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D MUSTANG MACH-E FOUR WEEKS DRIVING
发表于 : 2022年 11月 26日 10:04
自从10月底提车,四周开了1600mile,回馈本版,写个使用评估。写这个的目的是给观望EV和 Ford Mustang Mach-E的XD share一些信息,本意不想做任何比较,所以请某粉或者某黑不要在这个贴子上浪费时间。
1. 为什么买电车: 原因很简单,就是省油钱和维护费用。按照 3 mile per kwh, 油车MPG,你家每度电费 和你每年开多少英里,每个人都可以算出来费用上的差别。至于保险,我家原来半年两油车全保528刀,换成一油一电,全保618刀半年,涨幅比我想象的要低。还没有做维护,但是电车貌似主要就是轮胎rotation。当然,我还没法评估此车的reliability 和电池的longevity, 毕竟是比较早吃螃蟹的人,这个风险还是有的。至于电车是否符合你的需求,各家情况不同,不能一概而论。我家是一辆F150和一辆电马,我lp在家上班,我平时上班和娃各种活动都是电车。我家很喜欢outdoor 和long road trip,这种情况下必须要有那个truck ,个人觉得要拖个trailer或者去穷乡僻壤camping,搞个电车(即使电truck)也是个很危险的idea (火星车粉不要跳出来,我下面在说里程那一节解释一下我的想法)
2. 订车和取车: 年初三月定的车,看上了7500刀的tax credit (明年我家没这个优惠了,感谢睡舅) ,后来发现德州还有额外2500,喜上加囍,赶紧申请,好在排到1150 名(一年只有2000个名额)。等了7个月,车来了,dealer还算良心,没有加价,6年2.99的loan,2017年的Exploer XLT(6w mile) trade in了1w8, out of pocket一个子没花,提车走人。
3. 四周驾驶优缺点总结:这车开了1600 mile,没啥大毛病(可以说还没有发现而已),我老婆唯一抱怨的是ground clearance 比较低,只有5.7 inch,这个也就是sedan的水平,开惯了truck的是有点不习惯,我个人是觉得无所谓,这么低也是出于能耗的考虑。还有一个就是Wireless Carplay不是很稳定,用个20次会有一次连不上,需要手动disconnect 然后reconnect。Front trunk可以用手机打开,但是钥匙上没有按钮,这对于我来说也不是个事儿,因为我都是用手机来替代钥匙。其他没什么抱怨的,我没开过其他电车,所以没有什么比较
4. 四周使用具体信息
a. 里程: 我的车是standard range , RWD, EPA 247 mile,电池是70kwh,好像是5kwh reserved for emergency ,所以100% 的电量实际只有65kwh。实际驾驶里程与驾驶习惯,驾驶速度和外界温度有很大的关系。在开始的头两周,外面温度在65F以上, 50/50 高速(65~70 mile per hour) 和local,100%大约可以给我280 ~290 mile (用每次trip的里程除以又掉的电量)。 作为一个停止发育的中年人,我不可能像赛车手一样在路上飙车,这也是为什么这个车的里程比标称要好一点。这两周,德州最低温度降到40多度,而且开高速比较多,100% 大约只有200~210 mile。很明显,在低温下,高速行驶,能耗上升,里程数会下降,所以在安排长途旅行的时候,不能够按照纸面上的数字来安排充电。而且从网上的视频来开,电车(truck)一旦后面拖个东西,这个里程会惨不忍睹。电池也会有degrade, 具体情况还要时间来验证。Ford是8年10w的电池warranty,我在三年之后会买extended bumper to bumper warranty, 看着这么多小电器,心理还是没底。至于这个车要开多久,还要看未来几年的performance。
b. 充电:我自己买的parts在车库里自己装的240V outlet, 我用的是ford自带的mobile charger,没有花几百刀去买那个wall charger(貌似有30%的tax credit),因为对于我的电池容量和行驶习惯,晚上充电7.2kw的速度( 20~25 mile per hour) 绰绰有余。之间试了Electrify America的150KW 充电桩,那个plug and charge 很smooth,19分钟给我冲了80 miles (据说在low battery的情况下充电会更快) 。网上有人抱怨EA reliability不好,我还没有遇到这种情况,据说特斯拉的超冲reliability最好也最方便,不知道充电速度如何。我觉得如果是long road trip而且时间有限,电车还是有局限性。在加州或者东北部,可能超冲站的密度比较高,其他州基本上就是沿着主要高速公路。除非目的地有充电桩,而且保证available,不然我还是不会考虑远途开电车,实在不想有那个里程和充电焦虑。希望在未来的几年里,在政府的推动下,超冲站会越来越多,那个时候开电车走长途会更加方便。
