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铊德育评分最低?她不是人缘很好吗?
版主: Softfist
#104 Re: 孙铊德育评分最低?她不是人缘很好吗?
回复:再谈王琪,并呼吁所有知情人
王琪在对二次投毒表示她自己的看法时说“这件事我后来想了很多次,觉得这个推理是有问题的,当然我没有问过公安局,不知道他们是怎么推断的,在学校的时候甚至没想过这件事。从朱令的表现上来看,是二次中毒,这个与二次投毒是有重要区别的。二次中毒直接推断出毒源被使用了两次,但是不是投了两次就很难讲。如果第一次的毒源不小心又被被害者用了一次,表现出来就是二次中毒,而实际上只投了一次毒。当然这些都是我的猜测,最大的问题在于这个毒源一直没有被找到,也是不能破案的最大障碍。我想如果是二次投毒,那目的就一定是要置之于死地,没有一点心理疾病或者大仇恨的人都是做不出来的。所以,我无法想象是我所了解的身边的人做的,无法理解。孙维的人品和性格我都了解,这样的事不可能是她做的。-----王琪
我觉得王琪比金亚要诚恳。很早以前“不安的咖啡”就考古出金亚的发言多处被sw一方改过,虽然不会有什么关乎内容的巨大变动,但是金的整个辩解思路还是看的出来的,就是几乎无条件力挺sw。
王的发言,我相信也被sw改过,但是有些地方,我觉得王还是有自己的怀疑的。 “我想如果是二次投毒,那目的就一定是要置之于死地,没有一点心理疾病或者大仇恨的人都是做不出来的。”这句话可以说是指向不明,虽然有后面反证sw不可能,但是其实这句话本身并没有否认sw作案的可能,与金亚的辩解截然不同。至于“孙维的人品和性格我都了解,这样的事不可能是她做的。”这是一句非常滑稽的辩解,和娘子们内部资料某点完全吻合。
理科高材生的逻辑是不用怀疑的,仔细看王琪的发言,什么也没承认什么也没否认(一次或二次投毒跟sw是否有嫌疑没有因果联系),更多地是暗示自己有疑虑,远没有金亚的辩解来的那么肉麻。
而且如果真是王向公安报告宿舍失窃,我更偏向于她是完全不知情者,而不是欲盖弥彰。另外,向公安报告和向校内保安处报告是不一样的。
王琪在对二次投毒表示她自己的看法时说“这件事我后来想了很多次,觉得这个推理是有问题的,当然我没有问过公安局,不知道他们是怎么推断的,在学校的时候甚至没想过这件事。从朱令的表现上来看,是二次中毒,这个与二次投毒是有重要区别的。二次中毒直接推断出毒源被使用了两次,但是不是投了两次就很难讲。如果第一次的毒源不小心又被被害者用了一次,表现出来就是二次中毒,而实际上只投了一次毒。当然这些都是我的猜测,最大的问题在于这个毒源一直没有被找到,也是不能破案的最大障碍。我想如果是二次投毒,那目的就一定是要置之于死地,没有一点心理疾病或者大仇恨的人都是做不出来的。所以,我无法想象是我所了解的身边的人做的,无法理解。孙维的人品和性格我都了解,这样的事不可能是她做的。-----王琪
我觉得王琪比金亚要诚恳。很早以前“不安的咖啡”就考古出金亚的发言多处被sw一方改过,虽然不会有什么关乎内容的巨大变动,但是金的整个辩解思路还是看的出来的,就是几乎无条件力挺sw。
王的发言,我相信也被sw改过,但是有些地方,我觉得王还是有自己的怀疑的。 “我想如果是二次投毒,那目的就一定是要置之于死地,没有一点心理疾病或者大仇恨的人都是做不出来的。”这句话可以说是指向不明,虽然有后面反证sw不可能,但是其实这句话本身并没有否认sw作案的可能,与金亚的辩解截然不同。至于“孙维的人品和性格我都了解,这样的事不可能是她做的。”这是一句非常滑稽的辩解,和娘子们内部资料某点完全吻合。
理科高材生的逻辑是不用怀疑的,仔细看王琪的发言,什么也没承认什么也没否认(一次或二次投毒跟sw是否有嫌疑没有因果联系),更多地是暗示自己有疑虑,远没有金亚的辩解来的那么肉麻。
而且如果真是王向公安报告宿舍失窃,我更偏向于她是完全不知情者,而不是欲盖弥彰。另外,向公安报告和向校内保安处报告是不一样的。
#105 Re: 孙铊德育评分最低?她不是人缘很好吗?
贝党抽出一段,主观臆测,贝党说“王还是有自己的怀疑的”,纯属鬼扯。不要盲人摸象,读下面原帖吧,王琪说 “我都很痛心,既为朱令,更为孙维。”,100%支持孙维mjridgway 写了: 2024年 1月 5日 15:41 “这件事我后来想了很多次,觉得这个推理是有问题的,当然我没有问过公安局,不知道他们是怎么推断的,在学校的时候甚至没想过这件事。从朱令的表现上来看,是二次中毒,这个与二次投毒是有重要区别的。二次中毒直接推断出毒源被使用了两次,但是不是投了两次就很难讲。如果第一次的毒源不小心又被被害者用了一次,表现出来就是二次中毒,而实际上只投了一次毒。当然这些都是我的猜测,最大的问题在于这个毒源一直没有被找到,也是不能破案的最大障碍。我想如果是二次投毒,那目的就一定是要置之于死地,没有一点心理疾病或者大仇恨的人都是做不出来的。所以,我无法想象是我所了解的身边的人做的,无法理解。孙维的人品和性格我都了解,这样的事不可能是她做的。-----王琪 ”
王琪(forthetruth)
作者:forthetruth 回复日期:2005-12-30 23:09:24
一个同学的声明
这么多年来每每看到网上讨论这件事,作为曾经与她们生活在一起的同学,我都很痛心,既为朱令,更为孙维。朱令的现状让每一个人都很难过,而看到孙维在网上被根本不知情,根本不想知情,甚至不在乎知不知情的过客作为发泄愤慨的对象,我更加为她感到悲哀而又无能为力。因为现实中的人还不得不为了自己的尊严生活下去,谣言、中伤难道不是比真刀真枪更有杀伤力吗?!那么,每一个在网上都说得很过分而又没有试图去获得真实信息的人是否愿意公开自己的身份和目的呢?是否愿意为自己的言论负责呢?我常想,如果换成是一个性格脆弱的人,摊上这种事,受不了这个压力而选择了另一条绝路,那么网上所有曾经不负责任的人是否都愿意承担那个千分之一、万分之一的责任吗,会自责吗,会因此而受报应吗!这跟凶手没什么区别。这是我最想对网民说的话,希望有理智的人慎用你发表自由言论的权力。我们不能放过凶手,也不能冤枉无辜。
关于事情本身,我想就我所了解的客观事实说两句。我和孙维同窗五年也是好朋友,她一直是一个性格非常开朗,刀子嘴、豆腐心的人,对于看不惯的事务和人从来不惮于留情面,想说就说。熟悉她的人也会因为这个而喜欢、信任她。我无法想象这样一个心直口快的人会有心理黑暗的一面,她远比那些嘴上不说,脸上不露的人来得光明磊落。尤其在大三那样一个时节,每个人都憧憬着美好的前途,除了上课就是上课,没有任何动机和利益冲突能让一个人去致别人于死地,从而带来一辈子的心理负担。所谓害人的动机,我无法想象,从孙维的为人来看,也不可能。
另外,正如孙维所说,朱令在宿舍呆的时间很少,大一时在有限的时间里大家还会一起聊聊小说,记记宿舍日记,还算开心。朱令生病的时候,舍友去给她念社志,她总是听得很高兴。以后因为朱令一直练琴,参加了社团,大多数时间开始在外面活动,也有了男朋友,很少参加班里的活动,晚上很晚才回宿舍,因此除了上课以外和同学在一起的时间很少。自从她进入社团以后,我们聊天的机会越来越少,关于她在外面怎么样也少有了解,她离我们的生活越来越远,班机活动也很少参加,在当时我们班的同学中也是比较特殊的一个。
而且她第一次生病期间也还是出去练琴,在外面煎药,回来只是睡个觉。那时我们都不知道有那么严重,对她关心也不够,也没问她在外面都有什么接触。所以突然有一天说是投毒都吓了一跳,觉得无法接收。又过了几年,看到网上的流言,简直不知道是怎么一回事。
关于这个案子本身,我想我最大的感受就是觉得不可理解。因为我们每个在身边的人看到的都只是一点点事实,对于推断案件本身来说微不足道。例如我们从不了解她在外面的朋友,也没和她外面的朋友探讨过这件事,她外面的朋友也没和我们接触过。我们看到的就是她突然患病、回来休养、再次患病、最后离开学校。这段时间里一切都很正常,因为大家一直不知道她的病因,也劝她还是回家休息。然而她中毒确诊后公安局就开始调查,但最后并没有给出任何说法。
以后从网上和其他渠道才听说认定是二次投毒,所以推断是身边的人干的。这件事我后来想了很多次,觉得这个推理是有问题的,当然我没有问过公安局,不知道他们是怎么推断的,在学校的时候甚至没想过这件事。从朱令的表现上来看,是二次中毒,这个与二次投毒是有重要区别的。二次中毒直接推断出毒源被使用了两次,但是不是投了两次就很难讲。如果第一次的毒源不小心又被被害者用了一次,表现出来就是二次中毒,而实际上只投了一次毒。当然这些都是我的猜测,最大的问题在于这个毒源一直没有被找到,也是不能破案的最大障碍。我想如果是二次投毒,那目的就一定是要置之于死地,没有一点心理疾病或者大仇恨的人都是做不出来的。所以,我无法想象是我所了解的身边的人做的,无法理解。孙维的人品和性格我都了解,这样的事不可能是她做的。
当然,所有在大概半年时间里曾与朱令有过接触的人都已经无法证明自己的清白。因为大家都是自由的,没有任何人能出示证据和人证说明自己在这么长的一段时间里从来没有接触过有铊的物质,这是无法证伪的。
关于这件事的总总,所有牵扯到的人当时都应该已经跟公安局汇报了详细的情况,如果能有定论,早就应该有了。可悲的是,我就了解的微不足道的一点情况在这里讨论对现状已经没有什么帮助,如果再因此引起一些人“自作聪明”的推理断案、谩骂和发泄,那更是无聊。
想想朱令还躺在病床上,凶手却逍遥法外,是人都会痛心,但作为多少还了解一些情况的人来说,我也非常担心孙维的能否承受这么大的伤害,没有证据的指责和冤枉应该是网上每个实体都不愿意,也可能无法承受的。将心比心,在如此严肃,涉及生命的一件事上希望大家对自己负责。如果你真的觉得有天大的不公和坚决的推断,请你写上你的名字和身份,让你身边的每一个人知道你是怎么看待这件事的,让你身边的人因此更加了解你,这才对朱令和孙维公平。现在对所有人来说,最力所能及、最可以负责任的事就是为朱令捐助,为了她和她的家庭付出一份爱心。如果你还在关心这件事,也在网上表示过同情和愤慨,同时请你也为她做点更有用的事,为她捐助。至于凶手,老天一定会给他报应,我相信。
上次由 whatsupandrew 在 2024年 1月 5日 17:45 修改。
#106 Re: 孙铊德育评分最低?她不是人缘很好吗?
