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书《血红雪白》曾经一书难求

包含原读书听歌看电影版、电视版、Food版、Travel版,以及其他生活娱乐相关版面。

版主: kazaawangwh

头像
datoumao(大头猫)
论坛元老
论坛元老
2023-24年度十大优秀网友
datoumao 的博客
帖子互动: 2864
帖子: 16397
注册时间: 2022年 10月 22日 01:42

#81 Re: 禁书《血红雪白》曾经一书难求

帖子 datoumao(大头猫) »

owl 写了: 2025年 8月 24日 14:43

苏军拿啥送土八路出关外?美国运输机吗?

美军运输机倒真是在不知内情的情况下从延安替中共运了一批干部到太行山的长宁机场。

运的是这些人:

伯承、鄧小平、陳毅、林彪、薄一波、陳賡、陳錫聯、陳再道、張際春、滕代遠、楊得志、蕭勁光、鄧華、鄧克明、宋時輪、李天佑、王近山、付秋濤、江華、聶鶴亭

According to GPT

📌 1. 关内北上的兵力规模

1945年日本投降后,中共中央立刻下令把解放区主力部队调往东北。
根据多方史料(《中共党史人物传》《解放战争史》):

  • 晋察冀、晋冀鲁豫、山东等根据地共计派出主力 10万–15万人进入东北。
  • 其中包括大批干部、政工人员和一部分老兵 → 不是纯粹的大兵团,而是“骨干+部分战斗力”。
  • 这些骨干到东北后,成为扩军和改编的“骨架”。

📌 2. 行军方式

当时条件极其艰苦:

  1. 徒步为主

    • 大部分部队靠两条腿走,穿越华北、热河、内蒙古进入东北。
    • 行军途中往往一边走一边做群众工作,留下干部建立根据地。
  2. 铁路+苏联支援

    • 部分人员借助苏军掌控的中东铁路、南满铁路运送。

    • 苏联红军对中共北上总体上“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有时还提供便利。

  3. 分批渗透

    • 并不是一口气整体北上,而是分期分批,每批数千到上万人。

    • 这样避免引起国民党和美军注意(国民党当时想利用美军运输接收东北)。


📌 3. 时间节点

  • 1945年9月:日投降后,第一批部队开始北上。
  • 1945年10–11月:大批部队进入热河、辽宁。
  • 1946年春:林彪在哈尔滨整合,形成了“东北民主联军”的基本框架(约30万人)。

📌 4. 结论

  • 关内主力北上 10万–15万人,主要是骨干和干部。
  • 行军方式:以徒步为主,铁路运输为辅,分批渗透
  • 到东北后,再吸收伪军、抗联残部和地方青年,迅速扩充到几十万。


标签/Tags:
newguy
职业作家
职业作家
帖子互动: 28
帖子: 627
注册时间: 2024年 1月 9日 01:41

#82 Re: 禁书《血红雪白》曾经一书难求

帖子 newguy »

huangchong 写了: 2025年 8月 24日 01:01

据某个书说,一开始山东等地的八路确实打算去东北发财,为了快速赶往东北,原来的武器都不带,就带个人去东北。结果苏军顾及和国府的交情以及协定,一开始也不让八路随便拿,但是几个月的时间是漫长的,就有些反复,一些共军就拿到了一些物资。 另外先进关共军一开始收编了很多土匪和散兵游勇,而且趁一开始的混乱开了些日本仓库,拿里面的好武器武装了不少新部队。而等关内更多部队再来的时候,反倒没东西拿了,于是有句话叫新部队新装备,老部队老装备。

结果等东北开始各种摩擦的时候,这些新部队不可靠,不仅扰民,而且一打就散,最后还是得以关内来的八路和新四军为基础重新招兵整编。

所以共军自己的素质还是很重要的,没有凝聚力拿着枪也成不了气候。

这就是血白雪红里的说法。现在大家又补充了一些具体过程,好一些了,但还是有些细节很模糊:
1.
林彪从四平战败到一年后重新崛起的细节?四平以后林彪威信都快没了,撤退时要部下让路给首长,部下火气大:什么手掌脚掌的!林彪还在某地推了李作鹏的酒桌!他是如何又让这些人天天”唱林总的命令往下传!“的

2.
孙立人廖耀湘杜聿明都算是国军里的行家了,追击都不会?白先勇说是马歇尔的干预,问题是老蒋要追击他们敢不追?中间到底发生了些啥?孙还干脆丢了军长位置?

