最初因为黏着剂价格昂贵,导致燃烧弹的装备数量比较少,但随着廉价黏着剂的发明,燃烧弹迅速变成白菜价。这种燃烧弹还加入了钙、钡等遇水燃烧的金属,即便燃烧弹扔进水里,也能迅速燃烧,把水加热,让水中的人无处可躲,火烧东京时,就有不少人是在池塘里被煮熟的。

此外,M-69燃烧弹是一种集束炸弹,大约500斤重,投掷后会在空中分散成24枚小型燃烧弹,可以迅速点燃一大片区域。

▲挂载中的燃烧弹

行动时间定在1944年12月18日,第20航空司令部会先出动近100架B-29,从成都到武汉不过1000公里,这个距离还不到从成都到日本的一半,因而飞机可以少携带一些燃料,装载更多的炸弹。

在B-29投弹后,第14航空队的B-24轰炸机会投掷高爆炸弹,轰炸没有被大火覆盖的区域。

▲B-24“解放者”轰炸机

03.

等到12月18日早上,近百架B-29满载燃烧弹从成都起飞,其中84架到达了武汉上空。所有的B-29飞行高度都在7000米以上,这超过了绝大多数日本战斗机的升限。

在美军投弹前,美军飞机播撒传单提醒百姓躲避,潜伏在汉口的国民党特工也偷偷张贴告示,提醒百姓避难,但大部分百姓都不知道他们即将面对的是什么。

12时7分左右,B-29机队开始投弹,500吨燃烧弹落向汉口的日军码头、修船厂、机场、仓库、车站等,以及居住着大量中国百姓的平民区。

在B-29投弹后,一队B-24紧接着投下高爆炸弹。14时30分左右,第二批执行轰炸任务的B-24以及一百多架护航战斗机到达汉口上空继续投弹,同时向地面进行扫射。

由于第一批投弹的B-29投下燃烧弹引发大火,大火造成的烟雾笼罩了整个汉口,后续投弹的轰炸机几乎看不见目标,而美国飞行员是从来不会把炸弹带回去的,大多数轰炸机都随意地将炸弹扔下,然后返航。

▲投弹中的B-29,真的是弹如雨下

此次轰炸中,大部分轰炸机都未能准确投弹,但也摧毁了一半的目标区域,日军在汉口的50架飞机还剩下20架可以作战,物资几乎全毁,码头和修船厂被毁,7个机场均损毁严重,短时间内日军很难再将汉口作为一个补给基地。

然而,相比于日军的损失,中国平民的伤亡以及汉口城区的损失更为惨重。

汉口城区从现在的王家巷到民族路之间的街道建筑全部被大火笼罩,从江边到铁路线形成一片长3公里,宽5公里的燃烧区域,在一千度高温的大火中几乎没有生物可以生还。

根据《武汉市志·军事志·防空》记载:

“12月18曰,美国战斗机、轰炸机200余架轮番轰炸武汉,从汉口一元路至五马路、江边至铁路线一带投大量燃烧弹,在长约3公里、宽约5公里的区域内,一片火海,房屋全成瓦砾。”

▲被轰炸后的汉口,建筑基本被摧毁

21日,美军继续轰炸汉口,《武汉市志·军事志·防空》记载:

“12月21日,美国第十四航空队和超级空中堡垒协同出击轰炸汉口,落弹1000多吨,江边码头棚户区大火蔓延约10华里。”

“仅1944年12月份,汉口被美机轰炸伤亡在2万人以上;房屋被毁15611栋,估价在3.6兆元以上 (接当时价格计)。汉口被炸房屋7515栋(沦陷前被毁554栋,沦陷后被毁6951栋)中,被美机炸毁占总数的92%以上,与上海、广州、北平、天津、青岛等都市相比较,损失十分惨重。”

抗战期间,汉口平民伤亡15万人,而仅美军轰炸就造成了两万多人的伤亡,房屋损失几乎全部源自美军轰炸。

▲汉口被摧毁的程度甚至不亚于日本东京等城市

04.

惨案总该有人负责,可这次真的没有。

对于直接指挥B-29轰炸汉口的李梅而言,那两万多平民伤亡不过是附带伤亡,他的作战信条就是军人平民一样都是国家战争能力的一部分,杀伤平民也是为了尽快结束战争,和杀死军人没什么区别。

何况作战地点不在美国本土,他李梅更不在意死的是不是敌对国家的平民。

对于一直主张轰炸汉口以削弱日本战争能力的陈纳德来说,那些平民伤亡也算不上什么。他或许只会觉得炸的还不够,因为他一直坚信,给他足够的资源与飞机,他可以用空袭来让日本投降。他甚至觉得,如果早点轰炸武汉等日本囤积物资与装备的城市,那么日军就没有能力发动一号作战。

在重庆的国民政府也不会觉得自己应该负责,批准轰炸的是魏德迈,执行轰炸的是陈纳德与李梅,炸的是汪伪控制的汉口,关我重庆政府什么事?