我都贴了两变全文了。你看过吗?谈谈读后感
mjridgway 写了: 2024年 1月 5日 15:40 你到底有没有看过王琪给孙维洗地的帖子?那个可是王琪的大号,实名认证的。没有的话建议你去看看没药花园对王琪发言的分析。
再谈王琪,并呼吁所有知情人
看到今天的帖子,脑中不由得又回忆起以往曾经讨论过的话题。即对王琪的探讨。以前曾经有些材料,但是,也有一些没看到:
投毒者定是同宿舍的人这一点大家没有什么异议。孙绝对有她的嫌疑,这也是众口一词的。可是二次投毒是否为同一人却很难说。我对王琪的质疑有二点:
1)从薛童通信中,可以看出,是王琪向警方报告宿舍的偷窃事件。那么,她是通过哪些迹象判断出宿舍偷窃的呢?她发现被盗时,宿舍还有没有其他人?
2)王琪在对二次投毒表示她自己的看法时说“这件事我后来想了很多次,觉得这个推理是有问题的,当然我没有问过公安局,不知道他们是怎么推断的,在学校的时候甚至没想过这件事。从朱令的表现上来看,是二次中毒,这个与二次投毒是有重要区别的。二次中毒直接推断出毒源被使用了两次,但是不是投了两次就很难讲。如果第一次的毒源不小心又被被害者用了一次,表现出来就是二次中毒,而实际上只投了一次毒。当然这些都是我的猜测,最大的问题在于这个毒源一直没有被找到,也是不能破案的最大障碍。我想如果是二次投毒,那目的就一定是要置之于死地,没有一点心理疾病或者大仇恨的人都是做不出来的。所以,我无法想象是我所了解的身边的人做的,无法理解。孙维的人品和性格我都了解,这样的事不可能是她做的。-----王琪 ”
有个网友的意见我很同意:一次投毒还是二次投毒其实都是犯罪。如果真为孙辩解,应该从“没有投毒”方面考虑。没必要讨论是一次投的毒,还是二次投毒。看起来这个投毒次数对王琪来讲很重要。她试图极力让人们相信是一次投毒。这样做有什么目的呢?看来绝对不是为孙辩护,而是想证明只有唯一的投毒手。孙应当仔细想想她的声明有没有给王琪看过并修改过!如果有的话,是什么地方的修改!
#107 Re: 孙铊德育评分最低?她不是人缘很好吗?
这是铊党发帖纲要的监督下发的,等于是王其当着孙维的面说这话,肯定要向着孙维,孙维甚至可能事先看过甚至修改过王琪的发言。但是事实上细细刨析,王琪还是暗地黑了孙维一把,什么二次投毒就不可能是孙维干的。暗示了一次投毒就可能是孙维干的。
whatsupandrew 写了: 2024年 1月 5日 17:40 贝党抽出一段,主观臆测,贝党说“王还是有自己的怀疑的”,纯属鬼扯。不要盲人摸象,读下面原帖吧,王琪说 “我都很痛心,既为朱令,更为孙维。”,100%支持孙维
王琪(forthetruth)
作者:forthetruth 回复日期:2005-12-30 23:09:24
一个同学的声明
这么多年来每每看到网上讨论这件事,作为曾经与她们生活在一起的同学,我都很痛心,既为朱令,更为孙维。朱令的现状让每一个人都很难过,而看到孙维在网上被根本不知情,根本不想知情,甚至不在乎知不知情的过客作为发泄愤慨的对象,我更加为她感到悲哀而又无能为力。因为现实中的人还不得不为了自己的尊严生活下去,谣言、中伤难道不是比真刀真枪更有杀伤力吗?!那么,每一个在网上都说得很过分而又没有试图去获得真实信息的人是否愿意公开自己的身份和目的呢?是否愿意为自己的言论负责呢?我常想,如果换成是一个性格脆弱的人,摊上这种事,受不了这个压力而选择了另一条绝路,那么网上所有曾经不负责任的人是否都愿意承担那个千分之一、万分之一的责任吗,会自责吗,会因此而受报应吗!这跟凶手没什么区别。这是我最想对网民说的话,希望有理智的人慎用你发表自由言论的权力。我们不能放过凶手,也不能冤枉无辜。
关于事情本身,我想就我所了解的客观事实说两句。我和孙维同窗五年也是好朋友,她一直是一个性格非常开朗,刀子嘴、豆腐心的人,对于看不惯的事务和人从来不惮于留情面,想说就说。熟悉她的人也会因为这个而喜欢、信任她。我无法想象这样一个心直口快的人会有心理黑暗的一面,她远比那些嘴上不说,脸上不露的人来得光明磊落。尤其在大三那样一个时节,每个人都憧憬着美好的前途,除了上课就是上课,没有任何动机和利益冲突能让一个人去致别人于死地,从而带来一辈子的心理负担。所谓害人的动机,我无法想象,从孙维的为人来看,也不可能。
另外,正如孙维所说,朱令在宿舍呆的时间很少,大一时在有限的时间里大家还会一起聊聊小说,记记宿舍日记,还算开心。朱令生病的时候,舍友去给她念社志,她总是听得很高兴。以后因为朱令一直练琴,参加了社团,大多数时间开始在外面活动,也有了男朋友,很少参加班里的活动,晚上很晚才回宿舍,因此除了上课以外和同学在一起的时间很少。自从她进入社团以后,我们聊天的机会越来越少,关于她在外面怎么样也少有了解,她离我们的生活越来越远,班机活动也很少参加,在当时我们班的同学中也是比较特殊的一个。
而且她第一次生病期间也还是出去练琴,在外面煎药,回来只是睡个觉。那时我们都不知道有那么严重,对她关心也不够,也没问她在外面都有什么接触。所以突然有一天说是投毒都吓了一跳,觉得无法接收。又过了几年,看到网上的流言,简直不知道是怎么一回事。
关于这个案子本身,我想我最大的感受就是觉得不可理解。因为我们每个在身边的人看到的都只是一点点事实,对于推断案件本身来说微不足道。例如我们从不了解她在外面的朋友,也没和她外面的朋友探讨过这件事,她外面的朋友也没和我们接触过。我们看到的就是她突然患病、回来休养、再次患病、最后离开学校。这段时间里一切都很正常,因为大家一直不知道她的病因,也劝她还是回家休息。然而她中毒确诊后公安局就开始调查,但最后并没有给出任何说法。
以后从网上和其他渠道才听说认定是二次投毒,所以推断是身边的人干的。这件事我后来想了很多次,觉得这个推理是有问题的,当然我没有问过公安局,不知道他们是怎么推断的,在学校的时候甚至没想过这件事。从朱令的表现上来看,是二次中毒,这个与二次投毒是有重要区别的。二次中毒直接推断出毒源被使用了两次,但是不是投了两次就很难讲。如果第一次的毒源不小心又被被害者用了一次,表现出来就是二次中毒,而实际上只投了一次毒。当然这些都是我的猜测,最大的问题在于这个毒源一直没有被找到,也是不能破案的最大障碍。我想如果是二次投毒,那目的就一定是要置之于死地,没有一点心理疾病或者大仇恨的人都是做不出来的。所以,我无法想象是我所了解的身边的人做的,无法理解。孙维的人品和性格我都了解,这样的事不可能是她做的。
当然,所有在大概半年时间里曾与朱令有过接触的人都已经无法证明自己的清白。因为大家都是自由的,没有任何人能出示证据和人证说明自己在这么长的一段时间里从来没有接触过有铊的物质,这是无法证伪的。
关于这件事的总总,所有牵扯到的人当时都应该已经跟公安局汇报了详细的情况,如果能有定论,早就应该有了。可悲的是,我就了解的微不足道的一点情况在这里讨论对现状已经没有什么帮助,如果再因此引起一些人“自作聪明”的推理断案、谩骂和发泄,那更是无聊。
想想朱令还躺在病床上,凶手却逍遥法外,是人都会痛心,但作为多少还了解一些情况的人来说,我也非常担心孙维的能否承受这么大的伤害,没有证据的指责和冤枉应该是网上每个实体都不愿意,也可能无法承受的。将心比心,在如此严肃,涉及生命的一件事上希望大家对自己负责。如果你真的觉得有天大的不公和坚决的推断,请你写上你的名字和身份,让你身边的每一个人知道你是怎么看待这件事的,让你身边的人因此更加了解你,这才对朱令和孙维公平。现在对所有人来说,最力所能及、最可以负责任的事就是为朱令捐助,为了她和她的家庭付出一份爱心。如果你还在关心这件事,也在网上表示过同情和愤慨,同时请你也为她做点更有用的事,为她捐助。至于凶手,老天一定会给他报应,我相信。
#108 Re: 孙铊德育评分最低?她不是人缘很好吗?
