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tsrock 有请
https://m.guancha.cn/politics/2023_03_31_686447.shtml
网络安全审查办公室:对美光公司在华销售的产品实施网络安全审查
来源:观察者网
2023-03-31 20:38
3月31日,国家网信办网站发布关于对美光公司在华销售产品启动网络安全审查的公告。
公告全文如下:
为保障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供应链安全,防范产品问题隐患造成网络安全风险,维护国家安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网络安全审查办公室按照《网络安全审查办法》,对美光公司(Micron)在华销售的产品实施网络安全审查。
特此公告。
网络安全审查办公室
2023年3月31日
网络安全审查办公室:对美光公司在华销售的产品实施网络安全审查
版主: Softfist
Re: 网络安全审查办公室:对美光公司在华销售的产品实施网络安全审查
早该如此,foofy 写了: 2023年 3月 31日 13:46 letsrock 有请
https://m.guancha.cn/politics/2023_03_31_686447.shtml
网络安全审查办公室:对美光公司在华销售的产品实施网络安全审查
来源:观察者网
2023-03-31 20:38
3月31日,国家网信办网站发布关于对美光公司在华销售产品启动网络安全审查的公告。
公告全文如下:
为保障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供应链安全,防范产品问题隐患造成网络安全风险,维护国家安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网络安全审查办公室按照《网络安全审查办法》,对美光公司(Micron)在华销售的产品实施网络安全审查。
特此公告。
网络安全审查办公室
2023年3月31日
叔一直呼吁中国政府不能坐视米帝国针对中企的非市场打击。
中国如果想彻底取得民族自觉与独立,实现真正的复兴,必须彻底迅速的与美脱钩。
美国如果想保持持续繁荣,维持自己的霸权,必须彻底抛弃反华仇华,迅速回到与中国合作的道路上。
反对中美脱钩者,必为汉奸。
推动中美脱钩者,必为美奸
中国审查美光公司产品,存储行业市场格局重塑。
2023-04-04 来源:观察者网 吕栋 lvdong@guancha.cn
https://www.guancha.cn/economy/2023_04_ ... 58_s.shtml
【文/观察者网 吕栋】“既然敢动他,那证明是有底气的。”在中国宣布对于美光公司(Micron)进行网络安全审查后,一家机构在研报中写道。
观察者网注意到,中方此次对美光采取的措施,是对其在华销售产品启动网络安全审查,依据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但未披露具体的审查措施。
美光是全球排名前五的存储芯片制造巨头,已有长达45年的历史。此次被依法审查前一天,美光刚公布一份史上最差业绩,单季净亏损23.1亿美元。受相关消息影响,美光股价连续两个交易日收跌,累计跌幅近6%,市值跌至652亿美元。
实际上,自去年以来,消费电子市场持续疲软,存储芯片市场正处于供应过剩、价格持续下跌的状态。值得关注的是,在这轮下行周期中,采用国产NAND闪存颗粒的固态硬盘(SSD)在市场上“杀疯了”,部分2T国产SSD甚至比三星1T的还便宜,这对前些年饱受高价SSD困扰的消费者来说无疑是一个福音。
已有多家媒体曝出,美光一直在充当打压中国存储芯片产业的“幕后推手”。有行业媒体统计,2018年至2022年,美光逐年加大向美国政府游说的力度,5年支出954万美元用于游说政府官员,其核心目的正是为了打击中国的存储制造产业。5年来,已推动打压了四家与存储相关的中国大陆和台湾半导体企业:福建晋华、台湾联电、长江存储、合肥长鑫。