蒋介石一直坚持焦土抗战,在他眼里,只要能杀伤日军,炸死几个老百姓,炸塌几座房子不算什么,反正中国人足够多,地方足够大,在蒋介石眼里,这些都是“必要之恶”。

另一方面,就算他想干涉也是没有能力干涉的,他名义上是中国战区的盟军司令,可美军司令魏德迈不对他负责,而陈纳德只会听从魏德迈的命令,李梅更是直接对美国陆航部队司令阿诺德负责,这几个人根本不需要在意蒋介石的意见。

▲飞行中的B-24

可以看到照片上标注的目标

在美军轰炸汉口后,重庆政府的官员也基本肯定了这次轰炸。

出生在武汉的国立武汉大学校长、著名学者王世杰虽然对自己家乡同胞的伤亡感到痛心,但是“为了战胜日本侵略者,这40000同胞的牺牲是必要的(对汉口轰炸造成的伤亡,有两万人的说法,也有四万人的说法)”。

有一些军官认为,战争中的人对于死亡早已麻木,美军轰炸武汉主要是为了抗日,对中国军民的抗战信心是个鼓舞,至于死伤的平民,责任应该归结于日方,但美军应该对中国人道歉,并给予人道补偿。

▲美军轰炸后会拍摄轰炸后的场景

以此评估轰炸效果

然而,对在轰炸中死伤的中国平民来说,没有人对他们道歉,也没有人给予他们补偿与救助。

大火连续烧了几天才熄灭,被夷为平地的街区直到抗战结束仍是平地。与广州、北平、上海、沈阳等日军占领的城市相比,武汉尤其是汉口被毁灭的程度尤为严重。

当年日军在南京屠城后,日本的一些平民将施暴的日军当作英雄一样对待,那么这些日本人被美国人的燃烧弹烧成灰烬也算是咎由自取。

可汉口的市民没有侵略别的国家,也没有支持侵略者,他们只是在战争的夹缝中苦苦求生,希望能够苟活下去。然而对于美国人来说,这些平民和砖头瓦砾一样,都是些没有生命的物体。

▲B-29飞翔在中国上空,他们并不是救世主

只不过是恰好站在中国这边的帝国主义

05.

当我们每次提起二战期间美军援华的这段往事的时候,总有人把美军当作解救中国人的救世主。

可实际上,除了少数美国人是出于正义或者国际主义精神、愿意帮助深处苦难的中国人民之外,绝大多数美国士兵要么是来赚钱的要么就是上班的。

再联想到抗战结束后,美军在中国的所作所为,他们不是救世主,而是和日本帝国主义差不多的美帝国主义。

他们只是因为在珍珠港挨了日本人的炸弹,才和中国站在同一个战壕里。他们中的有些人,从来没有真正地把中国当作自己的战友。

这正是当时国民党统治下的旧中国的无奈与悲哀: 日本人打过来,中国人遭殃,美国人轰炸日本人,中国人还是遭殃。

那些在汉口轰炸中被烧成焦炭的尸体,时刻都在提醒着我们,不要指望着别人会全心全意帮助我们……

唯一能保护我们的,只有更加强大的自己。
rtscts 写了: 昨天 21:28 东京大轰炸:那些被掩埋的城市记忆


  日本江户东京博物馆内展出的一张摄影作品,展现了东京大轰炸后一片焦土的景象。新京报记者 卢美慧 摄

  位于东京都慰灵堂旁的横纲町公园内,东京空袭遇难者追悼及平和祈念碑。外侧花坛的图样随着四季变化,图画均来自东京地区孩子们。新京报记者 卢美慧 摄

  启示录

  “东京大空袭造成逾10万人死亡,其中绝大多数为平民。死亡人数甚至超过之后广岛的原子弹爆炸。这也让东京成为世界上受常规轰炸死亡人数最多的城市。

  太平洋战争中,东京大空袭并没有起到决定战局的作用。这也凸显了战争的血腥残酷以及平民在战争中被忽略、牺牲和遗忘的悲剧角色。

  我希望国人在记住自身经历的悲惨的同时,也要明白日本作为加害者的身份,明白日本为什么会经历70年前悲惨。”

  ——东京大空袭战灾资料馆主任研究员 山本唯人

  结束语

  第二次世界大战,死亡人数大约为7000万人。70年后,当我们回望这场人类历史上死伤最为惨重的战争,这静默的数字倒映出的,无疑是人间最为悲惨和恐怖的影像。

  7000万人中,一个个曾活生生存在过的喜怒与哀乐,都随着硝烟的远去而稀释于一往无前的时间。

  但“往者已不及,尚可以为来者之戒”。70年后,触摸人类历史的这道疤痕,愿我们的努力能够接续记忆,和平被永远珍视,那场战争中的正义、牺牲和人性不灭的光辉能够被永远铭记。