感想网友10年前就分析过了,王琪在朱令宿舍其他三人中还算是有点良心的。王琪还诅咒凶手呢,孙维和金亚的声明更冷酷,从来没有要追凶诅咒凶手的意思,似乎她们根本不在意凶手是谁,暗示她们其实早就知道谁是凶手。王琪后面还积极给朱令捐款。王琪的丈夫潘峰后来还参加了一个校领导的内部会议,但是仅仅18分钟就被赶出来了。后来潘峰透露会上校领导就说孙主席指示要保护维维之类的。潘峰后来的发言口径就是此案除非中央直接过问,否则没办法。
#109 Re: 孙铊德育评分最低?她不是人缘很好吗?
你谈谈这段话读后感
以后从网上和其他渠道才听说认定是二次投毒,所以推断是身边的人干的。这件事我后来想了很多次,觉得这个推理是有问题的,当然我没有问过公安局,不知道他们是怎么推断的,在学校的时候甚至没想过这件事。从朱令的表现上来看,是二次中毒,这个与二次投毒是有重要区别的。二次中毒直接推断出毒源被使用了两次,但是不是投了两次就很难讲。如果第一次的毒源不小心又被被害者用了一次,表现出来就是二次中毒,而实际上只投了一次毒。当然这些都是我的猜测,最大的问题在于这个毒源一直没有被找到,也是不能破案的最大障碍。我想如果是二次投毒,那目的就一定是要置之于死地,没有一点心理疾病或者大仇恨的人都是做不出来的。所以,我无法想象是我所了解的身边的人做的,无法理解。孙维的人品和性格我都了解,这样的事不可能是她做的。
以后从网上和其他渠道才听说认定是二次投毒,所以推断是身边的人干的。这件事我后来想了很多次,觉得这个推理是有问题的,当然我没有问过公安局,不知道他们是怎么推断的,在学校的时候甚至没想过这件事。从朱令的表现上来看,是二次中毒,这个与二次投毒是有重要区别的。二次中毒直接推断出毒源被使用了两次,但是不是投了两次就很难讲。如果第一次的毒源不小心又被被害者用了一次,表现出来就是二次中毒,而实际上只投了一次毒。当然这些都是我的猜测,最大的问题在于这个毒源一直没有被找到,也是不能破案的最大障碍。我想如果是二次投毒,那目的就一定是要置之于死地,没有一点心理疾病或者大仇恨的人都是做不出来的。所以,我无法想象是我所了解的身边的人做的,无法理解。孙维的人品和性格我都了解,这样的事不可能是她做的。
#110 Re: 孙铊德育评分最低?她不是人缘很好吗?
民主党派的政协副主席没有这么大能量
还直接下场?
别胡编了
还直接下场?
别胡编了
mjridgway 写了: 2024年 1月 5日 20:18 感想网友10年前就分析过了,王琪在朱令宿舍其他三人中还算是有点良心的。王琪还诅咒凶手呢,孙维和金亚的声明更冷酷,从来没有要追凶诅咒凶手的意思,似乎她们根本不在意凶手是谁,暗示她们其实早就知道谁是凶手。王琪后面还积极给朱令捐款。王琪的丈夫潘峰后来还参加了一个校领导的内部会议,但是仅仅18分钟就被赶出来了。后来潘峰透露会上校领导就说孙主席指示要保护维维之类的。潘峰后来的发言口径就是此案除非中央直接过问,否则没办法。
#111 Re: 孙铊德育评分最低?她不是人缘很好吗?
这是潘峰说的。这里的孙主席指的是孙孚凌。而且据说潘峰还受到了针对个人和家人的死亡威胁。
转载 朱令贴吧
元旦那天,当年的同学又和我谈起了朱令和她被投毒的案件,随后还给我发了天涯杂谈里《孙维声明》的链接。此后的这些天,我一直都在浏览众人的发言,关注事件的发展。自从离开清华的这些年里,我很少和人谈起关于朱令的事情,也从未在网路上发表过与此事有关的任何言论。其一,我对此事所知甚少,清华化学系当年对相关消息封锁很紧,以至于物化2的很多同学在毕业时甚至不知道孙维被警方调查的事。其二,物化2于我,已是翻过去的一页,实在难与任何荣耀或骄傲相联,何必回首。其三,我非感情脆弱之人,然毕业前探望朱令时,见其状况心痛欲碎。数年来,人生碌碌,事无所成。我深愧无以相助。近几年,朱令的事也曾在一些论坛热炒,但多是些充满无聊好奇心的聒噪。这一次我看到了很多善良和正直的人们在推动此一悬案的解决。我感到自己有义务把极有限的所知公布出来,虽不能帮助此案的侦破,也可促使事件的来龙去脉大白于天下。 物化2班是清华大学化学系92级唯一的本科班,专业名称“物理化学及仪器分析”。最初全班共29人,有两名保送生。学号921966的女生名为朱令令。不久有一女生从数学系转入,一年后又一女生从水利系转入,人数达到最多的31人。1997年毕业典礼的时候,天下了小雨,有28人在那天领到了毕业证和学位证。缺少的三个人是张利(因病休学),朱令和孙维。物化2班在五年的时间里的确获得了不少荣誉(如优良学风班,北京市先锋团支部等),也在政治(利益)上成就了几个人。但物化2不是当年的十个优秀毕业班之一。薛钢曾说,交上去的名单里本来有物化2,但被校务委员否决了。 在这样的一个集体里,班级活动其实不少,但男女生之间交流的机会并不多。朱令是一个相对成熟有主见的人,至少给我的印象是这样的。她很开朗,不象某些女生的扭扭捏捏或假作纯真。她的学习成绩也很好,稳坐在班里的前十名,甚至前五。她很有耐心。记得准备“一二九”新生合唱比赛的时候,她投入了很大的精力为全班排练。如果有人唱错了,她也只是笑笑提醒,从没见到她急躁或发脾气。她的个性里有那么一点特立独行,我想,她很讨厌那些虚的和伪善的东西。 孙维是一个妩媚的人,这里的“妩媚”绝对是个中性词。如果课余时间在校园里遇到她迎面走来,她总会微笑得如山花烂漫。印象里她说话干脆,做事麻利。当时,物化2的很多人都知道她有位年近期颐德高望重的爷爷,这从一开始就不是什么秘密。但从她的言行里看不出太多的优越感,至少从我和她的接触当中,没有看到太多的骄娇气。 朱令和孙维都曾是我的同学,今天的景况是我所不忍看到的。几个曾与我有过交流的同学也是同样的感受。我今天出来不是要指证谁,也不可能为别人担保什么,尤其不必再维护物化2的“荣誉”。关于此事,物化2班里比我(们)知道更多情况的同学是薛钢和潘峰,他们不仅是当时班里的干部更是受系里信任和倚重的人,况且他们当时的女友都是物化2班的同学。 反驳和质疑别人观点的好处是可以成长文而又不必亮出自己所知的全部情况。但是我没有谁可反驳。事情的经过至今已很清晰,某些网站也有陈列,我就不在此重复。 关于铊,很多化学专业的人恐怕都不是很熟悉。现代化学里的分支又多又细,很多药品如果不是课程或科研里用到根本不可能了解其性质甚至分子式。物化2班是在分析化学课上知道铊的毒性的。应该是大二的第二学期(1994春),在讲重金属离子的分析时,授课的郁老师提到六十年代清华曾有过一次铊中毒事故。当时有个学生在打扫一个闲置很久的通风柜烟道时吸入了少量铊的氧化物,当晚就死亡了。他当时只是提醒学生在实验室工作时要注意安全保护,并没有讲任何铊中毒的症状,相信他对之也不甚了解。 关于化学药品的管理,清华当时的确不是很严格。否则可以很容易地从使用记录里查出分析中心的铊盐是不是少了几百毫克。否则,孙维的哥哥也不会那么从容地到实验室里取出药品并录像。 关于朱令的物品在她中毒后失窃的事,我曾在不同的场合听薛钢和班主任王老师说起过,相信是确实的。当时的情况,由于从朱令中毒到公安立案侦察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等到警方来整理朱令的物品时,发现少了一些东西,主要是化妆品。 关于翻译邮件的事,我知道,也曾看到童宇峰在翻译一些打印的电邮。当时参与翻译的同学范围很小,有相当一部分同学根本不知道这件事,所以邱志江对此事不知情也是很正常的。张利曾打算让我帮忙翻译,但终于没有。我相信薛钢的确把翻译之后的邮件交给了系里。 从朱令被确诊为铊中毒开始,化学系就通过班主任和政治辅导员要求班上的同学对此事件保持沉默,如有媒体采访,一律指向系办公室(但后来还是出现了《女友》上的那篇报道)。事件的很多进展,班上的同学也不得而知,尤其是在男生这边。我的感觉,从确信朱令是铊中毒的那一刻起,系里一直在想办法推脱责任。曾有一位系领导在课上对我们说,铊很普遍地存在于鼠药中,所以使朱令中毒的铊不一定是从实验室里得到的。 毕业前,我从没听到过关于那个杯子的事情。 这就是我知道的情况,也许不是全部,但能想起来的我都说了。另外,我也在捉摸,如果‘太阳正暖’真的是物化2班的女生而且说的都是实话,那么‘她’到底是哪一位呢。朱令的同屋只有三个,除了孙维,还剩两位。可从‘她’自己透露的内容看,和哪个也对不上。 最后,我想为一些当年的同学说几句话。我不在意那个‘物化2班’是不是会被钉在耻辱柱上,但我的很多同学都是善良的普通人。他们那时很年轻,还懵懂,被一些‘大而虚’的东西挟持着,做过一些毫无意义抑或伪善的事情,甚至为别人做了嫁衣裳。如今他们选择沉默,也是一种无奈。童宇峰是个热心正直的人,我一直都信任他。邱志江也许对某些事处理得不妥,但他绝不是阴险的人,请大家不要对他恶语相向。籍此我多一句嘴,劝老六谨慎,莫再为人所用。我的同学刘丽敏夫妇都是心里坦荡的人,远离物化2是他们的选择,我虽不能为他们担保什么,但相信他们与投毒无关。 我是物化2班的团支书,我真的不忍心看到有关朱朱的所有东西,这些年来我一直生活在自责于内疚之中,我不知道我该怎么做,其实这件事要真的查出真相一点都不难,国务院督办!我能说的就是当年朱朱第二次中毒孙维被传的时候,院领导和系部召开了一次很秘密的会议,我是唯一一个参加会议的在校学生,也许他们知道通知我开会是个很大的错误,当中讲了一会儿的时候系主任叫我回去了,但我在我所在场的18分钟内,我已经知道内容大概了,我的任务是事件保密和按护全班同学,不准单独核查和不准猜测议论,在会议中提到是孙主席指示的,而且有关方面在为维维准备出国手续,后来我知道是孙浮林。 到这里大家心理也很清楚,这件事如果中央不出面的话,在中国目前这个体制里,朱朱事件只有沉冤!!!光凭一个贝志诚是不够的。 这些年我没有站出来,我有我的苦衷,包括我们2班所有同学。我们经常会收到拿我们自己性命和家人性命以及工作等等相关的威胁!株连九族大家或许只在电视上见过,可这些随时可以发生在我们2班同学身上。 我希望中央能真的重视这个案件,还朱朱一个公道。就是高院和高检都没办法的,只有中央!!!
