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页: 1 / 1

#1 中国利用解密的文件建成全球首座运行中的钍反应堆

发表于 : 2025年 4月 20日 01:39
bessone
中国利用解密的文件建成全球首座运行中的钍反应堆 | Aamir Khollam,Interesting Engineering

在戈壁滩,中国启动了全球唯一运行中的钍反应堆。

中国科学家在清洁能源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成功将新燃料重新装入运行中的钍熔盐反应堆。

他们在反应堆持续运行的情况下完成了这一操作,标志着全球在推动钍作为更安全、更丰富的铀替代品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

这一里程碑于4月8日在中国科学院(CAS)的一次闭门会议上公布,项目首席科学家徐宏杰在会上与同事们分享了这一消息。

钍反应堆在中国开始实际运行

据《光明日报》报道,该实验装置位于戈壁滩,可产生2兆瓦的热能。

它使用熔盐承载燃料并控制热量,钍作为放射性燃料源。

专家们长期以来一直将钍反应堆视为能源创新的下一个飞跃。一些科学家估计,内蒙古一座富含钍的矿山理论上可以满足中国数万年的能源需求,而且产生的放射性废物远少于目前的铀基反应堆。

徐建军宣布,中国已迈入全球领先地位。“我们现在引领全球前沿,”他在会上说道。

他将这场国际竞赛比作一则经典寓言,并补充道:“兔子有时会犯错或变得懒惰。这时,乌龟就会抓住机会。”

钍为何能改变核能的未来

作为核燃料,钍比铀具有诸多优势。它在地壳中的储量更为丰富,产生的长寿命放射性废物更少。

钍的副产品也不太适合武器化,从而降低了安全风险。 与熔盐技术相结合,该反应堆设计可在大气压下运行,并自然地限制过热,从而提高整体安全性。

这些特性使得钍反应堆在当今世界大力推崇清洁安全能源的背景下极具吸引力。

中国取得进展

20世纪60年代,美国研究人员建造并测试了早期的熔盐反应堆,但美国最终搁置了该项目,转而支持铀基技术。“美国将其研究成果公开,等待合适的继任者,”徐建军说道。“我们就是那个继任者。”

徐建军和他在中科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的团队研究了解密的美国文件,重现了之前的实验,并进一步开发了这项技术。“我们掌握了文献中提到的每一项技术,然后继续前进,”他说道。

团队的研发工作迅速展开。目前的反应堆于2018年开始建设,团队规模从几十名研究人员发展到400多人。

许多人甚至放弃了节假日,一年中的大部分时间都待在现场。 该反应堆于2023年10月达到临界状态,2024年6月实现满功率运行,仅四个月后就成功完成了运行中的钍元素换料。

……

中国目前正在建造一座规模更大的钍熔盐反应堆,计划于2030年达到临界状态,发电量达10兆瓦。

了解更多信息:

interestingengineering.com/energy/china-b

#2 Re: 中国利用解密的文件建成全球首座运行中的钍反应堆

发表于 : 2025年 4月 20日 01:45
midlander
幸亏美国解密了,不然钍根本不会裂变

#3 Re: 中国利用解密的文件建成全球首座运行中的钍反应堆

发表于 : 2025年 4月 20日 01:46
Scraper
其实美帝也不用酸,共匪偷了他的,他也可以偷回来嘛

#4 Re: 中国利用解密的文件建成全球首座运行中的钍反应堆

发表于 : 2025年 4月 20日 01:46
tnc
钍基熔盐堆并非新技术,美苏1950年代就开始研究。

1965年,世界首个民用钍基熔盐堆在美国诞生,但实际运行后发现缺陷明显,之后美苏全部转向以铀为原材料的反应堆。

钍基熔盐核反应堆的优缺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安全性高:钍基熔盐反应堆的操作相对简单安全。

对环境要求低:钍基熔盐反应堆不需要像铀反应堆那样需要大量的水进行冷却,因此可以建在偏远地区,如沙漠,从而避开人口密集区。

燃料资源丰富:钍的储量在自然界中要比铀丰富得多,特别是中国,钍资源蕴藏量远高于世界其它地方。

核废料产生少:钍基熔盐反应堆理论上产生的核废料仅为现有技术的千分之一,有助于减少核废料处理和存储的问题。

然而,钍基熔盐核反应堆也存在一些明显缺点:

燃料处理复杂:钍本身不能作为核燃料,需要先转换成铀233,这涉及到复杂的核转化过程。同时,钍燃料后处理和U233回收流程存在不稳定性。

材料要求高:熔盐堆运行在高温、氟化物熔盐腐蚀及中子辐照等极端环境下,对其关键材料(包括结构材料以及核石墨材料)的综合性要求苛刻,辐照损伤会影响材料的机械性能,耐腐性能和使用寿命

#5 Re: 中国利用解密的文件建成全球首座运行中的钍反应堆

发表于 : 2025年 4月 20日 02:17
voodoo2
国内人就是牛啊

#6 Re: 中国利用解密的文件建成全球首座运行中的钍反应堆

发表于 : 2025年 4月 20日 02:20
kuku
没说土工有没有解决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