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看《论持久战》吗?一个字,看。1938年文章发表两月后,日本改造杂志社就用近七分之一篇幅介绍,《读卖新闻》《东京朝日新闻》登过删减版,冈村宁次翻烂译本,天皇弟弟三笠宫崇仁亲王也专门研读。
但看了没用——日军被战争狂热冲昏头,不信“持久战”。清末起对中国渗透的自信、“三个月解决中国事变”的狂言,让军政界普遍轻蔑:中国通村田孜郎称文章“信口开河”,军部视其为宣传工具。即便1939年60万兵力难速胜、首相近卫文麿辞职,日军仍只将其当战术情报,不认战略预判。
日本战争机器被利益绑住:“以战养战”维系军方、政界、财阀利益,承认持久战即意味体系崩塌。双面特工中西功预警战败,却无人理会;1940年军部管控舆论后,讨论此文成禁忌。
直到仗快打完,日本才慌神。1944年反法西斯战局转折,日方赶紧全文翻译、编《毛抗战言论选集》;三笠宫崇仁亲王直言“日军难敌延安”,却被禁言。即便战败,不少战犯仍嘴硬。
真正让日本服的是朝鲜战争:中国军队击退美军,震撼日本朝野。他们重读《论持久战》,才惊觉书中对战争阶段、民心向背的分析精准无比,随即掀起研究热潮,昔日嘲讽者也改口称其“神作”——只可惜,读懂时已回天乏术。#花花星语[超话]##微博兴趣创作计划##历史那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