c. 驾驶操控:这车操控没毛病,开惯了truck,一开始有点不习惯安静的驾驶,“低矮”的视线和one pedal break, 但是最后习惯了就好。底盘低,转弯稳,方向盘反应灵活,15.5寸大屏也很爽。假皮座椅,360 度的camera, 加热的座椅和方向盘, wireless charging都有。 我没开过什么豪车,所以“乡下人”觉得啥都好。 我非常喜欢这个 phone as key 的功能,出门再也不用带上一串钥匙。目前为止,ford pass 这个app还比较稳定,我没有遇到什么问题(网上的确有人吐槽这个app)
还有一个就是blue cruise hand -free: 这个不是完全意义上的自动驾驶,但是可以有效缓解长途驾驶的疲劳,一旦设定好速度,和前车距离以及lane center 以后,车可以沿着高速路“自行”驾驶,手不需要放在方向盘上,但是眼睛要看着前方,不然系统会给你提示。这个功能在人工换lane之后好像要重新设定(lane center)。我用的不多,没啥评价的。这个package也就2000刀,所以你也不能期望值太高,如果希望完全自动驾驶的,好像就只有特斯拉的FSD,不知道那玩意多少钱。
d. 空间大小:这个车看上去不大,但是里面空间还是比较decent。 当然你不能和F150 和其他大SUV 比,但是我180的个子,坐第二排也觉得有足够的空间。第二排要坐三个成年男子的确有点困难,但是家里有两到三个娃的应该问题不大。后备箱装两个28寸的箱子没有问题,前面trunk可以装下一个19寸的登机箱和一个背包。我这个人习惯倒车parking,因为出来的时候安全(石油领域的很多公司要求倒车parking),这样的话,那个frunk非常方便。
5. 总之头四周觉得总体9/10,长期的表现还要观察。作为一个家居的车开开,没毛病。价钱也还可以,MSRP 47,870 (现在好像涨了一点),除去联邦和德州的优惠,37870刀价位在现在这个情况下还是可以接受的,

1. 为什么买电车: 原因很简单,就是省油钱和维护费用。按照 3 mile per kwh, 油车MPG,你家每度电费 和你每年开多少英里,每个人都可以算出来费用上的差别。至于保险,我家原来半年两油车全保528刀,换成一油一电,全保618刀半年,涨幅比我想象的要低。还没有做维护,但是电车貌似主要就是轮胎rotation。当然,我还没法评估此车的reliability 和电池的longevity, 毕竟是比较早吃螃蟹的人,这个风险还是有的。至于电车是否符合你的需求,各家情况不同,不能一概而论。我家是一辆F150和一辆电马,我lp在家上班,我平时上班和娃各种活动都是电车。我家很喜欢outdoor 和long road trip,这种情况下必须要有那个truck ,个人觉得要拖个trailer或者去穷乡僻壤camping,搞个电车(即使电truck)也是个很危险的idea (火星车粉不要跳出来,我下面在说里程那一节解释一下我的想法)
2. 订车和取车: 年初三月定的车,看上了7500刀的tax credit (明年我家没这个优惠了,感谢睡舅) ,后来发现德州还有额外2500,喜上加囍,赶紧申请,好在排到1150 名(一年只有2000个名额)。等了7个月,车来了,dealer还算良心,没有加价,6年2.99的loan,2017年的Exploer XLT(6w mile) trade in了1w8, out of pocket一个子没花,提车走人。
3. 四周驾驶优缺点总结:这车开了1600 mile,没啥大毛病(可以说还没有发现而已),我老婆唯一抱怨的是ground clearance 比较低,只有5.7 inch,这个也就是sedan的水平,开惯了truck的是有点不习惯,我个人是觉得无所谓,这么低也是出于能耗的考虑。还有一个就是Wireless Carplay不是很稳定,用个20次会有一次连不上,需要手动disconnect 然后reconnect。Front trunk可以用手机打开,但是钥匙上没有按钮,这对于我来说也不是个事儿,因为我都是用手机来替代钥匙。其他没什么抱怨的,我没开过其他电车,所以没有什么比较
