靡靡之音,亡国之调

版主: kazaawangwh

wh(问号)
论坛元老
论坛元老
wh 的博客
帖子互动: 4163
帖子: 85800
注册时间: 2022年 7月 28日 00:07

Re: 靡靡之音,亡国之调

帖子 wh(问号) »

wh. 写了: 2023年 9月 24日 21:41 刚发现他的账号冻结了……那个谁,是不是你……
东升西降 写了: 2023年 9月 25日 04:11:D
哈哈,是谁?我还不知道呢……
wh(问号)
论坛元老
论坛元老
wh 的博客
帖子互动: 4163
帖子: 85800
注册时间: 2022年 7月 28日 00:07

Re: 靡靡之音,亡国之调

帖子 wh(问号) »

2035CN 写了: 2023年 9月 25日 03:21 作为非吴语区的观众,还是更爱听韩雪版,属于流行歌曲风格的改版吧。

类似的,我更爱谭维维的流行歌版南音《百鸟归巢》,而不是原版的南音《百鸟归巢》


还有流行歌曲风格的《戏韵情长》,尤其是里面的黄梅戏部分


类似的还有融入京剧唱腔的流行歌
原版南音好像还没听过。我猜刚开时接触时会更喜欢现代化的、和自己的习惯口味相近的。听多了可能会越来越倾向于原汁原味的。我听蒙古、新疆和中东音乐好像也是更喜欢fusion式的。旧站的西北狼喜欢原汁原味,他贴的歌对我来说比较“硬”。不知道现在口味有没有变。
wh(问号)
论坛元老
论坛元老
wh 的博客
帖子互动: 4163
帖子: 85800
注册时间: 2022年 7月 28日 00:07

Re: 靡靡之音,亡国之调

帖子 wh(问号) »

wdds 写了: 2023年 9月 25日 11:15
女声比刀郎更适合这首歌 :D
cozofxx
知名作家
知名作家
帖子互动: 38
帖子: 961
注册时间: 2022年 7月 29日 00:53

Re: 靡靡之音,亡国之调

帖子 cozofxx »

wh. 写了: 2023年 9月 25日 14:46 小放牛的歌词不是八仙过海吗?查了一下,王亥是商朝第七代国君。如果有关于他的民歌,也不可能传到现在吧?
放牛郎是河北民歌,基本情节就是放牛郎调戏村姑。在一些比较完整的版本里,有村姑就威胁放牛郎,说有个他家有个河边打渔的哥哥,杀了放牛郎,吃了牛郎肉,放牛郎就说,他就算死了要变成桑树,和村姑结冥婚。 所有事情指向的是王亥在有易牧牛,好色,调戏有易公主,被杀,甚至被吃掉这件事。这件事情在多处传世文献里都有记载,包括天问。另外,莲花落,本来也是骨卜的巫师的音乐。这首歌流行在冀中,正是易水流域。民歌的力量很多时候会是非常非常强大和古老的。

另外比如一些童谣,拉大锯,扯大锯,姥姥家,唱大戏。接闺女,请女婿,就是不让宝贝儿去。宝贝儿、宝贝儿非要去,哭着喊着要看戏。

这个也是流行在河北山西的童谣。讲的应该也是非常古老而恐怖的祭祀仪式。首先,锯和戏古音是同韵的,现代官话系统不同韵。其次,拉锯和唱戏的关联早就被人遗忘。这里面暗示的正是商代的血腥的人祭现象。祭品通常会被锯开,一分为二,这就叫卯祭,在甲骨文当中常见。比如某日卯若干羌,就是把若干羌人给锯成两半。接闺女,请女婿,表达也还是祭祀的母系氏族残留和特征。不让宝贝去,也是因为这个场景,确实是过于血腥恐怖。只有对照了殷墟和大量商人遗址的状况之后,这首童谣才会有正确的解读。另外,古代事实上在大型祭祀场合,也是有童声合唱团,这种传统在汉代还有大量保留。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yt411 ... d=25518553

二十七段歌词的小放牛。

另外就是,民歌都是逐渐演化的,类似于生命。但是其基本故事结构和框架是不变的。所以追寻其本来状态,要观其大略,而非通过一些后世不断加进去的内容,认为这个东西很晚近。上世纪疑古学派犯了不少这类错误。

+8.00 积分 [版主 wh. 发放的奖励]
头像
wdds(临兵斗者皆阵列前行)
著名点评
著名点评
wdds 的博客
帖子互动: 294
帖子: 4419
注册时间: 2023年 5月 5日 20:38

