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沉默的荣耀说明谍战贡献被高估了
很多人都吹周公情报无敌,四渡赤水靠情报之类的
其实在大陆土鳖敌后工作成效卓著,
是因为在正面战场林彪粟裕所向披靡
打的国军那边都心惊胆裂 不得不为自己后路着想
所以才有那么多高级官员跟地下党眉来眼去
就是中统军统的特务有时候也不敢下死手
像吴敬中这样的真不知道余则成是共谍?
沉默的荣耀说明只要前线进展一停止
地下党被团灭就是分分钟的事情
很多人都吹周公情报无敌,四渡赤水靠情报之类的
其实在大陆土鳖敌后工作成效卓著,
是因为在正面战场林彪粟裕所向披靡
打的国军那边都心惊胆裂 不得不为自己后路着想
所以才有那么多高级官员跟地下党眉来眼去
就是中统军统的特务有时候也不敢下死手
像吴敬中这样的真不知道余则成是共谍?
沉默的荣耀说明只要前线进展一停止
地下党被团灭就是分分钟的事情
解放战争刚开始往那边投降的也不少,
如果半年后台湾姐要解放
那个特务敢抓吴石么?
正面战场打得好,对策反起义有用
对情报工作没啥用
只要蒋梅毒没宣布投降,高级将领投共就是死罪
低级将领暗通款曲,确实管不过来
情报工作当然伟大
从长征开始,情报工作就是一枝独秀,还有个叫决战苍穹的电视剧讲这个
Caravel 写了: 2025年 10月 13日 11:43很多人都吹周公情报无敌,四渡赤水靠情报之类的
其实在大陆土鳖敌后工作成效卓著,
是因为在正面战场林彪粟裕所向披靡
打的国军那边都心惊胆裂 不得不为自己后路着想
所以才有那么多高级官员跟地下党眉来眼去
就是中统军统的特务有时候也不敢下死手
像吴敬中这样的真不知道余则成是共谍?沉默的荣耀说明只要前线进展一停止
地下党被团灭就是分分钟的事情
贡献最大的是破解密码。这个怎么强调都不过分,但是影视剧不敢强调。你看电视剧学习历史,不行啊。
当然有用
假设当时台湾半年后就要解放
特务都不敢碰吴石
这种东西说不清楚。
不能说没用,锦上添花,部队起义了,少死点人也是好的
Caravel 写了: 2025年 10月 13日 11:43很多人都吹周公情报无敌,四渡赤水靠情报之类的
其实在大陆土鳖敌后工作成效卓著,
是因为在正面战场林彪粟裕所向披靡
打的国军那边都心惊胆裂 不得不为自己后路着想
所以才有那么多高级官员跟地下党眉来眼去
就是中统军统的特务有时候也不敢下死手
像吴敬中这样的真不知道余则成是共谍?沉默的荣耀说明只要前线进展一停止
地下党被团灭就是分分钟的事情
没有苏联人给的军火和四野的日本兵,啥都是白扯。
粟裕都没有,照样把华东国军打的全军覆没
幸亏丫挺的被谷正文抓住枪毙了,否则台湾一旦被共产党占领,台湾人必定也会在1960年大批饿死。谷正文功德无量,台湾人民甚幸。
说了无关大局,抓不抓吴石和能不能解放台湾没关系
大陆缺的是海军
不能说没关系,应该说不是决定性的关系。但也是保卫中华民国国民不被活活饿死的重要一环
吴氏无非就是个小李宗仁,小卫立煌,想跳船而已,和真正的007不是一个路数。
Caravel 写了: 2025年 10月 13日 11:43很多人都吹周公情报无敌,四渡赤水靠情报之类的
其实在大陆土鳖敌后工作成效卓著,
是因为在正面战场林彪粟裕所向披靡
打的国军那边都心惊胆裂 不得不为自己后路着想
所以才有那么多高级官员跟地下党眉来眼去
就是中统军统的特务有时候也不敢下死手
像吴敬中这样的真不知道余则成是共谍?沉默的荣耀说明只要前线进展一停止
地下党被团灭就是分分钟的事情
用处没你想的那么大
当年进攻法国的黄色行动计划泄露之后
希特勒选择了更猛的阿登森林闪电战方案一波打爆英法联军
斯大林也搞到了进攻高加索的蓝色行动计划
但是打了几个月才相信是真的 也没用上
恰恰相反。粟裕不但有,而且有很多。
