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闫润涛vs李家洋 简历,其实都是命
发表于 : 2023年 11月 28日 15:20
1976年被推荐为工农兵学员入学北京农业大学农化系学习。北农大当时名为华北农业大学,在河北涿县。1978年秋季才回到北京,恢复北京农业大学的名称。1979年毕业。
1979年考取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张锦熙副研究员(1983年升任研究员)的研究生。79级研究生入学后到南京农学院代培一年基础课。他夫人王淑珍是他农科院研究生时同级同班的同学。
1982年硕士毕业后,留在中国农业科学院从事小麦研究工作,并在1985年和课题组同事一起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1985年-1991年在美国Viginia Tech & State University攻读博士学位。
1991年-1994年在Johnson Hopkins University师从导师Peter C. Maloney做博士后研究工作。 期间先后在世界顶尖科研杂志《细胞》(Cell) 和《美国科学院院报》(PNAS USA) 发表学术论文, 首次阐述了葡萄糖转运蛋白结构及功能机制。
1995年举家迁至Vestavia Hills, AL,夫妻一起就职于UAB Medical Shool 从事视觉神经与感光細胞再生的尖端研究。
2016年60岁时正式退休,2020年11月22日因病去世, 是年64周岁。
李家洋
教育经历
1982年 安徽农学院(安徽农业大学)学士学位
1984年 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 硕士学位
1991年 美国布兰代斯大学 博士学位
工作经历
1991-1994年 美国康乃尔大学汤普逊植物研究所 博士后
1994-2011年 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研究员、所长助理、所长
2001--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
2001-2004年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所长
2004-2011年 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
2011-2016年 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农业部副部长、党组成员
2012-2017年 第十八届中央候补委员
2018-- 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农业农村委员会副主任
学术荣誉
2001年 中国科学院院士
2004年 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
2011年 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2012年 德国科学院院士
2013年 欧洲分子生物学组织(EMBO)外籍成员
2014年 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
2015年 英国皇家学会外籍会员
科技奖励
2003年 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
2004年 全球华人生物科学家大会生命科学成就奖、何梁何利生命科学奖
2005年 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长江学者成就二等奖
2006年 发展中国家科学院讲演奖
2010年 中国科学十大进展、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
2011年 美国植物生物学家协会终身会员奖
2013年 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
2014年 中国科学十大进展、汤森路透高被引科学家
2017年 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求是科技基金会杰出科技成就集体奖
2018年 未来科学大奖、陈嘉庚科学奖、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Web of Science高被引科学家
2019年 Web of Science高被引科学家
2020年 发展中国家科学院-联想科学奖、Web of Science高被引科学家
2021年 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中国生命科学十大进展、Web of Science高被引科学家
2022年 2022种业科学家奖、2022中国农业科学重大进展、Web of Science高被引科学家
1979年考取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张锦熙副研究员(1983年升任研究员)的研究生。79级研究生入学后到南京农学院代培一年基础课。他夫人王淑珍是他农科院研究生时同级同班的同学。
1982年硕士毕业后,留在中国农业科学院从事小麦研究工作,并在1985年和课题组同事一起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1985年-1991年在美国Viginia Tech & State University攻读博士学位。
1991年-1994年在Johnson Hopkins University师从导师Peter C. Maloney做博士后研究工作。 期间先后在世界顶尖科研杂志《细胞》(Cell) 和《美国科学院院报》(PNAS USA) 发表学术论文, 首次阐述了葡萄糖转运蛋白结构及功能机制。
1995年举家迁至Vestavia Hills, AL,夫妻一起就职于UAB Medical Shool 从事视觉神经与感光細胞再生的尖端研究。
2016年60岁时正式退休,2020年11月22日因病去世, 是年64周岁。
李家洋
教育经历
1982年 安徽农学院(安徽农业大学)学士学位
1984年 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 硕士学位
1991年 美国布兰代斯大学 博士学位
工作经历
1991-1994年 美国康乃尔大学汤普逊植物研究所 博士后
1994-2011年 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研究员、所长助理、所长
2001--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
2001-2004年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所长
2004-2011年 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
2011-2016年 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农业部副部长、党组成员
2012-2017年 第十八届中央候补委员
2018-- 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农业农村委员会副主任
学术荣誉
2001年 中国科学院院士
2004年 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
2011年 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2012年 德国科学院院士
2013年 欧洲分子生物学组织(EMBO)外籍成员
2014年 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
2015年 英国皇家学会外籍会员
科技奖励
2003年 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
2004年 全球华人生物科学家大会生命科学成就奖、何梁何利生命科学奖
2005年 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长江学者成就二等奖
2006年 发展中国家科学院讲演奖
2010年 中国科学十大进展、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
2011年 美国植物生物学家协会终身会员奖
2013年 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
2014年 中国科学十大进展、汤森路透高被引科学家
2017年 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求是科技基金会杰出科技成就集体奖
2018年 未来科学大奖、陈嘉庚科学奖、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Web of Science高被引科学家
2019年 Web of Science高被引科学家
2020年 发展中国家科学院-联想科学奖、Web of Science高被引科学家
2021年 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中国生命科学十大进展、Web of Science高被引科学家
2022年 2022种业科学家奖、2022中国农业科学重大进展、Web of Science高被引科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