  今日东京,有着现代都市最繁华的一面。因为土地稀少,它的每一寸土地都恨不能生出高楼来。电车和地铁勾连起城市的每个角落,商品之丰富、生活之便捷几乎宣告了物质世界所能抵达的极限。

  不过,即将迎来85岁生日的星野弘觉得这座城市缺失了部分记忆。在东京墨田区一间被各种资料塞满的斗室之内,毕其一生,他都在为了防止东京的“失忆”而努力着。

  燃烧弹扑向木质城市

  东京大轰炸过去70年了。

  1945年3月9日夜间至3月10日凌晨,美军集结334架横空出世的B-29轰炸机,对东京实施战略轰炸。

  早在1941年珍珠港事件之后,美军就没放弃过对日本本土的轰炸计划。但B-29正式投付战场之前的几年,历次轰炸都收效甚微。

  1944年底,在德国战场取得一系列骄人战绩后,刚刚晋升少将的柯蒂斯·李梅被调到太平洋战区,目标日本。

  这位二战期间公认的战争天才,很快就发现了日本和德国军工大规模统一生产的不同之处,日本的军工制造先是由分散在居民区的小作坊生产零部件,再送进大工厂实施组装。对付德国白天集中精确轰炸的方法,之于日本星罗棋布的小作坊根本无法奏效。

  更重要的是,李梅发现,日本的城市设计有明显的缺点,房屋密集且多为木质结构,消防能力差。此外,日军的夜间防空能力也十分薄弱。

  于是,李梅把对欧洲战场的轰炸战术彻底改革:他命令“B-29”卸下除尾炮以外的所有武器,全部携带燃烧弹,B-29的载弹量因此由之前的平均3吨变为7吨以上。

  李梅对这一冒险的作战计划十分自信,战前动员时,他告诉即将不携带武器执飞的士兵们:“我们要烧掉那些木板做的日本城市!让我们放一个日本人从未听过的大鞭炮!”

  因具有鲜明的个人色彩,这次作战行动在历史上被称为“李梅火攻”。

  事实证明,李梅的战略是奏效的。

  3月10日零时15分,B-29机群的两架导航机率先撕开了东京平静的夜空,两串凝固汽油弹交叉落下,迅速燃烧的十字形状,为之后的飞机提供了投弹坐标。

  之后,逾2000吨燃烧弹倾泻而下,木制的东京很快被火光吞噬。大火摧毁了东京63%的商业区和20%的工业区,摧毁程度远远超过了之前历次所有轰炸的总和。

  美军3年来一直想要捣毁的22个东京兵工厂被彻底焚毁。据当时日本政府统计,在当晚的轰炸中有约10万人被烧死(另一种说法是8万人),另有10万人被不同程度烧伤,伤亡人数超过了后来遭到原子弹袭击的广岛。

  大火之后,日本政府花了25天,才将烧焦的尸体清除完毕。

  “军人节”的平民之殇

  小人物在历史事件中,总是尘埃般的存在。“李梅火攻”开始之前,14岁的星野弘在墨田区一家兵工厂小作坊里做工。

  战争瓦解了每个家庭的生活,星野弘的父亲在前一年去世。两个哥哥被征召到军队,一个姐姐在乡下老家,一个弟弟因为年纪小,被疏散到外地。

  3月10日是日本战时的“军人节”,每个家庭都有人参军,所以3月9日这天,街坊邻居们都互致问候,以祈祷在前线的亲人们平安。

  星野弘在9日提前下工,老家的姐姐进城看望母亲,一家人有了一次并不圆满的团聚。

  久别重逢,母亲和姐姐有说不完的话,星野弘在两位亲人的低语中慢慢睡了过去。

  再醒来时,窗外已经被火光点亮,母亲和姐姐惊恐地喊他逃命。飞机距离地面前所未有的近,睡眼蒙眬的星野弘因为看到窗外掠过一个大约三十几米的飞机翅膀,他瞬间清醒。

  所幸,战时的人们都是穿着衣服睡觉。星野弘很快蹿到院子里,一年多之前,村子里每户人家都挖了防空洞,星野弘跳了进去。

  外面都是母亲和孩子哭喊着寻找彼此的声音,但是大火烧得很快,根本没有找人的时间,地表被烤得滚烫,防空洞里呆不了,星野弘只能硬着头皮扎到火海里。

  火海里都是人。星野弘想跑,但也不知道哪里才是能活下去的方向。

  借着风势,一团一团的火球来回横扫逃生的人们。不幸被火舌舔到的人群,往往喊都来不及喊,集体倒下,然后像大段木头一样继续自行燃烧。

  附近有个小公园,这成为人们首选的逃生场所,星野弘被挤到人流中,双脚腾空被人群挤着往前走。

  在走到一条岔路口时,因为一条路相对较宽,更多人选择了那边。母亲腿脚不好,星野弘选择了窄路。结果宽路一侧属于顺风口,挤在一起的人很快被烈焰包裹,转瞬成为燃料,化作更庞大的火球去侵蚀其他未烧着的地方。