转载 朱令贴吧
元旦那天,当年的同学又和我谈起了朱令和她被投毒的案件,随后还给我发了天涯杂谈里《孙维声明》的链接。此后的这些天,我一直都在浏览众人的发言,关注事件的发展。自从离开清华的这些年里,我很少和人谈起关于朱令的事情,也从未在网路上发表过与此事有关的任何言论。其一,我对此事所知甚少,清华化学系当年对相关消息封锁很紧,以至于物化2的很多同学在毕业时甚至不知道孙维被警方调查的事。其二,物化2于我,已是翻过去的一页,实在难与任何荣耀或骄傲相联,何必回首。其三,我非感情脆弱之人,然毕业前探望朱令时,见其状况心痛欲碎。数年来,人生碌碌,事无所成。我深愧无以相助。近几年,朱令的事也曾在一些论坛热炒,但多是些充满无聊好奇心的聒噪。这一次我看到了很多善良和正直的人们在推动此一悬案的解决。我感到自己有义务把极有限的所知公布出来,虽不能帮助此案的侦破,也可促使事件的来龙去脉大白于天下。 物化2班是清华大学化学系92级唯一的本科班,专业名称“物理化学及仪器分析”。最初全班共29人,有两名保送生。学号921966的女生名为朱令令。不久有一女生从数学系转入,一年后又一女生从水利系转入,人数达到最多的31人。1997年毕业典礼的时候,天下了小雨,有28人在那天领到了毕业证和学位证。缺少的三个人是张利(因病休学),朱令和孙维。物化2班在五年的时间里的确获得了不少荣誉(如优良学风班,北京市先锋团支部等),也在政治(利益)上成就了几个人。但物化2不是当年的十个优秀毕业班之一。薛钢曾说,交上去的名单里本来有物化2,但被校务委员否决了。 在这样的一个集体里,班级活动其实不少,但男女生之间交流的机会并不多。朱令是一个相对成熟有主见的人,至少给我的印象是这样的。她很开朗,不象某些女生的扭扭捏捏或假作纯真。她的学习成绩也很好,稳坐在班里的前十名,甚至前五。她很有耐心。记得准备“一二九”新生合唱比赛的时候,她投入了很大的精力为全班排练。如果有人唱错了,她也只是笑笑提醒,从没见到她急躁或发脾气。她的个性里有那么一点特立独行,我想,她很讨厌那些虚的和伪善的东西。 孙维是一个妩媚的人,这里的“妩媚”绝对是个中性词。如果课余时间在校园里遇到她迎面走来,她总会微笑得如山花烂漫。印象里她说话干脆,做事麻利。当时,物化2的很多人都知道她有位年近期颐德高望重的爷爷,这从一开始就不是什么秘密。但从她的言行里看不出太多的优越感,至少从我和她的接触当中,没有看到太多的骄娇气。 朱令和孙维都曾是我的同学,今天的景况是我所不忍看到的。几个曾与我有过交流的同学也是同样的感受。我今天出来不是要指证谁,也不可能为别人担保什么,尤其不必再维护物化2的“荣誉”。关于此事,物化2班里比我(们)知道更多情况的同学是薛钢和潘峰,他们不仅是当时班里的干部更是受系里信任和倚重的人,况且他们当时的女友都是物化2班的同学。 反驳和质疑别人观点的好处是可以成长文而又不必亮出自己所知的全部情况。但是我没有谁可反驳。事情的经过至今已很清晰,某些网站也有陈列,我就不在此重复。 关于铊,很多化学专业的人恐怕都不是很熟悉。现代化学里的分支又多又细,很多药品如果不是课程或科研里用到根本不可能了解其性质甚至分子式。物化2班是在分析化学课上知道铊的毒性的。应该是大二的第二学期(1994春),在讲重金属离子的分析时,授课的郁老师提到六十年代清华曾有过一次铊中毒事故。当时有个学生在打扫一个闲置很久的通风柜烟道时吸入了少量铊的氧化物,当晚就死亡了。他当时只是提醒学生在实验室工作时要注意安全保护,并没有讲任何铊中毒的症状,相信他对之也不甚了解。 关于化学药品的管理,清华当时的确不是很严格。否则可以很容易地从使用记录里查出分析中心的铊盐是不是少了几百毫克。否则,孙维的哥哥也不会那么从容地到实验室里取出药品并录像。 关于朱令的物品在她中毒后失窃的事,我曾在不同的场合听薛钢和班主任王老师说起过,相信是确实的。当时的情况,由于从朱令中毒到公安立案侦察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等到警方来整理朱令的物品时,发现少了一些东西,主要是化妆品。 关于翻译邮件的事,我知道,也曾看到童宇峰在翻译一些打印的电邮。当时参与翻译的同学范围很小,有相当一部分同学根本不知道这件事,所以邱志江对此事不知情也是很正常的。张利曾打算让我帮忙翻译,但终于没有。我相信薛钢的确把翻译之后的邮件交给了系里。 从朱令被确诊为铊中毒开始,化学系就通过班主任和政治辅导员要求班上的同学对此事件保持沉默,如有媒体采访,一律指向系办公室(但后来还是出现了《女友》上的那篇报道)。事件的很多进展,班上的同学也不得而知,尤其是在男生这边。我的感觉,从确信朱令是铊中毒的那一刻起,系里一直在想办法推脱责任。曾有一位系领导在课上对我们说,铊很普遍地存在于鼠药中,所以使朱令中毒的铊不一定是从实验室里得到的。 毕业前,我从没听到过关于那个杯子的事情。 这就是我知道的情况,也许不是全部,但能想起来的我都说了。另外,我也在捉摸,如果‘太阳正暖’真的是物化2班的女生而且说的都是实话,那么‘她’到底是哪一位呢。朱令的同屋只有三个,除了孙维,还剩两位。可从‘她’自己透露的内容看,和哪个也对不上。 最后,我想为一些当年的同学说几句话。我不在意那个‘物化2班’是不是会被钉在耻辱柱上,但我的很多同学都是善良的普通人。他们那时很年轻,还懵懂,被一些‘大而虚’的东西挟持着,做过一些毫无意义抑或伪善的事情,甚至为别人做了嫁衣裳。如今他们选择沉默,也是一种无奈。童宇峰是个热心正直的人,我一直都信任他。邱志江也许对某些事处理得不妥,但他绝不是阴险的人,请大家不要对他恶语相向。籍此我多一句嘴,劝老六谨慎,莫再为人所用。我的同学刘丽敏夫妇都是心里坦荡的人,远离物化2是他们的选择,我虽不能为他们担保什么,但相信他们与投毒无关。 我是物化2班的团支书,我真的不忍心看到有关朱朱的所有东西,这些年来我一直生活在自责于内疚之中,我不知道我该怎么做,其实这件事要真的查出真相一点都不难,国务院督办!我能说的就是当年朱朱第二次中毒孙维被传的时候,院领导和系部召开了一次很秘密的会议,我是唯一一个参加会议的在校学生,也许他们知道通知我开会是个很大的错误,当中讲了一会儿的时候系主任叫我回去了,但我在我所在场的18分钟内,我已经知道内容大概了,我的任务是事件保密和按护全班同学,不准单独核查和不准猜测议论,在会议中提到是孙主席指示的,而且有关方面在为维维准备出国手续,后来我知道是孙浮林。 到这里大家心理也很清楚,这件事如果中央不出面的话,在中国目前这个体制里,朱朱事件只有沉冤!!!光凭一个贝志诚是不够的。 这些年我没有站出来,我有我的苦衷,包括我们2班所有同学。我们经常会收到拿我们自己性命和家人性命以及工作等等相关的威胁!株连九族大家或许只在电视上见过,可这些随时可以发生在我们2班同学身上。 我希望中央能真的重视这个案件,还朱朱一个公道。就是高院和高检都没办法的,只有中央!!!