3.
长春的女学生都以嫁国军军官为荣了,说明当时国军民心优势明显吗。和激情燃烧的岁月中不一样。咋闹出后来那么多的车轮滚滚的?估计国军政治上搞怯收之类很失策,老蒋其实也很左,只是左不过中共。这些细节都不是很清楚。

有一种说法是斯大林的态度有了改变。他原来要中共高官去民国当官,只是保留一部分独立军队。老蒋强行要回东北让斯大林改变了态度。
这种说法的可能性是有一点点的。希腊之类的地方斯大林就牺牲了共产党嘛,斯大林主要看好处有多少,身段是很灵活的:)

oldestghost
论坛精英
论坛精英
oldestghost 的博客
帖子互动: 778
帖子: 6819
注册时间: 2024年 5月 4日 23:25

#83 Re: 禁书《血红雪白》曾经一书难求

帖子 oldestghost »

newguy 写了: 2025年 8月 24日 15:13

这就是血白雪红里的说法。现在大家又补充了一些具体过程,好一些了,但还是有些细节很模糊:
1.
林彪从四平战败到一年后重新崛起的细节?四平以后林彪威信都快没了,撤退时要部下让路给首长,部下火气大:什么手掌脚掌的!林彪还在某地推了李作鹏的酒桌!他是如何又让这些人天天”唱林总的命令往下传!“的

2.
孙立人廖耀湘杜聿明都算是国军里的行家了,追击都不会?白先勇说是马歇尔的干预,问题是老蒋要追击他们敢不追?中间到底发生了些啥?孙还干脆丢了军长位置?

3.
长春的女学生都以嫁国军军官为荣了,说明当时国军民心优势明显吗。和激情燃烧的岁月中不一样。咋闹出后来那么多的车轮滚滚的?估计国军政治上搞怯收之类很失策,老蒋其实也很左,只是左不过中共。这些细节都不是很清楚。

有一种说法是斯大林的态度有了改变。他原来要中共高官去民国当官,只是保留一部分独立军队。老蒋强行要回东北让斯大林改变了态度。
这种说法的可能性是有一点点的。希腊之类的地方斯大林就牺牲了共产党嘛,斯大林主要看好处有多少,身段是很灵活的:)

认真回答你的疑问

1、血红雪白这本书,写作和出版时候,彭真,陈云还在世,而且陈云还处于高位。因此书中对东北局前期的失败和失败责任做了避讳。

2、东北内战历史

1)1945年8月,到1946年6月。

中共当时在东北的最高权利机构为中共中央东北局,军队在东北局之下。

1945年8月15日后,中共已经向东北调部队,调干部,9月份就已经成立了东北局总管一切。东北局书记为彭真,副书记包括陈云等人。9月中旬就已经搭乘苏联飞机到达沈阳开展工作。

东北民主联军是10月31日成立的,司令为林彪,接受东北局领导。

当时的政治形式是共产党在苏联人的帮助下,控制了东北的各大主要城市,并积极招兵买马,接受日本人的武器弹药,扩军备战。

国民党则在10月成立东北行营,熊式辉任主任,管理东北军政。后成立东北保安总署,主管军事,杜聿明10月底在秦皇岛接任东北保安署司令。

随后11月,国民党部队搭乘美国人的军舰在秦皇岛下船,由山海关,锦州,向北进攻。11月突破山海关,随后不断向北进攻,截至1946年4月的四平之战,除了在秀水河子民主联军小胜一次外,其他均属于连战连败,再战再败。

特别是四平之战,林彪、陈云并不愿打,因为知道打不过,建议撤出长春,四平。但东北局要求必须打,结果大败而归。

2)1946年6月到1947年5月,8月。

46年6月,东北局书记改由林彪接任,明确由林彪主管东北一切军政,由于林彪主要精力在军事指挥方面,经济等方面主要由高岗负责。。。。好吧,这个名字也很敏感。。。。

从此东北坚决撤出松花江以南的大城市,重点在松花江北,以及东西两侧靠近中苏边境的地方开辟根据地,土改。

从军事角度,陈云南下主管今天吉林靠北朝鲜一带的南满根据地,牵制国民党北上。

三下江南,四保临江,当时国民党北上打林彪,陈云的南满则出击牵制,如国民党南下围剿南满,则松花江北部队南下救援,最危急时南满则躲到北朝鲜苏联人控制区。。。。

国民党部队虽然精锐,但放了太多兵力在控制交通线和城市,机动兵力不足,最后也没能拿下优势局。

扛了一年,东北土改7788,东北民主联军整合7788。

1947年5月,东北民主联军转入反攻,彭真调离东北局。

1947年4月,杜聿明建议蒋介石撤销孙立人新一军军长获批。

1947年8月,熊式辉,杜聿明被解职,陈诚接任。

再往后就没有什么了。。。。一个大踏步前进,一个人地皆失。

林彪入关后,高岗接任东北局。。。。。

x1 图片
oldestghost
论坛精英
论坛精英
oldestghost 的博客
帖子互动: 778
帖子: 6819
注册时间: 2024年 5月 4日 23:25