Re: 靡靡之音,亡国之调

帖子 wdds(临兵斗者皆阵列前行) »



这个版本的视屏剪辑很不错。
人间很好,下辈子不来了。
旗帜鲜明地支持UBI。
Savage
论坛精英
论坛精英
帖子互动: 826
帖子: 8200
注册时间: 2022年 10月 4日 23:31

Re: 靡靡之音,亡国之调

帖子 Savage »

wh(问号)
论坛元老
论坛元老
wh 的博客
帖子互动: 4163
帖子: 85800
注册时间: 2022年 7月 28日 00:07

Re: 靡靡之音,亡国之调

帖子 wh(问号) »

cozofxx 写了: 2023年 9月 26日 01:14 放牛郎是河北民歌,基本情节就是放牛郎调戏村姑。在一些比较完整的版本里,有村姑就威胁放牛郎,说有个他家有个河边打渔的哥哥,杀了放牛郎,吃了牛郎肉,放牛郎就说,他就算死了要变成桑树,和村姑结冥婚。 所有事情指向的是王亥在有易牧牛,好色,调戏有易公主,被杀,甚至被吃掉这件事。这件事情在多处传世文献里都有记载,包括天问。另外,莲花落,本来也是骨卜的巫师的音乐。这首歌流行在冀中,正是易水流域。民歌的力量很多时候会是非常非常强大和古老的。

另外比如一些童谣,拉大锯,扯大锯,姥姥家,唱大戏。接闺女,请女婿,就是不让宝贝儿去。宝贝儿、宝贝儿非要去,哭着喊着要看戏。

这个也是流行在河北山西的童谣。讲的应该也是非常古老而恐怖的祭祀仪式。首先,锯和戏古音是同韵的,现代官话系统不同韵。其次,拉锯和唱戏的关联早就被人遗忘。这里面暗示的正是商代的血腥的人祭现象。祭品通常会被锯开,一分为二,这就叫卯祭,在甲骨文当中常见。比如某日卯若干羌,就是把若干羌人给锯成两半。接闺女,请女婿,表达也还是祭祀的母系氏族残留和特征。不让宝贝去,也是因为这个场景,确实是过于血腥恐怖。只有对照了殷墟和大量商人遗址的状况之后,这首童谣才会有正确的解读。另外,古代事实上在大型祭祀场合,也是有童声合唱团,这种传统在汉代还有大量保留。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yt411 ... d=25518553

二十七段歌词的小放牛。

另外就是,民歌都是逐渐演化的,类似于生命。但是其基本故事结构和框架是不变的。所以追寻其本来状态,要观其大略,而非通过一些后世不断加进去的内容,认为这个东西很晚近。上世纪疑古学派犯了不少这类错误。
老太太的快板打得真好,唱那么长也不累。这首民歌感觉调情成分居多;虽然村姑以各种死法威胁放牛郎是很奇怪,不过和王亥的传说好像也看不出必然关联啊。

网上说的王亥和你说的还不一样。维基和百度都说王亥去有易部落卖牛羊,有易氏首领绵臣的老婆看上了他。绵臣嫉妒,派刺客暗杀王亥,大卸八块。另一种说法是绵臣见财起意,杀王亥,把他的货物占为己有。百度引《竹书纪年》说,帝泄“十二年殷侯子亥宾于有易,有易杀而放”(https://baike.baidu.hk/item/%E7%8E%8B%E4%BA%A5/7065071)。

知乎上还有个脑补版,也引了竹书纪年,但引文和百度不一样,不知道是竹书纪年里两段引文都有,还是其中有一段不是竹书的: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3838564 ... /774481188
上甲微的传说——王子复仇记
徐成

在商的先公先王事迹中,最引人入胜的是关于先商首领王亥被杀,其子上甲微复仇的故事。

这个故事首先被记载在先秦地理志怪文献《山海经》中:
“有困民国,勾姓而食。有人曰王亥,两手操鸟,方食其头。王亥托于有易、河伯仆牛。有易杀王亥,取仆牛。”

这段记载很好理解,就是说有一个叫王亥的人,两只手各抓着一只鸟吃鸟头,王亥帮助有易氏、河伯氏牧牛,有易氏杀害了王亥,将牧牛据为己有。

王亥是商族的重要祖先之一,在20世纪上半叶殷墟发现的甲骨卜辞中我们可以看到王亥得到了殷商王室隆重的祭祀,被称为“高祖亥”。

一般认为,先商部族的活动范围在今天的河北邯郸磁县漳河流域,而有易氏则是在先商以北的河北易县易水流域,双方是邻居。

在《周易》的旅卦中也有:“上九,鸟焚其巢,旅人先笑后号啕。丧牛于易,凶。” 丧牛于易的旅人遭受了凶事,这也很可能是王亥死于有易氏的故事。

那么有易氏为什么要杀死王亥呢?有易氏杀害王亥得到了什么样的结果呢?