4. 四周使用具体信息
a. 里程: 我的车是standard range , RWD, EPA 247 mile,电池是70kwh,好像是5kwh reserved for emergency ,所以100% 的电量实际只有65kwh。实际驾驶里程与驾驶习惯,驾驶速度和外界温度有很大的关系。在开始的头两周,外面温度在65F以上, 50/50 高速(65~70 mile per hour) 和local,100%大约可以给我280 ~290 mile (用每次trip的里程除以又掉的电量)。 作为一个停止发育的中年人,我不可能像赛车手一样在路上飙车,这也是为什么这个车的里程比标称要好一点。这两周,德州最低温度降到40多度,而且开高速比较多,100% 大约只有200~210 mile。很明显,在低温下,高速行驶,能耗上升,里程数会下降,所以在安排长途旅行的时候,不能够按照纸面上的数字来安排充电。而且从网上的视频来开,电车(truck)一旦后面拖个东西,这个里程会惨不忍睹。电池也会有degrade, 具体情况还要时间来验证。Ford是8年10w的电池warranty,我在三年之后会买extended bumper to bumper warranty, 看着这么多小电器,心理还是没底。至于这个车要开多久,还要看未来几年的performance。
b. 充电:我自己买的parts在车库里自己装的240V outlet, 我用的是ford自带的mobile charger,没有花几百刀去买那个wall charger(貌似有30%的tax credit),因为对于我的电池容量和行驶习惯,晚上充电7.2kw的速度( 20~25 mile per hour) 绰绰有余。之间试了Electrify America的150KW 充电桩,那个plug and charge 很smooth,19分钟给我冲了80 miles (据说在low battery的情况下充电会更快) 。网上有人抱怨EA reliability不好,我还没有遇到这种情况,据说特斯拉的超冲reliability最好也最方便,不知道充电速度如何。我觉得如果是long road trip而且时间有限,电车还是有局限性。在加州或者东北部,可能超冲站的密度比较高,其他州基本上就是沿着主要高速公路。除非目的地有充电桩,而且保证available,不然我还是不会考虑远途开电车,实在不想有那个里程和充电焦虑。希望在未来的几年里,在政府的推动下,超冲站会越来越多,那个时候开电车走长途会更加方便。
c. 驾驶操控:这车操控没毛病,开惯了truck,一开始有点不习惯安静的驾驶,“低矮”的视线和one pedal break, 但是最后习惯了就好。底盘低,转弯稳,方向盘反应灵活,15.5寸大屏也很爽。假皮座椅,360 度的camera, 加热的座椅和方向盘, wireless charging都有。 我没开过什么豪车,所以“乡下人”觉得啥都好。 我非常喜欢这个 phone as key 的功能,出门再也不用带上一串钥匙。目前为止,ford pass 这个app还比较稳定,我没有遇到什么问题(网上的确有人吐槽这个app)
还有一个就是blue cruise hand -free: 这个不是完全意义上的自动驾驶,但是可以有效缓解长途驾驶的疲劳,一旦设定好速度,和前车距离以及lane center 以后,车可以沿着高速路“自行”驾驶,手不需要放在方向盘上,但是眼睛要看着前方,不然系统会给你提示。这个功能在人工换lane之后好像要重新设定(lane center)。我用的不多,没啥评价的。这个package也就2000刀,所以你也不能期望值太高,如果希望完全自动驾驶的,好像就只有特斯拉的FSD,不知道那玩意多少钱。
d. 空间大小:这个车看上去不大,但是里面空间还是比较decent。 当然你不能和F150 和其他大SUV 比,但是我180的个子,坐第二排也觉得有足够的空间。第二排要坐三个成年男子的确有点困难,但是家里有两到三个娃的应该问题不大。后备箱装两个28寸的箱子没有问题,前面trunk可以装下一个19寸的登机箱和一个背包。我这个人习惯倒车parking,因为出来的时候安全(石油领域的很多公司要求倒车parking),这样的话,那个frunk非常方便。
5. 总之头四周觉得总体9/10,长期的表现还要观察。作为一个家居的车开开,没毛病。价钱也还可以,MSRP 47,870 (现在好像涨了一点),除去联邦和德州的优惠,37870刀价位在现在这个情况下还是可以接受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