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共到底杀了多少日本人

对应老买买提的军事天地,观点交锋比较激烈,反驳不留情面,请作好心理准备。因为此版帖子太多,所以新帖不出现在首页新帖列表,防止首页新帖刷屏太快。


版主: Softfist

windseven
知名作家
知名作家
帖子互动: 54
帖子: 1125
注册时间: 2023年 1月 28日 17:57

#65 Re: 我共到底杀了多少日本人

帖子 windseven »

这一节是关于华北方面军的治安肃正,主要是针对中共军的作战。各次作战首先提到的是几次针对共军的主要作战:
对晋察冀边区的肃正讨伐,
山西沁河作战,
山东博西作战,
第二次鲁南作战。
每次共军都有两到五万人参战。

与重庆军的“河南作战”和与阎锡山的“汾西作战”只是作为最后的边角料出现:“河南作战”只是为了策应当时的长沙作战,“汾西作战”是为了促进阎锡山归顺(原文如此),可以想见这两次“作战”会有多么的“惨烈” :lol: :lol: :lol:

叔可以肯定地推断:这2352鬼子里起码有2300是被共军打死的 :lol: :lol: :lol:

至于改动原文(即使是合理的推测),叔也是不屑的。但你去找二楼给出的那篇文章的原文作者算账 :lol:

SOD 写了: 2024年 1月 7日 01:14 =================
狗婊子五毛逼的重大历史原创发明

据日本防卫厅《中国事变陆军作战史》记载(第三卷第二分册第179页),仅1941年这一年,华北方面军各部与中共交战次数为17198次!日方损失是战死2352人,负伤501人。
=================
PDF白纸黑字的原文“

昭和16年(即1941年)一年内,华北方面军的综合战果是,交战17198次,敌遗弃尸体98318具;据报告,日军损失是,战死2352人,负伤501人
头像
SOD
论坛元老
论坛元老
SOD 的博客
帖子互动: 1375
帖子: 26090
注册时间: 2022年 7月 23日 22:53

#66 Re: 我共到底杀了多少日本人

帖子 SOD »

windseven 写了: 2024年 1月 7日 01:24 这一节是关于华北方面军的治安肃正,主要是针对中共军的作战。各次作战首先提到的是几次针对共军的主要作战:
对晋察冀边区的肃正讨伐,
山西沁河作战,
山东博西作战,
第二次鲁南作战。
每次共军都有两到五万人参战。

与重庆军的“河南作战”和与阎锡山的“汾西作战”只是作为最后的边角料出现:“河南作战”只是为了策应当时的长沙作战,“汾西作战”是为了促进阎锡山归顺(原文如此),可以想见这两次“作战”会有多么的“惨烈” :lol: :lol: :lol:

叔可以肯定地推断:这2352鬼子里起码有2300是被共军打死的 :lol: :lol: :lol:

至于改动原文(即使是合理的推测),叔也是不屑的。但你去找二楼给出的那篇文章的原文作者算账 :lol:
你能少咧咧么?
说的很清楚,这是1941日军总损失

恰恰这句话前面主要提到的是对共军作战为主,
但是请注意,这段话前面就是中条山战役

如果你不是五毛,
先把这一年一共几个月,对中共作战发生在几月理理清楚
此生无悔入华夏,家住加利福利亚

图片
头像
SOD
论坛元老
论坛元老
SOD 的博客
帖子互动: 1375
帖子: 26090
注册时间: 2022年 7月 23日 22:53

#67 Re: 我共到底杀了多少日本人

帖子 SOD »

1941年1月30日,日本中国派遣军提出“1941年度的作战,根据当前任务,大致确保现在的占领地区,尤其在夏秋季节须发挥综合战力,对敌施加重大压力。特别期待于在华北消灭山西南部国民政府中央军的一战”。此即中条山战役。
此生无悔入华夏,家住加利福利亚

图片
windseven
知名作家
知名作家
帖子互动: 54
帖子: 1125
注册时间: 2023年 1月 28日 17:57

#68 Re: 我共到底杀了多少日本人

帖子 windseven »

SOD 写了: 2024年 1月 7日 01:39 你能少咧咧么?
说的很清楚,这是1941日军总损失

恰恰这句话前面主要提到的是对共军作战为主,
但是请注意,这段话前面就是中条山战役

如果你不是五毛,
先把这一年一共几个月,对中共作战发生在几月理理清楚
尼玛,不是“日军”总损失,是“华北方面军”综合 :lol:
zhukov
论坛支柱
论坛支柱
帖子互动: 361
帖子: 10788
注册时间: 2022年 7月 31日 11:40

#69 Re: 我共到底杀了多少日本人

帖子 zhukov »

http://politics.people.com.cn/n/2015/07 ... 61913.html
从一则耸人听闻的谣言说起

今年是抗战胜利70周年。自年初开始,互联网微博上就有许多贬抑共产党敌战区战场的帖子。最耸人听闻的一则谣言出现在6月底新浪微博。有署名“小右派”的网友发了这样一则长微博:“日本公布了二战在华阵亡数据:死于国军之手:318883人。死于共军之手:851人。基本与中国社会科学院的数据吻合。共军百团大战毙敌302人;平型关大捷毙敌167人;38年晋察冀秋季反围攻毙敌39人;39年冀南春季反扫荡毙敌37人;39年冀中冬季反扫荡毙敌27人;40年春季反扫荡毙敌11人;115师陆房突围毙敌16人。共击毙日寇599人,加上小战斗,合计被共军杀死851人。死者都有姓名年龄、家乡,部队、死亡地点、被谁所杀详细记录。”这则微博一出台,诸多实名网络大V争相转载。目前,这则谣言在网上阅读量百万次以上,转载量超过数万次。如不说明真相以正视听,将来又会如同此前“日本人从没有轰炸过延安”一样,由“谣言”上升为“真相”。

由于工作需要,国防大学《战事》剧组,阅读了大量抗战文献,其中就有日本防卫厅防卫研究所战史室编写的六卷本《中国事变陆军作战史》、两卷本《华北治安战》、单行本的《长沙作战》、《河南作战》、《湖北作战》、《广西作战》、《香港作战》、三卷本《昭和十七、八年的中国派遣军》等等,此外,我们还阅读了日本侵略者在多方搜集东北抗联信息情报基础上于1936年撰写的两卷本《东北共匪之研究》,曾任日本华北方面军总司令后又任中国派遣军总司令的《冈村宁次回忆录》。现从中摘录部分资料,以正视听。

1、共产党抗日武装每天都在战斗

我们阅读日本人撰写的资料后,得出一个印象:共产党抗日武装每天都在战斗状态,都在袭扰日军。

《华北治安战》这部书,详细记载了日本侵略者与坚持在华北敌战区与之进行游击战的共产党抗日武装之间的反复“拉锯战”。其中包括了1939年以来,日本华北方面军在冈村宁次指挥下,对共产党抗日武装先后发起的冀东、冀中(包括五一扫荡)、冀南、晋南、晋中、鲁西等地数十次所谓“肃正作战”,以及先后五次勾联指挥华北华中伪政权机关、伪军和特务针对八路军、新四军发起的所谓“治安强化运动。”书中确认,“中共游击战”是一场“不分昼夜、连续不断、永无休止的战争”,是使日军“深陷泥潭里的浴血战争”。

兹举书中若干记载:

华北方面军第一一0师团报告,在1938年8月——1939年10月一年多一点时间中,与共产党武装交战次数约为2250次,每日平均约5次(上卷第156页)。

日军第二十七师团报告,从1939年1月至1940年11月间,仅该师团出发讨伐次数大小合计29168次,讨伐战斗次数为2759次(上卷第278页)。

1941年1月的所谓“冬季肃正作战”,日军各部与中共交战次数,仅在1月份内就达1682次,每日约有五、六十次战斗(下卷第17页)。

2、共产党敌后抗战战果辉煌

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战,尽管没有正面战场那样的大会战,但在正面战场几乎所有的会战都以失败告终的情况下,惟敌后抗战节节胜利,不仅陷日寇于“每日面对不可测的恐怖”这样的惶恐不安之中,而且“积小胜为大胜”,有效消灭了敌人有生力量。即使是从日本人的记载中,敌后战场战果与正面战场大会战相比也毫不逊色。

冈村宁次回忆录中写道(第326页):“共军的确长于谍报(在其本国以内),而且足智多谋,故经常出现我小部队被全歼的惨状。”

日本史学家、1941年从军的藤原彰在《中国战线从军记》中证实了冈村宁次的说法。在专门回忆了1942年其所在联队有一个小队遭遇八路军伏击,全军覆没的“事件”后,他随即写道:“八路军的战术是,如果看到日军拥有优势兵力就撤退回避,发现日军处于劣势时,就预设埋伏,全歼日本士兵,然后夺走他们的武器装备。”“像这样表明八路军战术成功,日军疏忽大意的事例,在冀东地区特别多。中国驻屯步兵第一联队也经常有小部队被八路军全歼的事例发生。”

《华北治安战》中还记载有“百团大战”期间,日军几个小部队被共产党武装全歼的案例:

“从9月24日晨,榆社、辽县之间的各警备队(独立步兵第十三大队)及东潞路的小滩镇警备队,同时遭到共军急袭。这是第一二九师第三八六、第三八五旅所属的共军精锐部队,其兵力约8000人。榆社——辽县道路上的榆社、常家会、王景村、铺上、管头等地的警备队,虽尽力进行防御战斗,但终因寡不敌众,大半遭到全歼,战死约80人。”(上卷第314页)

“9月23日夜,各据点同时遭受共军急袭,各自孤军奋战。东圈堡(当时也称东团堡)及三甲村的守备队虽奋勇战斗,但终为玉碎。共军最后从两阵地撤退时,在墙上写下‘该阵地日军守备队打的勇敢’等字样而去。”(上卷第316页)

关于各方歼敌总数量方面,在拍摄《战事》过程中,我们特地找日方研究战史专家证实,所谓“共军总共毙敌851人”没有任何根据。相反,任何人仅仅只要根据日本防卫厅现有资料中零散的数字,也会清楚那则谣言是多么荒唐!

需要说明的是,日本防卫厅在编撰系列战史时,关于战果部分,是根据战时日军各部上报给大本营的记录整理出来的。但正如日本特务头子土肥原在回忆录中所承认的那样,日军各部都在夸大己方战果,抑减中国方面战果。“大本营发表的统计数字相当可观,但其中70%是为了夸耀战果而增加的水分。”(转引自《华北治安战》译序第2页)

尽管如此,我们还是可以把国共歼敌数量进行一个简单对比。

先摘录《华北治安战》中日方报告的一些零散记载:

“第一一0师团报告,1938年8月—1939年10月间(即日方对我发起的所谓‘第三期肃正作战’期间),师团阵亡者,为533人。” (上卷第156页)

“第二十七师团报告,从1939年1月至1940年11月肃正作战期间,我忠勇的官兵丧失了649人,负伤1378人,甚为遗憾。” (上卷第278)

“在此次作战(第二次冀中作战)中,虽未查明彼我全面的损失,但在第一军方面损失最大的是独立混成第四旅团,(根据旅团第二期晋中作战战斗详报)战死71名、负伤66名、失踪2名。另据旅团战死名簿记载,从8月20日至12月3日在旅团战死的276名。”(上卷第312页)

“关于此次作战(指1940年9月23日——10月12日间日方发起的所谓‘察南南境反击作战’)彼我的损失,根据军的统计,仅我独立混成第二旅团方面我战死133人、生死不明31人。”(上卷第315页)

1942年6月的冀中三号作战,“我方战死161名,其中军官9名,伤323名,其中军官14名”(下卷第161页)

1943年9月对中共抗日武装发起的所谓“冀东一号终期作战”,战事于11月中旬结束,日方报告说,“我方损失也较大,计战死221人,伤91人。”(下卷P214页)。

另据日本防卫厅《中国事变陆军作战史》记载(第三卷第二分册第179页),仅1941年这一年,华北方面军各部与中共交战次数为17198次!日方损失是战死2352人,负伤501人。

可能有读者仍然认为,战死2352人,与共产党宣称的毙敌数目仍然有较大差距,且无法与国民党正面战场相比。那我们就进行一个对比。

第一次长沙会战与第二次长沙会战,均由国民党战将薛岳指挥,国民党方面声称每次歼敌都在4万至5万余人。日本防卫厅战史室在《长沙会战》一书中有如下记载:

“在第一次长沙会战中,没能给予重庆军以应有打击……我方损失竟达战死1591人,战伤4412人。”(第214页)

“第11军发表的第2次长沙作战的战果及我方损失如下……敌遗弃尸体28612具……我方损失战死1591人,(其中军官数108人)战伤4412人(其中军官数241人),死伤战马1766匹。”(第215页)

对比一下,两次长沙会战,毙敌数量均远少于同一部书中所记载的1941年中共抗日武装所击毙日军数量的2352人!

再作一个对比:1943年5月至8月间浙赣作战,日方作战部队为中国派遣军第十三军和第十一军,对手是国民党第九战区长官薛岳指挥的第五十八军、第七十九军和第四军。日方在《昭和十七八年的中国派遣军》中记载日第十三军报告战果如下(上卷第170-171页。)

“第一阶段(5月15日至5月29日),国军遗弃尸体48151,我方战死281人。

第二阶段(5月30日至6月15日),国民遗弃尸体12180,我方战死484人。

第三阶段(6月16日至8月14日),国军遗弃尸体6048,我方战死442人。

第四阶段(8月15日至9月30日),国军遗弃尸体1351,日方战死77人。”

“总计国军遗弃尸体共64430具,日方战死人数1284人,其中军官76人。”

所记载第十一军报告战果如下(上卷第188页):

“国军共遗弃尸体15758具,我方战死336人,其中军官22人。”

日方结论说(上卷第189页):“第九战区长官薛岳在赣江以东使用了三个军,但是,他将这三个军逐个投入,最后,被我军各个歼灭。同时,当他发现战场是在赣江以东之后,他仍然坚持在赣江西岸保存兵力,以致使兵力未能在战场上集中。”

对比一下可发现,浙赣会战各阶段,国民党军毙敌数量,与1942年以来共产党抗日武装在任何一次反扫荡作战中日方所记载的毙敌数量在同一个量级! 如:日方记载,“对中共的察南南境反击作战中,仅我独立混成第二旅团方面我战死133人、生死不明31人。”“冀中三号作战,我方战死161名,其中军官9名,伤323名”。

因此,在评价国共抗战战果上,国内知识界有人在故意使用“双重标准”:在评估共产党战绩时,用日军大本营资料,且用不完全材料;在评估国民党战绩时,用国民党当局资料。而他们最害怕的,就是用一把尺子量:因为如果都用日军大本营资料时,国共两党抗战战绩如何,就将大白于天下!

3、敌后游击战功效不只是歼灭有生力量

还要看到,共产党敌占区游击战固然要歼灭敌有生力量,但最大的功效是“心理战”:让敌人恐惧,让人民看到胜利的希望!

日本战史刊物《历史群像》2002年第10期也刊登一则日本老兵回忆录:“我和国民党军打过仗,也和八路军打过仗,论武器装备是国民党军好得多,但八路军极善运动,也就是说对战场的控制力极强,随时随地都会向你发动进攻。和他们作战我们无时无刻不在紧张中。作为战士我们更不愿和八路军交手。……和国民党军打仗,敌人败了就一跑了之,我们可以放心大胆地追击,和八路军打仗,即使撤退,他们也会设下各种陷阱,我们决不敢掉以轻心。”

4、“兵民是胜利之本”

由于共产党抗日武装深深扎根于人民,成功粉碎了日寇一次次疯狂扫荡并壮大了自己的力量。对此,《华北治安战》有记载。

第一期晋中作战(第一次反击作战)之后,在总结失败教训时,日军独立混成第四旅团长片山中将回忆如下(上卷第311页):

“八路军的工作已深入到居民当中,村民正如‘空室清野’的标语那样,几乎逃避一空不见踪影,并且好像曾经积极协助八路军。因而在作战期间,日军的动向被详细地泄露给八路军,但在日本方面则对八路军的情报完全不明。”

5、简短结语:莫让疯狂迷失了双眼

综上所述,仅仅根据日方极少部分部队很零散的参与所谓“肃正作战”时的战报,不包括共产党武装主动发起的攻击,消灭日军已经甚众。不知何来“抗战八年共军击毙日军仅851人”的根据?!

更让人匪夷所思的是,如此离谱的谣言,在互联网上不仅登堂入世,还得到众多公知、大V们争相点赞和转载。足见有些人“为反对而反对”到了何等地步?!

