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国10多年的老海归,说说孩子出海的经历吧(转载,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

对应老买买提的军事天地,观点交锋比较激烈。因为此版帖子太多,所以新帖不出现在首页新帖列表,防止首页新帖刷屏太快。

版主: Softfist

helpme楼主
论坛元老
论坛元老
帖子互动: 634
帖子: 21807
注册时间: 2022年 7月 24日 20:20

回国10多年的老海归,说说孩子出海的经历吧(转载,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

帖子 helpme楼主 »



我是老海龟了,很老的海归,回国10多年,一切安好

连孩子都是国内生的

刚刚看了一个海归归海的帖子,想起去年魔幻的一年

地点上海, 时间: 4-5月

大家就明白了。 我家好在老公喜欢囤货,而且又是浦西外环外的地方,在浦东被封后,我老公发挥了囤货的习惯,在3.31日那天去山姆店拖了一大堆够吃两个月的东西,被我笑话了一天。然后我们就去喝下午茶,感觉偌大的shopping mall就只有我们一家了,天下着冷冷的雨,我有种很不好的预感

接着就是4.1日封控开始,到了一周后小区群里就开始求食物了,我家囤的太多,就陆陆续续送给邻居,都是只送不卖的,收获了一批点赞

楼下还有个医生,居然可以每三天回家一次,到了3.10那天,医生微信给我,姐,我在超市,你要带啥?我说有啥绿色蔬菜就带啥,不计较。 然后医生说,超市货架都没货了,我去仓库里找找,于是医生自己去了仓库,据说自己贴了价格标签,就这么用电瓶车运回了15斤蔬菜和1个大西瓜。 我被西瓜震惊了,迅速的分成三份,邻居们火速地瓜分完了。 记得有一家我偷偷送西瓜送上去的时候(那时候不允许走动), 房门一开,人家就欢呼雀跃起来,那种感觉就像圣诞节小孩子等着分礼物的惊喜感。 邻居然后转身在我手里塞了一个塑料袋,我回来一看是好几斤鱼饼,那都是很贵的价钱了

然后就是医生送菜的时候跟我说,一字一句的说,这次很困难,要准备好两个月,我彻底晕了。医生给我妈妈配了两个月的药,说做好准备,给你一次性配两个月。以前这种药我妈每两周去一次医院配两周的量

好了,封到5月份,我老公想不通了,觉得一定要走,他原来有张Open ticket,一开始是定的5.3日飞往海外,然后5.1日的时候航空公司打电话来了: XX先生,我们5.3日飞机还是照常飞的,请问您有办法出小区到机场吗?

我老公看看家里已经快被封的奄奄一息的几口人,说改成5.17日飞。然后去居委会签了个承诺书,说不回来

到了5.14日看着快临近出发日了,我偷偷给居委会发短信,说实话,我们居委会人挺好的,但是那种环境下人家也不能说什么。 我说我要出去看病,给我开一个上路条,居委会蛮好的,跟我说,有居委会的车送到虹桥机场,what? 这也太划领子了。 我说那么时间表呢? 他说前天晚上送到虹桥,自己入住酒店,凌晨送到浦东机场。 啊,我说这个也太难受了,还是开看病出门条吧。 居委会领的清的,说给我看挂号记录。我马上在微信上找了个浦东的医院挂了个号。 截屏后顺利开出了上路条

然后我就全副武装坐在司机位上开车送我老公去机场了,因为开的是浦东医院的证明,我们都做好思想准备,万一警察说偏航了,已经离开医院太远了,我们最后是不是准备步行到机场

一到路上,发觉满目荒凉,路上警察就跟你在美国中西部见到一个人一样,特别热情。 我递上出门条,说我看病,立马放行,还让我随便开,红灯也不需要停,因为没人...

到了浦东发觉苍凉啊,很多小区都用蓝色铁皮围住了。看不见什么情况

我一踩油门上了候机楼,老公下车的时候kiss了我一下,我一下子就哭了,因为不知道下次见面是什么时候,我说我把孩子送出来吧,毕竟姓你家的,跟着你先走

我老公回到了国外,就开始办理孩子的转学手续。我们一开始是懵的,总觉得转学会很困难,也许是上帝的安排吧,本来已经结束录取的一家学校说今年有一个名额是因为录取的学生疫情来不了了,就空出一个名额,我们火速报名后,在6月份开始了网上笔试,面试,一路顺利地不像话

我们一共报名了两所学校,最后都给了通知书,很意外,并不是孩子有多优秀,而是完全没有预计到这样的好学校在最后一分钟有名额放出来

7月份就拿到了通知书,然后就在上海这里开始申请退学。上海那时候还是陆陆续续地封,跟全国遥相呼应

我当时送完老公上飞机,为了怕后面居委会问,还真的去医院逛了一圈,挂了号。 出门的时候看见医院旁边的小卖部有新鲜的面包卖,我馋的就掏手机要买,看超市的老伯伯瞪着眼睛看着我,说这个超市只允许医院的人买,要工作证才能买。老伯伯的话是带着上海味的,我感觉只要我一开口用上海话求他,他就会迅速地把面包塞到我怀里。就是那种他看着我也很可怜,但是我不开口他也不敢违反规定。我最终舍弃了那个面包,想想别难为他了,万一有人举报就糟了

现在孩子已经顺利在海外就学了,当时匆匆送出来,非常担心是不是能适应,没想到一切都像上帝安排好的。没有预期中的校园霸凌,同学们都很友好,以哑巴英语还交了几个当地朋友。 有时候醒过来,还觉得不习惯,身边已经没有孩子了。 我还继续留在上海一段时间,孩子、老公都走的太匆忙,家里很多事情要处理掉,包括房子要出租,老人要安排好等等

有时候想想跟做梦一样,12月份阳的时候也是一个人,当时怕的要死,跟老公说必须每天给我打几个电话,看看我是否还活着,结果很顺利地就康复了

其实我是天生比较乐观的, 在美国的时候已经也经历过找工作,要混身份等各种揪心的事情,所以抗压能力还好。只要明白最终目的就是清零,那么就比较坦然,所有的不合理都是建立在有阳性的基础上。但是现在的上海,大家都是没吃过苦的。居委会是基层部门,大家都懂得,几十年都是一帮子老阿姨,没啥能力的,碰到这么难的情况,一点想法都没有了

我们小区靠近一条天然的河道,于是晚上就有人偷偷地划船出去到农地里收菜,那个时候农民也封控了,菜不收掉也是烂掉。 这个船就是那种橡皮艇,半夜偷偷划出去,声音有点大。结果第二天,一个白富美就在小区群里说,昨天半夜是什么动物划水,声音那么大。。。 知情的邻居就悄咪咪地说,可能是个鳄龟,还有人贴了百度词条,解释什么叫鳄龟。白富美就在群里@物业,物业,物业,你们能保护小区居民安全吗? 你们能出去把这只鳄龟抓掉吗?