  城市停尸场

  人群没有任何秩序,大家互相往对方的方向跑。或者躲进认为安全的屋子。但是死神在东京驻守了整夜,幸运只属于少数人。

  逃到言问桥边时,没来得及上桥的星野弘眼睁睁看着两个方向的人流卡死在桥上,然后火球顺着人群的方向剧烈燃烧,整个桥面成了几千人的焚尸厂。

  桥下的隅田川都是漂浮的死尸,因为高温,有些甚至掉入水中仍在燃烧着。

  对于如何度过那一夜,星野弘后来失去了画面记忆,烟雾让他愈发难以睁开眼睛,开始还有眼泪流出来,后来只是疼痛地干涩,他无法再睁开眼睛。

  惨叫和哭喊,灼热的风,双脚踩在人体上的异变的触感,是星野弘关于那个夜晚后来的记忆。

  凭着记忆和声音往城外走,皮肤没有那么疼的时候,星野弘知道自己安全了。

  15岁的赤泽寿美子在经历了同样惊心动魄的一夜之后,想到了自己学校的朋友。整个城市都像融化了一样,能够指路的建筑都烧没了,桥边、车站是死尸最集中的地方,有的烧焦的尸体被吹到路当中,不仔细看,跟燃尽的木炭没有任何区别。

  到了学校,校舍都成了灰烬,废墟上只有一处勉强能看出钢琴形状的骨架。学校附近的小河里,河水像是蒸发干净了,挤满尸体。

  赤泽在尸堆中找到了自己的老师,上半身还有衣服,还有人的样子,下半身就全部炭化了。

  一旁的铁皮仓库是方圆几里内唯一没有被烧毁的所在,一早晨,大家都等着军队的人把门打开,人们希望大门另一侧有自己活着的亲人或同伴。

  后来仓库门被打开了,赤泽远远地看到肉色的手臂,她开始以为是模特,但是被抬出的越来越多,满满一仓库,一层叠着一层,都是尸体。

  整个东京成了巨大的停尸场,收容着各种姿势的死亡。赤泽怀疑自己所处的究竟还算不算得人间。

  樱花树下的集体坟墓

  接下来的三个月,所有的大人都被政府和军队组织起来清理尸体。星野弘长得瘦小,就被安排在公园里,在小墓碑上做标记。

  不知道死者的名字,就写数目,200人埋在这个地方,200人埋在那个地方。

  但尸体太多了,随着天气变暖,人们凭借腐烂的气味寻找尸体,地面上的清理干净了,有的房子里飘出臭味,一挖,人都腐烂了。

  星野弘还在一个池塘里发现了一具尸体,遇到这种情况要和大人报告,由他们来清理。报告之后,对方说“小孩子你眼花了吧,那不是长着苔藓的木头”。但是捞近一看,就是已经长满苔藓的尸体。

  东京大大小小的公园成了处理尸体的场所。在东京大空袭战灾资料馆的一份统计中,东京60余处公园掩埋了当时超过8.6万人的尸体。

  有同伴跟星野弘讲,看着一家人围着一具尸体,觉得死的那个人好幸福,因为还有家人给他送别。而更多的人就是被堆在一起,等着淋上汽油,像堆起的木柴一样被焚化成灰。

  为了抵御尸体腐烂,每分每秒都要抓紧,所以通常这边烧着尸体,那边就有负责伙食的人给大家煮饭,替班下来的人就端着饭碗在尸堆旁边吃,哭声慢慢就没有了,人们习惯了死亡。

  到了四月,日本各个公园里的樱花次第开放。花期短暂,没有几日,之前堆云砌雪的樱花随风飘落,算是给了埋葬在树下的几万亡灵一个集体葬礼。

  老年的星野弘并不喜欢逛公园,他说很多大轰炸的亲历者也并不喜欢,热衷浪漫的年轻人在樱花树下欢笑嬉闹,对于亲历过那场葬礼的人来说,总是一种刺痛。

  被抹除的记忆

  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日本民众对于建立东京大轰炸纪念馆呼声持续激烈。但却没能就展览理念达成一致。

  当民族主义分子石原慎太郎1999年当上东京都知事后,建立纪念馆的计划流产了——他反对专家和民众希望展示日本战争责任的理念。

  之后建立纪念馆或纪念碑的计划一再被搁置到今天。东京大轰炸也成为官方相对忌讳提起的一段历史。

  星野弘觉得不公平。广岛、长崎的死难者有纪念,冲绳战役的死难者有纪念,发动战争、鼓吹战争的人被供奉于靖国神社,而10万手无寸铁的百姓,被告知日本受神风庇佑不会遭受到轰炸的百姓,在承担了战争恶果之后,却连像样的纪念都没有。