#112 Re: 孙铊德育评分最低?她不是人缘很好吗?
1993年3月,孙孚凌当选为第八届全国政协副主席,成为党和国家领导人。1993年8月,当选为第九届北京市工商联主委。1993年10月,获推选为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第七届执委会名誉副主席。1996年1月起,担任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烘焙业公会名誉会长。1997年6月,当选为北京市工商联第十届名誉会长。1997年11月,当选为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第八届名誉副主席。1998年3月至2003年3月,任第九届全国政协副主席。此后,82岁的孙浮凌退出领导岗位。[2]
2018年5月18日13时56分,孙孚凌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97岁。[8]
争议
朱令铊中毒事件谜团重重。《三联生活周刊》2013年5月20日 总第735期《一桩疑案的公共原则:朱令案延伸的18年追问》《疑案之疑:朱令案的证据、责任与嫌疑人》的报道指出,“孙维的父亲孙大武为民革中央委员,母亲为医生。祖父孙越崎曾任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名誉主席、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会长、全国政协委员、煤炭工业部原顾问。其堂伯父孙孚凌历任北京市政协副主席、北京市副市长、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副主席和常务副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孙维知道,人们怀疑她的高干背景直接干预了司法公正。他们相信,破不了的案子背后一定藏着一个黑幕。”
孙孚凌是第二至五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六届、七届全国政协常委。[2]
2018年5月18日13时56分,孙孚凌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97岁。[8]
争议
朱令铊中毒事件谜团重重。《三联生活周刊》2013年5月20日 总第735期《一桩疑案的公共原则:朱令案延伸的18年追问》《疑案之疑:朱令案的证据、责任与嫌疑人》的报道指出,“孙维的父亲孙大武为民革中央委员,母亲为医生。祖父孙越崎曾任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名誉主席、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会长、全国政协委员、煤炭工业部原顾问。其堂伯父孙孚凌历任北京市政协副主席、北京市副市长、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副主席和常务副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孙维知道,人们怀疑她的高干背景直接干预了司法公正。他们相信,破不了的案子背后一定藏着一个黑幕。”
孙孚凌是第二至五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六届、七届全国政协常委。[2]
#114 Re: 孙铊德育评分最低?她不是人缘很好吗?
这里还提到了刘丽敏,刘丽敏是隔壁宿舍女生,据说和朱令关系不好,曾经也被当作一个怀疑对象。
mjridgway 写了: 2024年 1月 5日 20:44 这是潘峰说的。这里的孙主席指的是孙孚凌。而且据说潘峰还受到了针对个人和家人的死亡威胁。
转载 朱令贴吧
元旦那天,当年的同学又和我谈起了朱令和她被投毒的案件,随后还给我发了天涯杂谈里《孙维声明》的链接。此后的这些天,我一直都在浏览众人的发言,关注事件的发展。自从离开清华的这些年里,我很少和人谈起关于朱令的事情,也从未在网路上发表过与此事有关的任何言论。其一,我对此事所知甚少,清华化学系当年对相关消息封锁很紧,以至于物化2的很多同学在毕业时甚至不知道孙维被警方调查的事。其二,物化2于我,已是翻过去的一页,实在难与任何荣耀或骄傲相联,何必回首。其三,我非感情脆弱之人,然毕业前探望朱令时,见其状况心痛欲碎。数年来,人生碌碌,事无所成。我深愧无以相助。近几年,朱令的事也曾在一些论坛热炒,但多是些充满无聊好奇心的聒噪。这一次我看到了很多善良和正直的人们在推动此一悬案的解决。我感到自己有义务把极有限的所知公布出来,虽不能帮助此案的侦破,也可促使事件的来龙去脉大白于天下。 物化2班是清华大学化学系92级唯一的本科班,专业名称“物理化学及仪器分析”。最初全班共29人,有两名保送生。学号921966的女生名为朱令令。不久有一女生从数学系转入,一年后又一女生从水利系转入,人数达到最多的31人。1997年毕业典礼的时候,天下了小雨,有28人在那天领到了毕业证和学位证。缺少的三个人是张利(因病休学),朱令和孙维。物化2班在五年的时间里的确获得了不少荣誉(如优良学风班,北京市先锋团支部等),也在政治(利益)上成就了几个人。但物化2不是当年的十个优秀毕业班之一。薛钢曾说,交上去的名单里本来有物化2,但被校务委员否决了。 在这样的一个集体里,班级活动其实不少,但男女生之间交流的机会并不多。朱令是一个相对成熟有主见的人,至少给我的印象是这样的。她很开朗,不象某些女生的扭扭捏捏或假作纯真。她的学习成绩也很好,稳坐在班里的前十名,甚至前五。她很有耐心。记得准备“一二九”新生合唱比赛的时候,她投入了很大的精力为全班排练。如果有人唱错了,她也只是笑笑提醒,从没见到她急躁或发脾气。她的个性里有那么一点特立独行,我想,她很讨厌那些虚的和伪善的东西。 孙维是一个妩媚的人,这里的“妩媚”绝对是个中性词。如果课余时间在校园里遇到她迎面走来,她总会微笑得如山花烂漫。印象里她说话干脆,做事麻利。当时,物化2的很多人都知道她有位年近期颐德高望重的爷爷,这从一开始就不是什么秘密。但从她的言行里看不出太多的优越感,至少从我和她的接触当中,没有看到太多的骄娇气。 朱令和孙维都曾是我的同学,今天的景况是我所不忍看到的。几个曾与我有过交流的同学也是同样的感受。我今天出来不是要指证谁,也不可能为别人担保什么,尤其不必再维护物化2的“荣誉”。关于此事,物化2班里比我(们)知道更多情况的同学是薛钢和潘峰,他们不仅是当时班里的干部更是受系里信任和倚重的人,况且他们当时的女友都是物化2班的同学。 反驳和质疑别人观点的好处是可以成长文而又不必亮出自己所知的全部情况。但是我没有谁可反驳。事情的经过至今已很清晰,某些网站也有陈列,我就不在此重复。 关于铊,很多化学专业的人恐怕都不是很熟悉。现代化学里的分支又多又细,很多药品如果不是课程或科研里用到根本不可能了解其性质甚至分子式。物化2班是在分析化学课上知道铊的毒性的。应该是大二的第二学期(1994春),在讲重金属离子的分析时,授课的郁老师提到六十年代清华曾有过一次铊中毒事故。当时有个学生在打扫一个闲置很久的通风柜烟道时吸入了少量铊的氧化物,当晚就死亡了。他当时只是提醒学生在实验室工作时要注意安全保护,并没有讲任何铊中毒的症状,相信他对之也不甚了解。 关于化学药品的管理,清华当时的确不是很严格。否则可以很容易地从使用记录里查出分析中心的铊盐是不是少了几百毫克。否则,孙维的哥哥也不会那么从容地到实验室里取出药品并录像。 关于朱令的物品在她中毒后失窃的事,我曾在不同的场合听薛钢和班主任王老师说起过,相信是确实的。当时的情况,由于从朱令中毒到公安立案侦察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等到警方来整理朱令的物品时,发现少了一些东西,主要是化妆品。 关于翻译邮件的事,我知道,也曾看到童宇峰在翻译一些打印的电邮。当时参与翻译的同学范围很小,有相当一部分同学根本不知道这件事,所以邱志江对此事不知情也是很正常的。张利曾打算让我帮忙翻译,但终于没有。我相信薛钢的确把翻译之后的邮件交给了系里。 从朱令被确诊为铊中毒开始,化学系就通过班主任和政治辅导员要求班上的同学对此事件保持沉默,如有媒体采访,一律指向系办公室(但后来还是出现了《女友》上的那篇报道)。事件的很多进展,班上的同学也不得而知,尤其是在男生这边。我的感觉,从确信朱令是铊中毒的那一刻起,系里一直在想办法推脱责任。曾有一位系领导在课上对我们说,铊很普遍地存在于鼠药中,所以使朱令中毒的铊不一定是从实验室里得到的。 毕业前,我从没听到过关于那个杯子的事情。 这就是我知道的情况,也许不是全部,但能想起来的我都说了。另外,我也在捉摸,如果‘太阳正暖’真的是物化2班的女生而且说的都是实话,那么‘她’到底是哪一位呢。朱令的同屋只有三个,除了孙维,还剩两位。可从‘她’自己透露的内容看,和哪个也对不上。 最后,我想为一些当年的同学说几句话。我不在意那个‘物化2班’是不是会被钉在耻辱柱上,但我的很多同学都是善良的普通人。他们那时很年轻,还懵懂,被一些‘大而虚’的东西挟持着,做过一些毫无意义抑或伪善的事情,甚至为别人做了嫁衣裳。如今他们选择沉默,也是一种无奈。童宇峰是个热心正直的人,我一直都信任他。邱志江也许对某些事处理得不妥,但他绝不是阴险的人,请大家不要对他恶语相向。籍此我多一句嘴,劝老六谨慎,莫再为人所用。我的同学刘丽敏夫妇都是心里坦荡的人,远离物化2是他们的选择,我虽不能为他们担保什么,但相信他们与投毒无关。 我是物化2班的团支书,我真的不忍心看到有关朱朱的所有东西,这些年来我一直生活在自责于内疚之中,我不知道我该怎么做,其实这件事要真的查出真相一点都不难,国务院督办!我能说的就是当年朱朱第二次中毒孙维被传的时候,院领导和系部召开了一次很秘密的会议,我是唯一一个参加会议的在校学生,也许他们知道通知我开会是个很大的错误,当中讲了一会儿的时候系主任叫我回去了,但我在我所在场的18分钟内,我已经知道内容大概了,我的任务是事件保密和按护全班同学,不准单独核查和不准猜测议论,在会议中提到是孙主席指示的,而且有关方面在为维维准备出国手续,后来我知道是孙浮林。 到这里大家心理也很清楚,这件事如果中央不出面的话,在中国目前这个体制里,朱朱事件只有沉冤!!!光凭一个贝志诚是不够的。 这些年我没有站出来,我有我的苦衷,包括我们2班所有同学。我们经常会收到拿我们自己性命和家人性命以及工作等等相关的威胁!株连九族大家或许只在电视上见过,可这些随时可以发生在我们2班同学身上。 我希望中央能真的重视这个案件,还朱朱一个公道。就是高院和高检都没办法的,只有中央!!!
