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双方战史资料公开后,上甘岭,也就是三角高地/狙撃稜線战斗,就是共军不顾伤亡,在敌优势火力下不断往绞肉机里面填入人肉的战斗,后30年后在越南边境的老山战役类似,低水平,毫无意义。 主要经过:
10月14日,韩国军第32团第3营为攻击部队,经过几个小时的准备火力,开始攻击狙撃稜線山脊。 第32团占领Y高地,但因中共军队反击而撤退。[6] 此后,他们严阵以待,多次攻占高地,但均未能攻下。 [6]
10月15日,第17团2营攻克A高地、十堰高地。 [5] 但当晚就被中共军队的反攻击退。[6] 韩军请求内部射击,集中约6000发炮弹向中共军阵地,16日凌晨发起攻击,以A高地第17团第2营、第32团第2营为主。岩石上的军团。他们占领了岩石高地。[7] 虽然击退了中共军队的多次反扑,但他们还是于19日撤退。
10月20日,第17团取代第32团,1营夺回A高地。[8] 此后,战斗一直持续到10月25日。[8]
10月25日起,第2师根据第9军的指示,从第7师手中接管了三角高地,并同时对狙击岭和三角高地进行作战。 [9] 第2师将预备队第37团部署在抵抗主线右侧的外亚洞,并派出负责该地区的第31团前往三角高地。 [9]
11月5日,第九军认为伤亡太大,而且一直到狙击岭都会受到威胁,因此取消了对三角高地的进攻。 [10]
11月11日,第2师进行了单位变动,将第17团置于预备队,并将第32团置于狙击岭。 [10] 同日,他们在一次营规模的进攻中失去了A高地,数次反击行动均以失败告终。 [10] 第17团1营立即发起进攻,第32团负责防守主线,第17团负责夺回主线。 [10] 他们集中火力,经过两个小时的突击战斗,收复了A高地,并乘势进攻十堰高地,夺回了A高地。 [10]
11月13日,中共军队在进行大规模进攻准备火力后,以两个营的兵力进攻并收复A高地。 [10] 17团以3营反攻,攻占A高地,但未能攻占十堰高地。[1]
11月17日,第17团2营在第1野战炮兵支援下发起进攻,经过两个小时的激战,夺回十堰高地。[1] 至此,他们完全占领了A高地和十堰高地,并在中共军队的反扑中坚守到底。 [1]
11月25日,成功夺取狙击岭的第2师在第9军的命令下被第9师取代,成为军团预备队,并开始部队修整。 [1]
投入兵力,韩国主要是第二师团,和第一野炮团, 共军主要是15军,打残废后12军顶上来。 韩国军队阵亡1000多,伤4000, 共军光阵亡就上万人,15军基本打光了,秦基伟自己说的。
上甘岭的牛皮也是吹破了
此博文来自论坛版块:军事天地(Military)
共军和韩军,战术思想其实都很类似。 打起来灵犀胡通。
朝鲜战争本来金日成是project PI, 毛是后面怕苏联做掉自己让刘和周上台,抢了PI交投名状。
米军真要想占领北朝鲜,在元山打一个防守反击,9兵团就要整个报销。 把防线收缩在舰炮射程之内,炮弹几乎无限,补给也不是问题,把26军,27军残部放进来,徒步的步兵,能带多少武器弹药?哈哈。
26,27军全灭,20军已经残废,毛就要冷静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