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页: 1 / 2
#1 关于文革时期,云南的知青
发表于 : 2025年 3月 25日 21:36
由 xiaxia
当时外省到云南的知青去的是云南生产建设兵团,准军事性组织
吃食堂,每月发工资(相当于正规军里班长一级的津贴费),每年有路费报销的探亲假
主要是在西双版纳地区种橡胶
跟当地农民完全是两个不同的阶层
#2 Re: 关于文革时期,云南的知青
发表于 : 2025年 3月 25日 21:38
由 shanghaibaba
xiaxia 写了: 2025年 3月 25日 21:36
当时外省到云南的知青去的是云南生产建设兵团,准军事性组织
吃食堂,每月发工资(相当于正规军里班长一级的津贴费),每年有路费报销的探亲假
主要是在西双版纳地区种橡胶
跟当地农民完全是两个不同的阶层
不一定全有那么好条件。
但生活肯定比当地农民强。
#3 Re: 关于文革时期,云南的知青
发表于 : 2025年 3月 25日 21:46
由 xiaxia
shanghaibaba 写了: 2025年 3月 25日 21:38
不一定全有那么好条件。
但生活肯定比当地农民强。
基本上所有外省的知青都是兵团的,北京上海四川贵州广西
只有本省的知青才真正到农村去
#4 Re: 关于文革时期,云南的知青
发表于 : 2025年 3月 25日 21:49
由 Hercubic
xiaxia 写了: 2025年 3月 25日 21:36
当时外省到云南的知青去的是云南生产建设兵团,准军事性组织
吃食堂,每月发工资(相当于正规军里班长一级的津贴费),每年有路费报销的探亲假
主要是在西双版纳地区种橡胶
跟当地农民完全是两个不同的阶层
好像就是一连长强奸女兵/知青…
#5 Re: 关于文革时期,云南的知青
发表于 : 2025年 3月 25日 22:19
由 wh
xiaxia 写了: 2025年 3月 25日 21:36
当时外省到云南的知青去的是云南生产建设兵团,准军事性组织
吃食堂,每月发工资(相当于正规军里班长一级的津贴费),每年有路费报销的探亲假
主要是在西双版纳地区种橡胶
跟当地农民完全是两个不同的阶层
建设兵团是不是稍微晚于上山下乡?看维基说大规模强制性上山下乡从68年12月22日人民日报发表毛泽东指示开始,建设兵团从69年初开始,全国有12个+三个农垦师——还不知道江浙也有兵团:
https://zh.wikipedia.org/zh-hans/%E4%B8 ... 0%E5%8A%A8
“上山下乡”的“知青”当中,大部份是到农村“插队落户”,但还有一部份虽然也是务农,过的却是“生产建设兵团”的准军事化生活,他们的状况与“插队知青”有很大不同。1968年底,中苏关系对立,毛泽东向全国发出了“全民皆兵”、“招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备战备荒为人民”、“深挖洞、广积粮”等一系列关于备战的指示。城市里开始修建防空洞,沿海地区不少军工企业纷纷西迁。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各地组建了以知青为主要成员的大量“生产建设兵团”。生产建设兵团虽有屯垦的功能,但却非正规军队,它同时兼具安排城市失业青年就业和备战的目的。从1969年初到1970年,原有的“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大规模扩大建制,同时新成立了内蒙古、兰州、广州、江苏、安徽、福建、云南、浙江、山东、湖北共十个“生产建设兵团”及西藏、江西、广西的三个农垦师,加上50年代组建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全国共有12个“生产建设兵团”及三个农垦师。从50年代中期到70年代末,前后经历25年,知青总数达2000万人左右。
#6 Re: 关于文革时期,云南的知青
发表于 : 2025年 3月 25日 22:20
由 wh
Hercubic 写了: 2025年 3月 25日 21:49
好像就是一连长强奸女兵/知青…
嗯,典型案例……
“据国务院知青办1973年的数据,自1969年以来迫害知青案件2.3万余起,其中奸污女知青案约占到70%。典型案例为驻西双版纳的云南生产建设兵团一师二团张国良连长,强奸30余名女知青、猥亵17名女知青,调查组为了包庇,对受害女性做思想工作并要她们“实事求是”,至1973年李先念副总理狠批“张国良那个连长,和日本鬼子差不多......你还把他当干部......讨论来讨论去就是处理不下”,张国良才伏法。”
#7 Re: 关于文革时期,云南的知青
发表于 : 2025年 3月 25日 22:23
由 Mountainlion
最先闹的就是云南知青吧,说明确实不行,虽然比农民强一些,但一个人身在外乡,没有根基,没有希望,痛苦不是一般人可以想象的。
#8 Re: 关于文革时期,云南的知青
发表于 : 2025年 3月 26日 03:01
由 DongshanGe
在短时间要求下(战争威胁),大领土的后进国家不靠总动员体制就开发不了广大国土,进步不起来。
比如苏联用两个五年计划动员数百万年轻人开发西伯利亚和乌拉尔,而印度,不能集中力量开发落后地区。
知青下乡就是国土开发的总动员,不过有的人去所谓的西部地区--东北内蒙新疆,有的人去更广义的西部----广大的农村!
