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han

hahan

雪球创始人方三文发了一篇

hahan

东升西降的文章
https://xueqiu.com/1955602780/356829962

不是宣传文章
我看雪球很久了
国内有钱人
真有钱人
像方三文这种
不是那种有几个房子的
都是发自内心的认为东升西降

不过国内这些有钱人也真是人品堪忧
还在文章里暗暗有些嘲讽揶揄本家在湾区钱老转码日子紧巴巴的侄子
是真有点赤裸裸的

此博文来自论坛版块:股海弄潮(Stock)

共 65 条评论

  1. matlab
    matlab

    东升西降,瞎子都能看出来
    问题是如何使用跌势来给自己挣钱

  2. ShuiNi
    ShuiNi

    hahan 写了: 2025年 10月 16日 13:04

    东升西降的文章
    https://xueqiu.com/1955602780/356829962

    不是宣传文章
    我看雪球很久了
    国内有钱人
    真有钱人
    像方三文这种
    不是那种有几个房子的
    都是发自内心的认为东升西降

    不过国内这些有钱人也真是人品堪忧
    还在文章里暗暗有些嘲讽揶揄本家在湾区钱老转码日子紧巴巴的侄子
    是真有点赤裸裸的

    忽悠韭菜上车呗。自己国内的资产肯定要处理完,才能说实话嘛。

  3. lernaean
    lernaean

    这种文章,我回国一趟可以写出一百篇这样的。楼主的意思就是人家有钱说得肯定是对的。其实没有任何意义。

  4. lahei
    lahei

    老逼将集体破防了

  5. lahei
    lahei

    cboe 写了: 2025年 10月 16日 13:16

    你也不知道他的钱有多少在国外,孩子老婆有没有出国定居

    你也不知道你说个屁啊

  6. goodegg
    goodegg

    是你这种货如此
    最多扯你们家如此
    别扯什么中国人

    hahan 写了: 2025年 10月 16日 13:42

    美华都不希望吧
    真东升西降了
    那不是证明自己错了自己是傻逼吗
    国内人希望美华倒霉
    美华人希望国内倒霉
    中国人基本如此
    和在哪关系不大

  7. WideAnimals
    WideAnimals

    有斯坦福的朋友八年前海归去大陆药厂创业,发展挺好的。对知识分子而言,共同点就是想做好科研,无论在哪边,中美两地,无论在哪里,学校还是公司,都要耐得住寂寞,挨得了清贫。这文章一开始就错了,为啥总要“比”,比前比后,比这比那,没有意思,也没有意义。人生是自己的,不是活给别人看的。

  8. flyingbeast
    flyingbeast

    现在创新药板块需要人接力抬轿

    Koch 写了: 2025年 10月 16日 18:57

    属实,给创新药板块带货的意图太明显了

  9. Koch
    Koch

    Melee 写了: 2025年 10月 16日 18:36

    估计这个侄子是编出来的

    属实,给创新药板块带货的意图太明显了

  10. Melee
    Melee

    估计这个侄子是编出来的

    Koch 写了: 2025年 10月 16日 18:27

    写的水平很低,我弟黑点很多但他黑也没黑到点子上,而且作为公众人物拿自己亲戚开涮的做法一点decency都没有,不过大部分中国人就是这样的,只要你有钱有权放的屁都是香的

  11. Melee
    Melee

    美国普通人的日子难过,其他国家普通人就更难过
    因为都是靠美国普通人消费拉动的

    awaydream 写了: 2025年 10月 16日 18:25

    不是说美国有多好,现在这当口,美国普通老百姓日子也是非常难的,这个不否认的。

    但是说回国就如何如何,多么美好,那大概率是没安好心。

    这么故意混淆,太过分了

  12. Koch
    Koch

    写的水平很低,我弟黑点很多但他黑也没黑到点子上,而且作为公众人物拿自己亲戚开涮的做法一点decency都没有,不过大部分中国人就是这样的,只要你有钱有权放的屁都是香的

  13. awaydream
    awaydream

    Melee 写了: 2025年 10月 16日 18:13

    典型的酸文
    施一公当年还担心生物不好找工作在普林学过计算机呢
    现在不照样发展挺好
    这对夫妇回国最起码能到中产偏上吧
    另外两个孩子都有美国国籍,这个至少值一百万刀吧

    不是说美国有多好,现在这当口,美国普通老百姓日子也是非常难的,这个不否认的。

    但是说回国就如何如何,多么美好,那大概率是没安好心。

    这么故意混淆,太过分了

  14. Melee
    Melee

    典型的酸文
    施一公当年还担心生物不好找工作在普林学过计算机呢
    现在不照样发展挺好
    这对夫妇回国最起码能到中产偏上吧
    另外两个孩子都有美国国籍,这个至少值一百万刀吧

