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放弃
希碧波从弘文馆回来,翻箱倒柜找东西。
他兄长北衙禁军侍卫希蓝洋自刎而亡,天后将同为侍卫的希碧波调到弘文馆做校书郎,还没有几天。
屋子有点凌乱,抹布随便搭在凳子上,且有点油腻。希碧波的母亲希洪氏从前很爱收拾,近来发懒,不是做饭打水等必要之事,都做得不上心。室内光线昏暗,窗纸也有日子没换了。
希母放下炊具进屋问道:“孩子,你这是怎么了?”
希碧波一边找抹布擦手一边道:“我平日里写的诗文,怎么好象少了几篇?”
希母擦手帮着四下看:“你要找哪样的?”
希父闻声也拄着拐杖进来了:“少了什么?”
希碧波皱眉回想,过了一会儿道:“奇怪,……少了什么竟然记不起来!”
希父叹了口气道:“记不起来的,多半没什么要紧。”
希母直起腰来道:“他终日弄笔墨纸砚,哪一件是要紧的?”
希碧波拿起手边的诗卷掸着道:“阿娘看着都一样,我看着是不一样的。阿爷,您改我的诗了吗?”
希父摇头道:“没有。大郎——你阿兄的诗作我与你娘也都没动。睹物伤情。”
希碧波道:“怪道阿兄卧房很多尘土。”希碧波进屋找东西,惊走了两三只蜘蛛。
希母抹了一下眼眶:“你要收拾就收拾吧!军中不是也让整理他遗作吗!别累着就好。”
希父长叹一声道:“依我说,不要动它。大郎——遗书里说他见神见鬼的,我请教了医生,他很有可能是疯了。如今你又嚷嚷诗被改了。”
希母眼圈红了,“是啊!我们只有你了。——”她眼泪就下来了。
希碧波道:“我真的——我没疯!您看,这首诗它就不是我写的!不是少了,是写的不一样!题目没变,所以我找不出少了什么!”
希父伸手为希母拭泪,一边说:“越说越来劲儿了!你这不是糊涂吗?你阿兄已经栽在诗上头了,你还较真儿!”
希碧波道:“可是这诗写得好!‘有路必有前人走’,我根本写不出来这样的句子!我读给您听!”
希母哽咽道:“孩子,你放过阿爷阿娘吧!听话!咱们仨好好过日子!”
希碧波看阿娘泪眼婆娑,襦衣上沾了块儿油渍,抹泪的手也有干裂。他嘴唇嗫嚅,说不出话来。希父厉声说:“还要说什么?有完没完?”他见希碧波闭了嘴,放缓口气说:“睡觉吧!养足精神睡到天亮。一切都过去了!”
关于放弃
版主: MaLaRabbit
#2 Re: 关于放弃
关于遗失
希碧波近来很苦恼。
希家最大的阴霾——希蓝洋自尽一事还没过去多久,希碧波的公事又出了问题。
希碧波做了校书郎,在弘文馆校理典籍,每校好一本,放在成镜架上等馆丁取走。
希碧波某天进了弘文馆校书间,打开案上的书册,咦,这本是昨日校过的文书啊!
这本文书是宰相韦待价的批文。有官员妻子出轨,愤而斗殴休妻,韦相要将此人从吏部除名。事情不算小,希碧波有印象。墨痕鲜润,摸上去有细茬,是希碧波昨天才誊写的。
他将书册放在成镜架上,去与馆丁说。馆丁在扫落叶。他不识字,门下省送来什么书他照样送进校书间,没有调换。搬文书非常简单,不需要读书人,免得起心思。
希碧波说你是不是把成镜架上的书搬到璧瑕篮里了?成镜架是文书的出口,璧瑕篮是文书的入口。出口是个书架,书架背后的墙壁上是翻板,这个翻板是有锁的。只有馆丁有锁匙。入口是个竹篮,放在翻板吞吐口后面。这个小翻板是单向翻的,文书通过翻板掉进璧瑕篮中,很难再拿回翻板之外。也许校好的书,又送回待校对的篮子,所以希碧波又拿着了。
馆丁说没道理啊!送书和取书在不同时间。送书时到门下省把书搬来,从校书间的板壁外直接投入璧瑕篮的吞吐口。投完就去打扫馆舍。取书时则打开成镜架的翻板,将书带走。送完就该就寝了。
馆丁家中没有放书的地方。他也没有资格到藏书室去读书,取了书不送到藏书室他也没什么用。
门下省-》馆丁-〉璧瑕篮-〉希碧波-》成镜架-〉馆丁-》藏书室
门下省官员批阅文书,有所援引,会由部吏到藏书室取书查阅。查完了会由弘文馆的馆丁送到校书室,由校书郎与馆中其他图书比对,以免使用了有错漏的版本。
门下省的官员大多进士出身,纵不学富五车,也绝非胸无点墨。万卷书都在腹中,他们需要查阅藏书的时候很少。希碧波校对的文书,更多是奏折和高官的批文。官员的奏折存档,全部会经校书郎校对一遍,改正错字,誊写好送进藏书室。不是为了留下官员完美的记录,而是在需要援引先例、查阅存档时,不至于被从前的奏折所误导。
希碧波与韦待价宰相素不相识,涉事官员夫妻及斗殴对象都来自外州,没有利害关系,为什么会被调换呢?