我们一帮子人在群里也不敢出声。大家都怕被举报追责

再过了一阵子,风声没那么紧了,就有附近小区的人划着船来看我们。 其实只要小区没有阳性,居委会也就睁只眼闭只眼。有些邻居心态不好,自己没买船,就去居委会举报。(国人就是这么有意思)然后居委会出了一个通告说,“你们不要船划来划去,造成小区间串联”,也就没下文了。整个封控就是居委会奉命办事,但是我们又比较争气没有阳性,大家就捣浆糊

话说给孩子申请学校的时刻到来了,我们是等于挤上车子的,我老公自己去了一次学校,都快涕泪横流,把我们归类为难民一类,招生官心一软就说还有一个名额空着,你们快点填考试表格,准考费多少大洋。 喜出望外马上填表格。拿到通知书的那天都感觉像梦一样,突然之间就完成了乾坤大转移,别人要准备几年的,我家怎么两个月就完成了

解封后的6月,和一群姐妹们一起吃饭,一桌饭局10个人,都是有海外身份的,到了2023年初再聚,就只有6个人了。4个人撤到了海外。其中一个人讲了邻居的故事很彪悍,就是疾控中心打电话说要十字转移,就是感染病例的十字方向都要去隔离, 2小时后车子在楼下等送去方舱。 这个邻居马上收拾行李,在2个小时内带着两个孩子直奔浦东机场(不知道怎么出门的),然后随便买张机票就出国了

我还是觉得自己的抗压能力比较强,可能年纪大了,对很多事情能看穿本质,本质就是要清零,但是执行起来下面一塌糊涂,粗暴简单。这么多年体制内沉淀了一批躺平不干活的人,所以每次有啥命令,下面都不动脑子,按部就班执行。让这次大家这么反感的就是没人出来解释,没人出来告知后续怎么办,但是从这次锻炼来看,后续出各种政策会更加迅速,一次性调整到位,就是we are experiencing turbulence, pls buckle up...

后面经济改革更猛烈

大家坐等看我的预言是否正确

我还真不是天涯写手,再写几段吧。封控开始没几天,小区群里开始跪求的第一批物资是 。。。快乐水,也就是肥宅水,学名 Coca Cola,我没想到有那么多人还对这个上瘾,我翻翻家里的仓库,还有一打过期的,于是小区群里我刚扯开嗓子吼了一句 谁要,下面一堆手举起来。邻居们都很自觉的拿走我家门口的可乐,留下各种纪念品

到了第五天,小区出了一个阳性,而且是哭笑不得的阳性,这家人的老家父母跟在上海的儿子同住,父母闲不下来就去捡纸箱子,于是就阳性了。儿子一个劲的跟大家道歉,但阳性就是阳性,这下坏事了,刚才说了,只要不出阳性,居委会也懒得管你,就过几天扔一堆物资过来,大家自己分就是。有了阳性,如临大敌,不但左邻右舍都要靠我们这些志愿者送货上门,楼门口都有人24小时打地铺看守着,据说是700元一天看守费。 一下子就成为阶级对立面了

封控到了第二个星期,自从楼下医生跟我说两个月,我已经万念俱灰了。那天,不知道怎么搭讪上一个房产中介,是小区一个邻居托中介买烟,顺便我让中介带点油盐酱醋回来。我就很迷惑地问中介,你没被封吗?

中介很自豪地说,姐,我们住的是商铺房,没封,现在我们都在外面跑腿呢,跑一天收入1000。我说 what,居然可以收入那么高?

他说,姐,你要啥服务,我都能提供,我们这里有可以挂“钱大妈保供”牌照的小车,送你去机场以及任何地方,比黑车司机便宜多了,你只要躲在货仓里不说话,躺下来就能送去机场,良心价1500

还有,你们小区要买东西,我都可以去装货送过来,这个保供牌一天使用费2000,我说不是新闻上说过吗,要抓的。中介说,所以我们现在是提供一条龙服务,不是卖牌照

好吧,真是机灵的小伙

靠着这个机灵的中介,我们小区就没饿过人或者物资不够过,最早的时候,物业还嘟嘟囔囔管了几次,后来中介每次卸货都标配好消毒剂,各种喷杀,再给物业每人一点吃的,就皆大欢喜了

其实封控期间公务员兄弟们很苦逼,他们不允许发微信朋友圈,要“正能量”,恰好我有级别不低的公务员朋友,那真是苦的一塌糊涂的。两个月睡在办公室,换言之就是没洗澡。而且公务员问责更厉害,是绝对绝对不允许出一例阳性。大家还记得第一批复工的企业吗?基本都是上汽,宝钢之类的国企,那个消杀流程变态到大家都不想干活,午饭吃饭,上厕所都要严格区分

你说公务员能力差我觉得是有依据的,比如被下岗的那个北蔡主任,就是一开始没关注那里的群租,农民工,居委会下去就做做样子,做个核酸。导致农民工到处乱窜传播开来。而且缺乏基本常识,用石灰水来消杀,被群众们群嘲了一番,如果那时候北蔡控制的好后面不会那么泛滥