抗日战争是近现代以来中华民族团结一致抵抗外侮获得的一次伟大胜利。纪念抗战胜利70年,本是再次宣示捐弃历史前嫌、共同努力振兴中华的一次契机,但一些公知、大V出于消解中国共产党执政合法性目的,大量制造和传播贬损中共敌后抗战谣言,其结果只能是重翻历史旧账,再次撕裂阶层鸿沟。对此,我们不能不予以高度重视和坚决反击!
zhukov
论坛支柱
论坛支柱
帖子互动: 361
帖子: 10788
注册时间: 2022年 7月 31日 11:40

#70 Re: 我共到底杀了多少日本人

帖子 zhukov »

zhukov 写了: 2024年 1月 7日 01:43 http://politics.people.com.cn/n/2015/07 ... 61913.html
从一则耸人听闻的谣言说起

今年是抗战胜利70周年。自年初开始,互联网微博上就有许多贬抑共产党敌战区战场的帖子。最耸人听闻的一则谣言出现在6月底新浪微博。有署名“小右派”的网友发了这样一则长微博:“日本公布了二战在华阵亡数据:死于国军之手:318883人。死于共军之手:851人。基本与中国社会科学院的数据吻合。共军百团大战毙敌302人;平型关大捷毙敌167人;38年晋察冀秋季反围攻毙敌39人;39年冀南春季反扫荡毙敌37人;39年冀中冬季反扫荡毙敌27人;40年春季反扫荡毙敌11人;115师陆房突围毙敌16人。共击毙日寇599人,加上小战斗,合计被共军杀死851人。死者都有姓名年龄、家乡,部队、死亡地点、被谁所杀详细记录。”这则微博一出台,诸多实名网络大V争相转载。目前,这则谣言在网上阅读量百万次以上,转载量超过数万次。如不说明真相以正视听,将来又会如同此前“日本人从没有轰炸过延安”一样,由“谣言”上升为“真相”。

由于工作需要,国防大学《战事》剧组,阅读了大量抗战文献,其中就有日本防卫厅防卫研究所战史室编写的六卷本《中国事变陆军作战史》、两卷本《华北治安战》、单行本的《长沙作战》、《河南作战》、《湖北作战》、《广西作战》、《香港作战》、三卷本《昭和十七、八年的中国派遣军》等等,此外,我们还阅读了日本侵略者在多方搜集东北抗联信息情报基础上于1936年撰写的两卷本《东北共匪之研究》,曾任日本华北方面军总司令后又任中国派遣军总司令的《冈村宁次回忆录》。现从中摘录部分资料,以正视听。

1、共产党抗日武装每天都在战斗

我们阅读日本人撰写的资料后,得出一个印象:共产党抗日武装每天都在战斗状态,都在袭扰日军。

《华北治安战》这部书,详细记载了日本侵略者与坚持在华北敌战区与之进行游击战的共产党抗日武装之间的反复“拉锯战”。其中包括了1939年以来,日本华北方面军在冈村宁次指挥下,对共产党抗日武装先后发起的冀东、冀中(包括五一扫荡)、冀南、晋南、晋中、鲁西等地数十次所谓“肃正作战”,以及先后五次勾联指挥华北华中伪政权机关、伪军和特务针对八路军、新四军发起的所谓“治安强化运动。”书中确认,“中共游击战”是一场“不分昼夜、连续不断、永无休止的战争”,是使日军“深陷泥潭里的浴血战争”。

兹举书中若干记载:

华北方面军第一一0师团报告,在1938年8月——1939年10月一年多一点时间中,与共产党武装交战次数约为2250次,每日平均约5次(上卷第156页)。

日军第二十七师团报告,从1939年1月至1940年11月间,仅该师团出发讨伐次数大小合计29168次,讨伐战斗次数为2759次(上卷第278页)。

1941年1月的所谓“冬季肃正作战”,日军各部与中共交战次数,仅在1月份内就达1682次,每日约有五、六十次战斗(下卷第17页)。

2、共产党敌后抗战战果辉煌

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战,尽管没有正面战场那样的大会战,但在正面战场几乎所有的会战都以失败告终的情况下,惟敌后抗战节节胜利,不仅陷日寇于“每日面对不可测的恐怖”这样的惶恐不安之中,而且“积小胜为大胜”,有效消灭了敌人有生力量。即使是从日本人的记载中,敌后战场战果与正面战场大会战相比也毫不逊色。

冈村宁次回忆录中写道(第326页):“共军的确长于谍报(在其本国以内),而且足智多谋,故经常出现我小部队被全歼的惨状。”

日本史学家、1941年从军的藤原彰在《中国战线从军记》中证实了冈村宁次的说法。在专门回忆了1942年其所在联队有一个小队遭遇八路军伏击,全军覆没的“事件”后,他随即写道:“八路军的战术是,如果看到日军拥有优势兵力就撤退回避,发现日军处于劣势时,就预设埋伏,全歼日本士兵,然后夺走他们的武器装备。”“像这样表明八路军战术成功,日军疏忽大意的事例,在冀东地区特别多。中国驻屯步兵第一联队也经常有小部队被八路军全歼的事例发生。”

《华北治安战》中还记载有“百团大战”期间,日军几个小部队被共产党武装全歼的案例:

“从9月24日晨,榆社、辽县之间的各警备队(独立步兵第十三大队)及东潞路的小滩镇警备队,同时遭到共军急袭。这是第一二九师第三八六、第三八五旅所属的共军精锐部队,其兵力约8000人。榆社——辽县道路上的榆社、常家会、王景村、铺上、管头等地的警备队,虽尽力进行防御战斗,但终因寡不敌众,大半遭到全歼,战死约80人。”(上卷第314页)

“9月23日夜,各据点同时遭受共军急袭,各自孤军奋战。东圈堡(当时也称东团堡)及三甲村的守备队虽奋勇战斗,但终为玉碎。共军最后从两阵地撤退时,在墙上写下‘该阵地日军守备队打的勇敢’等字样而去。”(上卷第316页)

关于各方歼敌总数量方面,在拍摄《战事》过程中,我们特地找日方研究战史专家证实,所谓“共军总共毙敌851人”没有任何根据。相反,任何人仅仅只要根据日本防卫厅现有资料中零散的数字,也会清楚那则谣言是多么荒唐!

需要说明的是,日本防卫厅在编撰系列战史时,关于战果部分,是根据战时日军各部上报给大本营的记录整理出来的。但正如日本特务头子土肥原在回忆录中所承认的那样,日军各部都在夸大己方战果,抑减中国方面战果。“大本营发表的统计数字相当可观,但其中70%是为了夸耀战果而增加的水分。”(转引自《华北治安战》译序第2页)

尽管如此,我们还是可以把国共歼敌数量进行一个简单对比。

先摘录《华北治安战》中日方报告的一些零散记载:

“第一一0师团报告,1938年8月—1939年10月间(即日方对我发起的所谓‘第三期肃正作战’期间),师团阵亡者,为533人。” (上卷第156页)

“第二十七师团报告,从1939年1月至1940年11月肃正作战期间,我忠勇的官兵丧失了649人,负伤1378人,甚为遗憾。” (上卷第278)

“在此次作战(第二次冀中作战)中,虽未查明彼我全面的损失,但在第一军方面损失最大的是独立混成第四旅团,(根据旅团第二期晋中作战战斗详报)战死71名、负伤66名、失踪2名。另据旅团战死名簿记载,从8月20日至12月3日在旅团战死的276名。”(上卷第312页)

“关于此次作战(指1940年9月23日——10月12日间日方发起的所谓‘察南南境反击作战’)彼我的损失,根据军的统计,仅我独立混成第二旅团方面我战死133人、生死不明31人。”(上卷第315页)

1942年6月的冀中三号作战,“我方战死161名,其中军官9名,伤323名,其中军官14名”(下卷第161页)

1943年9月对中共抗日武装发起的所谓“冀东一号终期作战”,战事于11月中旬结束,日方报告说,“我方损失也较大,计战死221人,伤91人。”(下卷P214页)。

另据日本防卫厅《中国事变陆军作战史》记载(第三卷第二分册第179页),仅1941年这一年,华北方面军各部与中共交战次数为17198次!日方损失是战死2352人,负伤501人。

可能有读者仍然认为,战死2352人,与共产党宣称的毙敌数目仍然有较大差距,且无法与国民党正面战场相比。那我们就进行一个对比。

第一次长沙会战与第二次长沙会战,均由国民党战将薛岳指挥,国民党方面声称每次歼敌都在4万至5万余人。日本防卫厅战史室在《长沙会战》一书中有如下记载:

“在第一次长沙会战中,没能给予重庆军以应有打击……我方损失竟达战死1591人,战伤4412人。”(第214页)

“第11军发表的第2次长沙作战的战果及我方损失如下……敌遗弃尸体28612具……我方损失战死1591人,(其中军官数108人)战伤4412人(其中军官数241人),死伤战马1766匹。”(第215页)

对比一下,两次长沙会战,毙敌数量均远少于同一部书中所记载的1941年中共抗日武装所击毙日军数量的2352人!

再作一个对比:1943年5月至8月间浙赣作战,日方作战部队为中国派遣军第十三军和第十一军,对手是国民党第九战区长官薛岳指挥的第五十八军、第七十九军和第四军。日方在《昭和十七八年的中国派遣军》中记载日第十三军报告战果如下(上卷第170-171页。)

“第一阶段(5月15日至5月29日),国军遗弃尸体48151,我方战死281人。

第二阶段(5月30日至6月15日),国民遗弃尸体12180,我方战死484人。

第三阶段(6月16日至8月14日),国军遗弃尸体6048,我方战死442人。

第四阶段(8月15日至9月30日),国军遗弃尸体1351,日方战死77人。”

“总计国军遗弃尸体共64430具,日方战死人数1284人,其中军官76人。”

所记载第十一军报告战果如下(上卷第188页):

“国军共遗弃尸体15758具,我方战死336人,其中军官22人。”

日方结论说(上卷第189页):“第九战区长官薛岳在赣江以东使用了三个军,但是,他将这三个军逐个投入,最后,被我军各个歼灭。同时,当他发现战场是在赣江以东之后,他仍然坚持在赣江西岸保存兵力,以致使兵力未能在战场上集中。”

对比一下可发现,浙赣会战各阶段,国民党军毙敌数量,与1942年以来共产党抗日武装在任何一次反扫荡作战中日方所记载的毙敌数量在同一个量级! 如:日方记载,“对中共的察南南境反击作战中,仅我独立混成第二旅团方面我战死133人、生死不明31人。”“冀中三号作战,我方战死161名,其中军官9名,伤323名”。

因此,在评价国共抗战战果上,国内知识界有人在故意使用“双重标准”:在评估共产党战绩时,用日军大本营资料,且用不完全材料;在评估国民党战绩时,用国民党当局资料。而他们最害怕的,就是用一把尺子量:因为如果都用日军大本营资料时,国共两党抗战战绩如何,就将大白于天下!

3、敌后游击战功效不只是歼灭有生力量

还要看到,共产党敌占区游击战固然要歼灭敌有生力量,但最大的功效是“心理战”:让敌人恐惧,让人民看到胜利的希望!

日本战史刊物《历史群像》2002年第10期也刊登一则日本老兵回忆录:“我和国民党军打过仗,也和八路军打过仗,论武器装备是国民党军好得多,但八路军极善运动,也就是说对战场的控制力极强,随时随地都会向你发动进攻。和他们作战我们无时无刻不在紧张中。作为战士我们更不愿和八路军交手。……和国民党军打仗,敌人败了就一跑了之,我们可以放心大胆地追击,和八路军打仗,即使撤退,他们也会设下各种陷阱,我们决不敢掉以轻心。”

4、“兵民是胜利之本”

由于共产党抗日武装深深扎根于人民,成功粉碎了日寇一次次疯狂扫荡并壮大了自己的力量。对此,《华北治安战》有记载。

第一期晋中作战(第一次反击作战)之后,在总结失败教训时,日军独立混成第四旅团长片山中将回忆如下(上卷第311页):

“八路军的工作已深入到居民当中,村民正如‘空室清野’的标语那样,几乎逃避一空不见踪影,并且好像曾经积极协助八路军。因而在作战期间,日军的动向被详细地泄露给八路军,但在日本方面则对八路军的情报完全不明。”

5、简短结语:莫让疯狂迷失了双眼

综上所述,仅仅根据日方极少部分部队很零散的参与所谓“肃正作战”时的战报,不包括共产党武装主动发起的攻击,消灭日军已经甚众。不知何来“抗战八年共军击毙日军仅851人”的根据?!

更让人匪夷所思的是,如此离谱的谣言,在互联网上不仅登堂入世,还得到众多公知、大V们争相点赞和转载。足见有些人“为反对而反对”到了何等地步?!

抗日战争是近现代以来中华民族团结一致抵抗外侮获得的一次伟大胜利。纪念抗战胜利70年,本是再次宣示捐弃历史前嫌、共同努力振兴中华的一次契机,但一些公知、大V出于消解中国共产党执政合法性目的,大量制造和传播贬损中共敌后抗战谣言,其结果只能是重翻历史旧账,再次撕裂阶层鸿沟。对此,我们不能不予以高度重视和坚决反击!
可能有读者仍然认为,战死2352人,与共产党宣称的毙敌数目仍然有较大差距,且无法与国民党正面战场相比。那我们就进行一个对比。

第一次长沙会战与第二次长沙会战,均由国民党战将薛岳指挥,国民党方面声称每次歼敌都在4万至5万余人。日本防卫厅战史室在《长沙会战》一书中有如下记载:

“在第一次长沙会战中,没能给予重庆军以应有打击……我方损失竟达战死1591人,战伤4412人。”(第214页)

“第11军发表的第2次长沙作战的战果及我方损失如下……敌遗弃尸体28612具……我方损失战死1591人,(其中军官数108人)战伤4412人(其中军官数241人),死伤战马1766匹。”(第215页)

对比一下,两次长沙会战,毙敌数量均远少于同一部书中所记载的1941年中共抗日武装所击毙日军数量的2352人!
头像
SOD
论坛元老
论坛元老
SOD 的博客
帖子互动: 1375
帖子: 26090
注册时间: 2022年 7月 23日 22:53

#71 Re: 我共到底杀了多少日本人

帖子 SOD »

windseven 写了: 2024年 1月 7日 01:43 尼玛,不是“日军”总损失,是“华北方面军”综合 :lol:
对,华北日军的总损失

但这一年的1月到5月发生了华北中央军和日军的最主要战役之一的中条山战役
此生无悔入华夏,家住加利福利亚

图片
头像
SOD
论坛元老
论坛元老
SOD 的博客
帖子互动: 1375
帖子: 26090
注册时间: 2022年 7月 23日 22:53

#72 Re: 我共到底杀了多少日本人

帖子 SOD »

zhukov 写了: 2024年 1月 7日 01:44 可能有读者仍然认为,战死2352人,与共产党宣称的毙敌数目仍然有较大差距,且无法与国民党正面战场相比。那我们就进行一个对比。

第一次长沙会战与第二次长沙会战,均由国民党战将薛岳指挥,国民党方面声称每次歼敌都在4万至5万余人。日本防卫厅战史室在《长沙会战》一书中有如下记载:

“在第一次长沙会战中,没能给予重庆军以应有打击……我方损失竟达战死1591人,战伤4412人。”(第214页)

“第11军发表的第2次长沙作战的战果及我方损失如下……敌遗弃尸体28612具……我方损失战死1591人,(其中军官数108人)战伤4412人(其中军官数241人),死伤战马1766匹。”(第215页)

对比一下,两次长沙会战,毙敌数量均远少于同一部书中所记载的1941年中共抗日武装所击毙日军数量的2352人!
谎言基础上还迭层架屋了

这战死的2353人中,撑破大天了,500人是和共军交战的损失
此生无悔入华夏,家住加利福利亚

图片
zhukov
论坛支柱
论坛支柱
帖子互动: 361
帖子: 10788
注册时间: 2022年 7月 31日 11:40

#73 Re: 我共到底杀了多少日本人

帖子 zhukov »

SOD 写了: 2024年 1月 7日 01:47 谎言基础上还迭层架屋了

这战死的2353人中,撑破大天了,500人是和共军交战的损失
另据日本防卫厅《中国事变陆军作战史》记载(第三卷第二分册第179页),仅1941年这一年,华北方面军各部与中共交战次数为17198次!日方损失是战死2352人,负伤501人。老将牛逼,在日军战史基础上继续缩水。500人的数字是你一拍脑袋出来的?交战1万7千次,才死5百?
windseven
知名作家
知名作家
帖子互动: 54
帖子: 1125
注册时间: 2023年 1月 28日 17:57

#74 Re: 我共到底杀了多少日本人

帖子 windseven »

SOD 写了: 2024年 1月 7日 01:45 对,华北日军的总损失

但这一年的1月到5月发生了华北中央军和日军的最主要战役之一的中条山战役
并非只有华北方面军参加了中条山战役:https://zh.wikipedia.org/wiki/%E4%B8%AD ... 3%E6%88%B0

而且以倭国数据为准的话,中条山战役日军总共只死了673人:
“中条山战役前后历时一个多月,据日方的统计资料,国民革命军“俘虏约35,000名、遗弃尸首42,000具、日军阵亡673名,负伤是2,292名”[2]。”