希碧波与馆丁攀谈。馆丁是个老实人,问什么答什么。他是个孤老儿,杨尚书朋友的远亲。希碧波有点疑心文书丢失是因为朝堂上的明争暗斗,多问了几句。馆丁因为乏人赡养,被杨尚书荐到弘文馆来做洒扫搬运。当时赡养孤弱的机构尚不完善,官员主动接济帮助朋友的遗孤被视为美德。不止一位官员这样做,礼部偶有旌表。馆丁不入流,薪水不高,养活自己是够的。他不认识杨尚书。杨尚书这样举荐并不出格。杨尚书是夏官尚书,主兵部,与主持吏部的韦待价没什么联系。他是天后的母族,据坊间议论说他谨慎低调,与朝中官员并无摩擦。
如果说是馆丁送错了文书,最大的可能性是他从门下省过来,把怀里的书放在璧瑕篮里,再到成镜架那边取出书来,也放在璧瑕篮里,然后再去打扫。理论上可以做得到,但是违反馆丁的习惯。门下省书籍文件很多,馆丁每天都不是空着手来的,他每天来送一趟,取一趟,经年累月,没出过这样的岔子。
那怎么办?门下省昨日的文书在这里,今日该校对的文书都哪儿去了?
馆丁很害怕,说小老儿在此做了十几年了,可别让小老儿把事情丢了!
希碧波也不想丢工作啊!给馆丁一吓,他也不敢查下去了。他本来还要去藏书室,问问他们收没收到誊写稿,这下也不敢问了。
希碧波说老丈你别声张,你每天还照常送书来,某慢慢找。
希碧波近来很苦恼。
希家最大的阴霾——希蓝洋自尽一事还没过去多久,希碧波的公事又出了问题。
希碧波做了校书郎,在弘文馆校理典籍,每校好一本,放在成镜架上等馆丁取走。
希碧波某天进了弘文馆校书间,打开案上的书册,咦,这本是昨日校过的文书啊!
这本文书是宰相韦待价的批文。有官员妻子出轨,愤而斗殴休妻,韦相要将此人从吏部除名。事情不算小,希碧波有印象。墨痕鲜润,摸上去有细茬,是希碧波昨天才誊写的。
他将书册放在成镜架上,去与馆丁说。馆丁在扫落叶。他不识字,门下省送来什么书他照样送进校书间,没有调换。搬文书非常简单,不需要读书人,免得起心思。
希碧波说你是不是把成镜架上的书搬到璧瑕篮里了?成镜架是文书的出口,璧瑕篮是文书的入口。出口是个书架,书架背后的墙壁上是翻板,这个翻板是有锁的。只有馆丁有锁匙。入口是个竹篮,放在翻板吞吐口后面。这个小翻板是单向翻的,文书通过翻板掉进璧瑕篮中,很难再拿回翻板之外。也许校好的书,又送回待校对的篮子,所以希碧波又拿着了。
馆丁说没道理啊!送书和取书在不同时间。送书时到门下省把书搬来,从校书间的板壁外直接投入璧瑕篮的吞吐口。投完就去打扫馆舍。取书时则打开成镜架的翻板,将书带走。送完就该就寝了。
馆丁家中没有放书的地方。他也没有资格到藏书室去读书,取了书不送到藏书室他也没什么用。
门下省-》馆丁-〉璧瑕篮-〉希碧波-》成镜架-〉馆丁-》藏书室
门下省官员批阅文书,有所援引,会由部吏到藏书室取书查阅。查完了会由弘文馆的馆丁送到校书室,由校书郎与馆中其他图书比对,以免使用了有错漏的版本。
门下省的官员大多进士出身,纵不学富五车,也绝非胸无点墨。万卷书都在腹中,他们需要查阅藏书的时候很少。希碧波校对的文书,更多是奏折和高官的批文。官员的奏折存档,全部会经校书郎校对一遍,改正错字,誊写好送进藏书室。不是为了留下官员完美的记录,而是在需要援引先例、查阅存档时,不至于被从前的奏折所误导。
希碧波与韦待价宰相素不相识,涉事官员夫妻及斗殴对象都来自外州,没有利害关系,为什么会被调换呢?
