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xiaobug推荐,我和孩子深为画面和情节吸引。阿拉伯大漠浩瀚,沙丘舞练,风起云落,红日如血,场景极其壮观。三千英里的沙漠赛马不仅比脚力、耐力、野外生存力,还比骑手的阴谋力、智勇力和仁爱力。看到屡屡害人害马的坏蛋与《指环王》的主演Viggo...
(应和最后一轮影帝投票,贴五年前看Timothée Chalamet主演的青春片的感想。那年版上搞奥斯卡竞猜,这个片子有四个提名,包括最佳影片和Chalamet的最佳男主,因此慕名而看。) 从开头两大男主出场——少男青春俊美,红唇白齿,裸着上身,从衣柜里挑出一件红色T恤,和从床上爬起来的青春少女趴在窗台上看新来的客人;成年男客人穿淡蓝色短袖衬衣,敞领,手插在卡其裤袋里,走路摆肩摇胯,散发成熟性感的气息……——两人的打扮、神情和姿态无不昭然揭示本片的卖点。太赤裸裸了吧?...
旧文,怀念一下爱尔兰的女儿。 看了sasa吐血推荐的1928年的默片《The Passion of Joan of Arc》,很激动。宗教和牺牲本来就是我喜欢的主题。圣女贞德又是美国史学家Kelly DeVries称为中世纪最受争议的人物:她16岁时看见St Michael对她显灵,究竟是虔诚的信徒笃信的神迹,还是当时盛行的神秘主义在一个闭塞的农村少女身上引发的心理幻觉,或是为了政治需要创造的神话或别的什么?她率领的法王军队一反败势,节节胜利,是因为她的确有军事才能,还是一时的浪漫主义血气之勇感染了全军(据说她一反法军保守退缩的作战路线,正面出击,敢打敢拼,大大激发士气)?她被宗教裁判所定为邪教首领而火刑处死时年仅20岁,是政治斗争的牺牲品,还是为了坚定的信仰献身,又或是年轻人对理想、爱国、殉道的一种盲目无知的激情驱使?种种的众说纷纭都给圣女贞德更添神秘的光环。...
都不是我的。前一阵聊到喝酒,我去找以前乡版版大写的雄文《江南有酒烈如刀》。没找到帖子,倒是翻到版大奔的歌和另一位老乡写的情书。继承heartstorm和imajia奔情书的传统,我也代早已隐退江湖的老乡奔一下。有奖竞猜:写信的是男的还是女的?...
看dzeko贴王羽佳弹的野蜂飞舞,想起来以前看过一段机器人和人pk野蜂飞舞,机器人速度无敌,人则表现力更强。 不知道你们看过那段视频没有,是郎朗参加的一个小学生活动,撒贝宁主持的。开头是让机器人和人各弹一段同样的乐曲,让观众猜哪个是机器人、哪个是人。听过的同学有没有猜对?没听过的来试试,然后回复一下有没有猜对吧?猜对的是瞎蒙的还是说得出理由?只要听前三分钟;后面是野蜂飞舞的比拼和人和机器的合奏。...
我看过生命中不可承受之轻,记得不太喜欢。尤其不喜欢电影布拉格之恋,挺烦以自由之名行放纵乱性之实。 不过记得文笔挺好,时有触动人心之句。刚在微信文章里看到这几句: “这是一个流行离开的世界,但是我们都不擅长告别。”...
周末去Costco买菜,跟旁边lane的车并驾齐驱了好一阵。正想着难得碰到一个开车节奏一样的人,无意中看到仪表盘显示车速94!吓得连忙减速。然后立刻觉得不对,我这小车上高速时开到90以上就打飘,可现在稳稳的,体感也远远不到90。再仔细一看,原来前一天车送到车行去修,修车小哥不知怎么的把车速单位换成了公里/小时……回家查了查,94公里/小时不过58迈。...
耳熟不耳熟: 我都不知道这个电影讲啥的,但这支曲子听过很多次。每次一放,我妈妈我外婆就会跟着哼起来。确实舒缓优美。刚刚看AQ14说起走出非洲、飘等电影插曲,就想起这首,可怎么都想不起来名字。乱搜了一把叶塞尼亚,也很好听。正吃不准是不是就是它,随即在右首的推荐歌曲里看到这幅策马海滩的视频画面:就是它了。...
以前很想去漠河,那时还没有漠河舞厅,只是读到迟子建写的漠河,说每年6月21日夏至那天是白夜,从哈尔滨坐火车到大兴安岭中心城市加格达奇,再换车去西林吉,再乘车去北极村。说白夜其实有一小时的黑暗,换来一场更娇娆的日出。不知道其他地方的白夜是不是也这样?还看过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短篇《白夜》,和电影《Eight...
旧文应个景: 几次和水友说起我的“军人生涯”,发现自己对军装颇有感情。这可能是因为军训时玩得很开心;之后寒假逛东三省,暑假上长白山。那是第一次独自出门玩,而且一路穿军装,经历十分戏剧性。 这里只说长白山。我们坐船到大连,再坐火车到通化。一东北校友顺路同行一段,嗑瓜子聊天。以前以为只有南方女孩才吃零食。寒假在朋友家见识东北女人一整天坐炕上、嗑下满地瓜子皮的壮景;这次又见心灵手巧的东北男人嗑瓜子比女人还快。东北老乡说话慢条斯理却很逗,说冬天掏松鼠窝把松子掏光,急得松鼠直跺脚。他后来出国又海归,落户我的家乡杭州,笑说鸠占鹊巢。...
跟风贴10年前在国内听许巍演唱会的流水记: 2013许巍“此时此刻”杭州演唱会流水记 夏天回国时,听说许巍要在杭州开演唱会,就改了机票多待几天。想找个同伴,找到中学时一起淘海关带的哥们,哥们大惊小怪:“谁?许巍谁?现在还听摇滚呀,潮!”……...
前几天看到新闻,Tina Turner患病多年,于周三(5月24日)在瑞士苏黎世附近屈斯纳赫特(Küsnacht)的家中安详离世,享年83岁。这个名字很耳熟,就是想不起来她有什么歌。新闻里提到的几首歌名都不大知道;抄录在后。 新闻里还提到Tina...
听赵雷的《三十岁的女人》,总是想起梅艳芳告别演唱会的最后一段,她穿着以后再也不会穿的婚纱,问大家好不好看。在观众的大声喝彩中,她自嘲曾经也有数次穿婚纱的机会,可惜都错过。梅姐秉承香港的传统家教,说女孩的梦想和男孩不同,女孩想拥有属于自己的家庭和伴侣。她本以为三十岁之前会结婚,生娃,有自己的家庭。可人生就是这样,以为会拥有的东西,偏偏得不到。她劝拍拖的朋友不要考虑太久,把握人生每分每秒,珍惜身边的所有。夕阳好靓,黄昏好靓,但眨眼就会变成过去。随后唱了最后一首夕阳之歌。这大概是最后一天演唱会的录像:...
以前发在旧站上的初恋文: 绿色初恋——怀念大学好友 前两天看一篇军人的爱情小说,想起大学里一位好友相似的初恋,和那段身无分文玩天下的穷开心日子。 我这位朋友童花头,娃娃脸,架一副周笔畅式的黑框大眼镜,一笑俩酒窝。我俩都爱看书听歌,口味也近,比如我们都有张承志的《荒芜英雄路》,还有群众的《向往北方》。那年暑假,我俩和另一女生一起出游,经洛阳,过西安,入兰州,登嘉峪关,出敦煌,到吐鲁番,上天山,下天池——现在写来,仍觉得笔下生风,脚下生痒,真想回去再玩一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