https://www.chinesepen.org/blog/archives/124069
一、粟裕所说大炮弹是105而非75毫米炮弹
关心中共党史军史的读者几乎都知道,华东野战军副司令员在总结淮海战役胜利原因时说过:“华东地区的解放,特别是淮海战役的胜利,离不开山东的小推车和大连的大炮弹。”很多读者想当然地认为,粟裕所说的“大炮弹”就是大连建新工业公司所产的“七五弹”,即适用于炮管管径为75毫米的山炮、野炮炮弹。山炮就是轻型榴弹炮(炮管较短)。野炮就是轻型加农炮(炮管较长)。根据定义,炮管管径75毫米及以下的称作小管径炮,76毫米至130毫米的,称作中管径炮,130毫米以上的,称作大管径炮。相应地,适用于炮管管径为75毫米的山炮、野炮炮弹就不是大炮弹而只是小炮弹,它们只像中猫般大小;76毫米至130毫米的中管径炮的炮弹也只像大猫般大小,但比大猫长。粟裕此处所说大炮弹理应是适用于炮管管径大于105毫米或以上直至130毫米的榴弹炮、加农炮炮弹,大小类似冬瓜。这些火炮理应多是苏式火炮以及租借予苏的美式火炮。它们此时所使用的应是二战战后苏联剩余未用的炮弹,一从绥芬河经通化、安东、普兰、大连、二从符拉迪沃斯托克经北朝鲜运到山东悝岛港交给华野后勤。粟裕不会误认小炮弹为大炮弹,何况他处还有苏军顾问。这类炮弹多到直到抗美援朝还有库存,当时似无需要四野兵工生产、复装大炮弹以及无后座力炮弹。1949年上半年(淮海战役早于1949年1月10日结束),在他给大连建新负责人朱毅的信中,粟裕特别点出大连建新生产的七五弹在淮海战役第一阶段歼灭黄伯韬兵团时发挥了很大的作用。粟裕并无泛指七五炮弹在整个淮海战役当中发挥了很大作用。此事见于刘瑞龙文<我所知道的建新公司>,载于赵春田主编:《大连建新公司兵共生产史料》(大连外国语学院外文印刷厂印刷,1988),页131。
作者在另外一篇文章里面说过,辽沈战役结束一个星期左右,淮海战役就开始了。数以千计的已集结在南满的四野中、大管径火炮可在最短时间内从大连借助苏联船只运到山东,炮弹则可边打边运,接续而来。作者猜测这是苏军顾问的经验之谈。毛泽东给林彪发了72封电报解释先打锦州的道理,就是没有一条转述上述苏军顾问意见。
二、建新由华东局转为东北局管之一原因
大连建新工业公司乃为1947年至1949年中共为争取和加速解放战争的胜利,在大连组建的兵工生产联合企业。前后一共生产、复装明治三十八年式75毫米野炮、皇纪二五九四年式75毫米山炮、明治四十一年式75毫米山炮和美式M1-75毫米山炮炮弹545700发。三分之二以上运往山东供给华野使用。官修党史全无述及该厂曾经研发、生产中、大管径炮弹事实。1948年1月24日该厂研制七五炮弹成功,因此命名此种七五炮弹为一二四式炮弹,此一二四为日期而非管径。1949年初,贺龙到沈阳文官屯、大连甘井子、哈尔滨平房视察东北兵工生产基地,高兴地说:“我看了你们东北的军工,榴弹炮弹都造出来了,关内没有这么大的工厂、设备,也没有这么大的军工规模。看了你么的军工,我的腰杆子也硬了。”过去有人认为贺龙特指大连建新能够造出榴弹炮弹,作者认为并非如此。他应是指沈阳市文官屯兵工厂,那儿本来就是日军兵工生产基地。此外,齐齐哈尔、哈尔滨、牡丹江、延吉、珲春等地都建有四野的子弹厂、炮弹厂。
陈易于其收入《大连建新公司兵共生产史料》中的文章中说:“华东局听说华东去人在大连接管的大部分工厂,事业和艰难;山东战场有又十分吃紧,炮弹(主要是105榴弹炮弹)必须在大连生产。因此要我作为华东财委的代表去大连。”由于官修党史从无记载大连建新研发、生产过105毫米榴弹炮弹,所以可以认为华野所需105榴弹炮弹许为四野另厂,而非大连建新生产,或者乃由苏方现货供给。由此又可证明:粟裕所需所说的大炮弹乃是苏式美式中、大管径炮弹,而非大连建新所产七五山野炮弹。大将军啊,不可能这么小鼻子小眼睛的,是吧?华野苏军顾问必曾告诉粟裕苏方库存中、大管径炮弹极多。一语以概之:粟裕要的本是一零五,建新产的却是七十五。将粟裕所说的“大连大炮弹”视为“建新七五弹”就是牛头不对马嘴!电视连续剧《亮剑》第20集中,已属粟裕三野建制的李云龙贬日本小管径山野炮威力,褒美国中管径榴弹炮威力的一席话,作者认为体现了三野首长的认识和渴求。