希碧波与馆丁攀谈。馆丁是个老实人,问什么答什么。他是个孤老儿,杨尚书朋友的远亲。希碧波有点疑心文书丢失是因为朝堂上的明争暗斗,多问了几句。馆丁因为乏人赡养,被杨尚书荐到弘文馆来做洒扫搬运。当时赡养孤弱的机构尚不完善,官员主动接济帮助朋友的遗孤被视为美德。不止一位官员这样做,礼部偶有旌表。馆丁不入流,薪水不高,养活自己是够的。他不认识杨尚书。杨尚书这样举荐并不出格。杨尚书是夏官尚书,主兵部,与主持吏部的韦待价没什么联系。他是天后的母族,据坊间议论说他谨慎低调,与朝中官员并无摩擦。
如果说是馆丁送错了文书,最大的可能性是他从门下省过来,把怀里的书放在璧瑕篮里,再到成镜架那边取出书来,也放在璧瑕篮里,然后再去打扫。理论上可以做得到,但是违反馆丁的习惯。门下省书籍文件很多,馆丁每天都不是空着手来的,他每天来送一趟,取一趟,经年累月,没出过这样的岔子。
那怎么办?门下省昨日的文书在这里,今日该校对的文书都哪儿去了?
馆丁很害怕,说小老儿在此做了十几年了,可别让小老儿把事情丢了!
希碧波也不想丢工作啊!给馆丁一吓,他也不敢查下去了。他本来还要去藏书室,问问他们收没收到誊写稿,这下也不敢问了。
希碧波说老丈你别声张,你每天还照常送书来,某慢慢找。
#3 Re: 关于放弃
关于错别字
馆丁走了,希碧波在校书间里团团转。校书郎俸禄不多,希家父母省吃俭用,还在后院种了菜。
如果没了职司,单凭种菜是过不起日子。
当初希蓝洋、希碧波兄弟双双入伍拿了俸禄,父亲希汤一高兴致仕了。致仕后拿半俸,希母无职。不然日子还可以宽裕些。
希蓝洋自尽就让希家父母很抬不起头来,希碧波作为家中唯一的成丁,再出点什么事,那可太对不起父母了!
希碧波房里房外找了一遍,另一位校书郎于子将来了,问他:“找什么呢?“
希碧波不敢告诉他该校的文书不见了,自己校的文书还是昨天那一本,回答说:“看这书架积尘了我抹一抹。”
于子将不疑有他,坐下来忙他的。
希碧波抹了书架,也坐下来佯装看自己面前的书卷。
昨天誊写过了,再看眼熟,一转眼又掠至文末。希碧波与于子将的文书是分开的。于子将比希碧波来得早,看得快,希碧波才来,事务刚刚上手。因此馆丁每天只往希碧波的篮子放一本文书,其余的都归于子将。希碧波看完昨日那本就无事可做了。为了不让于子将看出来,希碧波心里数着数熬时间。
他拿眼角的余光瞄着于子将。于子将与希碧波共处一室,是不是他把文书直接从成镜架放回璧瑕篮里了?为什么呢?
于子将“咄”了一声道:“这一定是韦相爷写的!”
希碧波道:“哪个韦相爷?”
于子将道:“当然是京兆韦氏逍遥公房的韦待价相爷!韦方质和韦思谦相爷何曾笔下出错?等待的待又写成代替的代了!”
希碧波道:“是避讳吧?韦相爷不是名字里有个待字?”
于子将道:“避讳是为了表示对先辈的尊敬。哪有自己避讳自己的?!”
希碧波忽然想起来,翻开自己手中的书卷,“啊呀!可不是?!我这里也有很多!”