#115 Re: 孙铊德育评分最低?她不是人缘很好吗?
“物化2班里比我(们)知道更多情况的同学是薛钢和潘峰”?
然后你告诉我是潘峰写的,你不看吗?
然后你告诉我是潘峰写的,你不看吗?
mjridgway 写了: 2024年 1月 5日 20:44 这是潘峰说的。这里的孙主席指的是孙孚凌。而且据说潘峰还受到了针对个人和家人的死亡威胁。
转载 朱令贴吧
元旦那天,当年的同学又和我谈起了朱令和她被投毒的案件,随后还给我发了天涯杂谈里《孙维声明》的链接。此后的这些天,我一直都在浏览众人的发言,关注事件的发展。自从离开清华的这些年里,我很少和人谈起关于朱令的事情,也从未在网路上发表过与此事有关的任何言论。其一,我对此事所知甚少,清华化学系当年对相关消息封锁很紧,以至于物化2的很多同学在毕业时甚至不知道孙维被警方调查的事。其二,物化2于我,已是翻过去的一页,实在难与任何荣耀或骄傲相联,何必回首。其三,我非感情脆弱之人,然毕业前探望朱令时,见其状况心痛欲碎。数年来,人生碌碌,事无所成。我深愧无以相助。近几年,朱令的事也曾在一些论坛热炒,但多是些充满无聊好奇心的聒噪。这一次我看到了很多善良和正直的人们在推动此一悬案的解决。我感到自己有义务把极有限的所知公布出来,虽不能帮助此案的侦破,也可促使事件的来龙去脉大白于天下。 物化2班是清华大学化学系92级唯一的本科班,专业名称“物理化学及仪器分析”。最初全班共29人,有两名保送生。学号921966的女生名为朱令令。不久有一女生从数学系转入,一年后又一女生从水利系转入,人数达到最多的31人。1997年毕业典礼的时候,天下了小雨,有28人在那天领到了毕业证和学位证。缺少的三个人是张利(因病休学),朱令和孙维。物化2班在五年的时间里的确获得了不少荣誉(如优良学风班,北京市先锋团支部等),也在政治(利益)上成就了几个人。但物化2不是当年的十个优秀毕业班之一。薛钢曾说,交上去的名单里本来有物化2,但被校务委员否决了。 在这样的一个集体里,班级活动其实不少,但男女生之间交流的机会并不多。朱令是一个相对成熟有主见的人,至少给我的印象是这样的。她很开朗,不象某些女生的扭扭捏捏或假作纯真。她的学习成绩也很好,稳坐在班里的前十名,甚至前五。她很有耐心。记得准备“一二九”新生合唱比赛的时候,她投入了很大的精力为全班排练。如果有人唱错了,她也只是笑笑提醒,从没见到她急躁或发脾气。她的个性里有那么一点特立独行,我想,她很讨厌那些虚的和伪善的东西。 孙维是一个妩媚的人,这里的“妩媚”绝对是个中性词。如果课余时间在校园里遇到她迎面走来,她总会微笑得如山花烂漫。印象里她说话干脆,做事麻利。当时,物化2的很多人都知道她有位年近期颐德高望重的爷爷,这从一开始就不是什么秘密。但从她的言行里看不出太多的优越感,至少从我和她的接触当中,没有看到太多的骄娇气。 朱令和孙维都曾是我的同学,今天的景况是我所不忍看到的。几个曾与我有过交流的同学也是同样的感受。我今天出来不是要指证谁,也不可能为别人担保什么,尤其不必再维护物化2的“荣誉”。关于此事,物化2班里比我(们)知道更多情况的同学是薛钢和潘峰,他们不仅是当时班里的干部更是受系里信任和倚重的人,况且他们当时的女友都是物化2班的同学。 反驳和质疑别人观点的好处是可以成长文而又不必亮出自己所知的全部情况。但是我没有谁可反驳。事情的经过至今已很清晰,某些网站也有陈列,我就不在此重复。 关于铊,很多化学专业的人恐怕都不是很熟悉。现代化学里的分支又多又细,很多药品如果不是课程或科研里用到根本不可能了解其性质甚至分子式。物化2班是在分析化学课上知道铊的毒性的。应该是大二的第二学期(1994春),在讲重金属离子的分析时,授课的郁老师提到六十年代清华曾有过一次铊中毒事故。当时有个学生在打扫一个闲置很久的通风柜烟道时吸入了少量铊的氧化物,当晚就死亡了。他当时只是提醒学生在实验室工作时要注意安全保护,并没有讲任何铊中毒的症状,相信他对之也不甚了解。 关于化学药品的管理,清华当时的确不是很严格。否则可以很容易地从使用记录里查出分析中心的铊盐是不是少了几百毫克。否则,孙维的哥哥也不会那么从容地到实验室里取出药品并录像。 关于朱令的物品在她中毒后失窃的事,我曾在不同的场合听薛钢和班主任王老师说起过,相信是确实的。当时的情况,由于从朱令中毒到公安立案侦察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等到警方来整理朱令的物品时,发现少了一些东西,主要是化妆品。 关于翻译邮件的事,我知道,也曾看到童宇峰在翻译一些打印的电邮。当时参与翻译的同学范围很小,有相当一部分同学根本不知道这件事,所以邱志江对此事不知情也是很正常的。张利曾打算让我帮忙翻译,但终于没有。我相信薛钢的确把翻译之后的邮件交给了系里。 从朱令被确诊为铊中毒开始,化学系就通过班主任和政治辅导员要求班上的同学对此事件保持沉默,如有媒体采访,一律指向系办公室(但后来还是出现了《女友》上的那篇报道)。事件的很多进展,班上的同学也不得而知,尤其是在男生这边。我的感觉,从确信朱令是铊中毒的那一刻起,系里一直在想办法推脱责任。曾有一位系领导在课上对我们说,铊很普遍地存在于鼠药中,所以使朱令中毒的铊不一定是从实验室里得到的。 毕业前,我从没听到过关于那个杯子的事情。 这就是我知道的情况,也许不是全部,但能想起来的我都说了。另外,我也在捉摸,如果‘太阳正暖’真的是物化2班的女生而且说的都是实话,那么‘她’到底是哪一位呢。朱令的同屋只有三个,除了孙维,还剩两位。可从‘她’自己透露的内容看,和哪个也对不上。 最后,我想为一些当年的同学说几句话。我不在意那个‘物化2班’是不是会被钉在耻辱柱上,但我的很多同学都是善良的普通人。他们那时很年轻,还懵懂,被一些‘大而虚’的东西挟持着,做过一些毫无意义抑或伪善的事情,甚至为别人做了嫁衣裳。如今他们选择沉默,也是一种无奈。童宇峰是个热心正直的人,我一直都信任他。邱志江也许对某些事处理得不妥,但他绝不是阴险的人,请大家不要对他恶语相向。籍此我多一句嘴,劝老六谨慎,莫再为人所用。我的同学刘丽敏夫妇都是心里坦荡的人,远离物化2是他们的选择,我虽不能为他们担保什么,但相信他们与投毒无关。 我是物化2班的团支书,我真的不忍心看到有关朱朱的所有东西,这些年来我一直生活在自责于内疚之中,我不知道我该怎么做,其实这件事要真的查出真相一点都不难,国务院督办!我能说的就是当年朱朱第二次中毒孙维被传的时候,院领导和系部召开了一次很秘密的会议,我是唯一一个参加会议的在校学生,也许他们知道通知我开会是个很大的错误,当中讲了一会儿的时候系主任叫我回去了,但我在我所在场的18分钟内,我已经知道内容大概了,我的任务是事件保密和按护全班同学,不准单独核查和不准猜测议论,在会议中提到是孙主席指示的,而且有关方面在为维维准备出国手续,后来我知道是孙浮林。 到这里大家心理也很清楚,这件事如果中央不出面的话,在中国目前这个体制里,朱朱事件只有沉冤!!!光凭一个贝志诚是不够的。 这些年我没有站出来,我有我的苦衷,包括我们2班所有同学。我们经常会收到拿我们自己性命和家人性命以及工作等等相关的威胁!株连九族大家或许只在电视上见过,可这些随时可以发生在我们2班同学身上。 我希望中央能真的重视这个案件,还朱朱一个公道。就是高院和高检都没办法的,只有中央!!!