  东京大空袭战灾资料馆主任研究员山本唯人认为,相比广岛、长崎作为被害者的角色设定,东京大空袭是官方不愿提及的一段经历。

  原子弹袭击是被动的,无力抵抗的。但东京大空袭,更多反映了战时日本的狼狈一面。加上战后同美国的微妙关系,以及被害者范围过于庞大,淡化甚至抹除这部分记忆自然成了官方的最佳选择,而这些都给建立纪念碑或纪念场馆设立了重重障碍。

  山本的父亲也是大空袭的亲历者,在儿时的记忆里,父亲总会跟自己讲起当时逃到庙里避难的经历,父亲会说起饥饿、恐惧,会说起死亡的话题。出于对家史的兴趣,山本后来做了二战史的研究工作。

  在一些公益团体的支持下,东京大空袭战灾资料馆成立,通过收集证人证言,被害者遗物,以及相关艺术作品,一个民间的小型纪念场馆初具规模。

  战灾资料馆内,有一张特殊的轰炸地图,这张地图除了记录美军对东京及周边数次轰炸的具体路线之外,也记录了日军在同一时间对中国重庆等地区实施的轰炸。

  飞机炸弹之下,都是束手无策的血肉之躯。山本希望借此告知国人,在记住自身经历的悲惨的同时,也要明白日本作为加害者的身份,明白日本为什么会经历70年前悲惨。

  “战争,全人类的敌人”

  少年时期也是军国小少年的星野弘在经历东京大轰炸之后彻底明白了战争的可怕,16岁开始,他就开始参与相关的运动,呼吁政府关注东京大轰炸的死伤者,给予他们相应的补偿或帮助。

  他和工作人员——都是大轰炸的亲历者或他们的后代,用几十年的时间统计,大轰炸中的死难者的年龄、性别分布。

  44%是小孩子。然后他们拿着数据告诉年轻的父母,如果再有战争,你的孩子可能也会成为其中的一个。

  借助这些工作,星野弘希望日本民众懂得,战争的恐怖及和平的珍贵。

  他联络日本全境受到空袭的受害者或他们的遗属,成立东京空袭牺牲者遗族会,并以集体的名义对政府提起诉讼。

  政府工作人员告诉他,“那是战争,你们就忍了吧。”

  但星野弘说,除了对因空袭致残致伤者要求的补偿之外,更重要的是,要让人们记住东京大轰炸中,平民的悲惨遭遇。

  因为诉讼的关系,星野弘和许多中国的和平团体成了朋友。他才开始想到,自己少年时期在兵工厂制造的子弹可能就会伤害到遥远而无辜的中国人。

  “战争不可原谅,是全人类的敌人。”星野弘说,穷尽一生自己都希望把这个信念传达出去。

  在民间的努力下,上世纪90年代开始,东京大轰炸死难者的遗骨——200人的骨灰装在一个罐子里——陆续被迁到为1922年关东大地震死难者建立的东京都慰灵堂中,这个场馆也成为众多死难者遗属祭拜亲人的场所。

  虽然对把天灾和人祸制造的亡灵挤在一起不满,但他也常去祭奠,二十几年中每年的3月10日,星野弘只因生病缺席过一次。

  即将85岁的他,说话已经需要顿上很久才能想到下句,腿脚自去年开始也明显的不利索。

  但他觉得,在自己倒下之前,为对抗这座城市的失忆而努力,是对那些烈火中丧命的人,能做的,最好的纪念。
ridgway
论坛元老
论坛元老
帖子互动: 457
帖子: 23463
注册时间: 2022年 9月 25日 16:11

#99 Re: 小黄人 最高光的时刻

帖子 ridgway »

伤亡仅次于东京大轰炸的汉口大轰炸 当年为何全国保密

东京大轰炸的前奏 汉口大轰炸

在抗战末期,日军发动了一号作战,为了阻止日军的进一步推进,美军开始试验地毯式轰炸,由陈纳德所领导的美军多次对武汉的日军设施进行轰炸。

在二战的亚洲战场上,地毯式轰炸是一种新的战术。在此之前,东京大轰炸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空袭,而汉口大轰炸则是东京大轰炸的前奏。因此,在东京大轰炸之前,汉口大轰炸的死伤规模是世界上最严重的。

美国作为当时的科技强国,研发了新型的航空燃烧弹,即M69。这种燃烧弹内含数十个长管形状的子弹,可以集束投掷到目标上。考虑到亚洲建筑多为木结构,一旦受到燃烧弹的命中,大火将不易被控制。