还有4/1一开始,就排队下楼做核酸,连傻子都看得懂排队那么紧密肯定会传播,这些居委会的好像无所谓,就为了完成任务,上面说啥就做啥,几十年就这样。你说她们完全不懂吗?未必,自己私下里都会说排队人那么多,防护做做好,但是体制内就是这样,你主动去想办法,居委会老阿姨们还会教育你“不要没事情乱来”,我家居委会主任就是疫情期间被大家举报下岗的。几乎找不到人

对于疫情这个事情吧,大家记住两点,这两点未来做任何实情都是对的

1. 国家永远是对的,永远不要提反对意见
2. 搞清楚目标是什么,国家不会为难你,你只要达到目标,中间不犯法,创新性去做,不贪污,愿意扛责任,国家的宽容度是很大的

很多人搞不清楚这两点的关系,唧唧歪歪太多了。其实想说的就是很多事情国家也不知道怎么办,摸着石头过河,现在纸上谈兵的人太多了,体制内从来不缺老干部们提意见,但是能干活的太少了,其中有能力干活的一半在坐牢(既然有能力干活,也有能力干别的)所以你只要记住第一点,不犯法,甚至打点擦边球,但是结果是好的,为民谋利了,基本都愿意给你放行的

说到现在经济环境了,大家都非常悲观,民间真的一分钱都没了。我自己送孩子出来后,今年初还出来一次,跟老公,孩子团聚了,老公问我能不能辞职就居家主妇了。我有些犹豫,其实回国那么久,作为老海龟,一直没看懂国内的环境,反而是现在郭嘉出的政策都是看得懂的,比如注册制的推行,打破原有的房地产信托非标,这些都是国外的做法

那个信托公司的房地产信托不就是海外著名的CDO吗?当年我回国我被惊呆了,这种有毒产品都能卖给老百姓,国外好歹CDO是卖给机构投资者的。居然也没人说,监管也不管,都是出了事我已经退休被来找我那种。 谁发明这么缺德的产品的? 国内的房地产信托都是前融有些连抵押都没有,CDO好歹还是collateral有抵押的

在那种环境下,人性的恶被宣扬的淋漓尽致。 谁是善良的,谁是有能力的看得一清二楚,就像我家开车去机场这件事情,居委会的人就十分善良,主动的告诉我居委会有班车。我在成功送到机场后,也给居委会的留了一个微信,说此法可行,让更多的人可以悄悄的去机场,而不用去花7000元叫个黑车

我其实不是怎么相信善有善报这个说法的,至少在短期内不会。但是我相信在国内是形势大于人,要跟对形势比啥都重要

我之前发过一个帖子,就是关于回国找什么工作,我们现在处在历史变革的阶段,找错赛道都是一辈子的事情了。如果你说我只是想要一份5000元的工作,那无所谓,熬过现在这个困难的时候,5000元的工作还是遍地找的,但是,现在是人才供过于求,如果找错赛道,你还想顺着金字塔往上走,后面都非常困难了

比如大概上两周还有一个富豪,给我发了一个PPT,他自己投资了两个亿左右,现在想融资,到处在找钱,还希望我能介绍有钱的朋友一起来融资。我简直快服了,国家严厉打压的住宅房前融还不收手,无非就是不愿意亏本卖,要是我的话就直接亏本卖掉,去国家鼓励的行业。这个富豪公司里一堆金融精英有啥用 走错赛道一辈子就over了

我想说摸着石头过河的意思是,现在所有的方向都是往国外靠拢,但是中国的国情,中间流程怎么走,都是要符合国情去设计的,大家有过工作经验的就懂。比如大家都知道,科教兴国,我们现在的教育体制肯定是出了问题了,都是在培养刷题的高考尖子,而不是注重于科学研究开发,但是中间怎么进行了,总不能把高考制度给废除掉,那各种条子声满天飞了。所以我刚才说的就是大家别抱怨,给出一个具体的可执行方案。现在都来不及改革教育体制了,而是直接鼓励大家科教创业,这一年变化很大的,原来一些投资经理都是金融业毕业的,现在都失业了,被裁了。这一年新招的投资经理都是理科出身,在研究所混过的,有工业经验,就说明很多问题

说说我家的情况吧,我们在拿到录取通知书以后,虽然觉得是上帝的安排,但是自己也回想过所有细节,到了今天,发觉国内的整个教育体制对孩子的创造力束缚很大,偏偏在12月份ChatGPT这个横空出世。接下去就是颠覆性的发展了。连传统互联网都被颠覆了,预计国内接下去就是一堆微信小程序链接ChatGPT接口

说说我自己这个专业吧,10多年前,我们金融业做一次业务,至少要十几个人,大概忙到晚上9:00 10:00才能够把业务完成,到了今天我发觉我一个人甚至不用请助手,就可以轻轻松松的把业务完成了,这就是科技的力量。所以回头看看,我以前那些忙到10点的手下现在都在外面晃荡,有一搭没一搭的拿点介绍费,让他们回去做运营,拿5000块钱到1万元的工资,他们又不愿意,觉得自己是有10年经验的了。这些人的状态都是手机治天下,靠一个手机,跟人喝咖啡以为就可以拿一笔中介费,殊不知到了今天,信息都是透明的,中介都很难了,以前所谓的中介费,其实都是大家利益勾兑,通过中介创造了中间环节,留存了费用,信息本身就是透明的

今年初我阳性康复了以后,就直接买了一张机票,去国外看老公和孩子了。走在街上感觉大陆人很多啊,都是有种逃出生天的感觉,聚个会都是哭错乌拉,我成为了正能量最高的那个

其实解封后,陆陆续续听到过很多新闻,当时微信被禁的,被删掉的,都证明是真的,年轻人都有很多选择一了百了的,这出乎我的意料。那么年轻的生命,就选择了离开,毕竟也就是几个星期的事情,这一代人都是独生子女,都是在家长的保护和宠爱下长大的。衣食无忧,岁月静好。据说离婚的也很多,是的,大家一个屋檐下,那么狭小的空间,如果还计较你的我的,那确实走不下去。我老公从4/1开始负责全家三顿饭天天烧,是我的话都快崩溃了。结婚那么多年感觉这次他给了我最大的安全感。笑眯眯地听我诉苦不插一句话。以至于送他去机场的时候,我说,我想起了张爱玲的倾城之恋了,如果把这一场疫情看成和病毒的战争,我理解当时张爱玲写的环境气氛了。这个男人已经不是遮风挡雨,而是共赴战场了