颇有讽刺意味的是,美光5年前在中国大陆的营收占比一度高达60%。到2022财年,美光来自中国客户的销售收入占比降至11%。相关机构分析认为,虽然占比大幅降低,但是美光有较大一部分并非为中国实体所购买的产品,最终也进入到中国,被用于相关产品的制造。
2022年10月,美国政府出台了针对中国半导体产业的出口管制新规,其中明确限制向中国销售可以被用于128层及以上3D NAND、与18nm及以下DRAM制造的相关设备。此举不仅限制了长江存储、长鑫存储等中国厂商的技术升级和产能扩张,同时也影响到了三星、SK海力士在中国大陆的技术升级和产能扩张。这背后的推动者被市场视为正是美光,最大受益者无疑也是美光。
从2012年起,三星就开始投资西安的NAND闪存晶圆厂,至今累积投资超过250亿美元。SK Hynix也从2006年起就与意法半导体在无锡设立晶圆厂,无锡厂占SK海力士DRAM总产能的将近一半。在美国对华半导体出口管制新规下,三星、SK海力士在中国大陆开设的制造工厂,后续进行技术升级和产能扩张,必然将会受到阻碍。
反观美光,在中国大陆既没有研发中心(去年年初已解散了其位于上海的近150人左右的研发中心),也没有存储晶圆制造工厂,仅在西安拥有一座封测厂。虽然美光西安封测厂的规模也不算小,2022年产值为196.5亿美元,但这并不是一座晶圆制造厂,并不会受到美国新规太大的影响。
和大多数同行一样,目前美光的主要产品有两种,一种是制造内存条的DRAM芯片,另一种是制造硬盘的NAND闪存芯片。根据CFM闪存市场数据,2022年四季度,美光在全球DRAM市场的份额为23.3%,排名第三;在全球NAND Flash市场的份额为10.5%,排名第五,该公司也是美国少有的存储制造商。
自2022年下半年以来,随着手机等消费电子出货低迷,存储芯片市场出现供需失衡,进入下行周期。2022年四季度,三星NAND业务营收同比下滑18.2%,DRAM业务营收同比下滑23.6%。同期,SK海力士的NAND业务营收同比下滑30.8%,DRAM业务营收同比下滑35.3%。
在外界看来,中国本土存储厂商长江存储和长鑫存储在其中扮演着关键变量。尤其是主攻3D NAND闪存的长江存储,这家成立于2016年的厂商,在技术上可能已逐步赶上甚至领先国外巨头。就在去年底,有国外机构拆解发现,国产固态硬盘(SSD)用上了长江存储200层以上的闪存颗粒,并称这是全球市场中第一个做到的。
伴随着长江存储的成长,一批国产SSD封装厂商和新品牌也开始崛起,例如长江存储自有品牌致太、金百达、金邦、移速、梵想等一批国产品牌。在这轮市场下行周期中,他们不断下探价格底线,为了让中国SSD市场重新洗牌,甚至不惜开启“价格战”。
但降价的速度和幅度远比预期来得更快。到了今年初,国内电商平台上就出现了1TB容量、采用长江存储闪存颗粒的SSD产品,价格被打到200元出头,以至于当时很多人认为这只是部分厂家的促销行为。
今年3月,使用长江存储颗粒、PCle3.0的1T SSD产品价格进一步下探到200元-300元区间。目前在某电商平台上,部分采用长江存储颗粒的2T SSD产品已降价至600元以下,甚至比三星的1T SSD还便宜。这种“清洗市场”的力度,很可能出乎三星等国外厂家的意料。
就像曾经的液晶面板(LCD)产业一样,国产固态硬盘激进的价格策略也收到了明显的效果。从京东平台的销量来看,采用长江存储颗粒的SSD已在部分单品销量上领先于三星等品牌;同时长江存储旗下的致态品牌高端产品的销量,也在一定程度上领先于三星等厂家的同类产品。
这其中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国产价格低但质量并不低,这一点可以从买家反馈中看出。
市场有分析指出,从目前消费级零售市场的形势来判断,国产闪存厂商支持的一批国产SSD厂家,如果继续保持这种价格攻势,三星、海力士、美光等厂家就会陷入两难境地。要么进一步降价,但很难达到国产品牌的力度,只能减缓份额下滑;要么加大减产力度以改善财务数据,但如此一来,在中国市场的份额也将迅速下降,中国SSD市场的主导权也可能更快发生变化。
这其实也正常,每当市场进入下行周期,都是行业格局重塑的契机。根据市场调研机构Counterpoint Research发布的数据,长江存储2019年投产64层NAND闪存时,在全球市场的份额为1.3%;此后迅速上升,2021年达到4.8%,跻身世界第六大NAND闪存制造商,仅次于三星、SK海力士、铠侠(Kioxia)、西部数据和美光;2023年预计可达到约6%。