俺们姑且算500死鬼子是华北方面军的。

叔修正一下叔的推断,华北方面军1941年2352死鬼子里至少1800是共军杀死的 :lol: :lol: :lol:
上次由 windseven 在 2024年 1月 7日 02:07 修改。
一剑定清风
论坛精英
论坛精英
帖子互动: 472
帖子: 5548
注册时间: 2023年 7月 31日 07:46

#75 Re: 我共到底杀了多少日本人

帖子 一剑定清风 »

zhukov 写了: 2024年 1月 7日 01:43 http://politics.people.com.cn/n/2015/07 ... 61913.html
从一则耸人听闻的谣言说起

今年是抗战胜利70周年。自年初开始,互联网微博上就有许多贬抑共产党敌战区战场的帖子。最耸人听闻的一则谣言出现在6月底新浪微博。有署名“小右派”的网友发了这样一则长微博:“日本公布了二战在华阵亡数据:死于国军之手:318883人。死于共军之手:851人。基本与中国社会科学院的数据吻合。共军百团大战毙敌302人;平型关大捷毙敌167人;38年晋察冀秋季反围攻毙敌39人;39年冀南春季反扫荡毙敌37人;39年冀中冬季反扫荡毙敌27人;40年春季反扫荡毙敌11人;115师陆房突围毙敌16人。共击毙日寇599人,加上小战斗,合计被共军杀死851人。死者都有姓名年龄、家乡,部队、死亡地点、被谁所杀详细记录。”这则微博一出台,诸多实名网络大V争相转载。目前,这则谣言在网上阅读量百万次以上,转载量超过数万次。如不说明真相以正视听,将来又会如同此前“日本人从没有轰炸过延安”一样,由“谣言”上升为“真相”。

由于工作需要,国防大学《战事》剧组,阅读了大量抗战文献,其中就有日本防卫厅防卫研究所战史室编写的六卷本《中国事变陆军作战史》、两卷本《华北治安战》、单行本的《长沙作战》、《河南作战》、《湖北作战》、《广西作战》、《香港作战》、三卷本《昭和十七、八年的中国派遣军》等等,此外,我们还阅读了日本侵略者在多方搜集东北抗联信息情报基础上于1936年撰写的两卷本《东北共匪之研究》,曾任日本华北方面军总司令后又任中国派遣军总司令的《冈村宁次回忆录》。现从中摘录部分资料,以正视听。

1、共产党抗日武装每天都在战斗

我们阅读日本人撰写的资料后,得出一个印象:共产党抗日武装每天都在战斗状态,都在袭扰日军。

《华北治安战》这部书,详细记载了日本侵略者与坚持在华北敌战区与之进行游击战的共产党抗日武装之间的反复“拉锯战”。其中包括了1939年以来,日本华北方面军在冈村宁次指挥下,对共产党抗日武装先后发起的冀东、冀中(包括五一扫荡)、冀南、晋南、晋中、鲁西等地数十次所谓“肃正作战”,以及先后五次勾联指挥华北华中伪政权机关、伪军和特务针对八路军、新四军发起的所谓“治安强化运动。”书中确认,“中共游击战”是一场“不分昼夜、连续不断、永无休止的战争”,是使日军“深陷泥潭里的浴血战争”。

兹举书中若干记载:

华北方面军第一一0师团报告,在1938年8月——1939年10月一年多一点时间中,与共产党武装交战次数约为2250次,每日平均约5次(上卷第156页)。

日军第二十七师团报告,从1939年1月至1940年11月间,仅该师团出发讨伐次数大小合计29168次,讨伐战斗次数为2759次(上卷第278页)。

1941年1月的所谓“冬季肃正作战”,日军各部与中共交战次数,仅在1月份内就达1682次,每日约有五、六十次战斗(下卷第17页)。

2、共产党敌后抗战战果辉煌

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战,尽管没有正面战场那样的大会战,但在正面战场几乎所有的会战都以失败告终的情况下,惟敌后抗战节节胜利,不仅陷日寇于“每日面对不可测的恐怖”这样的惶恐不安之中,而且“积小胜为大胜”,有效消灭了敌人有生力量。即使是从日本人的记载中,敌后战场战果与正面战场大会战相比也毫不逊色。

冈村宁次回忆录中写道(第326页):“共军的确长于谍报(在其本国以内),而且足智多谋,故经常出现我小部队被全歼的惨状。”

日本史学家、1941年从军的藤原彰在《中国战线从军记》中证实了冈村宁次的说法。在专门回忆了1942年其所在联队有一个小队遭遇八路军伏击,全军覆没的“事件”后,他随即写道:“八路军的战术是,如果看到日军拥有优势兵力就撤退回避,发现日军处于劣势时,就预设埋伏,全歼日本士兵,然后夺走他们的武器装备。”“像这样表明八路军战术成功,日军疏忽大意的事例,在冀东地区特别多。中国驻屯步兵第一联队也经常有小部队被八路军全歼的事例发生。”

《华北治安战》中还记载有“百团大战”期间,日军几个小部队被共产党武装全歼的案例:

“从9月24日晨,榆社、辽县之间的各警备队(独立步兵第十三大队)及东潞路的小滩镇警备队,同时遭到共军急袭。这是第一二九师第三八六、第三八五旅所属的共军精锐部队,其兵力约8000人。榆社——辽县道路上的榆社、常家会、王景村、铺上、管头等地的警备队,虽尽力进行防御战斗,但终因寡不敌众,大半遭到全歼,战死约80人。”(上卷第314页)

“9月23日夜,各据点同时遭受共军急袭,各自孤军奋战。东圈堡(当时也称东团堡)及三甲村的守备队虽奋勇战斗,但终为玉碎。共军最后从两阵地撤退时,在墙上写下‘该阵地日军守备队打的勇敢’等字样而去。”(上卷第316页)

关于各方歼敌总数量方面,在拍摄《战事》过程中,我们特地找日方研究战史专家证实,所谓“共军总共毙敌851人”没有任何根据。相反,任何人仅仅只要根据日本防卫厅现有资料中零散的数字,也会清楚那则谣言是多么荒唐!

需要说明的是,日本防卫厅在编撰系列战史时,关于战果部分,是根据战时日军各部上报给大本营的记录整理出来的。但正如日本特务头子土肥原在回忆录中所承认的那样,日军各部都在夸大己方战果,抑减中国方面战果。“大本营发表的统计数字相当可观,但其中70%是为了夸耀战果而增加的水分。”(转引自《华北治安战》译序第2页)

尽管如此,我们还是可以把国共歼敌数量进行一个简单对比。

先摘录《华北治安战》中日方报告的一些零散记载:

“第一一0师团报告,1938年8月—1939年10月间(即日方对我发起的所谓‘第三期肃正作战’期间),师团阵亡者,为533人。” (上卷第156页)

“第二十七师团报告,从1939年1月至1940年11月肃正作战期间,我忠勇的官兵丧失了649人,负伤1378人,甚为遗憾。” (上卷第278)

“在此次作战(第二次冀中作战)中,虽未查明彼我全面的损失,但在第一军方面损失最大的是独立混成第四旅团,(根据旅团第二期晋中作战战斗详报)战死71名、负伤66名、失踪2名。另据旅团战死名簿记载,从8月20日至12月3日在旅团战死的276名。”(上卷第312页)

“关于此次作战(指1940年9月23日——10月12日间日方发起的所谓‘察南南境反击作战’)彼我的损失,根据军的统计,仅我独立混成第二旅团方面我战死133人、生死不明31人。”(上卷第315页)

1942年6月的冀中三号作战,“我方战死161名,其中军官9名,伤323名,其中军官14名”(下卷第161页)

1943年9月对中共抗日武装发起的所谓“冀东一号终期作战”,战事于11月中旬结束,日方报告说,“我方损失也较大,计战死221人,伤91人。”(下卷P214页)。

另据日本防卫厅《中国事变陆军作战史》记载(第三卷第二分册第179页),仅1941年这一年,华北方面军各部与中共交战次数为17198次!日方损失是战死2352人,负伤501人。

可能有读者仍然认为,战死2352人,与共产党宣称的毙敌数目仍然有较大差距,且无法与国民党正面战场相比。那我们就进行一个对比。

第一次长沙会战与第二次长沙会战,均由国民党战将薛岳指挥,国民党方面声称每次歼敌都在4万至5万余人。日本防卫厅战史室在《长沙会战》一书中有如下记载:

“在第一次长沙会战中,没能给予重庆军以应有打击……我方损失竟达战死1591人,战伤4412人。”(第214页)

“第11军发表的第2次长沙作战的战果及我方损失如下……敌遗弃尸体28612具……我方损失战死1591人,(其中军官数108人)战伤4412人(其中军官数241人),死伤战马1766匹。”(第215页)

对比一下,两次长沙会战,毙敌数量均远少于同一部书中所记载的1941年中共抗日武装所击毙日军数量的2352人!

再作一个对比:1943年5月至8月间浙赣作战,日方作战部队为中国派遣军第十三军和第十一军,对手是国民党第九战区长官薛岳指挥的第五十八军、第七十九军和第四军。日方在《昭和十七八年的中国派遣军》中记载日第十三军报告战果如下(上卷第170-171页。)

“第一阶段(5月15日至5月29日),国军遗弃尸体48151,我方战死281人。

第二阶段(5月30日至6月15日),国民遗弃尸体12180,我方战死484人。

第三阶段(6月16日至8月14日),国军遗弃尸体6048,我方战死442人。

第四阶段(8月15日至9月30日),国军遗弃尸体1351,日方战死77人。”

“总计国军遗弃尸体共64430具,日方战死人数1284人,其中军官76人。”

所记载第十一军报告战果如下(上卷第188页):

“国军共遗弃尸体15758具,我方战死336人,其中军官22人。”

日方结论说(上卷第189页):“第九战区长官薛岳在赣江以东使用了三个军,但是,他将这三个军逐个投入,最后,被我军各个歼灭。同时,当他发现战场是在赣江以东之后,他仍然坚持在赣江西岸保存兵力,以致使兵力未能在战场上集中。”

对比一下可发现,浙赣会战各阶段,国民党军毙敌数量,与1942年以来共产党抗日武装在任何一次反扫荡作战中日方所记载的毙敌数量在同一个量级! 如:日方记载,“对中共的察南南境反击作战中,仅我独立混成第二旅团方面我战死133人、生死不明31人。”“冀中三号作战,我方战死161名,其中军官9名,伤323名”。

因此,在评价国共抗战战果上,国内知识界有人在故意使用“双重标准”:在评估共产党战绩时,用日军大本营资料,且用不完全材料;在评估国民党战绩时,用国民党当局资料。而他们最害怕的,就是用一把尺子量:因为如果都用日军大本营资料时,国共两党抗战战绩如何,就将大白于天下!

3、敌后游击战功效不只是歼灭有生力量

还要看到,共产党敌占区游击战固然要歼灭敌有生力量,但最大的功效是“心理战”:让敌人恐惧,让人民看到胜利的希望!

日本战史刊物《历史群像》2002年第10期也刊登一则日本老兵回忆录:“我和国民党军打过仗,也和八路军打过仗,论武器装备是国民党军好得多,但八路军极善运动,也就是说对战场的控制力极强,随时随地都会向你发动进攻。和他们作战我们无时无刻不在紧张中。作为战士我们更不愿和八路军交手。……和国民党军打仗,敌人败了就一跑了之,我们可以放心大胆地追击,和八路军打仗,即使撤退,他们也会设下各种陷阱,我们决不敢掉以轻心。”

4、“兵民是胜利之本”

由于共产党抗日武装深深扎根于人民,成功粉碎了日寇一次次疯狂扫荡并壮大了自己的力量。对此,《华北治安战》有记载。

第一期晋中作战(第一次反击作战)之后,在总结失败教训时,日军独立混成第四旅团长片山中将回忆如下(上卷第311页):

“八路军的工作已深入到居民当中,村民正如‘空室清野’的标语那样,几乎逃避一空不见踪影,并且好像曾经积极协助八路军。因而在作战期间,日军的动向被详细地泄露给八路军,但在日本方面则对八路军的情报完全不明。”

5、简短结语:莫让疯狂迷失了双眼

综上所述,仅仅根据日方极少部分部队很零散的参与所谓“肃正作战”时的战报,不包括共产党武装主动发起的攻击,消灭日军已经甚众。不知何来“抗战八年共军击毙日军仅851人”的根据?!

更让人匪夷所思的是,如此离谱的谣言,在互联网上不仅登堂入世,还得到众多公知、大V们争相点赞和转载。足见有些人“为反对而反对”到了何等地步?!

抗日战争是近现代以来中华民族团结一致抵抗外侮获得的一次伟大胜利。纪念抗战胜利70年,本是再次宣示捐弃历史前嫌、共同努力振兴中华的一次契机,但一些公知、大V出于消解中国共产党执政合法性目的,大量制造和传播贬损中共敌后抗战谣言,其结果只能是重翻历史旧账,再次撕裂阶层鸿沟。对此,我们不能不予以高度重视和坚决反击!
其实八路军和新四军在广大的敌后游击区不大规模作战每天零敲碎打,加起来也是很大的数字。这些伤亡鬼子很可能不会记录。就好像志愿军冷枪毙敌运动,一段时间下来。对敌的杀伤也是很恐怖的
一剑定清风
论坛精英
论坛精英
帖子互动: 472
帖子: 5548
注册时间: 2023年 7月 31日 07:46

#76 Re: 我共到底杀了多少日本人

帖子 一剑定清风 »

按蒋军歼敌一亿转进呆湾的德性。他的任何战果你除以250估计和真实情况接近
头像
SOD
论坛元老
论坛元老
SOD 的博客
帖子互动: 1375
帖子: 26090
注册时间: 2022年 7月 23日 22:53

#77 Re: 我共到底杀了多少日本人

帖子 SOD »

zhukov 写了: 2024年 1月 7日 01:51 另据日本防卫厅《中国事变陆军作战史》记载(第三卷第二分册第179页),仅1941年这一年,华北方面军各部与中共交战次数为17198次!日方损失是战死2352人,负伤501人。老将牛逼,在日军战史基础上继续缩水。500人的数字是你一拍脑袋出来的?交战1万7千次,才死5百?
张开你的菊花,把本楼的看清楚

铲逼没有一个不说谎的,
没有例外
此生无悔入华夏,家住加利福利亚

图片
头像
SOD
论坛元老
论坛元老
SOD 的博客
帖子互动: 1375
帖子: 26090
注册时间: 2022年 7月 23日 22:53

#78 Re: 我共到底杀了多少日本人

帖子 SOD »

一剑定清风 写了: 2024年 1月 7日 02:12 按蒋军歼敌一亿转进呆湾的德性。他的任何战果你除以250估计和真实情况接近
狗婊子五毛逼,
这里的全部数据来自日本官方
此生无悔入华夏,家住加利福利亚

图片
windseven
知名作家
知名作家
帖子互动: 54
帖子: 1125
注册时间: 2023年 1月 28日 17:57

#79 Re: 我共到底杀了多少日本人

帖子 windseven »

windseven 写了: 2024年 1月 7日 01:58 并非只有华北方面军参加了中条山战役:https://zh.wikipedia.org/wiki/%E4%B8%AD ... 3%E6%88%B0

而且以倭国数据为准的话,中条山战役日军总共只死了673人:
“中条山战役前后历时一个多月,据日方的统计资料,国民革命军“俘虏约35,000名、遗弃尸首42,000具、日军阵亡673名,负伤是2,292名”[2]。”

俺们姑且算500死鬼子是华北方面军的。

叔修正一下叔的推断,华北方面军1941年2352死鬼子里至少1800是共军杀死的 :lol: :lol: :lol:
这还是叔的保守估计 :lol: :lol: :lol: 由于书中这一节是讲治安肃正作战,并没有提到中条山战役,其实并没有理由认为所谓“综合战果”包括了中条山战役,而不是只限于此节中提到的治安讨伐和肃正作战 :lol:
这是中译本原文:
“治安讨伐和肃正作战没有取得显著的战果,而从总的来说,所取的成绩是难得的。昭和16年一年内,华北方面军的综合战果是,交战17198次,敌遗弃尸体98318具;据报告,日军损失是,战死2352人,负伤501人”

叔修正一下叔的推断,华北方面军1941年2352死鬼子里至少1800是共军杀死的,其实更可能的数据是至少2300是共军杀死的 :lol: :lol: :lol:
头像
I23(嘿嘿)
著名点评
著名点评
帖子互动: 82
帖子: 3982
注册时间: 2022年 7月 27日 13:53

#80 Re: 我共到底杀了多少日本人

帖子 I23(嘿嘿) »

I23 写了: 2024年 1月 6日 23:39 14年抗战,被你共击毙日军将领(包括追认)

