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国内又开始吹杨82了
发表于 : 2024年 1月 27日 01:36
2024年1月24日,数十位来自物理学、天文学、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领域的中国顶尖科学家聚集在北京中关村,参加纪录片《杨振宁:百年科学之路》首映式。
在首映式上,多位科学家将杨振宁称为“百年不遇的天才”。
施一公说:“杨振宁的语言非常简洁,但很有洞见,观察问题非常细致、深入,他是一个天才。”
在与杨振宁多年的接触中,朱邦芬体会到杨振宁数学公式一般简洁、优美的文字和口头表达能力,以及神奇的直觉。他曾与杨振宁的老同学黄昆闲聊,黄昆说,他并不认为那些诺贝尔奖得主都是天才,但杨振宁是天才,他衷心佩服
中国科学院院士、凝聚态物理学家谢心澄说,他研究的不是杨振宁的主流领域,但在他的科研生涯中,也有好几次不得不看杨振宁的原著(大概三四篇)。
北京通用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朱松纯也把杨振宁称为“天才人物”,他觉得杨振宁的科学贡献远在霍金之上,但人们对他的科学贡献缺乏足够的认识。
几年前,中国论证高能物理大项目时,杨振宁专门撰写《中国今天不宜建造超大对撞机》一文,这一做法让朱松纯佩服。
朱松纯注意到,现在很多顶尖科学家不敢说话,对科学方面有争议的事情不敢站出来说,怕得罪人。开会的时候,大家都是一团和气,特别是年轻人讲话中规中矩,发言时基本是讲废话、客套话,这个气氛对中国科学的发展非常不利。“我这里不评论杨振宁说的话是否正确,但他站出来敢于说他不同意,他提出反对的理由。敢于站起来说得罪很多人的话,这种精神是当代缺失的。”朱松纯觉得,在科学争论上,杨振宁不那么圆滑、世故,这一点,中国大多数科学工作者做不到。
在首映式上,多位科学家将杨振宁称为“百年不遇的天才”。
施一公说:“杨振宁的语言非常简洁,但很有洞见,观察问题非常细致、深入,他是一个天才。”
在与杨振宁多年的接触中,朱邦芬体会到杨振宁数学公式一般简洁、优美的文字和口头表达能力,以及神奇的直觉。他曾与杨振宁的老同学黄昆闲聊,黄昆说,他并不认为那些诺贝尔奖得主都是天才,但杨振宁是天才,他衷心佩服
中国科学院院士、凝聚态物理学家谢心澄说,他研究的不是杨振宁的主流领域,但在他的科研生涯中,也有好几次不得不看杨振宁的原著(大概三四篇)。
北京通用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朱松纯也把杨振宁称为“天才人物”,他觉得杨振宁的科学贡献远在霍金之上,但人们对他的科学贡献缺乏足够的认识。
几年前,中国论证高能物理大项目时,杨振宁专门撰写《中国今天不宜建造超大对撞机》一文,这一做法让朱松纯佩服。
朱松纯注意到,现在很多顶尖科学家不敢说话,对科学方面有争议的事情不敢站出来说,怕得罪人。开会的时候,大家都是一团和气,特别是年轻人讲话中规中矩,发言时基本是讲废话、客套话,这个气氛对中国科学的发展非常不利。“我这里不评论杨振宁说的话是否正确,但他站出来敢于说他不同意,他提出反对的理由。敢于站起来说得罪很多人的话,这种精神是当代缺失的。”朱松纯觉得,在科学争论上,杨振宁不那么圆滑、世故,这一点,中国大多数科学工作者做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