就在一个月前,国家大基金二期成为长江存储股东,认缴出资额达到128.87亿元人民币。
https://www.guancha.cn/economy/2023_04_ ... 58_s.shtml
【文/观察者网 吕栋】“既然敢动他,那证明是有底气的。”在中国宣布对于美光公司(Micron)进行网络安全审查后,一家机构在研报中写道。
观察者网注意到,中方此次对美光采取的措施,是对其在华销售产品启动网络安全审查,依据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但未披露具体的审查措施。
美光是全球排名前五的存储芯片制造巨头,已有长达45年的历史。此次被依法审查前一天,美光刚公布一份史上最差业绩,单季净亏损23.1亿美元。受相关消息影响,美光股价连续两个交易日收跌,累计跌幅近6%,市值跌至652亿美元。
实际上,自去年以来,消费电子市场持续疲软,存储芯片市场正处于供应过剩、价格持续下跌的状态。值得关注的是,在这轮下行周期中,采用国产NAND闪存颗粒的固态硬盘(SSD)在市场上“杀疯了”,部分2T国产SSD甚至比三星1T的还便宜,这对前些年饱受高价SSD困扰的消费者来说无疑是一个福音。
已有多家媒体曝出,美光一直在充当打压中国存储芯片产业的“幕后推手”。有行业媒体统计,2018年至2022年,美光逐年加大向美国政府游说的力度,5年支出954万美元用于游说政府官员,其核心目的正是为了打击中国的存储制造产业。5年来,已推动打压了四家与存储相关的中国大陆和台湾半导体企业:福建晋华、台湾联电、长江存储、合肥长鑫。
颇有讽刺意味的是,美光5年前在中国大陆的营收占比一度高达60%。到2022财年,美光来自中国客户的销售收入占比降至11%。相关机构分析认为,虽然占比大幅降低,但是美光有较大一部分并非为中国实体所购买的产品,最终也进入到中国,被用于相关产品的制造。
2022年10月,美国政府出台了针对中国半导体产业的出口管制新规,其中明确限制向中国销售可以被用于128层及以上3D NAND、与18nm及以下DRAM制造的相关设备。此举不仅限制了长江存储、长鑫存储等中国厂商的技术升级和产能扩张,同时也影响到了三星、SK海力士在中国大陆的技术升级和产能扩张。这背后的推动者被市场视为正是美光,最大受益者无疑也是美光。
从2012年起,三星就开始投资西安的NAND闪存晶圆厂,至今累积投资超过250亿美元。SK Hynix也从2006年起就与意法半导体在无锡设立晶圆厂,无锡厂占SK海力士DRAM总产能的将近一半。在美国对华半导体出口管制新规下,三星、SK海力士在中国大陆开设的制造工厂,后续进行技术升级和产能扩张,必然将会受到阻碍。
反观美光,在中国大陆既没有研发中心(去年年初已解散了其位于上海的近150人左右的研发中心),也没有存储晶圆制造工厂,仅在西安拥有一座封测厂。虽然美光西安封测厂的规模也不算小,2022年产值为196.5亿美元,但这并不是一座晶圆制造厂,并不会受到美国新规太大的影响。
和大多数同行一样,目前美光的主要产品有两种,一种是制造内存条的DRAM芯片,另一种是制造硬盘的NAND闪存芯片。根据CFM闪存市场数据,2022年四季度,美光在全球DRAM市场的份额为23.3%,排名第三;在全球NAND Flash市场的份额为10.5%,排名第五,该公司也是美国少有的存储制造商。
自2022年下半年以来,随着手机等消费电子出货低迷,存储芯片市场出现供需失衡,进入下行周期。2022年四季度,三星NAND业务营收同比下滑18.2%,DRAM业务营收同比下滑23.6%。同期,SK海力士的NAND业务营收同比下滑30.8%,DRAM业务营收同比下滑35.3%。
在外界看来,中国本土存储厂商长江存储和长鑫存储在其中扮演着关键变量。尤其是主攻3D NAND闪存的长江存储,这家成立于2016年的厂商,在技术上可能已逐步赶上甚至领先国外巨头。就在去年底,有国外机构拆解发现,国产固态硬盘(SSD)用上了长江存储200层以上的闪存颗粒,并称这是全球市场中第一个做到的。
伴随着长江存储的成长,一批国产SSD封装厂商和新品牌也开始崛起,例如长江存储自有品牌致太、金百达、金邦、移速、梵想等一批国产品牌。在这轮市场下行周期中,他们不断下探价格底线,为了让中国SSD市场重新洗牌,甚至不惜开启“价格战”。