先说东北抗联部分

1、天野六郎,陆军少将,关东军第15旅团旅团长。于1932.3被击毙于东北。

2、渡久雄关,陆军中将,东军11师团师团长。于1938.1被第7军和第5军3师伏击毙命。是八年抗战中第一个被击毙的陆军中将。

3、日野武雄,陆军少将,关东军军付。于1938.9.26毙于东北。

4、松岛少将,日军驻敦化讨伐军司令。于1939.9.24被东北抗联第一路军第三方面军陈翰章、魏拯民部击毙于敦化县寒葱岭。

5、副岛太郎,陆军少将(追),第24师团90联队长。于1942.5.21锦州毙命。

6、细谷直三郎,陆军少将(追),第1师团工兵第1联队长。于1943.12.19东北战死。

7、小金泽福次郎,陆军少将(追),工兵第7联队长。于1944.6.19黑龙江战死。

8、半田伊之柱,陆军少将(追),铁道兵第2联队补充队长。于1944.6.29东北毙命。

9、森玉德光,陆航中将(追),白城子教导飞行团长。于1944.7.25东北战死。

10、服部晓太郎,陆军中将,关东军1师团师团长。于1944.8.12黑龙江毙命。

11、铃木真雄,陆军少将(追),关东军高级参谋。于1944.12.24东北战死。

被八路军、新四军及地下党击毙和俘虏

12、加藤仁太郎,海军少将(追),朝光丸监督官。于1938年07月31日被中共游击队击毙于南门港码头。

13、清水正一,陆军少将(追),第4混成旅团联队长。于1938年9月29日被八路军聂荣臻部击毙于五台。

14、沼田德重,陆军中将,第114师团师团长。于1939年07月16日被八路军击伤,1939年8月12日毙命于山东。

15、赤本三尼,陆军少将(追),裕仁的表弟,冀东宪兵司令。于1939年3月26日年被八路军捕获后就地处决。

16、山口少将,108旅团旅团长。于1939月9月20日被343旅击毙于汾离公路王家池附近。

17、水原义重,陆军少将,独立混成第8旅团旅团长。于1939月9月29日被八路军一二O师主力击毙于河北灵寿陈庄地区。

18、阿部规秀,陆军中将,独立混成第二旅团旅团长。于1939年11月7日被八路军毙于河北涞源。

19、吉川贞佐,陆军少将,华北五省特务机关长。于1940年5月17日被共产党员刺杀于河南开封。

20、饭田泰次郎,陆军中将(追),第35师团步兵团长。于1940年11月28日被八路军毙于华北(重伤死)。

21、秋山静太郎,陆军少将。于1941年1月13日被苏鲁支队击毙于山东诸王庄。

22、土屋兵马,陆军少将,独立混成6旅团旅团长。于1941年5月25日被八路军山东长清县十区游击队击毙。

23、山县业一,陆军中将(追),第116师团119旅团旅团长。于1941年12月25日被新四军击毙于安徽。

24、下田宣力,陆军中将(追),华北方面军第二铁道部监。于1942年1月26日在华北被八路军武工队击毙。

25、铃木川三郎日伪教育厅行政顾问、陆军少将,裕仁的表弟。于1942/1/17被八路军太行二分区武工队俘虏。

26、坂本吉太郎,陆军少将(追),冀渤特区警备司令。于1942年6月9日被八路军毙于河北深泽县宋庄。

27、和田纯久,海军少将(追),海南警备府特务部局长。于1944年2月6日被海南民众抗日自卫队独立总队(以后的琼崖纵队)在儋县城外伏击毙命。

28、大桥熊雄,陆军中将(追),华北方面军特务部部长。于1944年4月4日被中共北平地下党暗杀。

29、吉川资,陆军少将,第59师团第35旅团旅团长。于1945年5月7日被八路军毙于山东半岛

大家耳熟能详的还是名将之花—阿部规秀

除了从击毙日军将领数目判断,从抓获日军俘虏也可以判断共军战果。毕竟活捉一个日本兵要比击毙一个日本兵难多了。

重点1: “…. 八路军和新四军在抗战中一共俘虏日军6213名,另有746名日军主动向共军投诚。上述被俘日军总数为6959名。… 就是说,国军8年抗战,俘虏的日军总人数,把家属、慰安妇、日本商人等非战斗人员、八路军转送的日军俘虏加在一起,还不到共军俘虏日军数量的二分之一。”

重点2:“ … 日军在抗战期间被俘虏指挥官中,职务最高的就是大队长,很遗憾,三名被俘虏的日军大队长,全都是共军抓住的。他们是:日军独立步兵警备第六十五大队大队长柴山茂;日军独立混成第90旅团步兵第626大队大队长岩崎学;日军47师团步兵131联队第1大队大队长山谷悦二郎。”


https://m.wenxuecity.com/bbs/memory/1370088.html

抗战中谁消灭日军多?网友众说纷纭。对于战果来说,不能光靠自己说,比如说鄂西会战中,国军称收复宜昌,消灭日军几万,新闻刚发布出去,日军又反攻宜昌,搞得十分被动。而这么大的战役,居然没有一个俘虏,这个是不正常的。同样在所谓长沙大捷中,号称消灭日军5万,仍然拿不出一个日军俘虏,相反,国军的小规模战斗中,却有一些俘虏进账。

一般来说,即使日军抵抗顽强,冲绳战役中美军仍然俘虏日军7000多人,塞班岛的3万日军,号称要玉碎,也有1000多人被俘,可见日军虽然顽强,仍然有百分之三到7的被俘率。当然,早期的鬼子比较顽强,难以被俘,战争后期来说,投降,甚至投诚的日军就相对多一些。比如在新四军1944年的车桥战役中,一战就有22名日军投诚和被俘。1944年,甚至有一个排的日军预谋枪杀军官投降新四军被发现的案件发生。

相比国军,而八路军则是俘虏进账的大宗,仅仅在39年前,转往国民党宝鸡战俘管理所的日军俘虏就达300多人。39年后,延安成立了自己的战俘管理所,战俘也就不转往宝鸡管理所。此外,由于路途遥远,转送后方不能保证安全,很多根据地也成立了自己的俘虏转化机构,很多俘虏被转化,成为反战同盟的一员,又返回了前线作战,很多俘虏甚至为此牺牲在前线。延安的战俘管理所最多时曾经有近千名战俘,整个抗战中,八路军新四军抓获的战俘达到6000多人,这也和八路军新四军消灭日军52万人的战果是相符的。日军对八路新四军作战伤亡52万,说明至少有15万人作战死亡,太平洋战场上,日军的被俘比例大约是百分之三四左右,6000俘虏,跟美军重火力的冲绳岛战役中俘虏的日军差不多,也能说明八路军击毙日军的数量在10到18万之间,八路军消灭日军52万的数字是可靠的。

所以,来了解一支军队的战果如何,俘虏对方的人数是一项重要的参考。比如朝鲜战争中,志愿军被俘1万9千人,牺牲18万,被俘和牺牲的比例是一比十,而美军被俘7000多人,死亡5万多人,比例也相差不多,同时美军有8000人至今作为失踪来处理,其中大部分都是被俘后向后方押送过程中遭到美机轰炸而死亡。

在国军战俘营的日军俘虏

因此从俘虏敌人的数量,基本可以推断出战场的战况。

八路军和新四军在抗战中一共俘虏日军6213名,另有746名日军主动向共军投诚。上述被俘日军总数为6959名。

《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役战斗总览》865页:1937年9月-1938年6月: 俘虏124人;1938年6月-1941年5月: 俘虏1771人;1941年6月-1942年5月:俘虏 442人;1942年6月-1943年5月: 俘虏428人;1943年6月-1944年5月: 俘虏519人;1944年5月-1945年5月: 俘虏773人。

1945年6月-1945年10月11日: 俘虏2156人。

另外,日军在抗战期间被俘虏指挥官中,职务最高的就是大队长,很遗憾,三名被俘虏的日军大队长,全都是共军抓住的。

他们是:日军独立步兵警备第六十五大队大队长柴山茂;日军独立混成第90旅团步兵第626大队大队长岩崎学;日军47师团步兵131联队第1大队大队长山谷悦二郎。

这其中,柴山茂是中国战场在1945年8月15日前俘虏的唯一一名大队长级指挥官。另两名则是因日本投降后拒绝缴械而被俘虏。

这位柴山茂大队长被俘的经过很有戏剧性。根据他自己的回忆(来源见 柴山茂的回忆录《思い手》;日军原独混第五旅团战友会发行的《昭和38年独立第十九大队结队祭纪念集》(其中有柴山的回忆讲演《迫降在八路军中》);以及桑岛节郎(在世)的《华北战记》):他奉命离开烟台前往威海参加军事会议,因交通已被八路军断绝,所以乘陆军航空兵的一架战术侦察机前往威海。在飞行途中因为高度较低,遭到八路军地面部队射击,发动机被打坏,被迫迫降,结果被八路军俘获。

八路军和新四军在抗战中一共有4万9千余人被日伪军俘虏。其中一部分被日军杀害,大部分人被押送大同和抚顺等地的煤矿,甚至送往日本国内,成为苦工。抗战胜利后,这些俘虏又回到了八路军中继续战斗,尤其在东北等地煤矿做苦工的1万多八路军战俘,组成了部队,加入了林彪的东北野战军中继续战斗。

国军到底俘虏了多少日军?目前没有任何完整的统计资料,只有以下一些零星数据,作为勉强的参考。

1、第一日本俘虏收容所成立在西安,1939年6月迁到宝鸡县。从1939年起到抗战胜利,第一日本俘虏收容所共接收“日本战俘500余人”。该收容所收容的俘虏中相当一部分是“八路军俘虏的日本兵”——抗战的前期到1939年以前,八路军没有形成战俘管理制度,俘虏的很多日本兵转送到了这里。另外该俘虏收容所有一些战俘是日军飞行员,是空袭大后方被击落后俘虏的。

2、第二日本俘虏收容所始建常德,再迁长沙,随战事的发展,后设在贵州镇远县(有分所设在重庆刘家湾),1944年2月日军占领独山后,又迁到重庆鹿角场。根据资料,第二日本俘虏收容所的日本战俘“通常是500余人,最多时达到700余人”。但是其中既有日本军人,也有俘获的日军家属,日本慰安妇以及替日军服务的商人、夫役等。

目前又有网友披露了还有资料称在贵州的战俘收容所战争中前后收容日军俘虏400多人,但是其中相当一部分是日军的铁路员工和技术员以及火车司机等。

到目前为止,国民党方面有关日军俘虏的全部资料表明,国军只有这三个收容所,从1937年到抗战结束,关押了的日军俘虏(包括1939年以前八路军转送的)和日军家属、慰安妇、商人等非战斗人员共计大约1700名左右。

此外,滇缅之战中,根据国民党方面公布的资料宣称:中国驻印军和中国远征军共俘虏647名日军;湘西会战俘虏247名日军。

把这些数字和两个战俘收容所的数字加在一起,总共为:2600人左右。

就是说,国军8年抗战,俘虏的日军总人数,把家属、慰安妇、日本商人等非战斗人员、八路军转送的日军俘虏加在一起,还不到共军俘虏日军数量的二分之一。

还需要提及的是,国军在8年抗战中,抓获的日军最高指挥官,是中队长级别的(相当于中国的连长),一共只有两名,他们是:13师团的“宣抚班”成员长谷川敏三;日军独立山炮第2联队第5中队中队长松野荣吉。

八年抗战中,国军总共有40余万人被日军俘虏,另有50余万人主动向日军投诚当了伪军,这个数字是共军被俘总数4万9千余人的近二十倍。对比这些数字,并非要证明谁的功劳大小,但有一点应该清楚,与共军相比,国军俘虏的日军人数如此之少,投降的人却如此之多,很能说明一些问题。

[page]

附文1:无耻的谎言:国民党军是抗战的主力吗 ?

来源:铁血社区

在过去,我们的官方教科书关于抗战主要讲的是共产党领导下的八路军新四军的抗战业绩,对国民党军所谓正面战场抗战情况讲的很少。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政冶意识形态色彩日益淡薄,人们越来越客观地看待历史事件,包括重新认识那段抗战历史。近年来反映国民党军队抗战历史的影视剧陆续播出,让离那段历史越来越远的今天的人们能更客观全面的了解国共合作抗日争取民族解放的那场伟大战争的真实情况。

这本来是件好事,可偏偏与之相随的是沉渣泛起,混淆视听。一些国民党军队的余孽及共产党的反对者们借机大肆吹嘘国民党军队在抗战中诸如忻口大捷、台儿庄大捷、万家岭大捷、长沙大捷等“一系列”胜利,似乎是这“一系列”胜利造就了抗战的胜利,更有甚者以国民党军抗战消灭日军人数超过共产党军队消灭的日军人数来公开诋毁共产党的抗战主力的功绩,宣称国民党军队才是抗战的主力,是最大的功臣。

这些逆潮还颇有迷惑力,让一些人真的开始认同国民党军队是抗战主力而鄙视共产党是游而不击出工不出力。拿数据一看可不是吗?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八年抗战大小数万次战斗消灭日军合计五十二万多人,而国民党军所谓“正面战场”消灭日军合计七十多万;八路军新四军除了平型关和百团大战外,都是游击战,哪比得上国民党军“一系列”战役的胜利那么“辉煌”啊!而且国民党军抗战中死亡将士远超过中共军队,也是“铁证”啊!

乍一听似乎很有道理,可要真的将这些证据与抗战时的整体情况结合起来进行分析,就会显得及其荒唐和闹剧。

国民党所谓的大捷大多发生在抗战初期,如果将这些大捷按时间及地点排序的话,基本是两条线,一条是从北向南,一条是从东向西,最后都共同指向中国西南地区,即国民政府及国军沿这两条线大溃败后最后的落脚点。敢情这些大捷是在一路溃败中“创造”出来的,它们既没扭转溃败的战局,更没转化成战略上的胜利对抗战产生深远的影响,除了增加点敌人的伤亡数外,最大的意义就是为国民党军逃跑争取了宝贵的时间。

说这话肯定有人不喜欢听了,可这是事实。蒋宋孔陈四大家族的财富主要集中在宁沪一带,国民党其他军政要员的财富也有很多在宁沪及京津一带,要尽可能多地搬走就需要时间,何况国民党军是政府军,本来就有守土之责,面对全面抗战意志高涨的全国人民总得有所表示,硬着头皮也得打几仗吧,顺带着争取点逃跑的时间。以台儿庄战役为例,它是徐州的门户,因此徐州战区李宗仁集结四十余万国民党军与日军两万余人在此血战,付出惨重代价后赢得毙、伤敌一万多人的胜利,吹得震天响,也就是人人皆知的台儿庄大捷。可是后来呢?日本军整理集结后卷土重来,夺取台儿庄直扑徐州,国民党军放弃军政机关己基本搬空的徐州南逃。此时距台儿庄大捷仅一个月时间,可不是除增加点敌人伤亡数外为逃跑争取了一月时间而己吗?有能力在溃逃中组织战斗争取时间到还好,可恨的是为了摆脱日本人追击而逃命,竟然炸开黄河大堤,以决口之河水阻隔敌军。自己逃跑了,可大片土地被淹,数十万百姓淹死病死饿死,数百万百姓流离失所沦为难民。无视百姓的痛苦,居然将此称为了不起的“黄河战略”,这也算是“大捷”吗?

真正有点意义的战役在抗战初期国民党退缩至西南以后。实在不能再退了,再逃就要出境成流亡政府了。于是从四川长江口至湖南长沙,国民党正面战场进行了真正意义上的坚决抗战,凭借天时地利及将士拼命,取得了几次胜利,保住了最后这块“自留地”。日军面对云贵川险峻的地势及过长的战线难有作为,加之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不断在敌后开展运动战、游击战,建立和扩大根据地、游击区,打乱了敌人“巩固后方,以战养战”的图谋,日本侵略军被迫停止了对国民党军正面战场的进攻,转而全力剿除八路军新四军,抗战进入相持阶段。有资料显示,日军将关内超过三分之二以上的兵力用于对付八路军新四军,若按日军投降时的一百五十万计算,则日军用超过一百万的兵力及几乎全部的伪军(也有一百六七十万)对付八路军新四军,而仅用四十多万与国民党军近四百万对峙。国民党军居然也不敢主动出击,缩在西南坐视八路军新四军在敌后艰苦战斗而无任何积极行动,这能称之为抗战的主力吗?

