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名单,貌似是真的。那就写一个所谓大篇《京华八大家》。一个个介绍一下。
一、赵耀辉
这两张照片都有美颜(不放未美颜的了),但契合度比较高。应该是同一人。
赵教授年龄没查到,但1985就从北京大学经济系本科毕业,想来应该是1963年的。
她是1987获得了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硕士学位。之后出国,1987-1993在芝加哥大学经济系,直至1995年获得该校的博士学位。但在博士学位获得之前,1993年9月至1997年12月,就在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从事“助理教授”工作,可见其学术功力很受导师和业界欣赏。并于1996年获得过最早的NGO(温洛克国际农业经济协会与福特基金会)联合赞助。
她的研究方向,主要是劳动经济学、老年经济学、健康经济学。相对于学术竞争激烈的区域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发展经济学之类,她的赛道,直到今天都相对比较前沿而蹊径。
她回国任教很早,1996年就应邀担任了2年前刚刚创建的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一职(当年这个中心主要目的就是引进海外留学博士)。后来,该中心成为智库级的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
当然,学术无国界,北大很开放。从21世纪开始,她一直在北大任职,同时在哈佛、世界银行等国际级机构从事访问学者和学术研究工作。
她的国内影响,主要体现在是中国最早的养老经济、养老保险、老年健康和老年经济的研究者。有相当多的政策建议的确被吸收进最高政策中。而且,她长期进行实践追踪,她的团队有一个覆盖中国28个省150个县市的数万名中国老年人的动态数据库,凭对这一数据库的观察和分析,发表了上千篇文章。
聚餐中的照片标出她是北大博雅的特聘教授,不知是何意图。因为博雅严格来讲,是北大的一家公司。她只不过在里面兼职拿份工资。偶而去上堂课。而她广泛参与各类公共活动,对国内养老政策的影响是比较大的,差不多能跟江小娟的影响相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