大连建新工业公司原为1946年底1947年初主由华东局抽调干部,筹集资金组建,运营。由于资金眼中不足,联系苏军不便(对方只认四野将领),从1948年起,转交东北局投资、运营。七五炮弹成批生产亦由此时开始。东北地区存有大量七五弹壳可供建新来做复装。这年建新职工由2600人增至8000余人,七五炮弹生产进入高潮。
作者认为,建新转由东北局管理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转运苏联援助苏式、美式大炮弹可和发运建新生产、复装小炮弹结合起来,避免政出多门。此一时期莫斯科苏共中央派往西柏坡中共中央的联络人科瓦廖夫将军,乃为卫国战争中的功勋运输专家而非杰出兵工专家,颇能侧面证明作者上述观点。
三、吴运铎估计解放战争打几百万发炮弹
吴运铎是中共兵工的“保尔·柯察金”,解放后著有《把一切献给党》,名噪一时。他的<回忆在大连造炮弹>一文给收进上述《大连建新公司兵共生产史料》。于文中他说道:“人们都这么说,仅仅淮海战役,就打了建新公司生产的20万发炮弹……随着人民解放战争的节节胜利,我们在战争中缴获了数千门大炮。这么多的大炮,没有炮弹就发挥不了作用。整个解放战争,据我们估计,没有几百万发炮弹是不行的。人们形容淮海战役是万炮齐鸣。”读者须得注意:这话的上半截并不是说整个淮海战役只打了20万发七五炮弹,共军还拥有很多中、大管径火炮及其大炮弹。这话的下半截“没有几百万发炮弹是不行的”则与作者在另外一篇文章中所做数目猜测“五六百万”发接近,且应不包括迫击炮炮弹,可谓“英雄所见略同”。建新总共只生产、复装了545700发七五炮弹,只及作者、吴氏估计各型后膛炮炮弹数的八分之一或者十分之一。
四、苏联奥援大连建新工业公司几个例子
《大连建新公司兵共生产史料》当中记述苏联奥援大连建新工业公司数例,可以加深读者对于苏联全方位、多层次奥援中共的了解。
例一,张珍记述:
建新公司当时也得到苏军的默许和支援。我们公司通过韩光同志的努力,几乎把大连的大型重工业工厂都从苏军手里接受了过来……建新公司所用的原材料、电力及废钢铁也得到当地苏军驻军的支援……我们建新公司专门成立了一个生产香肠的车间,用从东北运来的生猪制造香肠,解决苏军的需要……苏军则以军需的名义从苏联运来煤炭,以保证我们各厂需要的煤炭。
例二,李竹平记述:
就在这个时候,肖华同志来了……要我们回去后,立即把机器运往炮弹厂,不要和任何苏联人打招呼……地委和我们都按照肖华的指示做了,一切都很顺利。当我们到车站去运被苏军封存的机床时,在场的几个苏联军人一句话没讲,远远地走开了……两天后来了一位少尉,表示他要把仓库里的炮弹和弹壳送给我们,但要严格保密……又如一次来了另一位看仓库的少尉,拿了一批样品找我们,说是最好的肥田粉,我们化验后,知道是TNT炸药。我们以最小的代价买来了,交给建新公司……我们不得不把山东运来的近2000吨花生油,全部换成苏联的7000多吨汽油。
例三,刘振记述:
仅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就试验成功并生产了日式七五山野炮弹头,运到前方用打完弹头的弹壳经收口装上发射药再用……为了能在大连生产后膛炮弹,从10月份就试验压制弹壳。生产弹壳要大量铜,当时铜很缺,我们在甘井子苏军司令部得到了支援。这个司令部有个少将司令同意从仓库运出大量大口径弹壳,我们改制代用。