年轻时的爱情在中年都是责任感,重要的就是一家人在一起。他确定我状态OK后,才跟航空公司联系赶快改机票出国给孩子办转学手续

富豪们早就资产转移了,包括现在上新闻的那几个,国内躺平,哭错乌拉,国外几十亿,随便你怎么爆雷,他就躺平

这是谁的责任呢?这里不展开了

这个星期各大城市都交通拥堵,大家都在喊,经济回来了,其实:

1. 原来躺平岁月静好的也起来找工作了
2. 原来去外地的发觉外地更差,又回上海找工作了

反应在我的生活中:

1. 保姆阿姨们也在求工作了,以前都是阿姨一出来就抢光,现在中介那里坐着排队
2. 现在的猎头是向劳动者收费,不是收公司的费用,多可怕,公司已经没预算了,这些低端猎头开始骗没活干的老百姓的钱了
3. 朋友圈晒岁月静好的现在都改成自己做美食,自己做手工,还有微店出售。全体的保姆改成钟点工,钟点工直接辞退

到了6月宣布解封,其实阳性还是星星点点在,只是没法再封闭了,于是就陆陆续续开放上班,当时堂食还没开放,到处都是各种卧底餐馆的新闻,吃个饭都要接头暗号,老板才会熟门熟路地带到包房。 还有餐馆摸黑吃饭严防疫情检查大队的。 就记得突然有一天各种朋友群里都是大喊:赶快去囤货! 当然大家都不敢说封控两个字,不信谣不传谣,这个可不是能乱说的。但是当时的导火索就是突然要求全民核酸了,于是就被联想到要再次封城。“上海发布”在声嘶力竭地辟谣说,大家不用慌,物资供应充足,但是越是辟谣大家越是忧心忡忡,连上班的都请假回家了

想想家里还有两个月前囤的干粮,我惆怅地离开了超市,重新加入了已经退出的团购群

结果...那个周末开了个大会,根本啥事都没有,警报解除,大家周一走在路上都有种不真实的飘忽感觉,似乎幸福来得有点快,不知道什么时候就关进去了

这样的乌龙上演了好几次,记得有一次在国金中心,上海的顶级商场,也是突然之间商场有人大喊一声,有阳性,就看到各路人马你争我抢,夺门而逃。当时的政策似乎是只要发现阳性,立刻封商场,里面的人统统封在里面,要核酸后等待结果出来才能够放人,这一来估计有些人就要席地而睡了,所以这也是大家一听到有阳性第一反应就是向外逃窜。几个外资商场算是比较人性化的,在锁大门方面慢慢吞吞,似乎留了个口子给你。 那些国有管理的,真是一把菜刀下去,干脆利落

记得暑假的时候带孩子想去登顶上海中心120层,兴冲冲到了那里服务人员说必须当天的核酸才能进商场,而且当场补做都不行,我环顾四周,偌大的商场几乎没有客人。上海中心是国有管理的,一点通融都不行,我暗搓搓地想,是不是服务人员借此躺平,都不用干活了。我们无精打采地跨过一条马路去了国金,发觉里面人潮涌动,只要72小时核酸就行了

到了10月份开完会后,大家警戒心也放松了,而且天气逐渐转冷, 疫情到处此起彼伏,上海人大概已经封过两个月,云淡风轻地看着全国各地人民到处封控,网上还有上海人民指导北京人民如何囤菜的攻略。 一直到了11月底才认识到上海这次还是躲不过,都准备再次封城了

我老公之前未雨绸缪,替我老妈申请了签证,我是绿卡,让我们随时可以飞出来。看着形势越来越紧张,我下手给老妈定了一张飞机票,在最后破防的前几天把她安全地送上去国外的飞机。送走没几天就开始大规模的躺平了,我果然中标,在12月中旬终于阳了。想着那张昂贵的飞机票,感慨还好动手及时把老妈送出去了。否则留在国内这么一个患病高峰,我也不知道她会不会挺得过去

至于我,就安安心心地等待阳的来临,该来的总会来

熬到疫情平复欢庆春节,整个中国似乎回到了原先的状态,那些消失的人都不再被记忆

朋友来上海出差,说真没劲,上海没恢复过来。我说,何解?

他说,去了北京和深圳,高档餐馆都是提前订的,上海不用定一直有位置

我说要么你来关三个月试试看,我放你出来估计连吃饭的勇气也没了,还高档餐厅呢?我们都已经无欲无求了

我的头像很有意思,就是邻居封控时遛狗,看到河道里隔壁小区的主人划着皮划艇带着狗出来放风。 当时我邻居那只狗痴迷地望着河里那条狗无限羡慕,路都走不动了。狗通人性,其实也想出去快乐快乐

很多人还太年轻,如果连我的文章都看不懂(现在写文章都要拿出鲁迅先生的隐喻了),那大概率你是不太适合在中国干商务工作的,做技术开发可以

现在挥着鞭子催人干活的都是基层,反而到了上面都比较开明,你随便说,人家认真听。北京的领导真的都非常好,非常大局观,而且不要相信自媒体说的,大部分北京的领导都见过市面,国外怎么做人家清清楚楚。 会对你比较宽容,说,先尝试一下,给你们试点做一下

到了街道办,老阿姨就是一句,“你不要跟我解释什么,就是这么规定的,你有本事找上面反应。”如果你做的稍微偏离了一点,老阿姨就从角落里跳出来,“不许这么做! 谁告诉你可以这么做的?” 或者你高高兴兴地做完了,老阿姨又说:“ 我早就知道可以这么做,之前我们缺人手啊,没办法,我加班都加到晚上10点

总之,基层很烂,真的很烂。但是老百姓接触的只有基层。所以在任何机构,任何国家,尽量逼着自己往上走,接触最好的那群人。 什么office politics, corporate ladder, 过了这个阶段就好了。就是人为自己活着,工作是一种享受了。在基层跟老阿姨斗智斗勇,会搞得你精神错乱,怀疑人生。根据现在的退休规定,还延迟退休,完了,你斗不过这些老阿姨的

我送个孩子出国发个PYQ, 一堆老阿姨平时看不起我的(都不知道我家情况,我也很少说,我家一直是义务制教育的,没有国际学校),马上问,怎么办的手续? 能开后门伐?

