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空警600三十多吨 还是螺旋桨
说明电磁弹射三十多吨没问题
说明电磁弹射三十多吨没问题
螺旋桨加速性好。70吨的C130无需弹射就能从尼米兹上自己滑跑起飞。
那是因为机身低速性能好吧~~~
大妈你不懂航空
螺旋桨也是发动机,推力太大也是不合适的
C130想从航母起飞,需要零载荷+最低限度燃油
胡建建的电弹最大可以弹50吨
你真狂妄。
王亚南见了老夫也要称一句前辈。
这是个啥高科技装备?干嘛用的?能直接测出起飞机的重量?
我也不懂
地磅测过了
是的,这个东西是个手持弹射控制设备,就是弹射iPad。这个东西跟弹射停泊位的称重单元相连。由于飞机加油和挂弹,重量经常变化。飞机称重单元的传感器在弹射停泊位和弹射轨道上,就是个电子地磅。弹射前称重数据会传给控制室,并自动传到这个手持设备上,然后手持人员向飞行员和弹射控制人员展示进行交叉确认。甲板下的弹射控制人员根据机型和重量设定弹射参数,飞行员也需要根据重量和机型调整发动机参数。这就是为什么绿马甲给飞行员展示后再跑去向甲板下观察室的控制人员展示。
这个东西是全新的,美帝航母也没有。美国航母是称重单元跟控制室终端直接相连,然后甲板人员用手势传递弹射是否已经准备好,没有这种无线手持设备。所有你会看到美帝航母甲板人员有很多很装逼的手势。
总之,土鳖的新玩意儿比美帝的旧玩意儿高级,一边学美帝,同时不断超越。
mikokoro 写了: 2025年 9月 23日 16:52是的,这个东西是个手持弹射控制设备,就是弹射iPad。这个东西跟弹射停泊位的称重单元相连。由于飞机加油和挂弹,重量经常变化。飞机称重单元的传感器在弹射停泊位和弹射轨道上,就是个电子地磅。弹射前称重数据会传给控制室,并自动传到这个手持设备上,然后手持人员向飞行员和弹射控制人员展示进行交叉确认。甲板下的弹射控制人员根据机型和重量设定弹射参数,飞行员也需要根据重量和机型调整发动机参数。这就是为什么绿马甲给飞行员展示后再跑去向甲板下观察室的控制人员展示。
这个东西是全新的,美帝航母也没有。美国航母是称重单元跟控制室终端直接相连,然后甲板人员用手势传递弹射是否已经准备好,没有这种无线手持设备。所有你会看到美帝航母甲板人员有很多很装逼的手势。
总之,土鳖的新玩意儿比美帝的旧玩意儿高级,一边学美帝,同时不断超越。
为啥土鳖不连控制室,省得人跑两处
35吨加速到350km/h一点问题也没有。
你文科生,看不懂数据表格
数据当然直接连控制室,那个手持装置只是交叉确认用的。控制室即使得到飞机所有数据,未经地勤人员(weight board operator )和飞行员确认也不能直接弹。美军弹射时,也有类似的装置,但不是无线连接地磅的,而是一个手摇装置,就跟有些球赛的比分翻牌机一样,主要是因为美军的航母设计太早,没有后发设计先进。
这是土鳖和美帝用的同一个装置,一个是算盘,一个是iPAD:
mikokoro 写了: 2025年 9月 24日 00:09数据当然直接连控制室,那个手持装置只是交叉确认用的。控制室即使得到飞机所有数据,未经地勤人员(weight board operator )和飞行员确认也不能直接弹。美军弹射时,也有类似的装置,但不是无线连接地磅的,而是一个手摇装置,就跟有些球赛的比分翻牌机一样,主要是因为美军的航母设计太早,没有后发设计先进。
这是土鳖和美帝用的同一个装置,一个是算盘,一个是iPAD:
老美的明显更清晰更易用更可靠更环保,就是重了点
大陆兵士瘦弱些,牺牲了这些,用电子的
这细节,各国间谍那更是逐帧分析了
主要是因为设计太早,老美现在设计肯定也是电子的。
我帝这设计看着像是防核弹emp的
土工可真没少学
mikokoro 写了: 2025年 9月 24日 00:09数据当然直接连控制室,那个手持装置只是交叉确认用的。控制室即使得到飞机所有数据,未经地勤人员(weight board operator )和飞行员确认也不能直接弹。美军弹射时,也有类似的装置,但不是无线连接地磅的,而是一个手摇装置,就跟有些球赛的比分翻牌机一样,主要是因为美军的航母设计太早,没有后发设计先进。
这是土鳖和美帝用的同一个装置,一个是算盘,一个是iP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