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wl 写了: 2025年 8月 24日 14:43苏军拿啥送土八路出关外?美国运输机吗?
美军运输机倒真是在不知内情的情况下从延安替中共运了一批干部到太行山的长宁机场。
运的是这些人:
伯承、鄧小平、陳毅、林彪、薄一波、陳賡、陳錫聯、陳再道、張際春、滕代遠、楊得志、蕭勁光、鄧華、鄧克明、宋時輪、李天佑、王近山、付秋濤、江華、聶鶴亭
According to GPT
1. 关内北上的兵力规模
1945年日本投降后,中共中央立刻下令把解放区主力部队调往东北。
根据多方史料(《中共党史人物传》《解放战争史》):
- 晋察冀、晋冀鲁豫、山东等根据地共计派出主力 10万–15万人进入东北。
- 其中包括大批干部、政工人员和一部分老兵 → 不是纯粹的大兵团,而是“骨干+部分战斗力”。
- 这些骨干到东北后,成为扩军和改编的“骨架”。
2. 行军方式
当时条件极其艰苦:
徒步为主
- 大部分部队靠两条腿走,穿越华北、热河、内蒙古进入东北。
- 行军途中往往一边走一边做群众工作,留下干部建立根据地。
铁路+苏联支援
部分人员借助苏军掌控的中东铁路、南满铁路运送。
苏联红军对中共北上总体上“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有时还提供便利。
分批渗透
并不是一口气整体北上,而是分期分批,每批数千到上万人。
这样避免引起国民党和美军注意(国民党当时想利用美军运输接收东北)。
3. 时间节点
- 1945年9月:日投降后,第一批部队开始北上。
- 1945年10–11月:大批部队进入热河、辽宁。
- 1946年春:林彪在哈尔滨整合,形成了“东北民主联军”的基本框架(约30万人)。
4. 结论
- 关内主力北上 10万–15万人,主要是骨干和干部。
- 行军方式:以徒步为主,铁路运输为辅,分批渗透。
- 到东北后,再吸收伪军、抗联残部和地方青年,迅速扩充到几十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