解封后大家聚会的时候议论的都是层出不穷的奇葩事件,大部分都是来自于基层的不干好事

其中这个乓乓响的故事轰动了整个上海,而且到今天也没人出来解释,也没有成立任何调查组,基层的烂不是大家可以想象的。但这个高曝光度的企业震撼了上海人

原因在于为了要在香港IPO, 这个乓乓响公布了真实财报,就是在上海封控期间,来自于团购的利润率是70%

根据招股书披露,今年前五个月,乓乓响的毛利率畸高。具体为,团购团长业务毛利率74.7%、个人客户毛利率52.6%,政府机构、临时及应急服务供应商、为雇员采购的实体业务毛利率分别为73.6%、83.8%、74.6%,只有其他企业及机构客户的毛利率低于50%,为36.3%。整体上的毛利率为69.6%

而这个企业的发家或者说是原有的业务是为幼儿园、学校配餐!这又是个超级垄断,超级黑的行业。 坊间陆陆续续有爆料合作的是普陀教委,还是一句话,没证据,没办法

大家再看看保荐人,现在有节操的国企都不敢给这种企业保荐了, 明摆着要有政治风险的企业最后找了个民企来保荐。整个故事很符合现在热剧《狂飙》里面的剧情,就是看着似乎都很市场化的运作,有着不可言喻的暴利

我前面说过其实北京的领导大部分比较踏实肯干,眼界也比较开明,烂的是基层,比如居委会,以及至今不知道谁给了乓乓响业务的,连调查组都没有的

另外一件群众用脚投票,政府知错就改的事件就是著名的巴黎贝甜

在疫情封控期间封闭工厂,巴黎贝甜安排部分因疫情防控措施无法回到住所的员工前往其培训中心暂时过渡,并利用培训中心烘焙设备及物流中心配送的原材料制作面包自用。随着疫情封控的持续,周边社区对糕点产品需求增大,员工们于4月23日~26日期间,在上述培训中心内从事糕点类食品生产经营活动,而该地址未取得食品生产经营许可相关资质。上述行为属于未经许可从事食品生产经营活动,对其处以没收物品、没收违法所得5.85万元、罚款58.5万元的处罚

这是来自于官方的报道,简而言之,就是一帮子培训生被封在虹桥的培训中心里,然后就自产自销,用公道的价格把面包卖给了周围吃不饱的群众。 一共也只有5.85万元,结果罚了58.5万元

事情闹起了轩然大波,以至于那几天巴黎贝甜人山人海买面包,上海人就是这样的,你说没执照罚款,我不能质疑你的法律,反正国家的规定永远是对的,但是大家情感上无法接受,一边是乓乓响仗着有牌照赚74%的暴利,一边是大家食不果腹结果还被罚款

事情后面发展说是监管部门说,请巴黎贝甜反馈意见,可以再议,后面不知道有没有实际交罚款。总之,各种魔幻现象交错发生。 也没人说明封控期间是谁举报的,怎么可能有人现场取证, 市监局的人又怎么可以走动去现场罚款。 都是谜一般的故事,总之,基层的现象就是当你动了某人的蛋糕,就会有千万个乓乓响这样的地头蛇来找麻烦

所以永远不要忽视居委会的力量,疫情间能自由走动的也就是这些人了。所以我反复说体制内烂到根的就是这些基层。巴黎贝甜闹大引起关注后,其实后面的反馈就很聪明,就是可以允许巴黎贝甜提交行政异议。我猜想引起高度关注后应该没罚款了。但是难道在国内做个业务永远要靠自媒体曝光吗?

疫情是个特殊情况,放大镜,其实大家都很难做。我有时候也问自己,如果我在上海封控期间也感染了,我会怎么样?

1. 我不会去做核酸,因为我知道我的命运就是被送到方舱
2. 出于市民道德,我会让家里人不要出门以防感染他人。在家里我一个人找个小房间封锁几天
这是我能做的。 如果被抓到,不怨天尤人,也不难为上门拖走的人,会提要求送比较好的方舱要求,乖乖去隔离,憋14天

北京有个著名的案例,就是一个原来法院的领导退休后跟执行民警辩论的场景。他已经退休所以无所顾虑,可以被拍了视频传播。如果他还在任上,心里觉得不对也只能执行

在上海当时徐汇区那里要求将居民楼反锁,大门贴封条。因为牵涉面太广就要志愿者贴,志愿者又不是体制内的,公开说,不干,这种事太丢人,犯法

所以谁给你发工资,谁给你饭吃,在封控期间是决定性因素。 大家可能会说,这不是大家最怕的? 为啥解封后都逃出去了?就是怕这些谁给你饭吃你就听谁的人乱执行

这个不展开了,但是过去就是过去了。我觉得一切都是排演好的剧本,我们都是其中的演员。还有我们只看到我们能看到的,比如张文宏,他确实很专业,但是他只看到他的专业,看不到其他的。封控的决定并不是基于科学或者医学,更多的是其他因素

我这两天在参加一个企业家线下会吧,我也是第一次参加这样的聚会,以前我参加的都是专业论坛,那都是各种高大上,上台发言的都是金融业精英。现在来到一个接地气的团体,很是感慨,有一位企业家报告说现在顺丰送美国的快递是9元一公斤,啥概念,好的时候可以开到100元一公斤的运费,现在最低9元,为什么呢?供应链都在封控后撤出了,特别是上海附近,现在快递的运力过剩就价格猛跌,接着一位企业家给大家科普裁员时候需要注意的事项,以及现在的劳动法对企业家的严苛。对于在美国呆过的各位应该也会惊讶,国内企业如果规范经营的话,成本负担是在世界上领先的。也第一次了解了上海的企业是最规范的,部分企业家为了减轻压力,已经把员工社保移到外地去了。比如以前有个陋习,就是小企业只按照最低工资给员工交社保,那就是2590工资的标准,后来上海要求按实上缴,如果工资是8000就按照8000来交,否则按照漏交的10倍罚款