对于国民党军在抗战中的伤亡数远大于共产党军队伤亡数,因此国民党抗战的功劳比共产党大的说法,本人更觉可笑。国民党军素质低,战斗力差己是不争的事实,要不然也不会在后来的三年内战中被共产党军消灭八百多万而逃亡台湾了。日军是很瞧不起国民党军的,他们对国民党军的战斗配置是1:10,即以一个中队(连建制)或加强中队打国民党军一个团,居然每每得手,令国军损失惨重。对八路军日军开始也不放在眼里,仍按1:10进行战斗配置,及至屡吃苦头后开始重视,改1:5配置,仍不行,再改1:3配置,改1:1配置,最后不得不说“杀鸡也要用牛刀”。即使这样也还是出现了二千五百多日军将两连八路军当主力部队包围在村庄,激战一天也不能攻克,反让两连八路军趁夜杀出重围。天亮后日军进庄才明白真相,狂妄的日军无法面对这一现实,一名日军中队长精神崩溃而自杀。

以上可以看出,尽管武器装备和补给上存在巨大差异,国民党军队战斗力却根本比不上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因此死伤人数多就不值得炫耀了。如果共产党军队和日军战亡比是1:1而国民党军是2:1或3:1的话,只能说明国民党军无能,太差劲,应该感到惭愧而不是将之吹嘘为自己功劳大,更何况其所阵亡的人数中还有并不令人尊敬的“水分”在里面。

以南京保卫战为例,当时国民党调集十五万人(多为装备差的杂牌军)守卫南京,可由于准备仓促,且没有坚守的决心,布置不当,指挥混乱,很快失败,高级将领抢先逃离,军队各自溃逃。日军攻打南京时,尚有数万未逃脱的国民党军队放下武器投降,最后被日军象宰羊一样一批批砍头、活埋或作活靶子射杀,这些人当然被作为抗战阵亡将士统计到国民党军的阵亡人数中,并作为比共产党军队死亡的多而证明国民党军队比共产党军队功劳大的证据了。何其荒唐!

对这几万“军人”的死,我们除了表示同情外,却无法对其表示尊敬。他们能称之为英雄吗?他们几万人的死换了一个鬼子的死吗?他们这样的死去有功于抗战、有功于国家吗?“这是沙子堆起来的军队”,《我的团长我的团》剧中的台词用在这儿再合适不过了。类似情况国民党战场不止一次地出现过,只是规模大小不同而己。难道就因为共产党领导的军队未出现过类似几万人不抵抗任由鬼子杀死的情况,就可以笑话共产党军队死的人不够多、功劳不够大吗?

将帅元能,官兵素质差,贪生怕死没有必死之决心,甚至于内部争斗借日本人之手消灭杂牌军等等都是造成国民党阵亡数异常的原因,居然把它说成是抗战功劳大的证据,简直是厚颜无耻!

那么国民党军队消灭日军人数比共产党军队消灭日军人数多,总能证明国民党军是抗战的主力最大的功臣了吧?

我在文章的前面己讲过,国民党的“大捷”主要是在抗战初期的大溃败中创造的,但根本未扭转溃败的局面,除增加点敌人的伤亡数外最大的作用就是争取到逃跑的时间而己,谈不上对争取抗战胜利有多少积极作用。进入艰苦的相持阶段,拥有四百万军队并得到美国军事装备的情况下,面对不足五十万的日军仍不敢主动出击,缩在西南地区七年无所作为,让日军放心地集中上百万兵力及全部伪军(主要是国民党军投降过去的)疯狂进攻根据地解放区,国民党军队好意思自吹抗战主力吗?

抗战期间,几百万国民党军队一路向西南败退,丢失二百多万平方公里国土,三亿多百姓沦落敌手,最后缩在西南不敢动弹,“养精蓄锐”准备打内战。而几万八路军渡黄河东进,挺进华北、华东和中原,不断建立和扩大根据地、解放区,至抗战胜利前己收复一半的沦陷区,解放沦陷区人民一亿多人,日军退踞大中城市及交通线地区,苦撑危局。如果共产党军队能有更好的武器和补给(蒋介石拒绝将美国援助的武器补充给共产党军队),肯定能取得更大的战果甚至夺取几个孤立的大中城市。一进一退,一战一守,一失一得,谁是抗战的主力最大的功臣不就明白了吗?

再量化一下数据就更清楚了。以国民党军队消灭日军七十多万计算,每消灭一个日军,对应的是丢掉三平方公里以上的土地,约五百老百姓沦为亡国奴。以共产党军队消灭日军五十二万计算,每消灭一个日军,对应的是收复国土二平方公里以上,解放百姓约三百人。谁更有功于国,谁更有功于民,谁更有功于抗战,真是再明白不过了。

凭心而论,就整个亚洲战场来说,对击败日本法西斯功劳最大的当属美国,这是不争的事实。可从歼敌数来说,美国官方统计消灭日军约五十万(美军对日作战以海战为主),低于国民党军队消灭日军数,那是不是说国民党军不但是中国抗战的最大功臣,而且也是整个亚洲战场对日作战的最大功臣?想不到亚洲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居然是靠国民党军死守云贵川“守出来”的,真是笑翻了蒋委员长气死了山姆大叔!

为了让大家更加认识自吹抗战最大功臣的国民党的面目,有必要谈谈国民党在抗战中创造的几个奇迹。

日本在制造“七七事变”后即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全中国人民都奋起抗战,可国民政府却从未发表对日宣战的宣言,甚至在半年后日军攻陷南京后,中国驻日使馆居然还在日本正常办公。奇迹呀奇迹,直到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居然还没“来得及”下战书,堪称世界战争史上的奇迹!整个抗战期间蒋介石脚踩两只船,跟日本人私下里的“和谈”直到1944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己确定无疑,在美国的压力下才悄悄停止。

1944年是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形式大好的一年。苏军经过一系列战役,基本收复全境并向德国推进,美英盟军在诺曼底登陆并解放法国,也向德国推进,太平洋战场美军发动一系列跳岛进攻,取得辉煌战果并封锁日本海上运输线,使其处境维艰,“革命形式”一片大好,可国民党战场却响起“变奏曲”。日军只出动二十多万人发起进攻,却在豫、鄂、湘、桂四省辽阔的战线上打得国民党军一败涂地,损失五六十万人,丢失三十万平方公里领土,二千多万百姓沦落敌手,令世界震惊,而国民党却狡辩说是“诱敌深入”。只可怜这二千多万百姓,苦苦坚持了七年抗战,最后却为了“诱敌深入”不得不在胜利即将到来时去当一年亡国奴,而作为“抗战主力”的国民党军也凭此创造一个战争奇迹:一年后作为战胜者所控制的地区居然比战争初期失败时所控制的地区还要小很多。这就是打了八年所交的成绩单,不服不行啊!

肯定有国民党余孽及仇共者要竭力否认歪曲甚至于谩骂污蔑,那本人最后再引用一下这类人所崇拜的外国人的观点吧。美国总统罗斯福是这样评价中国白的抗战:中国抗战最大的意义在于牵制住了二百万(关内关外的总和)日军使其不能用于其他方向,否则后果不堪设想。以此为标准来看,国民党军仅牵制住约五十万日军,而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牵制日军超一百万,东北抗联牵制关东军七十万,谁是抗战主力,谁是最大功臣还用说吗?事实是狡辩能歪曲的吗?
头像
I23(嘿嘿)
著名点评
著名点评
帖子互动: 82
帖子: 3982
注册时间: 2022年 7月 27日 13:53

#82 Re: 我共到底杀了多少日本人

帖子 I23(嘿嘿) »

I23 写了: 2024年 1月 6日 23:39 14年抗战,被你共击毙日军将领(包括追认)

先说东北抗联部分

1、天野六郎,陆军少将,关东军第15旅团旅团长。于1932.3被击毙于东北。

2、渡久雄关,陆军中将,东军11师团师团长。于1938.1被第7军和第5军3师伏击毙命。是八年抗战中第一个被击毙的陆军中将。

3、日野武雄,陆军少将,关东军军付。于1938.9.26毙于东北。

4、松岛少将,日军驻敦化讨伐军司令。于1939.9.24被东北抗联第一路军第三方面军陈翰章、魏拯民部击毙于敦化县寒葱岭。

5、副岛太郎,陆军少将(追),第24师团90联队长。于1942.5.21锦州毙命。

6、细谷直三郎,陆军少将(追),第1师团工兵第1联队长。于1943.12.19东北战死。

7、小金泽福次郎,陆军少将(追),工兵第7联队长。于1944.6.19黑龙江战死。

8、半田伊之柱,陆军少将(追),铁道兵第2联队补充队长。于1944.6.29东北毙命。

9、森玉德光,陆航中将(追),白城子教导飞行团长。于1944.7.25东北战死。

10、服部晓太郎,陆军中将,关东军1师团师团长。于1944.8.12黑龙江毙命。

11、铃木真雄,陆军少将(追),关东军高级参谋。于1944.12.24东北战死。

被八路军、新四军及地下党击毙和俘虏

12、加藤仁太郎,海军少将(追),朝光丸监督官。于1938年07月31日被中共游击队击毙于南门港码头。

13、清水正一,陆军少将(追),第4混成旅团联队长。于1938年9月29日被八路军聂荣臻部击毙于五台。

14、沼田德重,陆军中将,第114师团师团长。于1939年07月16日被八路军击伤,1939年8月12日毙命于山东。

15、赤本三尼,陆军少将(追),裕仁的表弟,冀东宪兵司令。于1939年3月26日年被八路军捕获后就地处决。

16、山口少将,108旅团旅团长。于1939月9月20日被343旅击毙于汾离公路王家池附近。

17、水原义重,陆军少将,独立混成第8旅团旅团长。于1939月9月29日被八路军一二O师主力击毙于河北灵寿陈庄地区。

18、阿部规秀,陆军中将,独立混成第二旅团旅团长。于1939年11月7日被八路军毙于河北涞源。

19、吉川贞佐,陆军少将,华北五省特务机关长。于1940年5月17日被共产党员刺杀于河南开封。

20、饭田泰次郎,陆军中将(追),第35师团步兵团长。于1940年11月28日被八路军毙于华北(重伤死)。

21、秋山静太郎,陆军少将。于1941年1月13日被苏鲁支队击毙于山东诸王庄。

22、土屋兵马,陆军少将,独立混成6旅团旅团长。于1941年5月25日被八路军山东长清县十区游击队击毙。

23、山县业一,陆军中将(追),第116师团119旅团旅团长。于1941年12月25日被新四军击毙于安徽。

24、下田宣力,陆军中将(追),华北方面军第二铁道部监。于1942年1月26日在华北被八路军武工队击毙。

25、铃木川三郎日伪教育厅行政顾问、陆军少将,裕仁的表弟。于1942/1/17被八路军太行二分区武工队俘虏。

26、坂本吉太郎,陆军少将(追),冀渤特区警备司令。于1942年6月9日被八路军毙于河北深泽县宋庄。

27、和田纯久,海军少将(追),海南警备府特务部局长。于1944年2月6日被海南民众抗日自卫队独立总队(以后的琼崖纵队)在儋县城外伏击毙命。

28、大桥熊雄,陆军中将(追),华北方面军特务部部长。于1944年4月4日被中共北平地下党暗杀。

29、吉川资,陆军少将,第59师团第35旅团旅团长。于1945年5月7日被八路军毙于山东半岛

大家耳熟能详的还是名将之花—阿部规秀
I23 写了: 2024年 1月 7日 03:26 除了从击毙日军将领数目判断,从抓获日军俘虏也可以判断共军战果。毕竟活捉一个日本兵要比击毙一个日本兵难多了。

重点1: “…. 八路军和新四军在抗战中一共俘虏日军6213名,另有746名日军主动向共军投诚。上述被俘日军总数为6959名。… 就是说,国军8年抗战,俘虏的日军总人数,把家属、慰安妇、日本商人等非战斗人员、八路军转送的日军俘虏加在一起,还不到共军俘虏日军数量的二分之一。”

重点2:“ … 日军在抗战期间被俘虏指挥官中,职务最高的就是大队长,很遗憾,三名被俘虏的日军大队长,全都是共军抓住的。他们是:日军独立步兵警备第六十五大队大队长柴山茂;日军独立混成第90旅团步兵第626大队大队长岩崎学;日军47师团步兵131联队第1大队大队长山谷悦二郎。”


https://m.wenxuecity.com/bbs/memory/1370088.html

抗战中谁消灭日军多?网友众说纷纭。对于战果来说,不能光靠自己说,比如说鄂西会战中,国军称收复宜昌,消灭日军几万,新闻刚发布出去,日军又反攻宜昌,搞得十分被动。而这么大的战役,居然没有一个俘虏,这个是不正常的。同样在所谓长沙大捷中,号称消灭日军5万,仍然拿不出一个日军俘虏,相反,国军的小规模战斗中,却有一些俘虏进账。

一般来说,即使日军抵抗顽强,冲绳战役中美军仍然俘虏日军7000多人,塞班岛的3万日军,号称要玉碎,也有1000多人被俘,可见日军虽然顽强,仍然有百分之三到7的被俘率。当然,早期的鬼子比较顽强,难以被俘,战争后期来说,投降,甚至投诚的日军就相对多一些。比如在新四军1944年的车桥战役中,一战就有22名日军投诚和被俘。1944年,甚至有一个排的日军预谋枪杀军官投降新四军被发现的案件发生。

相比国军,而八路军则是俘虏进账的大宗,仅仅在39年前,转往国民党宝鸡战俘管理所的日军俘虏就达300多人。39年后,延安成立了自己的战俘管理所,战俘也就不转往宝鸡管理所。此外,由于路途遥远,转送后方不能保证安全,很多根据地也成立了自己的俘虏转化机构,很多俘虏被转化,成为反战同盟的一员,又返回了前线作战,很多俘虏甚至为此牺牲在前线。延安的战俘管理所最多时曾经有近千名战俘,整个抗战中,八路军新四军抓获的战俘达到6000多人,这也和八路军新四军消灭日军52万人的战果是相符的。日军对八路新四军作战伤亡52万,说明至少有15万人作战死亡,太平洋战场上,日军的被俘比例大约是百分之三四左右,6000俘虏,跟美军重火力的冲绳岛战役中俘虏的日军差不多,也能说明八路军击毙日军的数量在10到18万之间,八路军消灭日军52万的数字是可靠的。

所以,来了解一支军队的战果如何,俘虏对方的人数是一项重要的参考。比如朝鲜战争中,志愿军被俘1万9千人,牺牲18万,被俘和牺牲的比例是一比十,而美军被俘7000多人,死亡5万多人,比例也相差不多,同时美军有8000人至今作为失踪来处理,其中大部分都是被俘后向后方押送过程中遭到美机轰炸而死亡。

在国军战俘营的日军俘虏

因此从俘虏敌人的数量,基本可以推断出战场的战况。

八路军和新四军在抗战中一共俘虏日军6213名,另有746名日军主动向共军投诚。上述被俘日军总数为6959名。

《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役战斗总览》865页:1937年9月-1938年6月: 俘虏124人;1938年6月-1941年5月: 俘虏1771人;1941年6月-1942年5月:俘虏 442人;1942年6月-1943年5月: 俘虏428人;1943年6月-1944年5月: 俘虏519人;1944年5月-1945年5月: 俘虏773人。

1945年6月-1945年10月11日: 俘虏2156人。

另外,日军在抗战期间被俘虏指挥官中,职务最高的就是大队长,很遗憾,三名被俘虏的日军大队长,全都是共军抓住的。

他们是:日军独立步兵警备第六十五大队大队长柴山茂;日军独立混成第90旅团步兵第626大队大队长岩崎学;日军47师团步兵131联队第1大队大队长山谷悦二郎。

这其中,柴山茂是中国战场在1945年8月15日前俘虏的唯一一名大队长级指挥官。另两名则是因日本投降后拒绝缴械而被俘虏。

这位柴山茂大队长被俘的经过很有戏剧性。根据他自己的回忆(来源见 柴山茂的回忆录《思い手》;日军原独混第五旅团战友会发行的《昭和38年独立第十九大队结队祭纪念集》(其中有柴山的回忆讲演《迫降在八路军中》);以及桑岛节郎(在世)的《华北战记》):他奉命离开烟台前往威海参加军事会议,因交通已被八路军断绝,所以乘陆军航空兵的一架战术侦察机前往威海。在飞行途中因为高度较低,遭到八路军地面部队射击,发动机被打坏,被迫迫降,结果被八路军俘获。

八路军和新四军在抗战中一共有4万9千余人被日伪军俘虏。其中一部分被日军杀害,大部分人被押送大同和抚顺等地的煤矿,甚至送往日本国内,成为苦工。抗战胜利后,这些俘虏又回到了八路军中继续战斗,尤其在东北等地煤矿做苦工的1万多八路军战俘,组成了部队,加入了林彪的东北野战军中继续战斗。

国军到底俘虏了多少日军?目前没有任何完整的统计资料,只有以下一些零星数据,作为勉强的参考。

1、第一日本俘虏收容所成立在西安,1939年6月迁到宝鸡县。从1939年起到抗战胜利,第一日本俘虏收容所共接收“日本战俘500余人”。该收容所收容的俘虏中相当一部分是“八路军俘虏的日本兵”——抗战的前期到1939年以前,八路军没有形成战俘管理制度,俘虏的很多日本兵转送到了这里。另外该俘虏收容所有一些战俘是日军飞行员,是空袭大后方被击落后俘虏的。

2、第二日本俘虏收容所始建常德,再迁长沙,随战事的发展,后设在贵州镇远县(有分所设在重庆刘家湾),1944年2月日军占领独山后,又迁到重庆鹿角场。根据资料,第二日本俘虏收容所的日本战俘“通常是500余人,最多时达到700余人”。但是其中既有日本军人,也有俘获的日军家属,日本慰安妇以及替日军服务的商人、夫役等。

目前又有网友披露了还有资料称在贵州的战俘收容所战争中前后收容日军俘虏400多人,但是其中相当一部分是日军的铁路员工和技术员以及火车司机等。

到目前为止,国民党方面有关日军俘虏的全部资料表明,国军只有这三个收容所,从1937年到抗战结束,关押了的日军俘虏(包括1939年以前八路军转送的)和日军家属、慰安妇、商人等非战斗人员共计大约1700名左右。

此外,滇缅之战中,根据国民党方面公布的资料宣称:中国驻印军和中国远征军共俘虏647名日军;湘西会战俘虏247名日军。

把这些数字和两个战俘收容所的数字加在一起,总共为:2600人左右。

就是说,国军8年抗战,俘虏的日军总人数,把家属、慰安妇、日本商人等非战斗人员、八路军转送的日军俘虏加在一起,还不到共军俘虏日军数量的二分之一。

还需要提及的是,国军在8年抗战中,抓获的日军最高指挥官,是中队长级别的(相当于中国的连长),一共只有两名,他们是:13师团的“宣抚班”成员长谷川敏三;日军独立山炮第2联队第5中队中队长松野荣吉。

八年抗战中,国军总共有40余万人被日军俘虏,另有50余万人主动向日军投诚当了伪军,这个数字是共军被俘总数4万9千余人的近二十倍。对比这些数字,并非要证明谁的功劳大小,但有一点应该清楚,与共军相比,国军俘虏的日军人数如此之少,投降的人却如此之多,很能说明一些问题。

[page]

附文1:无耻的谎言:国民党军是抗战的主力吗 ?

