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关中平原在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曾经是一个大湖
发表于 : 2025年 2月 1日 15:28
关中平原以前,在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就曾经是一个大湖
考古学的汾渭湖,或者三门湖
大约15万年前才形成,很晚,其实秦岭也很晚,300万年才开始上升
那时黄河从龙门南下,被秦岭和后来三门峡的古三门山挡住
成为此大湖,渭河从西向东也进入此湖。
所以关中平原没有旧石器的遗址,都在西边高地,比如青海喇jia喇家文化,或者三门山东边,比如仰韶文化
后来或许有地震帮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和青铜时代早期,也就是一万年前到6千年前之间的某个时刻,三门山终于被冲出一道缺口。湖水顺着这个缺口开始向东倾泻,形成了今天的三门峡大峡谷。随着湖水东泄,湖面逐渐缩小干涸,古汾渭湖最终消失,变成关中平原,渭河则与黄河会师,从三门峡一路奔向华北平原,冲开一条条下游河道。
关中平原有大量喜水生物化石,包括鳄鱼,不过因为这个湖时间短,很少有进化出的地域专门特殊淡水生物。
西安附近的蓝田人选择的是一个水中高地,也因此在狩猎采集时代,很早就进入了基本定居的生活
———————————————————————————— 拷贝
蓝田人选择了白鹿原、骊山、秦岭合围的骊东南丘陵地带栖息,内有灞河河谷,外有汾渭大湖,有如浑然天成的水中城堡。他们守在高山湖滨与河畔,坐拥丰盛的自然资源,见证着天地异色,山河变迁,留下了西安历史上最早的人类痕迹。
西安高陵区渭河边发现了大量的古生物化石,其中不止包括了迄今为止发现的全球纬度最低的猛犸象化石,还有一颗距今约1万年前的晚期智人头骨化石。这已经是处于旧石器时代与新石器时代之间。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距离渭河滩智人只有20公里的灞河中游岸边,蓝田县华胥镇,自古就流传着远古母系氏族部落华胥氏的传说。这里现在还有一座华胥陵。
viewtopic.php?p=4915622#p4915622
考古学的汾渭湖,或者三门湖
大约15万年前才形成,很晚,其实秦岭也很晚,300万年才开始上升
那时黄河从龙门南下,被秦岭和后来三门峡的古三门山挡住
成为此大湖,渭河从西向东也进入此湖。
所以关中平原没有旧石器的遗址,都在西边高地,比如青海喇jia喇家文化,或者三门山东边,比如仰韶文化
后来或许有地震帮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和青铜时代早期,也就是一万年前到6千年前之间的某个时刻,三门山终于被冲出一道缺口。湖水顺着这个缺口开始向东倾泻,形成了今天的三门峡大峡谷。随着湖水东泄,湖面逐渐缩小干涸,古汾渭湖最终消失,变成关中平原,渭河则与黄河会师,从三门峡一路奔向华北平原,冲开一条条下游河道。
关中平原有大量喜水生物化石,包括鳄鱼,不过因为这个湖时间短,很少有进化出的地域专门特殊淡水生物。
西安附近的蓝田人选择的是一个水中高地,也因此在狩猎采集时代,很早就进入了基本定居的生活
———————————————————————————— 拷贝
蓝田人选择了白鹿原、骊山、秦岭合围的骊东南丘陵地带栖息,内有灞河河谷,外有汾渭大湖,有如浑然天成的水中城堡。他们守在高山湖滨与河畔,坐拥丰盛的自然资源,见证着天地异色,山河变迁,留下了西安历史上最早的人类痕迹。
西安高陵区渭河边发现了大量的古生物化石,其中不止包括了迄今为止发现的全球纬度最低的猛犸象化石,还有一颗距今约1万年前的晚期智人头骨化石。这已经是处于旧石器时代与新石器时代之间。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距离渭河滩智人只有20公里的灞河中游岸边,蓝田县华胥镇,自古就流传着远古母系氏族部落华胥氏的传说。这里现在还有一座华胥陵。
viewtopic.php?p=4915622#p4915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