#84 Re: 禁书《血红雪白》曾经一书难求

帖子 oldestghost »

东北的转折是1946年6月到1947年5月,这一年,让开大路,占领两厢。

军事上,中心词汇为,三下江南,四保临江。

经济和政治上,中心词汇就是,土改。

此阶段的核心领导人为,林彪,高岗,陈云。

1949年3月13日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评价说:“东北局领导下的工作很有成绩。吃了苦,走了路,东北全部到手,很庆幸。七大以后,全党全军,用脚走到东北,大约半年到七个月的时间,有偏差,我们开头也不了解。山海关、锦州守了两星期,消灭敌人在锦州与沈阳间,也是这么希望的。后来林彪说不行,无枪、无粮、无政权、无经费、无鞋,老百姓正统观念。于是让开大路,占领两厢。这是陈(云)、高(岗)、洛(甫)的主张。中央接受了。指示他们执行了,集中起来,胜利了。...,舍不得大城市,那是不对的。不要说路线错误,因为时间不长。”

x1 图片
newguy
职业作家
职业作家
帖子互动: 28
帖子: 627
注册时间: 2024年 1月 9日 01:41

#85 Re: 禁书《血红雪白》曾经一书难求

帖子 newguy »

oldestghost 写了: 2025年 8月 24日 16:38

东北的转折是1946年6月到1947年5月,这一年,让开大路,占领两厢。

军事上,中心词汇为,三下江南,四保临江。

经济和政治上,中心词汇就是,土改。

此阶段的核心领导人为,林彪,高岗,陈云。

1949年3月13日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评价说:“东北局领导下的工作很有成绩。吃了苦,走了路,东北全部到手,很庆幸。七大以后,全党全军,用脚走到东北,大约半年到七个月的时间,有偏差,我们开头也不了解。山海关、锦州守了两星期,消灭敌人在锦州与沈阳间,也是这么希望的。后来林彪说不行,无枪、无粮、无政权、无经费、无鞋,老百姓正统观念。于是让开大路,占领两厢。这是陈(云)、高(岗)、洛(甫)的主张。中央接受了。指示他们执行了,集中起来,胜利了。...,舍不得大城市,那是不对的。不要说路线错误,因为时间不长。”

这样看来,林高陈是正确一方,八十年代林高都还是反动派,有顾忌。当时传说血书这样描写林彪有陈云和黄🉑诚的支持,因此作者没有倒太大的霉。

oldestghost
论坛精英
论坛精英
oldestghost 的博客
帖子互动: 778
帖子: 6819
注册时间: 2024年 5月 4日 23:25

#86 Re: 禁书《血红雪白》曾经一书难求

帖子 oldestghost »

newguy 写了: 2025年 8月 24日 20:42

这样看来,林高陈是正确一方,八十年代林高都还是反动派,有顾忌。当时传说血书这样描写林彪有陈云和黄🉑诚的支持,因此作者没有倒太大的霉。

现在经常有各种说法,将国共内战的胜败归咎于苏联和美国人。

但实际苏联援助不多,美国的援助也不多。双方都是靠抗战存货,外加日本缴获在打。另外国共内战的那个战术打法,其实还是堆人。

内战双方高级指挥员的水准都不很差,但国民党方总体策略是每个城市撒胡椒面,剩下的兵力打机动。而共产党大部分都在野战,虽然国民党总兵力占有,重武器火力也占优,但野战机动差距没有那么大。

此外因为土改因素,双方一仗下来,共产党靠俘虏可以快速补充兵力,国民党则不行,双方打仗中死伤差别不大,但1947年后,共产党的回血速度快太多。

最后,共产党方有两个神仙,一个林彪,一个粟裕,一个三下江南四保临江,一个苏中七战七捷,这俩人指挥战役的能力,超越国共双方所有其他将领一大截。。。。这俩一个搞定的东北,一个搞定了苏北山东。。。。。

粟裕在1949后的宣传中。。。。由于其他原因还是被大大压低了。。。。1966年前是这样,1980年后也是这样。

回复

回到 “书歌影视美食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