来源:铁血社区

在过去,我们的官方教科书关于抗战主要讲的是共产党领导下的八路军新四军的抗战业绩,对国民党军所谓正面战场抗战情况讲的很少。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政冶意识形态色彩日益淡薄,人们越来越客观地看待历史事件,包括重新认识那段抗战历史。近年来反映国民党军队抗战历史的影视剧陆续播出,让离那段历史越来越远的今天的人们能更客观全面的了解国共合作抗日争取民族解放的那场伟大战争的真实情况。

这本来是件好事,可偏偏与之相随的是沉渣泛起,混淆视听。一些国民党军队的余孽及共产党的反对者们借机大肆吹嘘国民党军队在抗战中诸如忻口大捷、台儿庄大捷、万家岭大捷、长沙大捷等“一系列”胜利,似乎是这“一系列”胜利造就了抗战的胜利,更有甚者以国民党军抗战消灭日军人数超过共产党军队消灭的日军人数来公开诋毁共产党的抗战主力的功绩,宣称国民党军队才是抗战的主力,是最大的功臣。

这些逆潮还颇有迷惑力,让一些人真的开始认同国民党军队是抗战主力而鄙视共产党是游而不击出工不出力。拿数据一看可不是吗?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八年抗战大小数万次战斗消灭日军合计五十二万多人,而国民党军所谓“正面战场”消灭日军合计七十多万;八路军新四军除了平型关和百团大战外,都是游击战,哪比得上国民党军“一系列”战役的胜利那么“辉煌”啊!而且国民党军抗战中死亡将士远超过中共军队,也是“铁证”啊!

乍一听似乎很有道理,可要真的将这些证据与抗战时的整体情况结合起来进行分析,就会显得及其荒唐和闹剧。

国民党所谓的大捷大多发生在抗战初期,如果将这些大捷按时间及地点排序的话,基本是两条线,一条是从北向南,一条是从东向西,最后都共同指向中国西南地区,即国民政府及国军沿这两条线大溃败后最后的落脚点。敢情这些大捷是在一路溃败中“创造”出来的,它们既没扭转溃败的战局,更没转化成战略上的胜利对抗战产生深远的影响,除了增加点敌人的伤亡数外,最大的意义就是为国民党军逃跑争取了宝贵的时间。

说这话肯定有人不喜欢听了,可这是事实。蒋宋孔陈四大家族的财富主要集中在宁沪一带,国民党其他军政要员的财富也有很多在宁沪及京津一带,要尽可能多地搬走就需要时间,何况国民党军是政府军,本来就有守土之责,面对全面抗战意志高涨的全国人民总得有所表示,硬着头皮也得打几仗吧,顺带着争取点逃跑的时间。以台儿庄战役为例,它是徐州的门户,因此徐州战区李宗仁集结四十余万国民党军与日军两万余人在此血战,付出惨重代价后赢得毙、伤敌一万多人的胜利,吹得震天响,也就是人人皆知的台儿庄大捷。可是后来呢?日本军整理集结后卷土重来,夺取台儿庄直扑徐州,国民党军放弃军政机关己基本搬空的徐州南逃。此时距台儿庄大捷仅一个月时间,可不是除增加点敌人伤亡数外为逃跑争取了一月时间而己吗?有能力在溃逃中组织战斗争取时间到还好,可恨的是为了摆脱日本人追击而逃命,竟然炸开黄河大堤,以决口之河水阻隔敌军。自己逃跑了,可大片土地被淹,数十万百姓淹死病死饿死,数百万百姓流离失所沦为难民。无视百姓的痛苦,居然将此称为了不起的“黄河战略”,这也算是“大捷”吗?

真正有点意义的战役在抗战初期国民党退缩至西南以后。实在不能再退了,再逃就要出境成流亡政府了。于是从四川长江口至湖南长沙,国民党正面战场进行了真正意义上的坚决抗战,凭借天时地利及将士拼命,取得了几次胜利,保住了最后这块“自留地”。日军面对云贵川险峻的地势及过长的战线难有作为,加之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不断在敌后开展运动战、游击战,建立和扩大根据地、游击区,打乱了敌人“巩固后方,以战养战”的图谋,日本侵略军被迫停止了对国民党军正面战场的进攻,转而全力剿除八路军新四军,抗战进入相持阶段。有资料显示,日军将关内超过三分之二以上的兵力用于对付八路军新四军,若按日军投降时的一百五十万计算,则日军用超过一百万的兵力及几乎全部的伪军(也有一百六七十万)对付八路军新四军,而仅用四十多万与国民党军近四百万对峙。国民党军居然也不敢主动出击,缩在西南坐视八路军新四军在敌后艰苦战斗而无任何积极行动,这能称之为抗战的主力吗?

对于国民党军在抗战中的伤亡数远大于共产党军队伤亡数,因此国民党抗战的功劳比共产党大的说法,本人更觉可笑。国民党军素质低,战斗力差己是不争的事实,要不然也不会在后来的三年内战中被共产党军消灭八百多万而逃亡台湾了。日军是很瞧不起国民党军的,他们对国民党军的战斗配置是1:10,即以一个中队(连建制)或加强中队打国民党军一个团,居然每每得手,令国军损失惨重。对八路军日军开始也不放在眼里,仍按1:10进行战斗配置,及至屡吃苦头后开始重视,改1:5配置,仍不行,再改1:3配置,改1:1配置,最后不得不说“杀鸡也要用牛刀”。即使这样也还是出现了二千五百多日军将两连八路军当主力部队包围在村庄,激战一天也不能攻克,反让两连八路军趁夜杀出重围。天亮后日军进庄才明白真相,狂妄的日军无法面对这一现实,一名日军中队长精神崩溃而自杀。

以上可以看出,尽管武器装备和补给上存在巨大差异,国民党军队战斗力却根本比不上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因此死伤人数多就不值得炫耀了。如果共产党军队和日军战亡比是1:1而国民党军是2:1或3:1的话,只能说明国民党军无能,太差劲,应该感到惭愧而不是将之吹嘘为自己功劳大,更何况其所阵亡的人数中还有并不令人尊敬的“水分”在里面。

以南京保卫战为例,当时国民党调集十五万人(多为装备差的杂牌军)守卫南京,可由于准备仓促,且没有坚守的决心,布置不当,指挥混乱,很快失败,高级将领抢先逃离,军队各自溃逃。日军攻打南京时,尚有数万未逃脱的国民党军队放下武器投降,最后被日军象宰羊一样一批批砍头、活埋或作活靶子射杀,这些人当然被作为抗战阵亡将士统计到国民党军的阵亡人数中,并作为比共产党军队死亡的多而证明国民党军队比共产党军队功劳大的证据了。何其荒唐!

对这几万“军人”的死,我们除了表示同情外,却无法对其表示尊敬。他们能称之为英雄吗?他们几万人的死换了一个鬼子的死吗?他们这样的死去有功于抗战、有功于国家吗?“这是沙子堆起来的军队”,《我的团长我的团》剧中的台词用在这儿再合适不过了。类似情况国民党战场不止一次地出现过,只是规模大小不同而己。难道就因为共产党领导的军队未出现过类似几万人不抵抗任由鬼子杀死的情况,就可以笑话共产党军队死的人不够多、功劳不够大吗?

将帅元能,官兵素质差,贪生怕死没有必死之决心,甚至于内部争斗借日本人之手消灭杂牌军等等都是造成国民党阵亡数异常的原因,居然把它说成是抗战功劳大的证据,简直是厚颜无耻!

那么国民党军队消灭日军人数比共产党军队消灭日军人数多,总能证明国民党军是抗战的主力最大的功臣了吧?

我在文章的前面己讲过,国民党的“大捷”主要是在抗战初期的大溃败中创造的,但根本未扭转溃败的局面,除增加点敌人的伤亡数外最大的作用就是争取到逃跑的时间而己,谈不上对争取抗战胜利有多少积极作用。进入艰苦的相持阶段,拥有四百万军队并得到美国军事装备的情况下,面对不足五十万的日军仍不敢主动出击,缩在西南地区七年无所作为,让日军放心地集中上百万兵力及全部伪军(主要是国民党军投降过去的)疯狂进攻根据地解放区,国民党军队好意思自吹抗战主力吗?

抗战期间,几百万国民党军队一路向西南败退,丢失二百多万平方公里国土,三亿多百姓沦落敌手,最后缩在西南不敢动弹,“养精蓄锐”准备打内战。而几万八路军渡黄河东进,挺进华北、华东和中原,不断建立和扩大根据地、解放区,至抗战胜利前己收复一半的沦陷区,解放沦陷区人民一亿多人,日军退踞大中城市及交通线地区,苦撑危局。如果共产党军队能有更好的武器和补给(蒋介石拒绝将美国援助的武器补充给共产党军队),肯定能取得更大的战果甚至夺取几个孤立的大中城市。一进一退,一战一守,一失一得,谁是抗战的主力最大的功臣不就明白了吗?

再量化一下数据就更清楚了。以国民党军队消灭日军七十多万计算,每消灭一个日军,对应的是丢掉三平方公里以上的土地,约五百老百姓沦为亡国奴。以共产党军队消灭日军五十二万计算,每消灭一个日军,对应的是收复国土二平方公里以上,解放百姓约三百人。谁更有功于国,谁更有功于民,谁更有功于抗战,真是再明白不过了。

凭心而论,就整个亚洲战场来说,对击败日本法西斯功劳最大的当属美国,这是不争的事实。可从歼敌数来说,美国官方统计消灭日军约五十万(美军对日作战以海战为主),低于国民党军队消灭日军数,那是不是说国民党军不但是中国抗战的最大功臣,而且也是整个亚洲战场对日作战的最大功臣?想不到亚洲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居然是靠国民党军死守云贵川“守出来”的,真是笑翻了蒋委员长气死了山姆大叔!

为了让大家更加认识自吹抗战最大功臣的国民党的面目,有必要谈谈国民党在抗战中创造的几个奇迹。

日本在制造“七七事变”后即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全中国人民都奋起抗战,可国民政府却从未发表对日宣战的宣言,甚至在半年后日军攻陷南京后,中国驻日使馆居然还在日本正常办公。奇迹呀奇迹,直到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居然还没“来得及”下战书,堪称世界战争史上的奇迹!整个抗战期间蒋介石脚踩两只船,跟日本人私下里的“和谈”直到1944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己确定无疑,在美国的压力下才悄悄停止。

1944年是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形式大好的一年。苏军经过一系列战役,基本收复全境并向德国推进,美英盟军在诺曼底登陆并解放法国,也向德国推进,太平洋战场美军发动一系列跳岛进攻,取得辉煌战果并封锁日本海上运输线,使其处境维艰,“革命形式”一片大好,可国民党战场却响起“变奏曲”。日军只出动二十多万人发起进攻,却在豫、鄂、湘、桂四省辽阔的战线上打得国民党军一败涂地,损失五六十万人,丢失三十万平方公里领土,二千多万百姓沦落敌手,令世界震惊,而国民党却狡辩说是“诱敌深入”。只可怜这二千多万百姓,苦苦坚持了七年抗战,最后却为了“诱敌深入”不得不在胜利即将到来时去当一年亡国奴,而作为“抗战主力”的国民党军也凭此创造一个战争奇迹:一年后作为战胜者所控制的地区居然比战争初期失败时所控制的地区还要小很多。这就是打了八年所交的成绩单,不服不行啊!

肯定有国民党余孽及仇共者要竭力否认歪曲甚至于谩骂污蔑,那本人最后再引用一下这类人所崇拜的外国人的观点吧。美国总统罗斯福是这样评价中国白的抗战:中国抗战最大的意义在于牵制住了二百万(关内关外的总和)日军使其不能用于其他方向,否则后果不堪设想。以此为标准来看,国民党军仅牵制住约五十万日军,而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牵制日军超一百万,东北抗联牵制关东军七十万,谁是抗战主力,谁是最大功臣还用说吗?事实是狡辩能歪曲的吗?
相对于历史,当下台伪军的所作所为更令全体中国人心寒。

台伪军不光不为保卫南海诸岛,保卫台湾省宜兰县头城镇的钓鱼岛出力,还与日寇美帝勾结,只知道打内战,处处拖中流砥柱共军的后腿,

这样腐败无能卖国求荣的三民主义中华民国不灭亡,中华民族永无宁日。
一剑定清风
论坛精英
论坛精英
帖子互动: 472
帖子: 5548
注册时间: 2023年 7月 31日 07:46

#83 Re: 我共到底杀了多少日本人

帖子 一剑定清风 »

I23 写了: 2024年 1月 7日 03:26 除了从击毙日军将领数目判断,从抓获日军俘虏也可以判断共军战果。毕竟活捉一个日本兵要比击毙一个日本兵难多了。

重点1: “…. 八路军和新四军在抗战中一共俘虏日军6213名,另有746名日军主动向共军投诚。上述被俘日军总数为6959名。… 就是说,国军8年抗战,俘虏的日军总人数,把家属、慰安妇、日本商人等非战斗人员、八路军转送的日军俘虏加在一起,还不到共军俘虏日军数量的二分之一。”

重点2:“ … 日军在抗战期间被俘虏指挥官中,职务最高的就是大队长,很遗憾,三名被俘虏的日军大队长,全都是共军抓住的。他们是:日军独立步兵警备第六十五大队大队长柴山茂;日军独立混成第90旅团步兵第626大队大队长岩崎学;日军47师团步兵131联队第1大队大队长山谷悦二郎。”


https://m.wenxuecity.com/bbs/memory/1370088.html

抗战中谁消灭日军多?网友众说纷纭。对于战果来说,不能光靠自己说,比如说鄂西会战中,国军称收复宜昌,消灭日军几万,新闻刚发布出去,日军又反攻宜昌,搞得十分被动。而这么大的战役,居然没有一个俘虏,这个是不正常的。同样在所谓长沙大捷中,号称消灭日军5万,仍然拿不出一个日军俘虏,相反,国军的小规模战斗中,却有一些俘虏进账。

一般来说,即使日军抵抗顽强,冲绳战役中美军仍然俘虏日军7000多人,塞班岛的3万日军,号称要玉碎,也有1000多人被俘,可见日军虽然顽强,仍然有百分之三到7的被俘率。当然,早期的鬼子比较顽强,难以被俘,战争后期来说,投降,甚至投诚的日军就相对多一些。比如在新四军1944年的车桥战役中,一战就有22名日军投诚和被俘。1944年,甚至有一个排的日军预谋枪杀军官投降新四军被发现的案件发生。

相比国军,而八路军则是俘虏进账的大宗,仅仅在39年前,转往国民党宝鸡战俘管理所的日军俘虏就达300多人。39年后,延安成立了自己的战俘管理所,战俘也就不转往宝鸡管理所。此外,由于路途遥远,转送后方不能保证安全,很多根据地也成立了自己的俘虏转化机构,很多俘虏被转化,成为反战同盟的一员,又返回了前线作战,很多俘虏甚至为此牺牲在前线。延安的战俘管理所最多时曾经有近千名战俘,整个抗战中,八路军新四军抓获的战俘达到6000多人,这也和八路军新四军消灭日军52万人的战果是相符的。日军对八路新四军作战伤亡52万,说明至少有15万人作战死亡,太平洋战场上,日军的被俘比例大约是百分之三四左右,6000俘虏,跟美军重火力的冲绳岛战役中俘虏的日军差不多,也能说明八路军击毙日军的数量在10到18万之间,八路军消灭日军52万的数字是可靠的。