这个虽然保护了员工,但是在现在的环境下没有老板可以盈利,再缴纳那么高的社保那就是杀鸡取卵。这就是现在上海倒闭潮的根本原因

那么供应链去哪里了?就是俗称的东南亚,包括越南,泰国等等。这就是典型的MNC流程,去年4-5月份的封控,MNC往往需要很长的时间做决策然后撤出,因此2023年将是上海或者长三角大量外资企业撤出的高潮

上海有个充满生活气息的本地论坛叫篱笆,基本都是上海女性吐槽的集中地,在2020年前论坛的口号就是工作要“事少钱多离家近”,我当时第一次去这个论坛,被一帮子大小姐们震撼了,印象中有一位美女说今天第一天去上班,从浦西开车到浦东,迎着初升的太阳向东开到公司,就决定这份工作不想继续了,因为每天开车都要迎着刺眼的阳光开车不舒服。到了2023年,这个论坛充满了老公被裁员了,要怎么应付占据了主导地位。每天就是无休无止的争论,我总结了一下,基本老公能做的工作就是外卖,快递,滴滴,女人的话,阿姨和保洁是拉不下脸去做的,那就只剩下微商,团购了。所以和篱笆上的女性对话是一种比较沮丧的经历,因为她们的思维已经被固定了,而在这里能感受到的就是中国的未来,不管你的观点是否和我相同,但是至少是在思考人生中

唉,转眼一年多过去了。给大家补充一下2023年的光怪陆离吧

真是一言难尽的一年,虽然从公开数据上大家也都看见了,但是突然而来的冲击之大无法想象。国内也就控制了舆论,使得很多情况没有完全释放。比2008年要差上十八条街了

先说公开数据,刚刚公布的,2023年国家吸引的外商投资是30年以来最低的一年,低过1993年,我们不谈这30年的通货膨胀了。接着就是大量的MNC撤出,最早还遮遮掩掩,现在也不害羞了,或者鼓励说真话了,公开数据就是上海的商业区空置率最高是70%,漕河泾、张江这两大工业园区都是60%。导致上海出台政策这两年不允许造新的商业楼,争取今年底把空置率降到平均30%以下。现在倒真是外资进上海的好时机,我的一个朋友公司就是刚拿到市政府免费给的办公场地,还在市中心黄金区域

我是金融圈的,2023年金融圈就是重灾区了。前两年还在托关系才能进的公司,现在都是飞一样的逃离,我的老东家原来每年校招都是985硕士起,这两年说是已经没有30岁以下的,能离职的都离职了。剩下一帮子40岁以上的混日子

如果要一句话形容金融圈的微信,就是“这里的黎明静悄悄。” 我也不知道多少人被裁了,只知道如果私信一问,基本都是我已经离开的回复

招聘的热点回到了实业,如上面所愿。 比如比亚迪,前几年还是大家用来垫背的,外号叫小迪。2023年小迪正式升级为迪爷。据说fresh graduate工资开到2.3万,对比下来,金融业是一路减薪。而且估计有过通知,不准上社交媒体,全靠私下聚餐时交流。级别高的,处长级以上的,大概对折了。基层的员工打个7-8折。更倒霉的就是后面肉眼可见金融机构的撤销、合并等等,预计50%的金融业从业人员会失去工作

今年各大金融机构的年终奖就是互相比惨,还不能上朋友圈吐槽。譬如,网上爆出来员工年终大会抽奖头等奖是“跟书记谈心一小时”就是本人前公司的真实事件。听得我下巴也掉了,据说二等奖是“跟总经理谈心一小时。”三等奖还是比较有良心的,是“跟副总在食堂一起吃顿饭”

朋友说浦发银行年终奖是“一封家书”,就是让每人发一个自己家属的账号,公司给家属账号打入2000元算年终奖,员工本人的奖金就是一封家书

国内的劳动法其实是比较严苛的,导致用工以及辞退成本很高。现在很多在上海的民企连裁员也没钱裁,就是混着混着,有一天老板不见了,直接跑路出国了。然后企业走破产流程,人社局,劳动监察大队什么的也帮不上忙。其实这种企业的员工一般前几个月就有征兆,比如公司人浮于事,没活干了。财务会发觉公司的账户上没现金了,有的小公司工资都拖欠很久

我曾经是一个比较著名的日本食品品牌的会员,该店是做蛋糕起家的,也会售卖冰淇淋,奶茶等等,在很多中心商厦都有分店的,我还充值了1000多,结果有天去消费,发觉他们已经几乎没货了,只剩冰淇淋了,店员跟我说,姐,我们快关门了。仅有的一些库存,老板让我们拿个人微信扫码,你们付钱就直接进我的个人账户,因为公司已经三个月没发工资了

然后我就开始电话联系他们总部,要他们退钱给我,在等总部来人的那一个小时里,我听到了一个悲惨的民企老板的故事。五味杂陈,不知道是谁的错

上海刚刚解封的时候,这家店生意是迅速复苏的,这也是老板后来大资金去日本进货的原因,为的就是把疫情时候的亏损补回来。结果才干了几个月,当时从日本进了一大批货,在海关等清关的时候,日本开始排废水了,于是海关就拖着也不给理由就是不清关,用的口径就是要谨慎处理。他们的货物可是冰淇淋和蛋糕啊,保存期很短,拖了三个月就全部报废了。老板当时把自己的房子也抵押进去了,还是没扭转过来

这故事呼应了我在上海封控时的见证,就是基层都是躺平不干活的,没有人站在民企企业主这里,如果觉得有危险,那就应该公开告知风险,让商家选择打折出售,消费者不讲究的愿意买打折的就买,不愿意吃“排废水”的食品的可以不买。可惜没人愿意主动做事情,都是以“谨慎处理”拖着。那海关为啥拖呢?当时不是有很多粉红们叽叽喳喳,抱着爱国的借口抵制所有日本商品