#116 Re: 孙铊德育评分最低?她不是人缘很好吗?
不结合全文看,就是盲人摸象。王琪全文慷慨激昂的支持孙维,完全没有那篇指控金亚撒谎的抑郁症症状
即使不看上下文,单独看这段也很正常,就是一个普通分析推断,心里阴暗的人看什么都阴暗。
即使不看上下文,单独看这段也很正常,就是一个普通分析推断,心里阴暗的人看什么都阴暗。
mjridgway 写了: 2024年 1月 5日 20:19 你谈谈这段话读后感
以后从网上和其他渠道才听说认定是二次投毒,所以推断是身边的人干的。这件事我后来想了很多次,觉得这个推理是有问题的,当然我没有问过公安局,不知道他们是怎么推断的,在学校的时候甚至没想过这件事。从朱令的表现上来看,是二次中毒,这个与二次投毒是有重要区别的。二次中毒直接推断出毒源被使用了两次,但是不是投了两次就很难讲。如果第一次的毒源不小心又被被害者用了一次,表现出来就是二次中毒,而实际上只投了一次毒。当然这些都是我的猜测,最大的问题在于这个毒源一直没有被找到,也是不能破案的最大障碍。我想如果是二次投毒,那目的就一定是要置之于死地,没有一点心理疾病或者大仇恨的人都是做不出来的。所以,我无法想象是我所了解的身边的人做的,无法理解。孙维的人品和性格我都了解,这样的事不可能是她做的。
#117 Re: 孙铊德育评分最低?她不是人缘很好吗?
孙维金亚没有诅咒过凶手,所以她们根本不在意凶手是谁,暗示她们其实早就知道谁是凶手 - 鬼扯 bullshit,贝党这种蠢货分析师太多
mjridgway 写了: 2024年 1月 5日 20:18 感想网友10年前就分析过了,王琪在朱令宿舍其他三人中还算是有点良心的。王琪还诅咒凶手呢,孙维和金亚的声明更冷酷,从来没有要追凶诅咒凶手的意思,似乎她们根本不在意凶手是谁,暗示她们其实早就知道谁是凶手。王琪后面还积极给朱令捐款。王琪的丈夫潘峰后来还参加了一个校领导的内部会议,但是仅仅18分钟就被赶出来了。后来潘峰透露会上校领导就说孙主席指示要保护维维之类的。潘峰后来的发言口径就是此案除非中央直接过问,否则没办法。
#118 Re: 孙铊德育评分最低?她不是人缘很好吗?
民主党派的孙孚凌没那么大的能量,也犯不着亲自下场。
mjridgway 写了: 2024年 1月 5日 20:44 这是潘峰说的。这里的孙主席指的是孙孚凌。而且据说潘峰还受到了针对个人和家人的死亡威胁。
转载 朱令贴吧
元旦那天,当年的同学又和我谈起了朱令和她被投毒的案件,随后还给我发了天涯杂谈里《孙维声明》的链接。此后的这些天,我一直都在浏览众人的发言,关注事件的发展。自从离开清华的这些年里,我很少和人谈起关于朱令的事情,也从未在网路上发表过与此事有关的任何言论。其一,我对此事所知甚少,清华化学系当年对相关消息封锁很紧,以至于物化2的很多同学在毕业时甚至不知道孙维被警方调查的事。其二,物化2于我,已是翻过去的一页,实在难与任何荣耀或骄傲相联,何必回首。其三,我非感情脆弱之人,然毕业前探望朱令时,见其状况心痛欲碎。数年来,人生碌碌,事无所成。我深愧无以相助。近几年,朱令的事也曾在一些论坛热炒,但多是些充满无聊好奇心的聒噪。这一次我看到了很多善良和正直的人们在推动此一悬案的解决。我感到自己有义务把极有限的所知公布出来,虽不能帮助此案的侦破,也可促使事件的来龙去脉大白于天下。 物化2班是清华大学化学系92级唯一的本科班,专业名称“物理化学及仪器分析”。最初全班共29人,有两名保送生。学号921966的女生名为朱令令。不久有一女生从数学系转入,一年后又一女生从水利系转入,人数达到最多的31人。1997年毕业典礼的时候,天下了小雨,有28人在那天领到了毕业证和学位证。缺少的三个人是张利(因病休学),朱令和孙维。物化2班在五年的时间里的确获得了不少荣誉(如优良学风班,北京市先锋团支部等),也在政治(利益)上成就了几个人。但物化2不是当年的十个优秀毕业班之一。薛钢曾说,交上去的名单里本来有物化2,但被校务委员否决了。 在这样的一个集体里,班级活动其实不少,但男女生之间交流的机会并不多。朱令是一个相对成熟有主见的人,至少给我的印象是这样的。她很开朗,不象某些女生的扭扭捏捏或假作纯真。她的学习成绩也很好,稳坐在班里的前十名,甚至前五。她很有耐心。记得准备“一二九”新生合唱比赛的时候,她投入了很大的精力为全班排练。如果有人唱错了,她也只是笑笑提醒,从没见到她急躁或发脾气。她的个性里有那么一点特立独行,我想,她很讨厌那些虚的和伪善的东西。 孙维是一个妩媚的人,这里的“妩媚”绝对是个中性词。如果课余时间在校园里遇到她迎面走来,她总会微笑得如山花烂漫。印象里她说话干脆,做事麻利。当时,物化2的很多人都知道她有位年近期颐德高望重的爷爷,这从一开始就不是什么秘密。但从她的言行里看不出太多的优越感,至少从我和她的接触当中,没有看到太多的骄娇气。 朱令和孙维都曾是我的同学,今天的景况是我所不忍看到的。几个曾与我有过交流的同学也是同样的感受。我今天出来不是要指证谁,也不可能为别人担保什么,尤其不必再维护物化2的“荣誉”。关于此事,物化2班里比我(们)知道更多情况的同学是薛钢和潘峰,他们不仅是当时班里的干部更是受系里信任和倚重的人,况且他们当时的女友都是物化2班的同学。 反驳和质疑别人观点的好处是可以成长文而又不必亮出自己所知的全部情况。但是我没有谁可反驳。事情的经过至今已很清晰,某些网站也有陈列,我就不在此重复。 关于铊,很多化学专业的人恐怕都不是很熟悉。现代化学里的分支又多又细,很多药品如果不是课程或科研里用到根本不可能了解其性质甚至分子式。物化2班是在分析化学课上知道铊的毒性的。应该是大二的第二学期(1994春),在讲重金属离子的分析时,授课的郁老师提到六十年代清华曾有过一次铊中毒事故。当时有个学生在打扫一个闲置很久的通风柜烟道时吸入了少量铊的氧化物,当晚就死亡了。他当时只是提醒学生在实验室工作时要注意安全保护,并没有讲任何铊中毒的症状,相信他对之也不甚了解。 关于化学药品的管理,清华当时的确不是很严格。否则可以很容易地从使用记录里查出分析中心的铊盐是不是少了几百毫克。否则,孙维的哥哥也不会那么从容地到实验室里取出药品并录像。 关于朱令的物品在她中毒后失窃的事,我曾在不同的场合听薛钢和班主任王老师说起过,相信是确实的。当时的情况,由于从朱令中毒到公安立案侦察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等到警方来整理朱令的物品时,发现少了一些东西,主要是化妆品。 关于翻译邮件的事,我知道,也曾看到童宇峰在翻译一些打印的电邮。当时参与翻译的同学范围很小,有相当一部分同学根本不知道这件事,所以邱志江对此事不知情也是很正常的。张利曾打算让我帮忙翻译,但终于没有。我相信薛钢的确把翻译之后的邮件交给了系里。 从朱令被确诊为铊中毒开始,化学系就通过班主任和政治辅导员要求班上的同学对此事件保持沉默,如有媒体采访,一律指向系办公室(但后来还是出现了《女友》上的那篇报道)。事件的很多进展,班上的同学也不得而知,尤其是在男生这边。我的感觉,从确信朱令是铊中毒的那一刻起,系里一直在想办法推脱责任。曾有一位系领导在课上对我们说,铊很普遍地存在于鼠药中,所以使朱令中毒的铊不一定是从实验室里得到的。 毕业前,我从没听到过关于那个杯子的事情。 这就是我知道的情况,也许不是全部,但能想起来的我都说了。另外,我也在捉摸,如果‘太阳正暖’真的是物化2班的女生而且说的都是实话,那么‘她’到底是哪一位呢。朱令的同屋只有三个,除了孙维,还剩两位。可从‘她’自己透露的内容看,和哪个也对不上。 最后,我想为一些当年的同学说几句话。我不在意那个‘物化2班’是不是会被钉在耻辱柱上,但我的很多同学都是善良的普通人。他们那时很年轻,还懵懂,被一些‘大而虚’的东西挟持着,做过一些毫无意义抑或伪善的事情,甚至为别人做了嫁衣裳。如今他们选择沉默,也是一种无奈。童宇峰是个热心正直的人,我一直都信任他。邱志江也许对某些事处理得不妥,但他绝不是阴险的人,请大家不要对他恶语相向。籍此我多一句嘴,劝老六谨慎,莫再为人所用。我的同学刘丽敏夫妇都是心里坦荡的人,远离物化2是他们的选择,我虽不能为他们担保什么,但相信他们与投毒无关。 我是物化2班的团支书,我真的不忍心看到有关朱朱的所有东西,这些年来我一直生活在自责于内疚之中,我不知道我该怎么做,其实这件事要真的查出真相一点都不难,国务院督办!我能说的就是当年朱朱第二次中毒孙维被传的时候,院领导和系部召开了一次很秘密的会议,我是唯一一个参加会议的在校学生,也许他们知道通知我开会是个很大的错误,当中讲了一会儿的时候系主任叫我回去了,但我在我所在场的18分钟内,我已经知道内容大概了,我的任务是事件保密和按护全班同学,不准单独核查和不准猜测议论,在会议中提到是孙主席指示的,而且有关方面在为维维准备出国手续,后来我知道是孙浮林。 到这里大家心理也很清楚,这件事如果中央不出面的话,在中国目前这个体制里,朱朱事件只有沉冤!!!光凭一个贝志诚是不够的。 这些年我没有站出来,我有我的苦衷,包括我们2班所有同学。我们经常会收到拿我们自己性命和家人性命以及工作等等相关的威胁!株连九族大家或许只在电视上见过,可这些随时可以发生在我们2班同学身上。 我希望中央能真的重视这个案件,还朱朱一个公道。就是高院和高检都没办法的,只有中央!!!
