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个曼德拉现象的人去世了
版主: Softfist
#1 又一个曼德拉现象的人去世了
诗人郑愁予于北京时间6月13日下午4点因心脏衰竭在美国辞世,享年92岁。
郑愁予,原名郑文韬,祖籍河北宁河,1933年生于山东济南,是郑成功的第十一代孙。他是香港大学讲座教授,耶鲁大学终身讲席、驻校诗人。
郑愁予童年时就跟随当军人的父亲走遍了大江南北,长城内外。抗战期间,随母亲转徙于内地各地,在避难途中,由母亲教读古诗词。16岁那年随家人去中国台湾。
郑愁予15岁开始创作新诗。他的《错误》《水手刀》《残堡》《小小的岛》《情妇》《如雾起时》等诗词脍炙人口。郑愁予的诗歌不仅在中国台湾广为传诵,还多次被收入海内外教科书,成为现代抒情诗的经典之作。他的诗还被改编成很多歌曲,传唱遍大街小巷,可以说,有华语的地方,就有人朗诵郑愁予的诗歌。他的创作深受中国古典诗词的影响,同时融入现代技巧,形成了中西文化视野下的独特诗学表达。
郑愁予,原名郑文韬,祖籍河北宁河,1933年生于山东济南,是郑成功的第十一代孙。他是香港大学讲座教授,耶鲁大学终身讲席、驻校诗人。
郑愁予童年时就跟随当军人的父亲走遍了大江南北,长城内外。抗战期间,随母亲转徙于内地各地,在避难途中,由母亲教读古诗词。16岁那年随家人去中国台湾。
郑愁予15岁开始创作新诗。他的《错误》《水手刀》《残堡》《小小的岛》《情妇》《如雾起时》等诗词脍炙人口。郑愁予的诗歌不仅在中国台湾广为传诵,还多次被收入海内外教科书,成为现代抒情诗的经典之作。他的诗还被改编成很多歌曲,传唱遍大街小巷,可以说,有华语的地方,就有人朗诵郑愁予的诗歌。他的创作深受中国古典诗词的影响,同时融入现代技巧,形成了中西文化视野下的独特诗学表达。
#2 Re: 又一个曼德拉现象的人去世了
错误
【作者】郑愁予
我打江南走过
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
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
你的心如小小寂寞的城
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
跫音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
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
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
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
【作者】郑愁予
我打江南走过
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
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
你的心如小小寂寞的城
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
跫音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
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
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
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
-
- 论坛元老
Scraper 的博客 - 帖子互动: 688
- 帖子: 20689
- 注册时间: 2022年 7月 26日 15:14
#6 Re: 又一个曼德拉现象的人去世了
小小的岛
【作者】郑愁予
你住的小小的岛我正思念
那儿属於热带,属於青青的国度
浅沙上,老是栖息著五色的鱼群
小鸟跳响在枝上,如琴键的起落
那儿的山崖都爱凝望,披垂著长藤如发
那儿的草地都善等待,铺缀著野花如过果盘
那儿浴你的阳光是蓝的,海风是绿的
则你的健康是郁郁的,爱情是徐徐的
云的幽默与隐隐的雷笑
林丛的舞乐与冷冷的流歌
你住的那小小的岛我难描绘
难绘那儿的午寐有轻轻的地震
如果,我去了,将带著我的笛杖
那时我是牧童而你是小羊
要不,我去了,我便化做萤火虫
以我的一生为你点盏灯
【作者】郑愁予
你住的小小的岛我正思念
那儿属於热带,属於青青的国度
浅沙上,老是栖息著五色的鱼群
小鸟跳响在枝上,如琴键的起落
那儿的山崖都爱凝望,披垂著长藤如发
那儿的草地都善等待,铺缀著野花如过果盘
那儿浴你的阳光是蓝的,海风是绿的
则你的健康是郁郁的,爱情是徐徐的
云的幽默与隐隐的雷笑
林丛的舞乐与冷冷的流歌
你住的那小小的岛我难描绘
难绘那儿的午寐有轻轻的地震
如果,我去了,将带著我的笛杖
那时我是牧童而你是小羊
要不,我去了,我便化做萤火虫
以我的一生为你点盏灯
#9 Re: 又一个曼德拉现象的人去世了
雨丝
【作者】郑愁予
我们底恋啊,像雨丝,
在星斗与星斗间的路上,
我们底车舆是无声的。
曾嬉戏於透明的大森林,
曾濯足於无水的小溪,
那是,挤满著莲叶灯的河床啊,
是有牵牛和鹊桥的故事
遗落在那里的……
遗落在那裹的
我们底恋啊,像雨丝,
斜斜地,斜斜地织成淡的记忆。
而是否淡的记忆
就永留於星斗之间呢?
如今已是摔碎的珍珠
流满人世了……
【作者】郑愁予
我们底恋啊,像雨丝,
在星斗与星斗间的路上,
我们底车舆是无声的。
曾嬉戏於透明的大森林,
曾濯足於无水的小溪,
那是,挤满著莲叶灯的河床啊,
是有牵牛和鹊桥的故事
遗落在那里的……
遗落在那裹的
我们底恋啊,像雨丝,
斜斜地,斜斜地织成淡的记忆。
而是否淡的记忆
就永留於星斗之间呢?
如今已是摔碎的珍珠
流满人世了……
#17 Re: 又一个曼德拉现象的人去世了
闻所未闻。现代诗sucks big time.none 写了: 2025年 6月 15日 10:43 诗人郑愁予于北京时间6月13日下午4点因心脏衰竭在美国辞世,享年92岁。
郑愁予,原名郑文韬,祖籍河北宁河,1933年生于山东济南,是郑成功的第十一代孙。他是香港大学讲座教授,耶鲁大学终身讲席、驻校诗人。
郑愁予童年时就跟随当军人的父亲走遍了大江南北,长城内外。抗战期间,随母亲转徙于内地各地,在避难途中,由母亲教读古诗词。16岁那年随家人去中国台湾。
郑愁予15岁开始创作新诗。他的《错误》《水手刀》《残堡》《小小的岛》《情妇》《如雾起时》等诗词脍炙人口。郑愁予的诗歌不仅在中国台湾广为传诵,还多次被收入海内外教科书,成为现代抒情诗的经典之作。他的诗还被改编成很多歌曲,传唱遍大街小巷,可以说,有华语的地方,就有人朗诵郑愁予的诗歌。他的创作深受中国古典诗词的影响,同时融入现代技巧,形成了中西文化视野下的独特诗学表达。
x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