1944年12月18日,美军出动了92架B-29轰炸机、33架B-24轰炸机以及149架护航战斗机,总共投下了500吨的燃烧弹。这次轰炸行动导致大火延烧了三天,使得日本的战斗机队遭受了严重损失,同时造成汉口市区一半的建筑被毁损。据估计,此次轰炸事件导致市民伤亡超过4万人。

12月21日,美军的B-29再次对汉口进行了轰炸,落弹数量高达1000多吨。整个汉口的棚户区,也就是贫民区,都成了大火的焦点,火势蔓延了大约10华里,相当于5公里的距离。简单来说,汉口大空袭标志着美军首次使用燃烧弹对付人口密集的大城市,并且采用了地毯式轰炸的战术,这一战术后来也被应用在日本本土。

被炸后的东京

尽管这个大轰炸的时代一般人都有所耳闻,但相对来说,关于这个细节的了解却较少。事实上,汉口大空袭造成了约4万人死伤,比长沙大火更为惨重的焦土事件,却鲜为人知。

由于死伤人数之多,重庆国民政府并不愿多谈论此事,在当时更是封锁了消息,这是无奈之举。

在蒋介石的日记中,他提到了这次轰炸,指出美军没有征得他的同意,也没有提前通知他。他在日记里面写下了「雪耻」两个字,可能是因为当时的情况不便详述。毕竟在那个时候,重庆国民政府几乎完全依赖于美国的支持。

另外,执行轰炸任务的陈纳德在自传中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他指出在长江流域,日军的空军主力已经被彻底摧毁,汉口的仓库已经变成了一片废墟,这标志着日军在这一地区的末日即将来临。随后,美军将这种战术成功地应用到东京、大阪、神户等日本主要城市的轰炸行动中。而重庆大轰炸、汉口大轰炸与日本的大轰炸之间都存在一定的关联性,这些轰炸行动背后的意义并不孤立。

中国人民的另一场灾难 重庆大轰炸

日军对重庆的轰炸持续了长达六年又十个月的时间。这段时间内,从最初的试探型轰炸,逐渐升级为100号作战、101号作战、102号作战,以及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的零星轰炸。在这期间,最具代表性的事件包括1939年的五三大轰炸、五四大轰炸,以及1940年的八一九大轰炸。另外,还有1941年的六五隧道惨案。对于那些经历过大轰炸的人来说,他们除了记忆深刻的空中飞机轰鸣声外,还会想起那些放警报的红灯笼。然而,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爆炸所引发的恐慌和震撼。

1941年初,日军向中国集结力量,发动了102号作战的大规模轰炸。其特点在于飞机批次众多、时间持续较长,采取了对重庆连续轰炸的方式,使用所谓的疲劳战术。日军将轰炸重点集中在市民住宅、机关、学校和商店等人口稠密地区。在当时,为了躲避空袭警报,重庆市民经常需要几个小时甚至一整天都处于警报状态之下。尤其是在二战期间,间接死于轰炸的人数最多的事件之一是1941年6月5日发生的重庆大隧道窒息惨案。

在那一天,从傍晚到午夜之间,对重庆实施了长达五个多小时的连续轰炸。这段时间内,所有人都不得不躲避在安全的地方,无法外出。在重庆著名的「十八梯」地区,一条长约四公里的大隧道成为了避难所。然而,由于部分通风设施尚未完成,甚至被轰炸毁坏,导致洞内通风不畅。在通风不足的情况下,洞内的市民因呼吸困难而向洞口挤压,最终导致了许多非受迫性死亡的发生。据估计,死亡人数高达数千人。

此事件发生后,重庆市长吴国桢、重庆卫戍总司令兼防空总司令刘峙以及专任防空副司令胡柏翰等人都受到了处分。

实际上,根据当时重庆卫戍司令刘峙在他的回忆录《我的回忆》中所述,这一事件中的死亡人数超过了1200人。那天,他与何应钦和白崇禧一同前往郊外视察国防工事。由于当时十八梯隧道尚未完工,主要是因为人们无知且不听制止,许多人仍然涌向这个未完工的大隧道,试图躲避空袭警报。结果造成了超过1200人的伤亡。

在经历了长达六年多的轰炸后,造成的直接死亡人数约为16376人,受伤人数约为14000人。重庆的半个城市遭到毁灭,这场轰炸的威力可见一斑。而对于日军对重庆的轰炸,最造成死伤的事件可追溯至1939年的五三大轰炸和五四大轰炸。

1939年5月,日本军机对重庆进行了无差别的轰炸,持续了两天时间,导致超过9000人死伤。市区内的10多条主要街道都被烧毁,树枝、甚至电线杆上都可见残肢断臂。由于重庆是一座山城,缺乏用水,大火难以扑灭,据说这一次花费了三至五天时间才将火势全部扑灭。

日军大规模使用燃烧弹,特别是一种名为铝镁合金燃烧弹,其中镁含量达到92%到96%,并装填了汽油和石蜡混合物,这使得其威力极大。由于当时中国的技术水平相对落后,使得其在面对日军轰炸时显得更加无力。

