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页: 1 / 3
#1 请教诗歌学家一个愚蠢的问题
发表于 : 2024年 11月 26日 21:40
由 VladPutin
据说古诗词讲究平仄,以为和韵读起来才好听。很多古诗词用普通话念着按理说完全不和平仄规矩,可读着也没啥不舒服的。难道古人错了还是普通话读习惯了反倒觉得错的才是对的?
#2 Re: 请教诗歌学家一个愚蠢的问题
发表于 : 2024年 11月 26日 21:50
由 datoumao
查特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问题,涉及到古代诗词的创作规则和现代语言的变化。
1. **古代的平仄规则**
古诗词的平仄规则是基于古代汉语的音韵体系(主要是中古汉语)制定的。中古汉语的音系与现代普通话有较大差异,特别是声调的分布。以唐宋时期为例,平仄的划分与声调的高低、长短有密切关系,而这一体系在普通话中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2. **普通话的变化**
普通话的声调体系是现代音韵学演变的结果,与中古汉语相比,不仅声调数量减少了(从八声变成了四声),部分字的声调还发生了迁移。例如,中古汉语中的入声(短促音调)在普通话中已经不复存在,而是并入了其他声调(平、上、去)。这种变化导致按照普通话来朗读古诗词时,许多原本的平仄规律可能被打破。
3. **为什么听起来不别扭**
- **韵律的整体感受**:古诗词不仅依赖平仄,还通过句式对仗、押韵、节奏等综合因素来形成和谐的韵律感。即使现代普通话打破了部分平仄规律,这些其他要素仍然能让诗词在听觉上保持一种美感。
- **听觉习惯**:现代人更习惯普通话的声调体系,因此普通话朗读中的“不和谐”往往不容易被察觉。此外,现代人对平仄的敏感度普遍下降,更多关注诗词的内容和情感,而非严格的音韵形式。
4. **古人没错,语言在变**
古人的平仄规则是基于他们的语言环境创作的,非常符合当时的音韵规律。只是随着语言的演变,这些规律可能在现代普通话中显得“不适用”。这并不是古人“错了”,而是语言和时代变化的必然结果。
总结来说,普通话朗读古诗词时虽然平仄规则可能不再完全契合,但其他因素(如韵律、内容)仍然赋予诗词美感,同时现代人对平仄的“容忍度”也提高了。这是语言演变的自然现象,不能说古人错了,也不能说现代人习惯了“错的”。它反映了古诗词超越时代的文学价值和适应力。
#3 Re: 请教诗歌学家一个愚蠢的问题
发表于 : 2024年 11月 26日 21:52
由 changjiang
相关主题这两天冒出来,居然老罗上架了新节目,就是将这个主题
VIDEO
听了大受启发,大受震撼。
由此推开,我们常常对和我们的经验和理解不一致的观点嗤之以鼻,很可能那些观点刚好落在我们自己的知识盲区。工作中对别的部门的观点要求斥为傻X白痴,很可能别人从完全不同的角度来看相同的问题。前面有帖子降到脑子里的迷雾。all in all, be open minded.
#4 Re: 请教诗歌学家一个愚蠢的问题
发表于 : 2024年 11月 26日 22:27
由 tag
文和质的问题。平仄都对了,没有内容,一定不会共鸣。文派的诗人很多,杜甫王维李商隐都很注意又雅又工,不过即使这样,该出还是得出,该破还是得破。
王维的: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树”字很快出现两遍,但这首真是好诗,重字也不能改,此处质胜。
#5 Re: 请教诗歌学家一个愚蠢的问题
发表于 : 2024年 11月 26日 22:54
由 datoumao
tag 写了: 2024年 11月 26日 22:27
文和质的问题。平仄都对了,没有内容,一定不会共鸣。文派的诗人很多,杜甫王维李商隐都很注意又雅又工,不过即使这样,该出还是得出,该破还是得破。
王维的: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树”字很快出现两遍,但这首真是好诗,重字也不能改,此处质胜。
有道理,和苏轼的字一样故意写几个丑的反而更有味道
#6 Re: 请教诗歌学家一个愚蠢的问题
发表于 : 2024年 11月 26日 23:10
由 田闻001
tag 写了: 2024年 11月 26日 22:27
文和质的问题。平仄都对了,没有内容,一定不会共鸣。文派的诗人很多,杜甫王维李商隐都很注意又雅又工,不过即使这样,该出还是得出,该破还是得破。
王维的: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树”字很快出现两遍,但这首真是好诗,重字也不能改,此处质胜。
诗贵在意境。如老杜的:白帝城中云出门,白帝城下雨翻盆,重复的字更多,但依然是佳句
#7 Re: 请教诗歌学家一个愚蠢的问题
发表于 : 2024年 11月 27日 00:20
由 wh
田闻001 写了: 2024年 11月 26日 23:10
诗贵在意境。如老杜的:白帝城中云出门,白帝城下雨翻盆,重复的字更多,但依然是佳句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8 Re: 请教诗歌学家一个愚蠢的问题
发表于 : 2024年 11月 27日 00:24
由 wh
VladPutin 写了: 2024年 11月 26日 21:40
据说古诗词讲究平仄,以为和韵读起来才好听。很多古诗词用普通话念着按理说完全不和平仄规矩,可读着也没啥不舒服的。难道古人错了还是普通话读习惯了反倒觉得错的才是对的?