所以,来了解一支军队的战果如何,俘虏对方的人数是一项重要的参考。比如朝鲜战争中,志愿军被俘1万9千人,牺牲18万,被俘和牺牲的比例是一比十,而美军被俘7000多人,死亡5万多人,比例也相差不多,同时美军有8000人至今作为失踪来处理,其中大部分都是被俘后向后方押送过程中遭到美机轰炸而死亡。

在国军战俘营的日军俘虏

因此从俘虏敌人的数量,基本可以推断出战场的战况。

八路军和新四军在抗战中一共俘虏日军6213名,另有746名日军主动向共军投诚。上述被俘日军总数为6959名。

《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役战斗总览》865页:1937年9月-1938年6月: 俘虏124人;1938年6月-1941年5月: 俘虏1771人;1941年6月-1942年5月:俘虏 442人;1942年6月-1943年5月: 俘虏428人;1943年6月-1944年5月: 俘虏519人;1944年5月-1945年5月: 俘虏773人。

1945年6月-1945年10月11日: 俘虏2156人。

另外,日军在抗战期间被俘虏指挥官中,职务最高的就是大队长,很遗憾,三名被俘虏的日军大队长,全都是共军抓住的。

他们是:日军独立步兵警备第六十五大队大队长柴山茂;日军独立混成第90旅团步兵第626大队大队长岩崎学;日军47师团步兵131联队第1大队大队长山谷悦二郎。

这其中,柴山茂是中国战场在1945年8月15日前俘虏的唯一一名大队长级指挥官。另两名则是因日本投降后拒绝缴械而被俘虏。

这位柴山茂大队长被俘的经过很有戏剧性。根据他自己的回忆(来源见 柴山茂的回忆录《思い手》;日军原独混第五旅团战友会发行的《昭和38年独立第十九大队结队祭纪念集》(其中有柴山的回忆讲演《迫降在八路军中》);以及桑岛节郎(在世)的《华北战记》):他奉命离开烟台前往威海参加军事会议,因交通已被八路军断绝,所以乘陆军航空兵的一架战术侦察机前往威海。在飞行途中因为高度较低,遭到八路军地面部队射击,发动机被打坏,被迫迫降,结果被八路军俘获。

八路军和新四军在抗战中一共有4万9千余人被日伪军俘虏。其中一部分被日军杀害,大部分人被押送大同和抚顺等地的煤矿,甚至送往日本国内,成为苦工。抗战胜利后,这些俘虏又回到了八路军中继续战斗,尤其在东北等地煤矿做苦工的1万多八路军战俘,组成了部队,加入了林彪的东北野战军中继续战斗。

国军到底俘虏了多少日军?目前没有任何完整的统计资料,只有以下一些零星数据,作为勉强的参考。

1、第一日本俘虏收容所成立在西安,1939年6月迁到宝鸡县。从1939年起到抗战胜利,第一日本俘虏收容所共接收“日本战俘500余人”。该收容所收容的俘虏中相当一部分是“八路军俘虏的日本兵”——抗战的前期到1939年以前,八路军没有形成战俘管理制度,俘虏的很多日本兵转送到了这里。另外该俘虏收容所有一些战俘是日军飞行员,是空袭大后方被击落后俘虏的。

2、第二日本俘虏收容所始建常德,再迁长沙,随战事的发展,后设在贵州镇远县(有分所设在重庆刘家湾),1944年2月日军占领独山后,又迁到重庆鹿角场。根据资料,第二日本俘虏收容所的日本战俘“通常是500余人,最多时达到700余人”。但是其中既有日本军人,也有俘获的日军家属,日本慰安妇以及替日军服务的商人、夫役等。

目前又有网友披露了还有资料称在贵州的战俘收容所战争中前后收容日军俘虏400多人,但是其中相当一部分是日军的铁路员工和技术员以及火车司机等。

到目前为止,国民党方面有关日军俘虏的全部资料表明,国军只有这三个收容所,从1937年到抗战结束,关押了的日军俘虏(包括1939年以前八路军转送的)和日军家属、慰安妇、商人等非战斗人员共计大约1700名左右。

此外,滇缅之战中,根据国民党方面公布的资料宣称:中国驻印军和中国远征军共俘虏647名日军;湘西会战俘虏247名日军。

把这些数字和两个战俘收容所的数字加在一起,总共为:2600人左右。

就是说,国军8年抗战,俘虏的日军总人数,把家属、慰安妇、日本商人等非战斗人员、八路军转送的日军俘虏加在一起,还不到共军俘虏日军数量的二分之一。

还需要提及的是,国军在8年抗战中,抓获的日军最高指挥官,是中队长级别的(相当于中国的连长),一共只有两名,他们是:13师团的“宣抚班”成员长谷川敏三;日军独立山炮第2联队第5中队中队长松野荣吉。

八年抗战中,国军总共有40余万人被日军俘虏,另有50余万人主动向日军投诚当了伪军,这个数字是共军被俘总数4万9千余人的近二十倍。对比这些数字,并非要证明谁的功劳大小,但有一点应该清楚,与共军相比,国军俘虏的日军人数如此之少,投降的人却如此之多,很能说明一些问题。

[page]

附文1:无耻的谎言:国民党军是抗战的主力吗 ?

来源:铁血社区

在过去,我们的官方教科书关于抗战主要讲的是共产党领导下的八路军新四军的抗战业绩,对国民党军所谓正面战场抗战情况讲的很少。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政冶意识形态色彩日益淡薄,人们越来越客观地看待历史事件,包括重新认识那段抗战历史。近年来反映国民党军队抗战历史的影视剧陆续播出,让离那段历史越来越远的今天的人们能更客观全面的了解国共合作抗日争取民族解放的那场伟大战争的真实情况。

这本来是件好事,可偏偏与之相随的是沉渣泛起,混淆视听。一些国民党军队的余孽及共产党的反对者们借机大肆吹嘘国民党军队在抗战中诸如忻口大捷、台儿庄大捷、万家岭大捷、长沙大捷等“一系列”胜利,似乎是这“一系列”胜利造就了抗战的胜利,更有甚者以国民党军抗战消灭日军人数超过共产党军队消灭的日军人数来公开诋毁共产党的抗战主力的功绩,宣称国民党军队才是抗战的主力,是最大的功臣。

这些逆潮还颇有迷惑力,让一些人真的开始认同国民党军队是抗战主力而鄙视共产党是游而不击出工不出力。拿数据一看可不是吗?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八年抗战大小数万次战斗消灭日军合计五十二万多人,而国民党军所谓“正面战场”消灭日军合计七十多万;八路军新四军除了平型关和百团大战外,都是游击战,哪比得上国民党军“一系列”战役的胜利那么“辉煌”啊!而且国民党军抗战中死亡将士远超过中共军队,也是“铁证”啊!

乍一听似乎很有道理,可要真的将这些证据与抗战时的整体情况结合起来进行分析,就会显得及其荒唐和闹剧。

国民党所谓的大捷大多发生在抗战初期,如果将这些大捷按时间及地点排序的话,基本是两条线,一条是从北向南,一条是从东向西,最后都共同指向中国西南地区,即国民政府及国军沿这两条线大溃败后最后的落脚点。敢情这些大捷是在一路溃败中“创造”出来的,它们既没扭转溃败的战局,更没转化成战略上的胜利对抗战产生深远的影响,除了增加点敌人的伤亡数外,最大的意义就是为国民党军逃跑争取了宝贵的时间。

说这话肯定有人不喜欢听了,可这是事实。蒋宋孔陈四大家族的财富主要集中在宁沪一带,国民党其他军政要员的财富也有很多在宁沪及京津一带,要尽可能多地搬走就需要时间,何况国民党军是政府军,本来就有守土之责,面对全面抗战意志高涨的全国人民总得有所表示,硬着头皮也得打几仗吧,顺带着争取点逃跑的时间。以台儿庄战役为例,它是徐州的门户,因此徐州战区李宗仁集结四十余万国民党军与日军两万余人在此血战,付出惨重代价后赢得毙、伤敌一万多人的胜利,吹得震天响,也就是人人皆知的台儿庄大捷。可是后来呢?日本军整理集结后卷土重来,夺取台儿庄直扑徐州,国民党军放弃军政机关己基本搬空的徐州南逃。此时距台儿庄大捷仅一个月时间,可不是除增加点敌人伤亡数外为逃跑争取了一月时间而己吗?有能力在溃逃中组织战斗争取时间到还好,可恨的是为了摆脱日本人追击而逃命,竟然炸开黄河大堤,以决口之河水阻隔敌军。自己逃跑了,可大片土地被淹,数十万百姓淹死病死饿死,数百万百姓流离失所沦为难民。无视百姓的痛苦,居然将此称为了不起的“黄河战略”,这也算是“大捷”吗?

真正有点意义的战役在抗战初期国民党退缩至西南以后。实在不能再退了,再逃就要出境成流亡政府了。于是从四川长江口至湖南长沙,国民党正面战场进行了真正意义上的坚决抗战,凭借天时地利及将士拼命,取得了几次胜利,保住了最后这块“自留地”。日军面对云贵川险峻的地势及过长的战线难有作为,加之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不断在敌后开展运动战、游击战,建立和扩大根据地、游击区,打乱了敌人“巩固后方,以战养战”的图谋,日本侵略军被迫停止了对国民党军正面战场的进攻,转而全力剿除八路军新四军,抗战进入相持阶段。有资料显示,日军将关内超过三分之二以上的兵力用于对付八路军新四军,若按日军投降时的一百五十万计算,则日军用超过一百万的兵力及几乎全部的伪军(也有一百六七十万)对付八路军新四军,而仅用四十多万与国民党军近四百万对峙。国民党军居然也不敢主动出击,缩在西南坐视八路军新四军在敌后艰苦战斗而无任何积极行动,这能称之为抗战的主力吗?

对于国民党军在抗战中的伤亡数远大于共产党军队伤亡数,因此国民党抗战的功劳比共产党大的说法,本人更觉可笑。国民党军素质低,战斗力差己是不争的事实,要不然也不会在后来的三年内战中被共产党军消灭八百多万而逃亡台湾了。日军是很瞧不起国民党军的,他们对国民党军的战斗配置是1:10,即以一个中队(连建制)或加强中队打国民党军一个团,居然每每得手,令国军损失惨重。对八路军日军开始也不放在眼里,仍按1:10进行战斗配置,及至屡吃苦头后开始重视,改1:5配置,仍不行,再改1:3配置,改1:1配置,最后不得不说“杀鸡也要用牛刀”。即使这样也还是出现了二千五百多日军将两连八路军当主力部队包围在村庄,激战一天也不能攻克,反让两连八路军趁夜杀出重围。天亮后日军进庄才明白真相,狂妄的日军无法面对这一现实,一名日军中队长精神崩溃而自杀。

以上可以看出,尽管武器装备和补给上存在巨大差异,国民党军队战斗力却根本比不上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因此死伤人数多就不值得炫耀了。如果共产党军队和日军战亡比是1:1而国民党军是2:1或3:1的话,只能说明国民党军无能,太差劲,应该感到惭愧而不是将之吹嘘为自己功劳大,更何况其所阵亡的人数中还有并不令人尊敬的“水分”在里面。

以南京保卫战为例,当时国民党调集十五万人(多为装备差的杂牌军)守卫南京,可由于准备仓促,且没有坚守的决心,布置不当,指挥混乱,很快失败,高级将领抢先逃离,军队各自溃逃。日军攻打南京时,尚有数万未逃脱的国民党军队放下武器投降,最后被日军象宰羊一样一批批砍头、活埋或作活靶子射杀,这些人当然被作为抗战阵亡将士统计到国民党军的阵亡人数中,并作为比共产党军队死亡的多而证明国民党军队比共产党军队功劳大的证据了。何其荒唐!

对这几万“军人”的死,我们除了表示同情外,却无法对其表示尊敬。他们能称之为英雄吗?他们几万人的死换了一个鬼子的死吗?他们这样的死去有功于抗战、有功于国家吗?“这是沙子堆起来的军队”,《我的团长我的团》剧中的台词用在这儿再合适不过了。类似情况国民党战场不止一次地出现过,只是规模大小不同而己。难道就因为共产党领导的军队未出现过类似几万人不抵抗任由鬼子杀死的情况,就可以笑话共产党军队死的人不够多、功劳不够大吗?

将帅元能,官兵素质差,贪生怕死没有必死之决心,甚至于内部争斗借日本人之手消灭杂牌军等等都是造成国民党阵亡数异常的原因,居然把它说成是抗战功劳大的证据,简直是厚颜无耻!

那么国民党军队消灭日军人数比共产党军队消灭日军人数多,总能证明国民党军是抗战的主力最大的功臣了吧?

我在文章的前面己讲过,国民党的“大捷”主要是在抗战初期的大溃败中创造的,但根本未扭转溃败的局面,除增加点敌人的伤亡数外最大的作用就是争取到逃跑的时间而己,谈不上对争取抗战胜利有多少积极作用。进入艰苦的相持阶段,拥有四百万军队并得到美国军事装备的情况下,面对不足五十万的日军仍不敢主动出击,缩在西南地区七年无所作为,让日军放心地集中上百万兵力及全部伪军(主要是国民党军投降过去的)疯狂进攻根据地解放区,国民党军队好意思自吹抗战主力吗?

抗战期间,几百万国民党军队一路向西南败退,丢失二百多万平方公里国土,三亿多百姓沦落敌手,最后缩在西南不敢动弹,“养精蓄锐”准备打内战。而几万八路军渡黄河东进,挺进华北、华东和中原,不断建立和扩大根据地、解放区,至抗战胜利前己收复一半的沦陷区,解放沦陷区人民一亿多人,日军退踞大中城市及交通线地区,苦撑危局。如果共产党军队能有更好的武器和补给(蒋介石拒绝将美国援助的武器补充给共产党军队),肯定能取得更大的战果甚至夺取几个孤立的大中城市。一进一退,一战一守,一失一得,谁是抗战的主力最大的功臣不就明白了吗?

再量化一下数据就更清楚了。以国民党军队消灭日军七十多万计算,每消灭一个日军,对应的是丢掉三平方公里以上的土地,约五百老百姓沦为亡国奴。以共产党军队消灭日军五十二万计算,每消灭一个日军,对应的是收复国土二平方公里以上,解放百姓约三百人。谁更有功于国,谁更有功于民,谁更有功于抗战,真是再明白不过了。

凭心而论,就整个亚洲战场来说,对击败日本法西斯功劳最大的当属美国,这是不争的事实。可从歼敌数来说,美国官方统计消灭日军约五十万(美军对日作战以海战为主),低于国民党军队消灭日军数,那是不是说国民党军不但是中国抗战的最大功臣,而且也是整个亚洲战场对日作战的最大功臣?想不到亚洲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居然是靠国民党军死守云贵川“守出来”的,真是笑翻了蒋委员长气死了山姆大叔!

为了让大家更加认识自吹抗战最大功臣的国民党的面目,有必要谈谈国民党在抗战中创造的几个奇迹。

日本在制造“七七事变”后即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全中国人民都奋起抗战,可国民政府却从未发表对日宣战的宣言,甚至在半年后日军攻陷南京后,中国驻日使馆居然还在日本正常办公。奇迹呀奇迹,直到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居然还没“来得及”下战书,堪称世界战争史上的奇迹!整个抗战期间蒋介石脚踩两只船,跟日本人私下里的“和谈”直到1944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己确定无疑,在美国的压力下才悄悄停止。

1944年是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形式大好的一年。苏军经过一系列战役,基本收复全境并向德国推进,美英盟军在诺曼底登陆并解放法国,也向德国推进,太平洋战场美军发动一系列跳岛进攻,取得辉煌战果并封锁日本海上运输线,使其处境维艰,“革命形式”一片大好,可国民党战场却响起“变奏曲”。日军只出动二十多万人发起进攻,却在豫、鄂、湘、桂四省辽阔的战线上打得国民党军一败涂地,损失五六十万人,丢失三十万平方公里领土,二千多万百姓沦落敌手,令世界震惊,而国民党却狡辩说是“诱敌深入”。只可怜这二千多万百姓,苦苦坚持了七年抗战,最后却为了“诱敌深入”不得不在胜利即将到来时去当一年亡国奴,而作为“抗战主力”的国民党军也凭此创造一个战争奇迹:一年后作为战胜者所控制的地区居然比战争初期失败时所控制的地区还要小很多。这就是打了八年所交的成绩单,不服不行啊!