后续的故事,员工说,老板一直在求日本这里先发货再付款,让他有机会东山再起,结果日本拒绝。现在老板说倒闭后,做个中国品牌,不用日本全进口了。祝愿这是一个新的国产品牌的开始吧

这一年最悲催的是中年中产阶级,很多人之前都是杠杆买房现在被裁,之前房贷的数额很多都超出了双方老人可以帮助的范围,老人们最多支持个生活费差不多了。房贷的话很多是没法持续替中年的孩子们覆盖的,婚姻本来就是一次财产重组分配,在发生一方或者双方失业的情况下,等于是要重新进行分配,于是这一年就创造了国内离婚率新高

先放个截屏给大家参考,这个还是上海。另外有一个抖音定位在安徽某三线城市的,说今天民政局门口排队离婚的100多对,结婚的一对也没有

年轻人么,我接触的少一些,但是看到过真实数据,有一份复旦大学2023年就业记录流传出来,很真实,因为标注了每个上海生源的中学,我看了一下经管、金融、财经类几乎全军覆没,能够申请到海外读硕士的似乎也就50-100名排名,倒是物理、数学系有看到被藤校录取的。大部分都继续读国内硕士,小部分就业的单位都呲牙咧嘴的,连传统的四大会计师事务所都看不见

说一些“洋溢着积极向上”气氛的消息吧。 我这个帖子一年前写的,也有层主不相信或者觉得我不够客观的,认为我在PUA大家。 现在这个社会大家都太依赖于社交媒体了,但是有些变化社交媒体是看不到的,社交媒体无非是为了带货拉流量,真正有营养的内容很少

先说一下我的背景,我本科是国内某大学基础理科毕业的,我当时的辅导员现在荣升本学校某基础学科学院院长,所以说的消息基本可靠。大概在两年前左右,我原来一些大学同学一直在外面“走穴”的,就是名字挂在系里,但是人在外面干活,自己开班教奥数啦,搞各种项目盈利啦,都在吐苦水,就是上面逼他们交论文,我们这种学科的论文又不能造假的,交不出论文就自动除名了,这是之前20年从来没有过的事情,以前似乎跟领导打个招呼,说类似“停薪留职”就算了,现在是来狠的,必须out。所以同学聚会的时候有感受到他们的苦恼

这次我们院长正好叫了另外一个国内top学校的院长一起吃饭,我也有幸参加。才知道了很多大发展,就是过去三年国家在基础学科这里注入了大量资源。比如大家看到过新闻说腾讯,阿里各捐款1000亿,后面就没有下文了。事实上,腾讯有100亿拿出来捐助了全国300位基础学科研究的大拿们,我们学院拿到了几个。平均每人3000万,听上去很大的一个数字,好像这些教授也习惯了清贫生活,仍然穿着90年代的衣服,也不知道怎么把这个预算花掉。我们做基础学科研究的,连实验室都不用建,就一些出差开会费用最多了。还说华为原来自己有一部分的研究功能也外包给我们学院了,自己不研究了

系里钱是不缺的,缺的是学术上的氛围和专心做研究的人才。比如院长吐苦水,他最近的任务就是要把一个年轻有为的教授留下来。人家原来是美国博士毕业的,系里给的工资就高过美国的工资了,更不用说配套的房子都给了。人家还是说不喜欢国内的学术氛围,而且他在美国的两个导师都拿某奖了,他一定要回去美国,人生梦想就是拿奖,美国那里的藤校连教职都没给,只给了一个类似于faculty的岗位。校长给了死命令说一定要留住人才。院长说人家要是拿了大奖,说是我们学院培养的,不也挺好?

我问具体些来说人家为啥说没有学术氛围? 其实就是国内很多评选、升职机制还是以行政路线为主,大学里面有权力的人还是走党建路线搞脑子的, 比如我们要评中科院院士了,就得去拉关系,拉选票。人家搞学术的是不屑于这些的,比如我们系里那些教授,自己不会填写评选表的,你给他填完让他签字都要咕噜咕噜半天,都是清高惯了的,而国内评选本来就要求很多很多,各种要求,一般人不花个几个月把所有材料准备好还真不行

而新闻上也好,社交媒体账号也好,大部分报道得奖的,都是社科类,会发觉都是一堆garbage in,garbage out。似乎这些奖都是为领导们升迁度身定制的,通篇都是唱红歌,洋溢着积极向上的气氛。在这种氛围下, 搞专业学术研究的会不胜其烦。但是这些社科类的奖项地位高啊,得了就能升迁。我们搞基础研究的,一般都要45-50岁左右才进入黄金期。所以年轻人是熬不住这个阶段的

上次由 helpme 在 2024年 5月 1日 14:29 修改。
看不懂脸色、分不清局势、见不惯人心,三者得其一,便是取祸之道
helpme楼主
论坛元老
论坛元老
帖子互动: 634
帖子: 21807
注册时间: 2022年 7月 24日 20:20

Re: 回国10多年的老海归,说说孩子出海的经历吧(转载,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

帖子 helpme楼主 »

看不懂脸色、分不清局势、见不惯人心,三者得其一,便是取祸之道
NoDinner
论坛支柱
论坛支柱
帖子互动: 476
帖子: 12750
注册时间: 2022年 7月 24日 21:02

Re: 回国10多年的老海归,说说孩子出海的经历吧(转载,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

帖子 NoDinner »

肯定是真的,肯定是女的
denizen(恓惶的反革命家)
论坛精英
论坛精英
帖子互动: 75
帖子: 5343
注册时间: 2022年 8月 2日 16:22

Re: 回国10多年的老海归,说说孩子出海的经历吧(转载,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

帖子 denizen(恓惶的反革命家) »

NoDinner 写了: 2023年 2月 24日 10:47 肯定是真的,肯定是女的
呵呵,如果是在美国,疮瘟一年二年时肯定歇斯底里大喊为什么还不封控!