在《竹书纪年》中,这个故事又有了更为详尽的说法:
“殷王子亥,宾于有易而淫焉。有易之君绵臣杀而放之。是故殷主甲微,假师于河伯以伐有易,灭之,遂杀其君绵臣也。”

竹书纪年的记载是说,王亥在有易氏在有易氏做客,在做客期间行淫,被有易氏的首领杀死,他的随从被驱逐。于是先商的首领上甲微从河伯处借来军队讨伐有易氏,将其灭族,杀死了有易氏的首领绵臣。

父亲被杀,儿子带着借来的军队为父亲复仇的故事历史上常常能够见到,例如成吉思汗之父也速该在塔塔尔部做客被毒死,长大之后的铁木真借义父王汗的军队攻灭塔塔儿部,尽杀其男丁。

在这个故事中,借给上甲微军队的是河伯,河伯应该是挨着黄河的部族,在后来著名的“西门豹治邺”故事中,西门豹破坏了邺地祭祀河伯的仪式,可见河伯的活动范围就在邺地,也在河北境内。

在殷商卜辞中,还有一位被称为“高祖河”的祖先神,屡屡与“高祖亥”一起接受隆重的祭祀,大约就是借兵给上甲微的河伯。

在楚辞《天问》中,王亥和上甲微的故事还有更多的细节:
“该秉季德,厥父是臧。胡终弊于有扈,牧夫牛羊?干协时舞,何以怀之?平胁曼肤,何以肥之?有扈牧竖,云何而逢?击床先出,其命何从?恒秉季德,焉得夫仆牛?何往营班禄,不但还来?昏微遵迹,有狄不宁。何繁鸟萃棘,负子肆情?眩弟并淫,危害厥兄。何变化以作诈,后嗣而逢长?”

这一段楚辞很不好理解,大意是:
王亥(写错为该)继承了其父(季)的美德,受到了父亲的庇佑。
为什么在为有易牧牛时(错写为扈)遭受如此灾难?
王亥拿着斧头和盾牌起舞,为什么有女人爱上了他?
有易的女子体柔肤润,王亥如何能够享用?
有易的牧人如何撞破奸情?
凶器攻击了王亥的床,王亥的生命如何被结束?
恒也继承了其父(季)的美德,为何能够得到王亥放牧的牛?
为何他还能够屡屡前往有易获取奖赏?
上甲微追溯线索,狄人(有易)不得安宁。
为何上甲微能够攻伐有易的战场上耀武扬威?
昏聩的弟弟和兄长一起淫乱,还害死了他的兄长。
为什么他能奸诈变化,其后代还能生生不息?

《天问》中的这一段里又出现了一个关键人物——恒。从辞中叙述来看,他和亥都是季的儿子,他应该是王亥的弟弟。他们在有易氏做客时,得到了有易氏盛情的接待,勇武的王亥和恒得到了有易氏美女的青睐。在深夜里,王亥还沉浸在温柔乡里时,被刺杀于床上。而恒则全身而退,甚至在后来的日子里得到了有易氏的赏赐。

在殷墟卜辞中同样出现了“王恒”的名字,但是王恒并没有得到王亥那样隆重的祭祀,或许就与他的旁系身份有关。

从这段故事中我们可以发现,恒不仅没有在有易氏的谋杀中同时遇害,反而在其兄王亥遇害之后成为了商族的王,甚至可以说他是有易氏的谋杀事件中获利最为丰厚的人。

很可能在王恒去世之后,王亥的亲生儿子上甲微才得以重新掌握商族,并联络河伯,展开了血腥的复仇行动。

这样,这桩上古迷案我们大可以开一下脑洞:

1.在王亥的治理下,河北邯郸地区的商族生机勃勃,越发强大,引起了北方强邻有易氏的不安;
2.王亥的弟弟恒,对于兄长颇为谦恭却心有不甘,对商族王座垂涎三尺,于是联络有易国君绵臣,制定了里应外合谋杀王亥的计划;
3.有易氏借口牧牛,将王亥骗到了有易,恒也在团队中与有易配合。在有易氏盛大的宴会上,王亥在有易的盛情、有易美女的魅惑和弟弟恒的劝说下,放松了警惕,在和商族不睦的有易氏留宿过夜;
4.当晚,有易氏将王亥谋杀在了美梦中;
5.恒带着王亥的死讯回到商,并在有易氏的支持下排斥王亥的合法继承人微,篡夺了王位。在此之后向有易称臣,得到了有易的赏赐;
6.离群的微逃到了河伯的国家,得到了河伯的赏识,成为了河伯的女婿;
7.王恒死去后,得到河伯军队支持的上甲微回到商族,重新夺回了属于自己的王位,并率领商和河伯的军队攻灭有易氏,杀死其国君绵臣,为父亲复仇。
8.此后,微和他统合的商在河伯的支持下,吸收了有易氏的地盘,成为河北地区最强大的部族,数代之后,这支强大的商族在成汤的率领之下,消灭了夏桀的霸权,开启了商王朝的荣耀时代 。

这样一个中国历史上最早的王子复仇记就有了一个非常不错的框架了,不比西方的复仇故事逊色吧?
编辑于 2019-08-04 05:48
cozofxx
知名作家
知名作家
帖子互动: 38
帖子: 961
注册时间: 2022年 7月 29日 00:53

Re: 靡靡之音,亡国之调

帖子 cozofxx »

朽木不可雕也。读东西要观其大概。
wh. 写了: 2023年 9月 27日 03:57 老太太的快板打得真好,唱那么长也不累。这首民歌感觉调情成分居多;虽然村姑以各种死法威胁放牛郎是很奇怪,不过和王亥的传说好像也看不出必然关联啊。

网上说的王亥和你说的还不一样。维基和百度都说王亥去有易部落卖牛羊,有易氏首领绵臣的老婆看上了他。绵臣嫉妒,派刺客暗杀王亥,大卸八块。另一种说法是绵臣见财起意,杀王亥,把他的货物占为己有。百度引《竹书纪年》说,帝泄“十二年殷侯子亥宾于有易,有易杀而放”(https://baike.baidu.hk/item/%E7%8E%8B%E4%BA%A5/7065071)。

知乎上还有个脑补版,也引了竹书纪年,但引文和百度不一样,不知道是竹书纪年里两段引文都有,还是其中有一段不是竹书的: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3838564 ... /774481188
上甲微的传说——王子复仇记
徐成

在商的先公先王事迹中,最引人入胜的是关于先商首领王亥被杀,其子上甲微复仇的故事。

这个故事首先被记载在先秦地理志怪文献《山海经》中:
“有困民国,勾姓而食。有人曰王亥,两手操鸟,方食其头。王亥托于有易、河伯仆牛。有易杀王亥,取仆牛。”

这段记载很好理解,就是说有一个叫王亥的人,两只手各抓着一只鸟吃鸟头,王亥帮助有易氏、河伯氏牧牛,有易氏杀害了王亥,将牧牛据为己有。

王亥是商族的重要祖先之一,在20世纪上半叶殷墟发现的甲骨卜辞中我们可以看到王亥得到了殷商王室隆重的祭祀,被称为“高祖亥”。

一般认为,先商部族的活动范围在今天的河北邯郸磁县漳河流域,而有易氏则是在先商以北的河北易县易水流域,双方是邻居。

在《周易》的旅卦中也有:“上九,鸟焚其巢,旅人先笑后号啕。丧牛于易,凶。” 丧牛于易的旅人遭受了凶事,这也很可能是王亥死于有易氏的故事。

那么有易氏为什么要杀死王亥呢?有易氏杀害王亥得到了什么样的结果呢?

在《竹书纪年》中,这个故事又有了更为详尽的说法:
“殷王子亥,宾于有易而淫焉。有易之君绵臣杀而放之。是故殷主甲微,假师于河伯以伐有易,灭之,遂杀其君绵臣也。”

竹书纪年的记载是说,王亥在有易氏在有易氏做客,在做客期间行淫,被有易氏的首领杀死,他的随从被驱逐。于是先商的首领上甲微从河伯处借来军队讨伐有易氏,将其灭族,杀死了有易氏的首领绵臣。

父亲被杀,儿子带着借来的军队为父亲复仇的故事历史上常常能够见到,例如成吉思汗之父也速该在塔塔尔部做客被毒死,长大之后的铁木真借义父王汗的军队攻灭塔塔儿部,尽杀其男丁。

