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自古以来就没有啥印度,也没有古印度
古印度不过是苏美尔东迁路过印度河,在那里搭建了个临时驻地。
自古以来就没有印度。汉朝对应的天竺是塔吉克斯坦,那时候塔吉克建立的王国统治印度区域。
最后的朝代蒙古尔帝国,那是蒙古人统治的印度区域。
印度河从西藏的拉达克区流入巴基斯坦,印度这个称谓就是错误的。
现在的印度应该叫恒河部落,恒河诸部落从来没独立建国过。
古印度不过是苏美尔东迁路过印度河,在那里搭建了个临时驻地。
自古以来就没有印度。汉朝对应的天竺是塔吉克斯坦,那时候塔吉克建立的王国统治印度区域。
最后的朝代蒙古尔帝国,那是蒙古人统治的印度区域。
印度河从西藏的拉达克区流入巴基斯坦,印度这个称谓就是错误的。
现在的印度应该叫恒河部落,恒河诸部落从来没独立建国过。
中国排第一的国学大师季羡林狠崇拜印度,以为自己研究的梵文是印度文。
实际上那是贵霜帝国的塔吉克文。
只能说是没有大一统的印度王朝
天竺就是印度另一个音译吧
DonnieTrump 写了: 2025年 10月 7日 16:07古印度不过是苏美尔东迁路过印度河,在那里搭建了个临时驻地。
自古以来就没有印度。汉朝对应的天竺是塔吉克斯坦,那时候塔吉克建立的王国统治印度区域。
最后的朝代蒙古尔帝国,那是蒙古人统治的印度区域。
印度区域从来没独立过。
把苏美尔换成雅利安就对了
塔吉克斯坦人自己都用西里尔字母了,哪来的塔吉克文
这帮雅利安人从哪来的?之前的雅利安文明在哪
怎么一到印度河平原就发展出了古印度文明
那也没有中国了
DonnieTrump 写了: 2025年 10月 7日 16:07古印度不过是苏美尔东迁路过印度河,在那里搭建了个临时驻地。
自古以来就没有印度。汉朝对应的天竺是塔吉克斯坦,那时候塔吉克建立的王国统治印度区域。
最后的朝代蒙古尔帝国,那是蒙古人统治的印度区域。
印度区域从来没独立过。
大月氏统治的范围是巴基斯坦、克什米尔和阿富汗,首都在阿富汗
雅利安游牧民南下前,印度河文明已经很发达了,和黄河的中华文明,两河文明,尼罗河下游的埃及文明可以相提并论
雅利安人灭亡了印度河文明,随后创造了种姓制度和印度教
molen 写了: 2025年 10月 7日 16:52雅利安游牧民南下前,印度河文明已经很发达了,和黄河的中华文明,两河文明,尼罗河下游的埃及文明可以相提并论
雅利安人灭亡了印度河文明,随后创造了种姓制度和印度教
古印度的一个考据是自己迁走了。苏美尔破灭,五胡乱苏,黄皮子一路东迁。
古印度可能就是夏朝,然后迁到三星堆,最后出秦川,逐步成了商朝。
盘庾迁都,是不是就是从古印度迁徙到现在的中国?
都与佛祖诞生地尼泊尔无关,但党国出来的大都坚持说他是印度人,不是尼泊尔人。
果然,古印度就是古中华一路东逃的中转站,
lpz9678 写了: 2025年 10月 22日 15:55广元——2025年10月22日讯
近日,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广元市文物局在广元市昭化区的一处考古发掘点中,发现一座保存完整、规模宏大的商朝晚期贵族墓葬。更令人震惊的是,考古人员在墓室结构中发现的大量巨型木材,经过初步鉴定,竟全部来自印缅亚热带地区,为该地区特有树种——缅甸黄心楠(Cinnamomum tamala)。
该墓葬坐落于嘉陵江上游一处缓坡台地,地理位置隐蔽。初步测定墓主生活于公元前1100年前后,属于商朝晚期。墓室整体采用竖穴土坑木椁结构,椁室四壁和顶板均由厚达半米的巨木堆叠而成,保存状况极为良好。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李志强研究员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这是目前在中国西南地区首次发现使用外来进口木材建造的大型商朝贵族墓葬。这些巨木通过碳十四测年和木材年轮比对,明确产地位于今日印度东北部与缅甸交界山区。”
据悉,缅甸黄心楠是典型的热带珍稀木材,不仅质地坚硬、耐腐耐湿,而且具有极高的抗虫性和香气保留性,在古代被视为“神木”。其在商代广元地区墓葬中的大量使用,意味着当时中国西南与南亚之间可能已存在远超预期的跨区域交流网络。
考古队还在墓中出土了青铜礼器、玉器、贝币等文物百余件,其中部分青铜器铭文显示墓主或为一位掌管祭祀和军政事务的重要人物。尤为罕见的是,墓中还发现数件带有异域风格的金饰与染织物品,进一步佐证了其与外部文化的交流联系。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张倩教授指出:“这项发现有力打破了过去‘商文化活动范围主要集中于中原’的传统认知。它提示我们,早在3000多年前,中国西南已经可能是跨区域交流的重要节点,甚至涉及海陆多元通道。”
目前,该墓葬已被列为四川省一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相关考古与研究工作仍在持续进行中。
身毒,天竺,都是中国给印度的古名,发音都是一样的,你怀疑中国古人傻逼还是胡编乱造?
有印度次大陆,几百个土邦。印度作为一个国家1942年才有,托了大英帝国的福。
是1948年,之前没有印度这个国家。
印度河也不在印度,从西藏的拉达克流到巴基斯坦去了。
印度这个称呼完全是张冠李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