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果子又来碰瓷AI了
发表于 : 2025年 6月 30日 22:02
AAPL
205.17 +4.09 (+2.03%) 盘后: 205.90 +0.73 (+0.36%)
然鹅:
苹果考虑用Anthropic或OpenAI技术重构Siri,自研AI路线面临重大拐点
苹果公司(Apple Inc.)正在考虑 放弃自研AI模型,转而采用 Anthropic(Claude)或OpenAI(ChatGPT) 的人工智能技术来驱动新版 Siri。这一潜在决策不仅标志着苹果AI战略的 180度大转弯,也暴露了其在 生成式AI(Generative AI) 领域的落后困境。
核心要点:
205.17 +4.09 (+2.03%) 盘后: 205.90 +0.73 (+0.36%)
然鹅:
苹果考虑用Anthropic或OpenAI技术重构Siri,自研AI路线面临重大拐点
苹果公司(Apple Inc.)正在考虑 放弃自研AI模型,转而采用 Anthropic(Claude)或OpenAI(ChatGPT) 的人工智能技术来驱动新版 Siri。这一潜在决策不仅标志着苹果AI战略的 180度大转弯,也暴露了其在 生成式AI(Generative AI) 领域的落后困境。
核心要点:
- 谈判已启动,但未敲定:苹果已与Anthropic、OpenAI接触,希望基于他们的 大语言模型(LLMs) 训练适用于 苹果私有云(Private Cloud Compute) 的定制版Siri。目前仍是初期阶段,最终是否采用第三方方案尚未确定。
自研路线遇挫,转向外包或成唯一出路:苹果原计划在 2026年 推出基于 Apple Foundation Models 的新Siri,但进展缓慢。如今若改用Anthropic的 Claude 或OpenAI的 ChatGPT,意味着苹果承认 自家AI不如人,难以在生成式AI时代保持领先。
Siri落后安卓对手,急需追赶:自2011年诞生以来,Siri已被ChatGPT等AI聊天机器人 远远甩在身后。去年苹果曾宣布Siri重大升级(支持个人数据查询、跨App控制等),但因 技术瓶颈和延宕,从2025年初推迟到 明年春天 才有望上线。
高管更迭是关键转折点:今年3月,Siri负责人换帅,由 Mike Rockwell(前Vision Pro负责人)接管。他与软件工程主管 Craig Federighi 力主 “外部技术优于自研”,认为与其用较差的自家模型,不如直接 授权(license)第三方AI。这种思路类似 三星(Galaxy AI实际基于Google Gemini),以及 亚马逊新Alexa+接入Anthropic。
内部团队士气低落,人才流失严重:苹果AI团队(约100人,由 Ruoming Pang 领导)得知可能外包Siri后,集体 信心受挫。Meta(Facebook母公司)开出 年薪1000万~4000万美元 高价挖角,OpenAI也 重金悬赏AI人才,导致苹果核心工程师接连出走:
- 高级研究员 Tom Gunter 上周离职(曾效力8年,难觅替代者)。
MLX机器学习团队 也曾集体威胁跳槽,苹果 紧急加薪才保住人。
- 苹果希望 Claude/ChatGPT运行在自家Mac芯片云服务器,而非外部数据中心,以 保障用户隐私。内部已验证技术可行性。
设备端(on-device)AI仍坚持自研(如邮件总结、Genmoji生成),今年晚些时候会 向开发者开放本地模型API,但 云端大模型暂不外放,因服务器容量不足以支撑大量第三方调用。
去年OpenAI曾提议训练苹果本地模型,但被拒。如今形势逆转,苹果正与Anthropic谈判 授权费,但 对方开出“每年数十亿美元、逐年递增”天价,谈崩风险高。若破局失败,苹果可能转投OpenAI或其他方案。
- 苹果AI掌门人 John Giannandrea(2018年从谷歌挖来,力推自研大模型) 影响力持续下滑:
- 已失去 Siri 和 机器人团队(Robotics) 的管辖权。
Core ML(机器学习框架)、App Intents(AI集成工具) 也被划归 Federighi(软件一把手)。
连带 Swift Assist(AI辅助编程项目) 也被腰斩,改用 Xcode接入ChatGPT/Claude,让开发者自行选择第三方模型。
- 苹果高管认为,短期内借力第三方AI是务实之举,但 中长期仍需掌握核心技术,尤其涉及 未来AI硬件(桌上机器人、AI眼镜等)。
近期苹果还考虑 收购AI搜索引擎Perplexity,并短暂接触 前OpenAI CTO创办的Thinking Machines Lab,试图 补齐AI短板。
- 消息一出,苹果股价 盘后涨超2%,投资者似乎认可 “合作比自研更靠谱” 的逻辑。
但长远来看,苹果 从“闭关自守”变成“开源合作”,是否会削弱其 技术护城河?业界正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