这又说明大连建新兵工专家从一开始就知道:七五炮弹属于小炮弹,不是大炮弹。
例四,谭伟、方致远记述:
如孟超干、黄香圃、曲英民同志,经常与苏军交往并取得支持,把仓库的部分物资交给我们。当时军工生产用的大批铜弹壳就是低价或无价从苏军手中得到的。辛善一同志在旅顺开了一个煤铺,苏军家属将从国内运来的多余的烤火煤卖给煤铺……我们聚少成多,整车皮地运往甘井子。
五、作者父母一度隶属四野后勤部军工部
国共二次内战时期,作者母亲曾桂友曾经担任齐齐哈尔四野试验兵工厂厂长,父亲高林(原名徐德凯)曾经担任四野后勤部军工部政治部主任。他们都有中专学历。双亲若还活着,都已超过百岁。我想他们对于苏联奥援中共大管径后膛炮一事必有了解,但在他们生前,我从没意识到,应向他们征集有关此事口述历史,如今噬脐莫及。但我相信,“苏联奥援中共饷械”与我本有量子纠缠,父母就是生理媒介。
2018年12月10日于广州
大陆如何进攻,台湾如何防御,都是明棋,没有什么情报价值
Caravel 写了: 2025年 10月 13日 12:08用处没你想的那么大
当年进攻法国的黄色行动计划泄露之后
希特勒选择了更猛的阿登森林闪电战方案一波打爆英法联军
斯大林也搞到了进攻高加索的蓝色行动计划
但是打了几个月才相信是真的 也没用上
参谋部能收到各种情报 有些甚至是互相矛盾的 情报重要 但肯定不是你想象的那样 不要太天真
有,从大连往胶东半岛海运的。
不见得,重庆马上就要解放,特务照样血洗了渣滓洞,杀了全部被囚的共产党。
这是个例,也许是能跑台湾的下的手,像沈醉这种已经磨洋工了。像卢汉命令下面工党一个不能杀
气氛紧张,箭在弦上。卢汉的副官朱子英回忆,卢汉连续几天都在彻夜思考,香烟头堆满了烟灰缸。迫于形势,卢汉于9月6日只身飞往重庆。临行前,卢汉对龙泽汇、安恩溥等人说:“我这次去重庆,吉凶难卜,万一被扣,你们就打电报来。要求不准,就插起红旗,通电起义,不要管我。我走后,军事由龙泽汇负责,政务由安恩溥负责。”
卢汉一到重庆,即向蒋介石提出辞职。蒋介石却说:“有什么困难,我都支持你。”蒋介石表示云南交给卢汉全权处理,准许他把保安团扩编为两个军,拨发现银100万元作军费,陆续补充武器、弹药。作为条件,蒋介石提出:一是取消省参议会;二是依照名单逮捕一百多人;三是封几个报馆和学校。卢汉考虑起义条件尚不成熟,因而答应了。
9月8日下午,卢汉回到昆明,暗示名单上的人物迅速转移。9月9日,军统特务在昆明实行大逮捕,特务头子徐远举率领数十人执行任务,共逮捕数百人之多;同时解散了省参议会,查封了部分报刊和学校,这便是“九九整肃”。
特务手中,有份蒋介石指名立即捕杀的进步人士名单,第一名便是曾任国民党政府总参谋长、驻苏联大使的杨杰。1948年,杨杰加入了民革,担任川、康、滇、黔西南四省民革负责人,策动西南军政要员反对蒋介石。蒋介石对他恨之入骨,指示务必逮捕并即刻枪决杨杰。9日下午,徐远举赶往杨杰家中。踢开门进去,屋内一片零乱,已是人去楼空。原来,杨杰提前一天从卢汉处获悉大逮捕即将开始,已乘机飞往香港。
连续几天的大搜捕,特务们还是捕获了一些民主人士,准备枪决的有一百多人,其余大多判处3年至20年不等的刑期。
军统特务、保密局长毛人凤企图借刀杀人,嫁祸卢汉,将名单报送卢汉要他立即批准。卢汉认为罪证不足,杀人太多,难以服众,命令复审,这样就拖了下来。
11月初,代总统李宗仁路过昆明,卢汉向李宗仁报告,要求从宽处理这批人员。李宗仁为拉拢卢汉,慨然应允。卢汉立即下令,奉李代总统面谕,所有被捕人员因罪证不足,一律准予释放。这场风波终告结束。
在卢汉斡旋之下,黎明之前的春城,幸未被黑暗侵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