在这个故事中,借给上甲微军队的是河伯,河伯应该是挨着黄河的部族,在后来著名的“西门豹治邺”故事中,西门豹破坏了邺地祭祀河伯的仪式,可见河伯的活动范围就在邺地,也在河北境内。

在殷商卜辞中,还有一位被称为“高祖河”的祖先神,屡屡与“高祖亥”一起接受隆重的祭祀,大约就是借兵给上甲微的河伯。

在楚辞《天问》中,王亥和上甲微的故事还有更多的细节:
“该秉季德,厥父是臧。胡终弊于有扈,牧夫牛羊?干协时舞,何以怀之?平胁曼肤,何以肥之?有扈牧竖,云何而逢?击床先出,其命何从?恒秉季德,焉得夫仆牛?何往营班禄,不但还来?昏微遵迹,有狄不宁。何繁鸟萃棘,负子肆情?眩弟并淫,危害厥兄。何变化以作诈,后嗣而逢长?”

这一段楚辞很不好理解,大意是:
王亥(写错为该)继承了其父(季)的美德,受到了父亲的庇佑。
为什么在为有易牧牛时(错写为扈)遭受如此灾难?
王亥拿着斧头和盾牌起舞,为什么有女人爱上了他?
有易的女子体柔肤润,王亥如何能够享用?
有易的牧人如何撞破奸情?
凶器攻击了王亥的床,王亥的生命如何被结束?
恒也继承了其父(季)的美德,为何能够得到王亥放牧的牛?
为何他还能够屡屡前往有易获取奖赏?
上甲微追溯线索,狄人(有易)不得安宁。
为何上甲微能够攻伐有易的战场上耀武扬威?
昏聩的弟弟和兄长一起淫乱,还害死了他的兄长。
为什么他能奸诈变化,其后代还能生生不息?

《天问》中的这一段里又出现了一个关键人物——恒。从辞中叙述来看,他和亥都是季的儿子,他应该是王亥的弟弟。他们在有易氏做客时,得到了有易氏盛情的接待,勇武的王亥和恒得到了有易氏美女的青睐。在深夜里,王亥还沉浸在温柔乡里时,被刺杀于床上。而恒则全身而退,甚至在后来的日子里得到了有易氏的赏赐。

在殷墟卜辞中同样出现了“王恒”的名字,但是王恒并没有得到王亥那样隆重的祭祀,或许就与他的旁系身份有关。

从这段故事中我们可以发现,恒不仅没有在有易氏的谋杀中同时遇害,反而在其兄王亥遇害之后成为了商族的王,甚至可以说他是有易氏的谋杀事件中获利最为丰厚的人。

很可能在王恒去世之后,王亥的亲生儿子上甲微才得以重新掌握商族,并联络河伯,展开了血腥的复仇行动。

这样,这桩上古迷案我们大可以开一下脑洞:

1.在王亥的治理下,河北邯郸地区的商族生机勃勃,越发强大,引起了北方强邻有易氏的不安;
2.王亥的弟弟恒,对于兄长颇为谦恭却心有不甘,对商族王座垂涎三尺,于是联络有易国君绵臣,制定了里应外合谋杀王亥的计划;
3.有易氏借口牧牛,将王亥骗到了有易,恒也在团队中与有易配合。在有易氏盛大的宴会上,王亥在有易的盛情、有易美女的魅惑和弟弟恒的劝说下,放松了警惕,在和商族不睦的有易氏留宿过夜;
4.当晚,有易氏将王亥谋杀在了美梦中;
5.恒带着王亥的死讯回到商,并在有易氏的支持下排斥王亥的合法继承人微,篡夺了王位。在此之后向有易称臣,得到了有易的赏赐;
6.离群的微逃到了河伯的国家,得到了河伯的赏识,成为了河伯的女婿;
7.王恒死去后,得到河伯军队支持的上甲微回到商族,重新夺回了属于自己的王位,并率领商和河伯的军队攻灭有易氏,杀死其国君绵臣,为父亲复仇。
8.此后,微和他统合的商在河伯的支持下,吸收了有易氏的地盘,成为河北地区最强大的部族,数代之后,这支强大的商族在成汤的率领之下,消灭了夏桀的霸权,开启了商王朝的荣耀时代 。

这样一个中国历史上最早的王子复仇记就有了一个非常不错的框架了,不比西方的复仇故事逊色吧?
编辑于 2019-08-04 05:48
回复

回到 “书歌影视美食游 - 精华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