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体》是一面镜子,反映部分中国人错误世界观
发表于 : 2023年 1月 26日 12:07
《三体》作者刘慈欣借一位小说人物之口,提出了黑暗森林理论的基石,即“宇宙社会学”的两条公理:一,生存是文明的第一需要;二,文明不断增长和扩张,但宇宙中的物质总量保持不变。
但是,如果我们仔细想想的话,这两条公理都存在很大问题。首先,生存也许是生命的第一需要,但不是某个物种的第一需要,更不是某个单独个体的第一需要。今天生活在地球上的物种总数只占地球曾经有过的物种总数的5%,甚至更少。一批物种的消失,换来的是另一批物种的兴旺,没有恐龙的灭绝,就没有人类的今天。
地球上的任何物种都不是在不断增长和扩张,而是在各自的生态位上维持着一种动态的平衡。任何一个物种的无序扩张都会导致灾难,最终反而葬送了自己。这方面的案例实在是太多了,大家熟悉的草原、绵羊和野狼之间的三角关系就是其一。另外,生存能力越强的物种,其寿命往往就越短。这方面最极端的案例就是衰老和死亡现象的出现——要知道,只有高级的真核生物才会因衰老而死亡,低级的原核生物是永生的,死亡本身就是生命自我约束的绝佳证明。
如果我们把生命换成文明,道理是一样的。人类发展史上有很多文明都消失了,但它们大都以某种形式融入了新的文明,人类文明正是在这种此消彼长而又相互借鉴的过程中不断向前发展的,这一点和生物进化没有本质区别。
历史上还没有任何一种文明能够统治全人类,原因就是文明的扩张是有边界的。一方面,如果你抱着灭掉对方的想法去扩张自己的文明,必然遭到来自对方的抵抗,说不定反而为自己招来毁灭。黑暗森林理论在这一点上是无法自洽的,因为如果森林中的某个文明首先开枪的话,肯定会暴露自己的行踪,这就违反了黑暗森林的预设。换句话说,黑暗森林理论本身就是个悖论,它自己都不能证明自己。
另一方面,文明的扩张必然会受到环境的制约,环境的承载量同样不是无限度的。人类早就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已经从各方面开始限制文明扩张的步伐,这就是环保运动的初衷。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虽然今天的环保运动遇到了很大阻力,但工业革命这才刚刚开始了300多年,这在漫长的人类发展史上只是一瞬间的事情。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年轻人受教育水平的不断提升,当今天的这一代人登上历史舞台之后,环保必将成为他们最关心的话题之一。
这方面的另一个案例就是人口问题。当一个社会的生活质量和文明程度(尤其是妇女的文明程度)提高了之后,生育率自然会下降,这一点已经在包括中国在内的很多国家得到了证明。如今生育率最高的恰恰是那些文明程度还不够高的撒哈拉南部非洲,以及少数东南亚贫穷国家。这恰好说明发达国家的居民们不能光顾着自己享受生活,必须想办法帮助那些欠发达国家加速发展,提高生活质量和文明水平,否则人口过剩问题是无法得到彻底解决的。
所有这些现实,都和黑暗森林理论正好相反。这个理论之所以有那么多拥趸,原因在于他们的思维方式还停留在前现代时期。人类历史上确实出现过相互杀戮的阶段,其高峰就是欧洲殖民者对殖民地的掠夺。但这一阶段只持续了几百年就停止了,因为人类文明进步了。想象一下,假如今天的我们在亚马逊丛林深处发现了一个原住民部落,我们是会去占领他们的地盘,掠夺他们的财富,还是立即将他们保护起来,力保他们的文明火种不会熄灭?
但是,如果我们仔细想想的话,这两条公理都存在很大问题。首先,生存也许是生命的第一需要,但不是某个物种的第一需要,更不是某个单独个体的第一需要。今天生活在地球上的物种总数只占地球曾经有过的物种总数的5%,甚至更少。一批物种的消失,换来的是另一批物种的兴旺,没有恐龙的灭绝,就没有人类的今天。
地球上的任何物种都不是在不断增长和扩张,而是在各自的生态位上维持着一种动态的平衡。任何一个物种的无序扩张都会导致灾难,最终反而葬送了自己。这方面的案例实在是太多了,大家熟悉的草原、绵羊和野狼之间的三角关系就是其一。另外,生存能力越强的物种,其寿命往往就越短。这方面最极端的案例就是衰老和死亡现象的出现——要知道,只有高级的真核生物才会因衰老而死亡,低级的原核生物是永生的,死亡本身就是生命自我约束的绝佳证明。
如果我们把生命换成文明,道理是一样的。人类发展史上有很多文明都消失了,但它们大都以某种形式融入了新的文明,人类文明正是在这种此消彼长而又相互借鉴的过程中不断向前发展的,这一点和生物进化没有本质区别。
历史上还没有任何一种文明能够统治全人类,原因就是文明的扩张是有边界的。一方面,如果你抱着灭掉对方的想法去扩张自己的文明,必然遭到来自对方的抵抗,说不定反而为自己招来毁灭。黑暗森林理论在这一点上是无法自洽的,因为如果森林中的某个文明首先开枪的话,肯定会暴露自己的行踪,这就违反了黑暗森林的预设。换句话说,黑暗森林理论本身就是个悖论,它自己都不能证明自己。
另一方面,文明的扩张必然会受到环境的制约,环境的承载量同样不是无限度的。人类早就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已经从各方面开始限制文明扩张的步伐,这就是环保运动的初衷。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虽然今天的环保运动遇到了很大阻力,但工业革命这才刚刚开始了300多年,这在漫长的人类发展史上只是一瞬间的事情。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年轻人受教育水平的不断提升,当今天的这一代人登上历史舞台之后,环保必将成为他们最关心的话题之一。
这方面的另一个案例就是人口问题。当一个社会的生活质量和文明程度(尤其是妇女的文明程度)提高了之后,生育率自然会下降,这一点已经在包括中国在内的很多国家得到了证明。如今生育率最高的恰恰是那些文明程度还不够高的撒哈拉南部非洲,以及少数东南亚贫穷国家。这恰好说明发达国家的居民们不能光顾着自己享受生活,必须想办法帮助那些欠发达国家加速发展,提高生活质量和文明水平,否则人口过剩问题是无法得到彻底解决的。
所有这些现实,都和黑暗森林理论正好相反。这个理论之所以有那么多拥趸,原因在于他们的思维方式还停留在前现代时期。人类历史上确实出现过相互杀戮的阶段,其高峰就是欧洲殖民者对殖民地的掠夺。但这一阶段只持续了几百年就停止了,因为人类文明进步了。想象一下,假如今天的我们在亚马逊丛林深处发现了一个原住民部落,我们是会去占领他们的地盘,掠夺他们的财富,还是立即将他们保护起来,力保他们的文明火种不会熄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