    awaydream 写了: 2025年 10月 16日 15:09

    这个文章写得非常酸啊。

    在美国做博后,熬身份当然 很难的,拿到绿卡之后,也会很难,
    因为过去20年,普通人的日子基本上越来越难,除了计算机相关行业(最近两年也不行了)。

    同时,中国那边的情况也不好啊,而且比美国更糟糕。

    我弟弟在他所说的国内原创医药公司工作,那屌工作,多少年两头不见太阳(早晨上班太阳没出来,
    晚上回家,太阳落山了),身体都快垮了,很容易感冒生病。

    快熬不住了,想着还还房贷赶紧走人了,否则有累死在实验室的可能。

    到这货手里,这种工作就成了一片光明了, 卧槽,良心被狗吃了吧

    美国五道口的选择
    一列红白相间的崭新双层列车,轰隆隆开进了帕洛奥图火车站。站台上挤满了早起去上班的乘客,华人面孔不少。

    真不容易,Caltrain的破绿皮车,终于换了新火车啦。以前我还很困惑,硅谷这么发达的地方,火车居然这么破,速度居然这么慢。

    这个靠近斯坦福大学的火车站,被一些人称为美国五道口,可能就是因为很多码农,从这里通勤前往各大科技公司吧。

    我来到这里,是因为要去探望在斯坦福做博士后研究的本家侄子ZQ一家。

    几年前,一直在生物科技领域深耕的ZQ夫妇先后拿到J1签证,来到美国。对于他们这样的小镇做题家来说,能在高大上的斯坦福从事博士后研究,在旁人看来,怎么都算成功人士了。他们在美期间,生下了两个可爱的孩子,可以说是事业生活啥都没耽误呢。

    几个月前,ZQ突然找我,说他想尝试转行当码农,这个让我非常震惊,这等于是人到中年放弃之前的职业积累,以短搏长。

    但我也理解他的压力与困惑,主要是他现在从事的博后研究,收入太低,大概一个月才4000美元,支付完两个孩子的抚养费用基本就没剩啥了。钱还不是惟一的问题,他们先后把各自的母亲从中国接来看孩子,可是她们都以在美国的生活为苦,不愿意久呆。他们急需找一份收入高一点的工作,码农,可能是他能找到一条路吧。

    再次见面,我问ZQ转码计划实施得咋样了,他说,去了一家创业公司做了两个星期,被裁员了。而裁员的原因,是他适应不了创业公司的工作节奏。这创业公司,跟中国的公司一样,都搞996,晚上老板加班工作,ZQ要回家看小孩;周末老板加班工作,ZQ要回家看小孩。没多久,就是老板受不了他了。于是ZQ重回实验室,夫妇俩都感慨,还是大学好,实验室好呀。ZQ短暂的转码之路,就这样结束了。

    但实验室的好处也是有限的,如果找不到正式的教职,这份临时性的工作就建立不了任何个人发展预期。现在的情况正变得更糟,主要是签证政策的变化。ZQ夫妇来美几年,没有回过国,因为他们都担心再度赴美可能拿不到签证。转H2b签证的就更加麻烦,因为川普政府要求雇主为每个雇员付10万美元。ZQ说,他认为极少有雇主愿意付这10万美元。

    他对这个签证政策感到非常的困惑,这样不是把人才、企业往美国以外赶吗?这如何让美国再度伟大呢?难道把这些国外码农、学术民工赶走,红脖子就能在大厂写码,在实验室跑蛋白,获得每月收入高达4000美元的高质量就业机会?

    我问ZQ夫妇下一步的打算,他们说,已经基本决定回国。具体的计划是,ZQ靠自己的学术经历,比如Sience子刊上的论文,在高校或者研究机构找一份研究性的工作。而ZQ的太太,因为从事的是细胞治疗相关的研究工作,离产业更近,更希望去制药企业找一份研究性的工作。这听起来是一个不错的投资组合啊。

    他们都看到了一个非常清晰的趋势,就是创新药的早期研发,正在从美国转往中国。在美国创新药的BD市场上,中国企业已经占了50%以上的市场份额,中国的相关就业岗位在持续增加。而美国本土创新药企研发相关的工作岗位正在流失,波士顿这样的研发中心,甚至出现了整层整层空荡荡的实验室。

    我理解他们的选择了。我在ZQ的脸上,看到了比较难得的确定与自信的表情。

    话题变得更加轻松了,我们都不约而同地谈起一个奇特的体验:早年前刚有机会出国的时候,经常拿国外的“发达”与国内的“落后”比。可是现在出国,最经常抱怨的是国外基础设施的陈旧,信息化方面的落后。这种评价是不公允并且影响心情的,以至我们经常需要约定,以后再也不抱怨了,没什么用。

    但这些事情,是如何在短短的十几年间发生的呢?真的是让人惊诧莫名。

    世界永远在变啊。

    祝他们好运

    作者:不明真相的群众
    链接:https://xueqiu.com/1955602780/356829962
    来源:雪球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风险提示:本文所提到的观点仅代表个人的意见,所涉及标的不作推荐,据此买卖,风险自负。

  15. Melee
    Melee

    感觉她生意不怎样
    不然不会整天闲的没事发帖

    Yellen 写了: 2025年 10月 16日 17:40

    她是休斯顿唐人街开杂货店的,没在美国读过书,才会自称博导,她根本不知道美国没有博导这个职称,助理教授就带博士生了。

    接触的平时顾客都是休斯顿底层泥哥,死皮克,唐人街黄廉颇,还有白垃圾一类。

  16. 查看全部评论

评论

© 2024newmitbbs.com

Theme by Anders NorenU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