#9 Re: 关于文革时期,云南的知青
发表于 : 2025年 3月 26日 03:01
由 DongshanGe
知清下乡,农村才普及了教育和医疗。
那时候,小村有小学,大村有初中,乡镇有高中。70年代入学率比80年代还高。
医疗,就是赤脚医生制度。村里有医疗室,乡里有医院,
这些都是短时间普及的。
不这么干,这些地方一直蛮荒下去,几十年后才会被“扶贫”顾及。
#10 Re: 关于文革时期,云南的知青
发表于 : 2025年 3月 26日 07:44
由 laodongzhe18
王小波的黄金时代,最深的印象就是亚热带骄阳下,一根勃起的JB。
xiaxia 写了: 2025年 3月 25日 21:36
当时外省到云南的知青去的是云南生产建设兵团,准军事性组织
吃食堂,每月发工资(相当于正规军里班长一级的津贴费),每年有路费报销的探亲假
主要是在西双版纳地区种橡胶
跟当地农民完全是两个不同的阶层
#11 Re: 关于文革时期,云南的知青
发表于 : 2025年 3月 26日 10:37
由 Hercubic
DongshanGe 写了: 2025年 3月 26日 03:01
知清下乡,农村才普及了教育和医疗。
那时候,小村有小学,大村有初中,乡镇有高中。70年代入学率比80年代还高。
医疗,就是赤脚医生制度。村里有医疗室,乡里有医院,
这些都是短时间普及的。
不这么干,这些地方一直蛮荒下去,几十年后才会被“扶贫”顾及。
知青里大部分是小毛孩儿,没这些技能的,就是帮着下地干活儿。医疗和教育是另外一个体系培养起来的,在那个体系里确实有一些大城市下来的专家,和上交老师下放到西交类似…
#12 Re: 关于文革时期,云南的知青
发表于 : 2025年 3月 26日 14:08
由 lalalalaland
Mountainlion 写了: 2025年 3月 25日 22:23
最先闹的就是云南知青吧,说明确实不行,虽然比农民强一些,但一个人身在外乡,没有根基,没有希望,痛苦不是一般人可以想象的。
这跟咱们美华不是一样?
#13 Re: 关于文革时期,云南的知青
发表于 : 2025年 3月 26日 14:16
由 wh
#14 Re: 关于文革时期,云南的知青
发表于 : 2025年 3月 26日 14:44
由 Mountainlion
自由世界,痛苦的是太多选择。
知青只能种地,而且是分配的任务,自己没有任何机动性。所谓社会主义,就是个人完全就是机器里的零件,在共产党黑手党的统治下,更是奴隶,完全被人控制,个人想多做点,干点不同的,可能性低。
#15 Re: 关于文革时期,云南的知青
发表于 : 2025年 3月 26日 14:46
由 lalalalaland
wh 写了: 2025年 3月 26日 14:16
美国的物质生活好很多。而且来美国不是被迫的……
我的意思是说“一个人身在外乡,没有根基,没有希望” 这点,跟美华一样
#16 Re: 关于文革时期,云南的知青
发表于 : 2025年 3月 26日 14:50
由 shanghaibaba
Mountainlion 写了: 2025年 3月 26日 14:44
自由世界,痛苦的是太多选择。
知青只能种地,而且是分配的任务,自己没有任何机动性。所谓社会主义,就是个人完全就是机器里的零件,在共产党黑手党的统治下,更是奴隶,完全被人控制,个人想多做点,干点不同的,可能性低。
不要拿现在的眼光看那时候。
#17 Re: 关于文革时期,云南的知青
发表于 : 2025年 3月 26日 14:58
由 Mountainlion
你就是在用现在的眼光看知青下乡。
那时候的知青是绝望
#18 Re: 关于文革时期,云南的知青
发表于 : 2025年 3月 26日 15:00
由 shanghaibaba
Mountainlion 写了: 2025年 3月 26日 14:58
你就是在用现在的眼光看知青下乡。
那时候的知青是绝望
呵呵。别把那时候看的多好。从血火的乱战年代过去也就十几年而已。十几年其实很短。
#19 Re: 关于文革时期,云南的知青
发表于 : 2025年 3月 26日 15:16
由 Mountainlion
那些年轻人没见过战争。
对农村人来说,哪里是他们的生活,但是知青不是,他们见过了城市生活,知道农村不是他们的生活,尤其是发现自己可能永远要呆在农村的时候,要知道,那时候没有通讯,交通也几乎没有。
shanghaibaba 写了: 2025年 3月 26日 15:00
呵呵。别把那时候看的多好。从血火的乱战年代过去也就十几年而已。十几年其实很短。
#20 Re: 关于文革时期,云南的知青
发表于 : 2025年 3月 26日 15:20
由 shanghaibaba
Mountainlion 写了: 2025年 3月 26日 15:16
那些年轻人没见过战争。
对农村人来说,哪里是他们的生活,但是知青不是,他们见过了城市生活,知道农村不是他们的生活,尤其是发现自己可能永远要呆在农村的时候,要知道,那时候没有通讯,交通也几乎没有。
城市生活也好不到哪里去。共匪进城,给城市居民发国家粮了,城市居民才能过的下去。共匪当时还有一招,就是给城市居民停国家粮。你看有多少城市居民会饿死。
在共匪以前,城市最底层一向比农村穷人还要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