但降价的速度和幅度远比预期来得更快。到了今年初,国内电商平台上就出现了1TB容量、采用长江存储闪存颗粒的SSD产品,价格被打到200元出头,以至于当时很多人认为这只是部分厂家的促销行为。
今年3月,使用长江存储颗粒、PCle3.0的1T SSD产品价格进一步下探到200元-300元区间。目前在某电商平台上,部分采用长江存储颗粒的2T SSD产品已降价至600元以下,甚至比三星的1T SSD还便宜。这种“清洗市场”的力度,很可能出乎三星等国外厂家的意料。
就像曾经的液晶面板(LCD)产业一样,国产固态硬盘激进的价格策略也收到了明显的效果。从京东平台的销量来看,采用长江存储颗粒的SSD已在部分单品销量上领先于三星等品牌;同时长江存储旗下的致态品牌高端产品的销量,也在一定程度上领先于三星等厂家的同类产品。
这其中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国产价格低但质量并不低,这一点可以从买家反馈中看出。
市场有分析指出,从目前消费级零售市场的形势来判断,国产闪存厂商支持的一批国产SSD厂家,如果继续保持这种价格攻势,三星、海力士、美光等厂家就会陷入两难境地。要么进一步降价,但很难达到国产品牌的力度,只能减缓份额下滑;要么加大减产力度以改善财务数据,但如此一来,在中国市场的份额也将迅速下降,中国SSD市场的主导权也可能更快发生变化。
这其实也正常,每当市场进入下行周期,都是行业格局重塑的契机。根据市场调研机构Counterpoint Research发布的数据,长江存储2019年投产64层NAND闪存时,在全球市场的份额为1.3%;此后迅速上升,2021年达到4.8%,跻身世界第六大NAND闪存制造商,仅次于三星、SK海力士、铠侠(Kioxia)、西部数据和美光;2023年预计可达到约6%。
就在一个月前,国家大基金二期成为长江存储股东,认缴出资额达到128.87亿元人民币。
美光公司在华销售的产品未通过网络安全审查
2023年5月21日 来源:中国新闻网
https://www.chinanews.com.cn/gn/2023/05 ... 1585.shtml
中新网5月21日电 日前,网络安全审查办公室依法对美光公司在华销售产品进行了网络安全审查。
审查发现,美光公司产品存在较严重网络安全问题隐患,对我国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供应链造成重大安全风险,影响我国国家安全。为此,网络安全审查办公室依法作出不予通过网络安全审查的结论。按照《网络安全法》等法律法规,我国内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运营者应停止采购美光公司产品。
此次对美光公司产品进行网络安全审查,目的是防范产品网络安全问题危害国家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是维护国家安全的必要措施。中国坚定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只要遵守中国法律法规要求,欢迎各国企业、各类平台产品服务进入中国市场。
https://www.163.com/dy/article/I59UUVTI05318XR6.html
美光科技(Micron)公司是美国存储芯片巨头,创立于1978年,总部位于美国爱达荷州博伊西(Boise),其内存、闪存等产品在手机、电脑、服务器、基站、汽车等领域广泛使用。在美光的产品中,DRAM内存是最主要的来源,去年营收223亿美元,占比74%;NAND闪存是第二大产品,营收78亿美元,占比24%。
中国大陆市场曾是美光科技的最大市场之一。2018年,美光科技在中国大陆的营收逾173亿美元达到顶峰,占比达58%。随后几年,美光科技在中国大陆市场的收入逐渐收缩,2022年降至33亿美元,占比近11%。随着其未通过网络安全审查,美光科技这近11%的直接收入及更广泛的间接销售收入预计将受影响。
https://www.21jingji.com/article/202304 ... 64cdc.html