他一直以为韦待价相爷是为了避讳有意把“待”字写成“代”的!
唐初文书靠誊写,一个字有错,校书郎只好整页都重新誊写一遍。希碧波誊写好,重新装订了送到架上去。
誊写后他心虚,又看了一遍。又特别看了看架子,确认不是自己发昏把文书放错了,才回家。
因为丢文书丢官和因为错别字太多丢官哪个好?文书不是希碧波自己丢的,怪别人;错别字是希碧波自己漏看的,怪自己。希碧波觉得还是找到了错别字好一些。
如果是于子将做了手脚,他是好意吧?今天的文书是不是也是他拿的?
晚上回到家,希母又在淌眼泪。希碧波不由自主地说:“塞翁失马焉知非福?阿娘不用太伤心。”
希母说:“傻孩子!人都没了,还有什么福?!”
虽然是这么说,希碧波身材高壮,正在年轻。他蹒跚学步的情景仿佛就在昨天。哪个妈妈看孩子长大成人没有成就感?希母没了一个儿子希蓝洋,不是还有一个儿子希碧波吗!就剩下这个,可不能饿着了!她心下稍和,也就揩泪起身去做饭了。
馆丁走了,希碧波在校书间里团团转。校书郎俸禄不多,希家父母省吃俭用,还在后院种了菜。
如果没了职司,单凭种菜是过不起日子。
当初希蓝洋、希碧波兄弟双双入伍拿了俸禄,父亲希汤一高兴致仕了。致仕后拿半俸,希母无职。不然日子还可以宽裕些。
希蓝洋自尽就让希家父母很抬不起头来,希碧波作为家中唯一的成丁,再出点什么事,那可太对不起父母了!
希碧波房里房外找了一遍,另一位校书郎于子将来了,问他:“找什么呢?“
希碧波不敢告诉他该校的文书不见了,自己校的文书还是昨天那一本,回答说:“看这书架积尘了我抹一抹。”
于子将不疑有他,坐下来忙他的。
希碧波抹了书架,也坐下来佯装看自己面前的书卷。
昨天誊写过了,再看眼熟,一转眼又掠至文末。希碧波与于子将的文书是分开的。于子将比希碧波来得早,看得快,希碧波才来,事务刚刚上手。因此馆丁每天只往希碧波的篮子放一本文书,其余的都归于子将。希碧波看完昨日那本就无事可做了。为了不让于子将看出来,希碧波心里数着数熬时间。
他拿眼角的余光瞄着于子将。于子将与希碧波共处一室,是不是他把文书直接从成镜架放回璧瑕篮里了?为什么呢?
于子将“咄”了一声道:“这一定是韦相爷写的!”
希碧波道:“哪个韦相爷?”
于子将道:“当然是京兆韦氏逍遥公房的韦待价相爷!韦方质和韦思谦相爷何曾笔下出错?等待的待又写成代替的代了!”
希碧波道:“是避讳吧?韦相爷不是名字里有个待字?”
于子将道:“避讳是为了表示对先辈的尊敬。哪有自己避讳自己的?!”
希碧波忽然想起来,翻开自己手中的书卷,“啊呀!可不是?!我这里也有很多!”
他一直以为韦待价相爷是为了避讳有意把“待”字写成“代”的!
唐初文书靠誊写,一个字有错,校书郎只好整页都重新誊写一遍。希碧波誊写好,重新装订了送到架上去。
誊写后他心虚,又看了一遍。又特别看了看架子,确认不是自己发昏把文书放错了,才回家。
因为丢文书丢官和因为错别字太多丢官哪个好?文书不是希碧波自己丢的,怪别人;错别字是希碧波自己漏看的,怪自己。希碧波觉得还是找到了错别字好一些。
如果是于子将做了手脚,他是好意吧?今天的文书是不是也是他拿的?
晚上回到家,希母又在淌眼泪。希碧波不由自主地说:“塞翁失马焉知非福?阿娘不用太伤心。”
希母说:“傻孩子!人都没了,还有什么福?!”
虽然是这么说,希碧波身材高壮,正在年轻。他蹒跚学步的情景仿佛就在昨天。哪个妈妈看孩子长大成人没有成就感?希母没了一个儿子希蓝洋,不是还有一个儿子希碧波吗!就剩下这个,可不能饿着了!她心下稍和,也就揩泪起身去做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