同情中国的美国记者白修德非常有名,他是一位左派记者。在经历了重庆的五三和五四大轰炸后,他在自己的著作《中国暴风雨》中有着深刻的记录。他描述了重庆第一次遭受大规模轰炸的夜晚,那时正好是四川发生月蚀。中国有着「天狗吞月」的传说,那个夜晚,挽救月亮的铜锣声与爆炸的火爆声以及受难者的哀号混成一片,形成了一种强烈的对比,真实地展现了工业暴力机器与传统农业文明之间的冲突。

重庆的大轰炸后,蒋介石夫妇连续前往探视,试图安抚民心。重庆国民政府展现出了罕见的行政效率,在短短几天内动用所有可用的公私车辆和船只,将老弱妇孺全部疏散到市区之外。

在短短三天内,至少有25万人被疏散,相当于重庆总人口的三分之一。这些措施一直持续,每年重庆雾季结束后就开始广泛宣传,以鼓励人们尽快撤离市区。此外,重庆还规定所有建筑必须留有防火通道,不能有连续超过10间的房屋,如有必须拆除。

在五三和五四大轰炸之后,尽管发生了六五隧道惨案和其他大规模轰炸如八一九大轰炸,但由于这些紧急疏散和规范措施,重庆直接的死伤人数得以有效降低。这也表明了在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后,即使面临焦土战的威胁,人们的生命和财产也能得到有效保护。当然,重庆当时虽然有人居住,但并没有那么拥挤,而且日本飞机也不仅仅针对重庆,还会轰炸其他地方,如成都等。

从重庆到东京之路 日本「无差别轰X」的最终结果

当时流传着一副对联,表达了当时的情景。它写道:“朝朝闻机(鸡)起舞,夜夜枕戈待弹(旦)。”,暗示着人们白天听到警报就准备逃避,夜晚则带着武器准备迎战。关于横批是否暗示“想起鸡蛋”,这个解读或许有点牵强,主要还是谈论着战争的阴影。

躲避空袭警报,特别是在重庆这样的火炉,尤其在夏天,高湿度让人难以忍受。在防空洞或隧道里待上三四天,想象一下,尤其是对于身材较胖的人,会感到异常难受。这种生活条件下,空气污浊、闷热无比,需要坚韧的意志去忍受。

在空袭后,重庆的大街小巷断了电,家家户户只能点起太平灯,也就是油灯,来照明。重庆的人们会在不同地方点起灯笼,以警示日本飞机的接近。此外,规定建筑物必须留有防火通道,不得连续超过10间房屋,如有则要拆除。

虽然通过文字和描述,很难感受到当时的情景,特别是由于中国的空军力量薄弱,画面更显匮乏。但是最近几年拍摄的纪录片《苦干 中国不可战胜的秘密》为我们展示了真实的情况。这部纪录片记录了1940年8月19日至20日间日军对重庆进行的无差别轰炸,飞机投下了大批汽油凝固弹,摧毁了许多精华地带。

提到这部片子,我们也要提到美籍华人李灵爱。他出资邀请记者雷伊史考特前往中国拍摄纪录片,为中国国军的宣传做出了巨大贡献。

日军采取无差别轰炸的做法实际上是一种昂贵的军事行动,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等资源,而且也存在一定的风险。但他们肯定是有其要达到的目的,这引发了我们的好奇:日军的目的是什么?

日本军队当时主要是想摧毁国民政府,以动摇中国人民的抗日决心。在五三、五四大轰炸之后,日本大本营的海军报导部发表谈话,宣称重庆的民心已经动摇到了极点,甚至蒋介石都准备放弃重庆,迁往四川的成都。他们打算继续加强轰炸,声称即使迁往成都,成都与重庆的直线距离只有两百公里,对于日本的海军航空队来说并没有太大差别。

这种言论听起来傲慢自大,但从现在的角度来看,实际上是一种典型的心理战。如果这样的报道在现代出现,很可能会被批评为认知战术的一部分。

然而,即使当时有类似的传言,也不是毫无根据的。美国记者白修德在《中国的暴风雨》一书中也提到了类似的说法,称蒋介石有计划迁移重庆。从历史上看,重庆大轰炸的影响不仅仅是死伤人数,还体现在长期躲避防空洞导致的儿童死亡率上升等方面。

重庆大轰炸后的街道

重建空军抵御日寇

在八一九大轰炸之后,社会各界呼吁捐款购买500架飞机以实现空中制空。当时中国国军的空军非常薄弱,海军基本上是虚设的,但尽管如此,似乎也应该有对付日军的应对措施。虽然不谈空军,但地面防空炮的数量却很少,甚至白修德的书中提到,许多高射炮甚至没有膛线,因此射程非常有限。

