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从日本微电子产业的败退史,看美国在科技制高点上的高超手腕
发表于 : 2024年 11月 6日 07:09
引言
日本微电子产业的全盛时期在80年代,当时日本拥有横扫世界的内存、光刻机乃至各种精良的电子元器件,乃至高级的电脑屏幕,而美国被迫退守CPU和主板、整机三个领域。日本微电子产业在今天,依靠全日本员工的团结和精進,主要退守在半导体材料供应,别的国家虽然知道大概原理,却无法达到日本工业的精度。例如2019年日本报复文在寅政府的慰安妇诉讼,曾经对韩国断供过高纯度氟化氢(对,饿螺丝也号称想提供,但纯度不够三星用不了)。但是内存芯片、光刻机还有电脑整机方面,日本都已经基本放弃,而电子元器件方面,秋叶原的辉煌也大打折扣。
一、分庭抗礼
计算机上的储存器(内存)开始由原来的磁芯技术逐渐转变为半导体储存器。
并且由于IBM大型机的客户主要是金融领域这种大型机构的核算和数据处理部门,
内存是主要需求。1970年IBM宣布在最新的System370上使用半导体储存器,
这也就意味着在半导体产业里,计算机储存器这一大市场诞生了。天时地利有了。
1974年日本政府批准『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划,日本通产省组织了日立、NEC、
富士通、三菱、东芝等五家公司的人才资源,预计投入3000亿日元,开始对
半导体技术进行攻关,结果证明这一抉择相当明智。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
日本半导体从资金投入到技术攻关,再到产品落地,最终进展十分顺利。
作为主要研究成果的DRAM产品,市场份额在1982年就已经超越美国,达到46%。
1985年,曾经主导DRAM市场的Intel,放弃了持续亏损的DRAM业务,只做处理器。
此时,日本作为西方阵营的榜样,激励了其他国家参与到这一利润丰厚的产业中。
1983年韩国政府启动『半导体工业振兴计划』,为半导体企业提供了
3.5亿美元的贷款,承担了60%的研发经费。
1984年,欧盟的前身欧洲共同体立项JESSI计划,旨在以政府之力,扶植高科技产业。
其中的MEGA项目针对内存技术,经过激烈的竞标,荷兰的PHILIPS负责SRAM技术,
德国的Siemens负责DRAM技术。德国直接从日本买来了技术,开始投产。
而由于SRAM是高速内存,技术含量更高,PHILIPS并未从国外买到任何技术,
只得入股本土的ASM小厂,以自己的光刻机作为主要出资,合资成立ASML公司。
1985年,美国半导体行业协会(SIA)向美国政府提起贸易诉讼,
控诉日本半导体产业借助国内不正当的投资环境,以过低的
价格进行出口,破坏了美国半导体行业的秩序,威胁到了国家安全。
1986年8月日本被迫与美国签订《日美半导体协定》,协定主要内容是:
一)强制提供日本国内市场份额
日本必须为外国半导体厂商,实行在日本市场占20%市场份额的目标。
二)半导体价格要受到管控
日本半导体的价格,要受到美国商务部的严格监控,以杜绝『倾销』行为。
这是美国在二战以后,第一次以政府的名义,干预自由贸易。
就在1986年前后,韩国半导体趁机起步,逆周期投资,引进日本技术人员,
赎买日本在半导体制造领域积累的十几年经验。
日本微电子产业的全盛时期在80年代,当时日本拥有横扫世界的内存、光刻机乃至各种精良的电子元器件,乃至高级的电脑屏幕,而美国被迫退守CPU和主板、整机三个领域。日本微电子产业在今天,依靠全日本员工的团结和精進,主要退守在半导体材料供应,别的国家虽然知道大概原理,却无法达到日本工业的精度。例如2019年日本报复文在寅政府的慰安妇诉讼,曾经对韩国断供过高纯度氟化氢(对,饿螺丝也号称想提供,但纯度不够三星用不了)。但是内存芯片、光刻机还有电脑整机方面,日本都已经基本放弃,而电子元器件方面,秋叶原的辉煌也大打折扣。
一、分庭抗礼
计算机上的储存器(内存)开始由原来的磁芯技术逐渐转变为半导体储存器。
并且由于IBM大型机的客户主要是金融领域这种大型机构的核算和数据处理部门,
内存是主要需求。1970年IBM宣布在最新的System370上使用半导体储存器,
这也就意味着在半导体产业里,计算机储存器这一大市场诞生了。天时地利有了。
1974年日本政府批准『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划,日本通产省组织了日立、NEC、
富士通、三菱、东芝等五家公司的人才资源,预计投入3000亿日元,开始对
半导体技术进行攻关,结果证明这一抉择相当明智。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
日本半导体从资金投入到技术攻关,再到产品落地,最终进展十分顺利。
作为主要研究成果的DRAM产品,市场份额在1982年就已经超越美国,达到46%。
1985年,曾经主导DRAM市场的Intel,放弃了持续亏损的DRAM业务,只做处理器。
此时,日本作为西方阵营的榜样,激励了其他国家参与到这一利润丰厚的产业中。
1983年韩国政府启动『半导体工业振兴计划』,为半导体企业提供了
3.5亿美元的贷款,承担了60%的研发经费。
1984年,欧盟的前身欧洲共同体立项JESSI计划,旨在以政府之力,扶植高科技产业。
其中的MEGA项目针对内存技术,经过激烈的竞标,荷兰的PHILIPS负责SRAM技术,
德国的Siemens负责DRAM技术。德国直接从日本买来了技术,开始投产。
而由于SRAM是高速内存,技术含量更高,PHILIPS并未从国外买到任何技术,
只得入股本土的ASM小厂,以自己的光刻机作为主要出资,合资成立ASML公司。
1985年,美国半导体行业协会(SIA)向美国政府提起贸易诉讼,
控诉日本半导体产业借助国内不正当的投资环境,以过低的
价格进行出口,破坏了美国半导体行业的秩序,威胁到了国家安全。
1986年8月日本被迫与美国签订《日美半导体协定》,协定主要内容是:
一)强制提供日本国内市场份额
日本必须为外国半导体厂商,实行在日本市场占20%市场份额的目标。
二)半导体价格要受到管控
日本半导体的价格,要受到美国商务部的严格监控,以杜绝『倾销』行为。
这是美国在二战以后,第一次以政府的名义,干预自由贸易。
就在1986年前后,韩国半导体趁机起步,逆周期投资,引进日本技术人员,
赎买日本在半导体制造领域积累的十几年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