存储芯片可以简单分为闪存和内存,其中内存主要为DRAM,闪存主要有NAND Flash、NOR Flash。具体来看,全球DRAM市场三大厂商是三星、SK海力士和美光。数据显示,2022年第四季度,三星、SK海力士和美光的市场占有率分别为45%、28%和23%。而在NAND Flash厂商营收排行榜上,美光排名第五,市场占有率为12.3%。三星、铠侠、SK集团、西部数据、美光前五家的市场份额总计在97%左右。
国产厂商方面,近年来武汉长江存储和合肥长鑫存储两家发展势头迅猛。其中,长江存储是专注于3D NAND闪存设计制造一体化的IDM集成电路企业,已研发成功128层QLC 3D NAND 闪存。长鑫存储则从事动态随机存取存储芯片(DRAM)的设计、研发、生产和销售,目前已建成12英寸晶圆厂并投产。
此前,长江存储和长鑫存储都已经被列入美国的“实体清单”,去年美国的出口管制中还特别提及了存储芯片,对相关DRAM存储芯片、NAND闪存芯片进行管控。
https://www.chinanews.com.cn/gn/2023/05 ... 1585.shtml
中新网5月21日电 日前,网络安全审查办公室依法对美光公司在华销售产品进行了网络安全审查。
审查发现,美光公司产品存在较严重网络安全问题隐患,对我国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供应链造成重大安全风险,影响我国国家安全。为此,网络安全审查办公室依法作出不予通过网络安全审查的结论。按照《网络安全法》等法律法规,我国内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运营者应停止采购美光公司产品。
此次对美光公司产品进行网络安全审查,目的是防范产品网络安全问题危害国家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是维护国家安全的必要措施。中国坚定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只要遵守中国法律法规要求,欢迎各国企业、各类平台产品服务进入中国市场。
https://www.163.com/dy/article/I59UUVTI05318XR6.html
美光科技(Micron)公司是美国存储芯片巨头,创立于1978年,总部位于美国爱达荷州博伊西(Boise),其内存、闪存等产品在手机、电脑、服务器、基站、汽车等领域广泛使用。在美光的产品中,DRAM内存是最主要的来源,去年营收223亿美元,占比74%;NAND闪存是第二大产品,营收78亿美元,占比24%。
中国大陆市场曾是美光科技的最大市场之一。2018年,美光科技在中国大陆的营收逾173亿美元达到顶峰,占比达58%。随后几年,美光科技在中国大陆市场的收入逐渐收缩,2022年降至33亿美元,占比近11%。随着其未通过网络安全审查,美光科技这近11%的直接收入及更广泛的间接销售收入预计将受影响。
https://www.21jingji.com/article/202304 ... 64cdc.html
存储芯片可以简单分为闪存和内存,其中内存主要为DRAM,闪存主要有NAND Flash、NOR Flash。具体来看,全球DRAM市场三大厂商是三星、SK海力士和美光。数据显示,2022年第四季度,三星、SK海力士和美光的市场占有率分别为45%、28%和23%。而在NAND Flash厂商营收排行榜上,美光排名第五,市场占有率为12.3%。三星、铠侠、SK集团、西部数据、美光前五家的市场份额总计在97%左右。
国产厂商方面,近年来武汉长江存储和合肥长鑫存储两家发展势头迅猛。其中,长江存储是专注于3D NAND闪存设计制造一体化的IDM集成电路企业,已研发成功128层QLC 3D NAND 闪存。长鑫存储则从事动态随机存取存储芯片(DRAM)的设计、研发、生产和销售,目前已建成12英寸晶圆厂并投产。
此前,长江存储和长鑫存储都已经被列入美国的“实体清单”,去年美国的出口管制中还特别提及了存储芯片,对相关DRAM存储芯片、NAND闪存芯片进行管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