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传教士记载明朝和清朝的见闻对比,“康乾盛世”是真盛世吗?
发表于 : 2023年 1月 28日 14:16
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于万历十年(1582)抵达中国,游历了中国的很多城市,并最终定居于北京。
他在《中国扎记》中这样记载当时的明朝:
“这里物产极大丰富,糖比欧洲白,布比欧洲精美,人们衣饰华丽,风度翩翩,百姓精神愉快,彬彬有礼,谈吐文雅。”
他还盛赞中国
“除了没有沐浴我们神圣的天主教信仰之外,中国是举世无双的。”
“中国不仅是一个王国,中国其实就是一个世界”利玛窦甚至感概“柏拉图在《共和国》中叙述的理想王国,在中国早已付诸实现。
“在这个大国,人们食品丰富,讲究穿着,家里陈设华丽,尤其是,他们努力工作劳动,是大商人和买卖人,所有这些人,连同上述国土的肥沃,使它可以正当地被称做全世界最富饶的国家”
“这些中国人中举行宴会和节宴,超过世界上其他的民族,因为他们是富有的而且无忧无虑,也没有天主之光,他们是自己获得肉体的满足,纵情于游乐,他们由此过着美好的生活”
“在该国有许多河流,人们种植稻米,这是全国人的普通食物和粮食。…他们收获如此之多,以至在米价最贵的时候,你用一个里亚尔钱币可购买一法捏格"
“他们的一些村子大到只缺一个州的名字 ”
“他们还有一件非常好的,使得我们都对他们这些异教徒惊叹的事,那就是在他们的一切城市中都有医院,老是客满,我们从来没有见过有人行乞.我们因此问他们原因何在,回答说,每个城市里都有一个大地区,其中有很多给穷人、瞎子、瘸子、老人、无力谋生的人居住的房屋,这些人就居住在所说的房屋里,在他们活着的时候,始终有充分的大米供应。他可以在上述的大馆舍中住到死去,此外他们在这些地方养得有猪和鸡,因此穷人无须行乞而活下来”。
满清:
再看鞑虏统治下的满清:乾隆59年(1793),庞大的马戛尔尼使团抵达中国,此时江山已经易主,满清统治中国已经整整150年
与之前的西方人访华不同,这次马戛尔尼使团是代表英国政府来恭贺乾隆皇帝八十大寿,并且带来了很多西方工业革命的最新成国,想要在英国和中国之间建立贸易关系。
使团正规且庞大,共有一百八十多人。
在回国的过程中,马戛尔尼一行从北京出发,由军机大臣松筠伴送,沿运河南下,几乎纵穿中国腹地,到达广州,于1794年1月自广州回国。
马戛尔尼使团访华
在这从北京到广州长达三个月的旅途中,使团可谓见识了“康乾盛世”最真实的面貌。
“事实上,触目所及的无非了贫困落后的景象”,
“(清)贫困得让人吃惊,一路上我们丢掉的垃圾,被人捡去吃”,
“叫花子一样的军队”。
“让英国人意想不到的怪事接踵而至,运送礼物、食品的船只载着两名中国官员刚刚离开,由于有些猪和家禽已经在路上碰撞而死,所以英国人把一些死猪、死鸡从‘狮子号’上扔下了大海。岸上看热闹的中国人一见,争先恐后跳下水,‘马上把它们捞起来,洗干净后腌在盐里’。
比经济上的贫困更令英国人震惊的,是清廷政治上的专制、黑暗和野蛮。登陆定海时,英国人对当地官员提出一个请求,找一个熟悉海路的人把他们领航到天津。年迈的总兵大人一口答应。不过,与英国人设想的出资招募、有偿使用不同,定海总兵的办法是派出虎狼之师到街上搜寻抓捕。
巴罗写道:“他们派出的兵丁很快就带回了一群人。他们是我平生所见神情最悲惨的家伙了,一个个双膝跪地,接受询问。”
