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人在遠古時代已經有部分遷徙到西半球大陸,他們沒有能力作整個大陸的測量。

wanmeishijie

關於科學治史,致讀者:

我的微博有兩千多篇,更正中西交通史過去幾百年的誤會,推翻了所謂經典學説:

  1. 華夏人在遠古時代已經有部分遷徙到西半球大陸,他們沒有能力作整個大陸的測量。1405-1430年,明代鄭和等領導的船隊首次環球航行,測繪《坤輿萬國全圖》,引起了西方邁出地中海,殖民其他地區。造成今天的世界局面。
  2. 哥倫布是第一個歐洲人到達西半球,也是世界上最後一個到達的民族。關於哥倫布,西方已經做出了實際行動,美國多個州、市取消了哥倫布紀念日,不認可他的“功績”,而且評爲屠殺西半球原住民的罪人。
  3. 李之藻在1602年獻的《坤輿萬國全圖》是1430年前測繪原本的摹抄本,利瑪竇參與,加上某些西方的地名,李之藻等人夥同,編寫了序言,冒稱利瑪竇帶來西方地理,一是瞞騙萬曆,作爲官祿進階之道,二是從西方獲得利益,三是掩蓋明代官方大航海的功績, 把對外貿易由官營轉為私營 。

西方獲得明代科技信息,地圖,造船技術(可能包括船隻),航海路綫,海員,工人。繼而,其他西方人士陸續來華,大量翻譯中國科技著作,中國典籍流入歐洲的同時,在中國的典籍被大量禁毀,造成“西學東漸”的假象。此說被編入教科書,貽害整個教育界,代代相傳作爲真理。西方接過華夏文明巨人的棒起跑,省掉一萬年的華夏文明的艱苦發展過程,一舉成爲世界强權, 局面維持至今。

1990年代以後,互聯網出現。特別是2000年後,中西方古籍一鍵獲取,網上視頻,博物館,圖書館,加上中國因基礎建設而呈現的考古新成果,使歷史研究的過程大大縮短。通過跨學科互証,整個世界文明史的脈絡開始清晰。這是科學治史的意義。

“國之大事,在祀與戎”。祀者,文以傳承; 戎者,武以守邦。經濟文化是維持傳承的,軍事是為了守邦。脫離了傳承與守邦,經濟、文化、軍事都沒有意義。真正的歷史就是祀-傳承的脈絡。歷史文獻是歷史研究的工具之一,被篡改捏造的歷史文獻,不等於真正發生過的歷史。真正的歷史是經得起考驗,經得起質疑,可以驗證的。真正的教訓來自真正的歷史,

如果你有問題,請先搜一下,已經回復過的,恕不重複了。
中國以外的專業學者已經認可我的論述,在默認中對過去的誤會做了相應的修正。

如果看完還不懂, 應該去補習,看腦科。
如果看懂了,不敢支持,應該檢查脊梁和膝蓋是否骨質疏鬆,去看骨科。
如果看懂了,還反對,應該檢查心臟是否位置歪了、堵得淤黑了,去看心臟科。
如果根本不看,或者抓住小節,激烈反對,就得查銀行賬戶了。

此博文来自论坛版块:史海钩沉(History)

共 0 条评论

评论

© 2024newmitbbs.com

Theme by Anders NorenU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