三年四年拿着mRNA疫苗潜入洪波家企图给人扎针!
Wawa123
论坛支柱
论坛支柱
帖子互动: 240
帖子: 9587
注册时间: 2022年 7月 25日 01:09

Re: 回国10多年的老海归,说说孩子出海的经历吧(转载,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

帖子 Wawa123 »

这么长 姑且认为是真的
helloworld88
版内封禁中版内封禁中
帖子互动: 36
帖子: 929
注册时间: 2022年 10月 24日 01:08

Re: 回国10多年的老海归,说说孩子出海的经历吧(转载,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

帖子 helloworld88 »

滚回去,,受这罪 是何苦呢。。。。
头像
newIdRobot(新器人)
论坛支柱
论坛支柱
帖子互动: 364
帖子: 12308
注册时间: 2022年 7月 21日 21:29

Re: 回国10多年的老海归,说说孩子出海的经历吧(转载,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

帖子 newIdRobot(新器人) »

Mark
zmimy(mimi)
论坛元老
论坛元老
帖子互动: 987
帖子: 18100
注册时间: 2023年 1月 4日 16:12

Re: 回国10多年的老海归,说说孩子出海的经历吧(转载,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

帖子 zmimy(mimi) »

真是个老傻逼海龟
jiujianoufu
论坛精英
论坛精英
帖子互动: 291
帖子: 6851
注册时间: 2022年 7月 25日 06:54

Re: 回国10多年的老海归,说说孩子出海的经历吧(转载,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

帖子 jiujianoufu »

写得很乱,但看得出是个当老婆的好料。咱家的廉颇有她的千分之一,我也满足了。
hahan
论坛元老
论坛元老
hahan 的博客
帖子互动: 817
帖子: 17818
注册时间: 2022年 7月 23日 23:48

Re: 回国10多年的老海归,说说孩子出海的经历吧(转载,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

帖子 hahan »

他妈的
这帮小资中产
吃着tg的
拿着tg的
操着p民
还一万个不满意
真鸡巴恶心死了
决不能让这些小资中产跑了
x1 图片
急急如丧家之犬
忙忙似漏网之鱼
SmashYou
职业作家
职业作家
帖子互动: 25
帖子: 694
注册时间: 2022年 9月 20日 09:14

Re: 回国10多年的老海归,说说孩子出海的经历吧(转载,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

帖子 SmashYou »

真他妈的大傻逼矫情秀优越感上海人,写作跟屎一样,都不妨碍她吹嘘自己
wuliao(Wuliaotouding)
论坛支柱
论坛支柱
帖子互动: 303
帖子: 10274
注册时间: 2022年 8月 25日 07:00

Re: 回国10多年的老海归,说说孩子出海的经历吧(转载,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

帖子 wuliao(Wuliaotouding) »

SmashYou 写了: 2023年 2月 24日 12:00 真他妈的大傻逼矫情秀优越感上海人,写作跟屎一样,都不妨碍她吹嘘自己
至少记录一些那个事情的细节
anchorage
论坛精英
论坛精英
帖子互动: 314
帖子: 5431
注册时间: 2022年 7月 23日 10:15

Re: 回国10多年的老海归,说说孩子出海的经历吧(转载,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

帖子 anchorage »

新菌版感觉没以前敏锐了,竟然没人跳出来骂外f。。。
头像
shenhaixiong
论坛精英
论坛精英
帖子互动: 181
帖子: 7087
注册时间: 2022年 7月 26日 21:26

Re: 回国10多年的老海归,说说孩子出海的经历吧(转载,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

帖子 shenhaixiong »

anchorage 写了: 2023年 2月 24日 12:30 新菌版感觉没以前敏锐了,竟然没人跳出来骂外f。。。
哪里看出来是外f了?
helpme楼主
论坛元老
论坛元老
帖子互动: 634
帖子: 21807
注册时间: 2022年 7月 24日 20:20

Re: 回国10多年的老海归,说说孩子出海的经历吧(转载,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

帖子 helpme楼主 »

shenhaixiong 写了: 2023年 2月 24日 12:36 哪里看出来是外f了?
嗯,应该不是外f
看不懂脸色、分不清局势、见不惯人心,三者得其一,便是取祸之道
fenda
职业作家
职业作家
帖子互动: 5
帖子: 589
注册时间: 2022年 7月 26日 00:20

Re: 回国10多年的老海归,说说孩子出海的经历吧(转载,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

帖子 fenda »

本质是包子要连任不能出岔子,只能辛苦一下p民
helpme楼主
论坛元老
论坛元老
帖子互动: 634
帖子: 21807
注册时间: 2022年 7月 24日 20:20

Re: 回国10多年的老海归,说说孩子出海的经历吧(转载,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

帖子 helpme楼主 »

x
上次由 helpme 在 2024年 5月 1日 14:29 修改。
看不懂脸色、分不清局势、见不惯人心,三者得其一,便是取祸之道
helpme楼主
论坛元老
论坛元老
帖子互动: 634
帖子: 21807
注册时间: 2022年 7月 24日 20:20

Re: 回国10多年的老海归,说说孩子出海的经历吧(转载,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

帖子 helpme楼主 »

x
上次由 helpme 在 2024年 5月 7日 08:44 修改。
看不懂脸色、分不清局势、见不惯人心,三者得其一,便是取祸之道
jump(傻蹦)
论坛点评
论坛点评
帖子互动: 149
帖子: 2894
注册时间: 2022年 7月 31日 21:46

Re: 回国10多年的老海归,说说孩子出海的经历吧(转载,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

帖子 jump(傻蹦) »

这文章不错,原发在哪里的?比这个破网站好太多了
;)
helpme楼主
论坛元老
论坛元老
帖子互动: 634
帖子: 21807
注册时间: 2022年 7月 24日 20:20

Re: 回国10多年的老海归,说说孩子出海的经历吧(转载,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

帖子 helpme楼主 »

jump 写了: 2024年 5月 1日 11:51 这文章不错,原发在哪里的?比这个破网站好太多了
https://www.1point3acres.com/bbs/thread-968930-1-1.html
x1 图片
看不懂脸色、分不清局势、见不惯人心,三者得其一,便是取祸之道
回复

回到 “军事天地(Milit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