我觉得是因为我们大部分人没受过平仄音韵和格律训练,没感觉……
#9 Re: 请教诗歌学家一个愚蠢的问题
发表于 : 2024年 11月 27日 00:25
由 wh
datoumao 写了: 2024年 11月 26日 22:54
有道理,和苏轼的字一样故意写几个丑的反而更有味道
苏轼有啥故意写丑的字?
#10 Re: 请教诗歌学家一个愚蠢的问题
发表于 : 2024年 11月 27日 02:02
由 datoumao
wh 写了: 2024年 11月 27日 00:25
苏轼有啥故意写丑的字?
忘了,记得好像是寒食贴中有个别的字很丑,但马屁精黄庭坚吹捧说丑也好看,可能是笑话
#11 Re: 请教诗歌学家一个愚蠢的问题
发表于 : 2024年 11月 27日 02:09
由 datoumao
wh 写了: 2024年 11月 27日 00:20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据说这是白话里的巅峰之作
#12 Re: 请教诗歌学家一个愚蠢的问题
发表于 : 2024年 11月 27日 02:13
由 wh
datoumao 写了: 2024年 11月 27日 02:02
忘了,记得好像是寒食贴中有个别的字很丑,但马屁精黄庭坚吹捧说丑也好看,可能是笑话
我家还有本寒食帖,我觉得很潇洒……
丑大概是指大小错落?你临过吗?
我觉得你临肚痛帖会很奔放
有空奔字……
#13 Re: 请教诗歌学家一个愚蠢的问题
发表于 : 2024年 11月 27日 02:13
由 wh
datoumao 写了: 2024年 11月 27日 02:09
据说这是白话里的巅峰之作
哈哈,都算白话了吗?我其实没觉得怎么好
#14 Re: 请教诗歌学家一个愚蠢的问题
发表于 : 2024年 11月 27日 02:18
由 datoumao
wh 写了: 2024年 11月 27日 02:13
我家还有本寒食帖,我觉得很潇洒……
丑大概是指大小错落?你临过吗?
我觉得你临肚痛帖会很奔放
有空奔字……
苏轼的蛤蟆字我一点都欣赏不来,我要写成那样会不好意思,号称第三行书总觉得言过其实
#15 Re: 请教诗歌学家一个愚蠢的问题
发表于 : 2024年 11月 27日 02:22
由 datoumao
wh 写了: 2024年 11月 27日 02:13
哈哈,都算白话了吗?我其实没觉得怎么好
很白话,但很折磨人,把各路大诗们气的没脾气,冠绝黄鹤楼
#16 Re: 请教诗歌学家一个愚蠢的问题
发表于 : 2024年 11月 27日 02:44
由 wh
datoumao 写了: 2024年 11月 27日 02:18
苏轼的蛤蟆字我一点都欣赏不来,我要写成那样会不好意思,号称第三行书总觉得言过其实
啧啧,苏东坡都看不上!
那黄庭坚更不行了?
要不你奔个寒食帖?
#17 Re: 请教诗歌学家一个愚蠢的问题
发表于 : 2024年 11月 27日 02:46
由 wh
datoumao 写了: 2024年 11月 27日 02:22
很白话,但很折磨人,把各路大诗们气的没脾气,冠绝黄鹤楼
连李白都退缩了是吧,记得长安三万里里有这个桥段
#18 Re: 请教诗歌学家一个愚蠢的问题
发表于 : 2024年 11月 27日 02:50
由 datoumao
wh 写了: 2024年 11月 27日 02:44
啧啧,苏东坡都看不上!
那黄庭坚更不行了?
要不你奔个寒食帖?
不是看不上,是看不懂,欣赏不来这种类型
#19 Re: 请教诗歌学家一个愚蠢的问题
发表于 : 2024年 11月 27日 03:07
由 datoumao
wh 写了: 2024年 11月 27日 02:46
连李白都退缩了是吧,记得长安三万里里有这个桥段
我觉得黄鹤楼特别好,有故事,有意境,有画面,有仙气,接地气,大开大合收放自如,读这首诗就像从上帝视角在看人间,在用词上简单朴素但又活泼灵动,与李白的用力过猛语不惊人死不休相比,似乎不用力就达到了李白的那种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的意境
#20 Re: 请教诗歌学家一个愚蠢的问题
发表于 : 2024年 11月 27日 03:12
由 datoumao
wh 写了: 2024年 11月 27日 02:13
我家还有本寒食帖,我觉得很潇洒……
丑大概是指大小错落?你临过吗?
我觉得你临肚痛帖会很奔放
有空奔字……
这是你家的还是网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