在这些英国人以前的中国观中,中国是由开明的皇帝、温良的官员治理,万千子民生活在祥和的环境中,可眼见的事实一下子粉碎了他们对清廷的好感和对中国下层民众的艳羡。” 经过这次中国之行,副使斯当认为: “满清统治是东方暴政的典型,中国不是富裕的国度,而是一片贫困的土地” 。
他在《中国扎记》中这样记载当时的明朝:
“这里物产极大丰富,糖比欧洲白,布比欧洲精美,人们衣饰华丽,风度翩翩,百姓精神愉快,彬彬有礼,谈吐文雅。”
他还盛赞中国
“除了没有沐浴我们神圣的天主教信仰之外,中国是举世无双的。”
“中国不仅是一个王国,中国其实就是一个世界”利玛窦甚至感概“柏拉图在《共和国》中叙述的理想王国,在中国早已付诸实现。
“在这个大国,人们食品丰富,讲究穿着,家里陈设华丽,尤其是,他们努力工作劳动,是大商人和买卖人,所有这些人,连同上述国土的肥沃,使它可以正当地被称做全世界最富饶的国家”
“这些中国人中举行宴会和节宴,超过世界上其他的民族,因为他们是富有的而且无忧无虑,也没有天主之光,他们是自己获得肉体的满足,纵情于游乐,他们由此过着美好的生活”
“在该国有许多河流,人们种植稻米,这是全国人的普通食物和粮食。…他们收获如此之多,以至在米价最贵的时候,你用一个里亚尔钱币可购买一法捏格"
“他们的一些村子大到只缺一个州的名字 ”
“他们还有一件非常好的,使得我们都对他们这些异教徒惊叹的事,那就是在他们的一切城市中都有医院,老是客满,我们从来没有见过有人行乞.我们因此问他们原因何在,回答说,每个城市里都有一个大地区,其中有很多给穷人、瞎子、瘸子、老人、无力谋生的人居住的房屋,这些人就居住在所说的房屋里,在他们活着的时候,始终有充分的大米供应。他可以在上述的大馆舍中住到死去,此外他们在这些地方养得有猪和鸡,因此穷人无须行乞而活下来”。
满清:
再看鞑虏统治下的满清:乾隆59年(1793),庞大的马戛尔尼使团抵达中国,此时江山已经易主,满清统治中国已经整整150年
与之前的西方人访华不同,这次马戛尔尼使团是代表英国政府来恭贺乾隆皇帝八十大寿,并且带来了很多西方工业革命的最新成国,想要在英国和中国之间建立贸易关系。
使团正规且庞大,共有一百八十多人。
在回国的过程中,马戛尔尼一行从北京出发,由军机大臣松筠伴送,沿运河南下,几乎纵穿中国腹地,到达广州,于1794年1月自广州回国。
马戛尔尼使团访华
在这从北京到广州长达三个月的旅途中,使团可谓见识了“康乾盛世”最真实的面貌。
“事实上,触目所及的无非了贫困落后的景象”,
“(清)贫困得让人吃惊,一路上我们丢掉的垃圾,被人捡去吃”,
“叫花子一样的军队”。
“让英国人意想不到的怪事接踵而至,运送礼物、食品的船只载着两名中国官员刚刚离开,由于有些猪和家禽已经在路上碰撞而死,所以英国人把一些死猪、死鸡从‘狮子号’上扔下了大海。岸上看热闹的中国人一见,争先恐后跳下水,‘马上把它们捞起来,洗干净后腌在盐里’。
比经济上的贫困更令英国人震惊的,是清廷政治上的专制、黑暗和野蛮。登陆定海时,英国人对当地官员提出一个请求,找一个熟悉海路的人把他们领航到天津。年迈的总兵大人一口答应。不过,与英国人设想的出资招募、有偿使用不同,定海总兵的办法是派出虎狼之师到街上搜寻抓捕。
巴罗写道:“他们派出的兵丁很快就带回了一群人。他们是我平生所见神情最悲惨的家伙了,一个个双膝跪地,接受询问。”
在这些英国人以前的中国观中,中国是由开明的皇帝、温良的官员治理,万千子民生活在祥和的环境中,可眼见的事实一下子粉碎了他们对清廷的好感和对中国下层民众的艳羡。” 经过这次中国之行,副使斯当认为: “满清统治是东方暴政的典型,中国不是富裕的国度,而是一片贫困的土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