#121 Re: 孙铊德育评分最低?她不是人缘很好吗?
所谓“秘密会议”是胡扯,为什么是秘密,老师开会只叫了他一人,没有全体学生参加就是‘秘密会议’吗?
"也许他们知道通知我开会是个很大的错误" 有老师和他说是个错误吗?他感觉很大错误结论怎么来的?显然这种主观猜测就是故意带风向的,好像清华老师在95年都是孙维是杀人凶手,而且要包庇她。
浓浓的编造加工味道
"也许他们知道通知我开会是个很大的错误" 有老师和他说是个错误吗?他感觉很大错误结论怎么来的?显然这种主观猜测就是故意带风向的,好像清华老师在95年都是孙维是杀人凶手,而且要包庇她。
浓浓的编造加工味道
mjridgway 写了: 2024年 1月 5日 20:44 这是潘峰说的。这里的孙主席指的是孙孚凌。而且据说潘峰还受到了针对个人和家人的死亡威胁。
转载 朱令贴吧
元旦那天,当年的同学又和我谈起了朱令和她被投毒的案件,随后还给我发了天涯杂谈里《孙维声明》的链接。此后的这些天,我一直都在浏览众人的发言,关注事件的发展。自从离开清华的这些年里,我很少和人谈起关于朱令的事情,也从未在网路上发表过与此事有关的任何言论。其一,我对此事所知甚少,清华化学系当年对相关消息封锁很紧,以至于物化2的很多同学在毕业时甚至不知道孙维被警方调查的事。其二,物化2于我,已是翻过去的一页,实在难与任何荣耀或骄傲相联,何必回首。其三,我非感情脆弱之人,然毕业前探望朱令时,见其状况心痛欲碎。数年来,人生碌碌,事无所成。我深愧无以相助。近几年,朱令的事也曾在一些论坛热炒,但多是些充满无聊好奇心的聒噪。这一次我看到了很多善良和正直的人们在推动此一悬案的解决。我感到自己有义务把极有限的所知公布出来,虽不能帮助此案的侦破,也可促使事件的来龙去脉大白于天下。 物化2班是清华大学化学系92级唯一的本科班,专业名称“物理化学及仪器分析”。最初全班共29人,有两名保送生。学号921966的女生名为朱令令。不久有一女生从数学系转入,一年后又一女生从水利系转入,人数达到最多的31人。1997年毕业典礼的时候,天下了小雨,有28人在那天领到了毕业证和学位证。缺少的三个人是张利(因病休学),朱令和孙维。物化2班在五年的时间里的确获得了不少荣誉(如优良学风班,北京市先锋团支部等),也在政治(利益)上成就了几个人。但物化2不是当年的十个优秀毕业班之一。薛钢曾说,交上去的名单里本来有物化2,但被校务委员否决了。 在这样的一个集体里,班级活动其实不少,但男女生之间交流的机会并不多。朱令是一个相对成熟有主见的人,至少给我的印象是这样的。她很开朗,不象某些女生的扭扭捏捏或假作纯真。她的学习成绩也很好,稳坐在班里的前十名,甚至前五。她很有耐心。记得准备“一二九”新生合唱比赛的时候,她投入了很大的精力为全班排练。如果有人唱错了,她也只是笑笑提醒,从没见到她急躁或发脾气。她的个性里有那么一点特立独行,我想,她很讨厌那些虚的和伪善的东西。 孙维是一个妩媚的人,这里的“妩媚”绝对是个中性词。如果课余时间在校园里遇到她迎面走来,她总会微笑得如山花烂漫。印象里她说话干脆,做事麻利。当时,物化2的很多人都知道她有位年近期颐德高望重的爷爷,这从一开始就不是什么秘密。但从她的言行里看不出太多的优越感,至少从我和她的接触当中,没有看到太多的骄娇气。 朱令和孙维都曾是我的同学,今天的景况是我所不忍看到的。几个曾与我有过交流的同学也是同样的感受。我今天出来不是要指证谁,也不可能为别人担保什么,尤其不必再维护物化2的“荣誉”。关于此事,物化2班里比我(们)知道更多情况的同学是薛钢和潘峰,他们不仅是当时班里的干部更是受系里信任和倚重的人,况且他们当时的女友都是物化2班的同学。 反驳和质疑别人观点的好处是可以成长文而又不必亮出自己所知的全部情况。但是我没有谁可反驳。事情的经过至今已很清晰,某些网站也有陈列,我就不在此重复。 关于铊,很多化学专业的人恐怕都不是很熟悉。现代化学里的分支又多又细,很多药品如果不是课程或科研里用到根本不可能了解其性质甚至分子式。物化2班是在分析化学课上知道铊的毒性的。应该是大二的第二学期(1994春),在讲重金属离子的分析时,授课的郁老师提到六十年代清华曾有过一次铊中毒事故。当时有个学生在打扫一个闲置很久的通风柜烟道时吸入了少量铊的氧化物,当晚就死亡了。他当时只是提醒学生在实验室工作时要注意安全保护,并没有讲任何铊中毒的症状,相信他对之也不甚了解。 关于化学药品的管理,清华当时的确不是很严格。否则可以很容易地从使用记录里查出分析中心的铊盐是不是少了几百毫克。否则,孙维的哥哥也不会那么从容地到实验室里取出药品并录像。 关于朱令的物品在她中毒后失窃的事,我曾在不同的场合听薛钢和班主任王老师说起过,相信是确实的。当时的情况,由于从朱令中毒到公安立案侦察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等到警方来整理朱令的物品时,发现少了一些东西,主要是化妆品。 关于翻译邮件的事,我知道,也曾看到童宇峰在翻译一些打印的电邮。当时参与翻译的同学范围很小,有相当一部分同学根本不知道这件事,所以邱志江对此事不知情也是很正常的。张利曾打算让我帮忙翻译,但终于没有。我相信薛钢的确把翻译之后的邮件交给了系里。 从朱令被确诊为铊中毒开始,化学系就通过班主任和政治辅导员要求班上的同学对此事件保持沉默,如有媒体采访,一律指向系办公室(但后来还是出现了《女友》上的那篇报道)。事件的很多进展,班上的同学也不得而知,尤其是在男生这边。我的感觉,从确信朱令是铊中毒的那一刻起,系里一直在想办法推脱责任。曾有一位系领导在课上对我们说,铊很普遍地存在于鼠药中,所以使朱令中毒的铊不一定是从实验室里得到的。 毕业前,我从没听到过关于那个杯子的事情。 这就是我知道的情况,也许不是全部,但能想起来的我都说了。另外,我也在捉摸,如果‘太阳正暖’真的是物化2班的女生而且说的都是实话,那么‘她’到底是哪一位呢。朱令的同屋只有三个,除了孙维,还剩两位。可从‘她’自己透露的内容看,和哪个也对不上。 最后,我想为一些当年的同学说几句话。我不在意那个‘物化2班’是不是会被钉在耻辱柱上,但我的很多同学都是善良的普通人。他们那时很年轻,还懵懂,被一些‘大而虚’的东西挟持着,做过一些毫无意义抑或伪善的事情,甚至为别人做了嫁衣裳。如今他们选择沉默,也是一种无奈。童宇峰是个热心正直的人,我一直都信任他。邱志江也许对某些事处理得不妥,但他绝不是阴险的人,请大家不要对他恶语相向。籍此我多一句嘴,劝老六谨慎,莫再为人所用。我的同学刘丽敏夫妇都是心里坦荡的人,远离物化2是他们的选择,我虽不能为他们担保什么,但相信他们与投毒无关。 我是物化2班的团支书,我真的不忍心看到有关朱朱的所有东西,这些年来我一直生活在自责于内疚之中,我不知道我该怎么做,其实这件事要真的查出真相一点都不难,国务院督办!我能说的就是当年朱朱第二次中毒孙维被传的时候,院领导和系部召开了一次很秘密的会议,我是唯一一个参加会议的在校学生,也许他们知道通知我开会是个很大的错误,当中讲了一会儿的时候系主任叫我回去了,但我在我所在场的18分钟内,我已经知道内容大概了,我的任务是事件保密和按护全班同学,不准单独核查和不准猜测议论,在会议中提到是孙主席指示的,而且有关方面在为维维准备出国手续,后来我知道是孙浮林。 到这里大家心理也很清楚,这件事如果中央不出面的话,在中国目前这个体制里,朱朱事件只有沉冤!!!光凭一个贝志诚是不够的。 这些年我没有站出来,我有我的苦衷,包括我们2班所有同学。我们经常会收到拿我们自己性命和家人性命以及工作等等相关的威胁!株连九族大家或许只在电视上见过,可这些随时可以发生在我们2班同学身上。 我希望中央能真的重视这个案件,还朱朱一个公道。就是高院和高检都没办法的,只有中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