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惜生命,远离安卓
中国的一些安卓App因行为“流氓”而广受诟病,这里的“流氓”指的是它们未经用户允许就获取敏感权限、捆绑广告、难以卸载、后台偷跑、诱导消费等行为。这类问题曾被央视、工信部等多次点名整治。以下是一些典型行为和案例:
⸻

典型“流氓”行为:
1. 过度获取权限
• 比如一个手电筒App申请通讯录、通话记录、定位、短信读取等权限,明显与功能无关。
• 例如:某些输入法App会获取剪贴板、读取短信内容等。
2. 后台偷跑、偷流量/偷电
• App关闭后仍在后台运行上传数据,严重耗电、偷流量。
• 某些短视频类App在后台偷偷播放视频、上传数据。
3. 强制捆绑广告 / 静默安装其他App
• 启动时弹出全屏广告、无法关闭、点击容易跳转下载。
• 某些App悄悄安装“全家桶”——用户不知情下安装多个关联App。
4. 伪装成系统App、难以卸载
• 把自己伪装成“系统更新”、“安全助手”等,让用户无法正常卸载。
• 有些App在卸载前先弹窗多次确认,甚至诱导点错按钮继续安装。
5. 诱导消费 / 乱扣费
• 游戏、短视频App对青少年诱导充值,利用误触、充值隐藏条款等方式。
• 某些App默认开通订阅、试用结束后自动扣费。
⸻

部分曾被曝光的具体案例(根据过去几年新闻):
App 名称(或类型) 问题行为 备注
某些输入法App(如早期某讯输入法) 读取剪贴板内容、上传敏感数据 已被工信部约谈整改
某些“清理加速大师”类App 捆绑广告、权限过度 伪装为优化工具
某些儿童App / 教育类App 虚假广告、诱导付费 被家长投诉严重
某些国产浏览器(某熊、某搜) 首页劫持、推送低俗内容 多次被点名
某些直播/短视频App 诱导充值、弹窗广告、信息泄露 尤其针对未成年人问题突出
某些国产“App市场” 静默安装、无法卸载 自带ROM或通过广告植入
⸻

用户应对建议:
1. 下载来源可靠:尽量从应用商店(如华为应用市场、小米、酷安、Google Play等)下载安装。
2. 安装时看权限请求:如果某App申请权限太多或不合理,慎装。
3. 用权限管理工具控制App行为:MIUI、Flyme、HarmonyOS等系统自带权限控制。
4. 定期清理和审查后台App。
5. 关注工信部公布的黑名单或整改清单:有助于了解哪些App不合规。
⸻
如果你想我列出最近一批被工信部通报的“流氓App名单”,我可以帮你查最新名单。是否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