在1938年武汉大轰炸之后,中国空军基本上已经不复存在,使得中国面临着一切只能任人宰割的局面。即使仅存的战机,其性能也太差,升空迎击几乎等同于无用。甚至在一度像成都这样的地方,空军士校里也只有一些性能较差的初级教练机,也不得不遵循警报规定。因此,附近的居民只要看到飞机朝西方起飞,就知道要开始躲避警报了;而当他们看到飞机返回时,就知道警报也即将解除。

至今,空中优势仍然是大国较量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初期的抗战阶段,中国仅仅得到苏联的援助,但随后苏联自身被德军入侵而分心。直到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国才开始得到美国援助。根据美国的要求,从1943年12月开始,中国动用了50万民工在四川建设和扩建了九座机场,其中五个供驱逐机使用,另外四个则有着长达2600米的跑道,用于轰炸机。在缺乏机械化设备的情况下,所有工作都依靠扁担、锄头和十字镐等人力工具,这一切犹如蚂蚁般的原始建设,类似于两千年前兴建万里长城的情景。

尽管这些民工也是轰炸行动的受害者,但重庆国民政府毫不犹豫地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和牺牲,用六个月时间建成了这些机场。这种原始的防御工程的存在有些令人心酸,但我们理解到,对抗工业文明,最终还是要依靠工业文明。

到了1944年6月16日,从四川出发的美军B29超级堡垒顺利起飞,轰炸了日本本土,这是日本本土第二次被美军轰炸。这次轰炸的特殊之处在于有美国记者的目击报导,后来成为重庆媒体报刊的头版新闻。这也解释了为什么现在的四川人和重庆人在这次轰炸之后会感到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因为美军在此之后为了加速打击日本本土,开始了对中国内地的轰炸,其中就包括1944年12月18日的汉口大轰炸。

这是在东京大轰炸之前,世界上最惨烈的一次单一性轰炸。八一九大轰炸对重庆市建筑物造成了巨大损伤,因为当时日军使用了新型的汽油凝固弹。然而,更为严重的是美军研发的E-46集束炸弹,其中装载了39枚M69凝固汽油弹,造成了汉口四万人的死伤,中国人的伤亡甚至超过了日本人。这个事件揭示了战争在本土发生的悲剧,防御是必要的,但战场往往已经成为焦土,而在反攻时又需要再次面对焦土。也正因为如此,战争的最高指导原则常常是尽量在境外进行。

武汉大轰炸之后,美军将烧夷弹也投向了东京上空。尤其是1945年3月10日的轰炸,由广岛、塞班岛和天宁岛出发的超过300架B-29轰炸机装载着最新型的烧夷弹,对东京进行了大规模轰炸,一次造成十万人死伤,超过一百万人流离失所,创下了二战期间单一空袭伤亡最严重的纪录。
ridgway
论坛元老
论坛元老
帖子互动: 457
帖子: 23463
注册时间: 2022年 9月 25日 16:11

#100 Re: 小黄人 最高光的时刻

帖子 ridgway »

土鳖饿死3000万中国人,比美军日军杀的都多。
ridgway
论坛元老
论坛元老
帖子互动: 457
帖子: 23463
注册时间: 2022年 9月 25日 16:11

#102 Re: 小黄人 最高光的时刻

帖子 ridgway »

我说的都是客观事实,美军火烧东京前先拿武汉练手。五毛除了PA啥都不懂。
rtscts 写了: 昨天 21:33 ridgeway这只台蛙1450日本人留下的杂种,

居然为了日本敢污蔑美国爸爸。
ridgway
论坛元老
论坛元老
帖子互动: 457
帖子: 23463
注册时间: 2022年 9月 25日 16:11

#103 Re: 小黄人 最高光的时刻

帖子 ridgway »

土鳖饿死3000万中国人,比美军日军杀的都多。
rtscts 写了: 昨天 21:33 ridgeway这只台蛙1450日本人留下的杂种,

居然为了日本敢污蔑美国爸爸。
ridgway
论坛元老
论坛元老
帖子互动: 457
帖子: 23463
注册时间: 2022年 9月 25日 16:11

#105 Re: 小黄人 最高光的时刻

帖子 ridgway »

五毛除了打滚还是打滚,面对客观历史问题就无言以对理屈词穷。
rtscts 写了: 昨天 21:39 ridgeway这只日本杂种台蛙1450,

已经疯了。
ridgway
论坛元老
论坛元老
帖子互动: 457
帖子: 23463
注册时间: 2022年 9月 25日 16:11

#107 Re: 小黄人 最高光的时刻

帖子 ridgway »

五毛转圈打滚丢人
rtscts 写了: 昨天 21:41 好像前几天拿了阿三领事馆资金到处拼命宣传阿三胜利的,

就是ridgeway这只台南农民工1450日本人留下的杂种。
回复

回到 “军事天地(Milit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