肯定有国民党余孽及仇共者要竭力否认歪曲甚至于谩骂污蔑,那本人最后再引用一下这类人所崇拜的外国人的观点吧。美国总统罗斯福是这样评价中国白的抗战:中国抗战最大的意义在于牵制住了二百万(关内关外的总和)日军使其不能用于其他方向,否则后果不堪设想。以此为标准来看,国民党军仅牵制住约五十万日军,而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牵制日军超一百万,东北抗联牵制关东军七十万,谁是抗战主力,谁是最大功臣还用说吗?事实是狡辩能歪曲的吗?
优秀
fangkuuaih
论坛元老
论坛元老
帖子互动: 1023
帖子: 22389
注册时间: 2022年 7月 22日 09:19

#84 Re: 我共到底杀了多少日本人

帖子 fangkuuaih »

windseven 写了: 2024年 1月 7日 00:54 终于Google出来可以反驳的了 :lol: 。可惜这篇驳文也是以偏盖全 :lol: :lol: :lol:
“同一页在这段话前面,提到与中共“第二次鲁南作战”、与重庆军的“河南作战”(参战日军为第35师团主力和第4旅团一部)和与阎锡山的“汾西作战”(参战日军为第37师团主力及41师团一部)。”
前面几页就这么被华丽地忽视了 :lol: :lol: :lol:

这一节是关于华北方面军的治安肃正,主要是针对中共军的作战。各次作战首先提到的是几次针对共军的主要作战:
对晋察冀边区的肃正讨伐,
山西沁河作战,
山东博西作战,
第二次鲁南作战。
每次共军都有两到五万人参战。

与重庆军的“河南作战”和与阎锡山的“汾西作战”只是作为最后的边角料出现:“河南作战”只是为了策应当时的长沙作战,“汾西作战”是为了促进阎锡山归顺(原文如此),可以想见这两次“作战”会有多么的“惨烈” :lol: :lol: :lol:

叔可以肯定地推断:这2352鬼子里起码有2300是被共军打死的 :lol: :lol: :lol:
光是1941年国民党的中条山战役,仅仅以日本的记载日本都死了673名。
尼玛扯淡起码有2300是共军打死的。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4%B8%AD ... 3%E6%88%B0
lnewmitbbsl
论坛支柱
论坛支柱
帖子互动: 303
帖子: 8972
注册时间: 2022年 7月 26日 06:06

#85 Re: 我共到底杀了多少日本人

帖子 lnewmitbbsl »

I23 写了: 2024年 1月 7日 03:26 除了从击毙日军将领数目判断,从抓获日军俘虏也可以判断共军战果。毕竟活捉一个日本兵要比击毙一个日本兵难多了。

重点1: “…. 八路军和新四军在抗战中一共俘虏日军6213名,另有746名日军主动向共军投诚。上述被俘日军总数为6959名。… 就是说,国军8年抗战,俘虏的日军总人数,把家属、慰安妇、日本商人等非战斗人员、八路军转送的日军俘虏加在一起,还不到共军俘虏日军数量的二分之一。”

重点2:“ … 日军在抗战期间被俘虏指挥官中,职务最高的就是大队长,很遗憾,三名被俘虏的日军大队长,全都是共军抓住的。他们是:日军独立步兵警备第六十五大队大队长柴山茂;日军独立混成第90旅团步兵第626大队大队长岩崎学;日军47师团步兵131联队第1大队大队长山谷悦二郎。”


https://m.wenxuecity.com/bbs/memory/1370088.html

抗战中谁消灭日军多?网友众说纷纭。对于战果来说,不能光靠自己说,比如说鄂西会战中,国军称收复宜昌,消灭日军几万,新闻刚发布出去,日军又反攻宜昌,搞得十分被动。而这么大的战役,居然没有一个俘虏,这个是不正常的。同样在所谓长沙大捷中,号称消灭日军5万,仍然拿不出一个日军俘虏,相反,国军的小规模战斗中,却有一些俘虏进账。

一般来说,即使日军抵抗顽强,冲绳战役中美军仍然俘虏日军7000多人,塞班岛的3万日军,号称要玉碎,也有1000多人被俘,可见日军虽然顽强,仍然有百分之三到7的被俘率。当然,早期的鬼子比较顽强,难以被俘,战争后期来说,投降,甚至投诚的日军就相对多一些。比如在新四军1944年的车桥战役中,一战就有22名日军投诚和被俘。1944年,甚至有一个排的日军预谋枪杀军官投降新四军被发现的案件发生。

相比国军,而八路军则是俘虏进账的大宗,仅仅在39年前,转往国民党宝鸡战俘管理所的日军俘虏就达300多人。39年后,延安成立了自己的战俘管理所,战俘也就不转往宝鸡管理所。此外,由于路途遥远,转送后方不能保证安全,很多根据地也成立了自己的俘虏转化机构,很多俘虏被转化,成为反战同盟的一员,又返回了前线作战,很多俘虏甚至为此牺牲在前线。延安的战俘管理所最多时曾经有近千名战俘,整个抗战中,八路军新四军抓获的战俘达到6000多人,这也和八路军新四军消灭日军52万人的战果是相符的。日军对八路新四军作战伤亡52万,说明至少有15万人作战死亡,太平洋战场上,日军的被俘比例大约是百分之三四左右,6000俘虏,跟美军重火力的冲绳岛战役中俘虏的日军差不多,也能说明八路军击毙日军的数量在10到18万之间,八路军消灭日军52万的数字是可靠的。

所以,来了解一支军队的战果如何,俘虏对方的人数是一项重要的参考。比如朝鲜战争中,志愿军被俘1万9千人,牺牲18万,被俘和牺牲的比例是一比十,而美军被俘7000多人,死亡5万多人,比例也相差不多,同时美军有8000人至今作为失踪来处理,其中大部分都是被俘后向后方押送过程中遭到美机轰炸而死亡。

在国军战俘营的日军俘虏

因此从俘虏敌人的数量,基本可以推断出战场的战况。

八路军和新四军在抗战中一共俘虏日军6213名,另有746名日军主动向共军投诚。上述被俘日军总数为6959名。

《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役战斗总览》865页:1937年9月-1938年6月: 俘虏124人;1938年6月-1941年5月: 俘虏1771人;1941年6月-1942年5月:俘虏 442人;1942年6月-1943年5月: 俘虏428人;1943年6月-1944年5月: 俘虏519人;1944年5月-1945年5月: 俘虏773人。

1945年6月-1945年10月11日: 俘虏2156人。

另外,日军在抗战期间被俘虏指挥官中,职务最高的就是大队长,很遗憾,三名被俘虏的日军大队长,全都是共军抓住的。

他们是:日军独立步兵警备第六十五大队大队长柴山茂;日军独立混成第90旅团步兵第626大队大队长岩崎学;日军47师团步兵131联队第1大队大队长山谷悦二郎。

这其中,柴山茂是中国战场在1945年8月15日前俘虏的唯一一名大队长级指挥官。另两名则是因日本投降后拒绝缴械而被俘虏。

这位柴山茂大队长被俘的经过很有戏剧性。根据他自己的回忆(来源见 柴山茂的回忆录《思い手》;日军原独混第五旅团战友会发行的《昭和38年独立第十九大队结队祭纪念集》(其中有柴山的回忆讲演《迫降在八路军中》);以及桑岛节郎(在世)的《华北战记》):他奉命离开烟台前往威海参加军事会议,因交通已被八路军断绝,所以乘陆军航空兵的一架战术侦察机前往威海。在飞行途中因为高度较低,遭到八路军地面部队射击,发动机被打坏,被迫迫降,结果被八路军俘获。

八路军和新四军在抗战中一共有4万9千余人被日伪军俘虏。其中一部分被日军杀害,大部分人被押送大同和抚顺等地的煤矿,甚至送往日本国内,成为苦工。抗战胜利后,这些俘虏又回到了八路军中继续战斗,尤其在东北等地煤矿做苦工的1万多八路军战俘,组成了部队,加入了林彪的东北野战军中继续战斗。

国军到底俘虏了多少日军?目前没有任何完整的统计资料,只有以下一些零星数据,作为勉强的参考。

1、第一日本俘虏收容所成立在西安,1939年6月迁到宝鸡县。从1939年起到抗战胜利,第一日本俘虏收容所共接收“日本战俘500余人”。该收容所收容的俘虏中相当一部分是“八路军俘虏的日本兵”——抗战的前期到1939年以前,八路军没有形成战俘管理制度,俘虏的很多日本兵转送到了这里。另外该俘虏收容所有一些战俘是日军飞行员,是空袭大后方被击落后俘虏的。

2、第二日本俘虏收容所始建常德,再迁长沙,随战事的发展,后设在贵州镇远县(有分所设在重庆刘家湾),1944年2月日军占领独山后,又迁到重庆鹿角场。根据资料,第二日本俘虏收容所的日本战俘“通常是500余人,最多时达到700余人”。但是其中既有日本军人,也有俘获的日军家属,日本慰安妇以及替日军服务的商人、夫役等。

目前又有网友披露了还有资料称在贵州的战俘收容所战争中前后收容日军俘虏400多人,但是其中相当一部分是日军的铁路员工和技术员以及火车司机等。

到目前为止,国民党方面有关日军俘虏的全部资料表明,国军只有这三个收容所,从1937年到抗战结束,关押了的日军俘虏(包括1939年以前八路军转送的)和日军家属、慰安妇、商人等非战斗人员共计大约1700名左右。

此外,滇缅之战中,根据国民党方面公布的资料宣称:中国驻印军和中国远征军共俘虏647名日军;湘西会战俘虏247名日军。

把这些数字和两个战俘收容所的数字加在一起,总共为:2600人左右。

就是说,国军8年抗战,俘虏的日军总人数,把家属、慰安妇、日本商人等非战斗人员、八路军转送的日军俘虏加在一起,还不到共军俘虏日军数量的二分之一。

还需要提及的是,国军在8年抗战中,抓获的日军最高指挥官,是中队长级别的(相当于中国的连长),一共只有两名,他们是:13师团的“宣抚班”成员长谷川敏三;日军独立山炮第2联队第5中队中队长松野荣吉。

八年抗战中,国军总共有40余万人被日军俘虏,另有50余万人主动向日军投诚当了伪军,这个数字是共军被俘总数4万9千余人的近二十倍。对比这些数字,并非要证明谁的功劳大小,但有一点应该清楚,与共军相比,国军俘虏的日军人数如此之少,投降的人却如此之多,很能说明一些问题。

[page]

附文1:无耻的谎言:国民党军是抗战的主力吗 ?

来源:铁血社区

在过去,我们的官方教科书关于抗战主要讲的是共产党领导下的八路军新四军的抗战业绩,对国民党军所谓正面战场抗战情况讲的很少。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政冶意识形态色彩日益淡薄,人们越来越客观地看待历史事件,包括重新认识那段抗战历史。近年来反映国民党军队抗战历史的影视剧陆续播出,让离那段历史越来越远的今天的人们能更客观全面的了解国共合作抗日争取民族解放的那场伟大战争的真实情况。

这本来是件好事,可偏偏与之相随的是沉渣泛起,混淆视听。一些国民党军队的余孽及共产党的反对者们借机大肆吹嘘国民党军队在抗战中诸如忻口大捷、台儿庄大捷、万家岭大捷、长沙大捷等“一系列”胜利,似乎是这“一系列”胜利造就了抗战的胜利,更有甚者以国民党军抗战消灭日军人数超过共产党军队消灭的日军人数来公开诋毁共产党的抗战主力的功绩,宣称国民党军队才是抗战的主力,是最大的功臣。

这些逆潮还颇有迷惑力,让一些人真的开始认同国民党军队是抗战主力而鄙视共产党是游而不击出工不出力。拿数据一看可不是吗?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八年抗战大小数万次战斗消灭日军合计五十二万多人,而国民党军所谓“正面战场”消灭日军合计七十多万;八路军新四军除了平型关和百团大战外,都是游击战,哪比得上国民党军“一系列”战役的胜利那么“辉煌”啊!而且国民党军抗战中死亡将士远超过中共军队,也是“铁证”啊!

乍一听似乎很有道理,可要真的将这些证据与抗战时的整体情况结合起来进行分析,就会显得及其荒唐和闹剧。

国民党所谓的大捷大多发生在抗战初期,如果将这些大捷按时间及地点排序的话,基本是两条线,一条是从北向南,一条是从东向西,最后都共同指向中国西南地区,即国民政府及国军沿这两条线大溃败后最后的落脚点。敢情这些大捷是在一路溃败中“创造”出来的,它们既没扭转溃败的战局,更没转化成战略上的胜利对抗战产生深远的影响,除了增加点敌人的伤亡数外,最大的意义就是为国民党军逃跑争取了宝贵的时间。

说这话肯定有人不喜欢听了,可这是事实。蒋宋孔陈四大家族的财富主要集中在宁沪一带,国民党其他军政要员的财富也有很多在宁沪及京津一带,要尽可能多地搬走就需要时间,何况国民党军是政府军,本来就有守土之责,面对全面抗战意志高涨的全国人民总得有所表示,硬着头皮也得打几仗吧,顺带着争取点逃跑的时间。以台儿庄战役为例,它是徐州的门户,因此徐州战区李宗仁集结四十余万国民党军与日军两万余人在此血战,付出惨重代价后赢得毙、伤敌一万多人的胜利,吹得震天响,也就是人人皆知的台儿庄大捷。可是后来呢?日本军整理集结后卷土重来,夺取台儿庄直扑徐州,国民党军放弃军政机关己基本搬空的徐州南逃。此时距台儿庄大捷仅一个月时间,可不是除增加点敌人伤亡数外为逃跑争取了一月时间而己吗?有能力在溃逃中组织战斗争取时间到还好,可恨的是为了摆脱日本人追击而逃命,竟然炸开黄河大堤,以决口之河水阻隔敌军。自己逃跑了,可大片土地被淹,数十万百姓淹死病死饿死,数百万百姓流离失所沦为难民。无视百姓的痛苦,居然将此称为了不起的“黄河战略”,这也算是“大捷”吗?

真正有点意义的战役在抗战初期国民党退缩至西南以后。实在不能再退了,再逃就要出境成流亡政府了。于是从四川长江口至湖南长沙,国民党正面战场进行了真正意义上的坚决抗战,凭借天时地利及将士拼命,取得了几次胜利,保住了最后这块“自留地”。日军面对云贵川险峻的地势及过长的战线难有作为,加之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不断在敌后开展运动战、游击战,建立和扩大根据地、游击区,打乱了敌人“巩固后方,以战养战”的图谋,日本侵略军被迫停止了对国民党军正面战场的进攻,转而全力剿除八路军新四军,抗战进入相持阶段。有资料显示,日军将关内超过三分之二以上的兵力用于对付八路军新四军,若按日军投降时的一百五十万计算,则日军用超过一百万的兵力及几乎全部的伪军(也有一百六七十万)对付八路军新四军,而仅用四十多万与国民党军近四百万对峙。国民党军居然也不敢主动出击,缩在西南坐视八路军新四军在敌后艰苦战斗而无任何积极行动,这能称之为抗战的主力吗?

对于国民党军在抗战中的伤亡数远大于共产党军队伤亡数,因此国民党抗战的功劳比共产党大的说法,本人更觉可笑。国民党军素质低,战斗力差己是不争的事实,要不然也不会在后来的三年内战中被共产党军消灭八百多万而逃亡台湾了。日军是很瞧不起国民党军的,他们对国民党军的战斗配置是1:10,即以一个中队(连建制)或加强中队打国民党军一个团,居然每每得手,令国军损失惨重。对八路军日军开始也不放在眼里,仍按1:10进行战斗配置,及至屡吃苦头后开始重视,改1:5配置,仍不行,再改1:3配置,改1:1配置,最后不得不说“杀鸡也要用牛刀”。即使这样也还是出现了二千五百多日军将两连八路军当主力部队包围在村庄,激战一天也不能攻克,反让两连八路军趁夜杀出重围。天亮后日军进庄才明白真相,狂妄的日军无法面对这一现实,一名日军中队长精神崩溃而自杀。

以上可以看出,尽管武器装备和补给上存在巨大差异,国民党军队战斗力却根本比不上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因此死伤人数多就不值得炫耀了。如果共产党军队和日军战亡比是1:1而国民党军是2:1或3:1的话,只能说明国民党军无能,太差劲,应该感到惭愧而不是将之吹嘘为自己功劳大,更何况其所阵亡的人数中还有并不令人尊敬的“水分”在里面。

以南京保卫战为例,当时国民党调集十五万人(多为装备差的杂牌军)守卫南京,可由于准备仓促,且没有坚守的决心,布置不当,指挥混乱,很快失败,高级将领抢先逃离,军队各自溃逃。日军攻打南京时,尚有数万未逃脱的国民党军队放下武器投降,最后被日军象宰羊一样一批批砍头、活埋或作活靶子射杀,这些人当然被作为抗战阵亡将士统计到国民党军的阵亡人数中,并作为比共产党军队死亡的多而证明国民党军队比共产党军队功劳大的证据了。何其荒唐!

对这几万“军人”的死,我们除了表示同情外,却无法对其表示尊敬。他们能称之为英雄吗?他们几万人的死换了一个鬼子的死吗?他们这样的死去有功于抗战、有功于国家吗?“这是沙子堆起来的军队”,《我的团长我的团》剧中的台词用在这儿再合适不过了。类似情况国民党战场不止一次地出现过,只是规模大小不同而己。难道就因为共产党领导的军队未出现过类似几万人不抵抗任由鬼子杀死的情况,就可以笑话共产党军队死的人不够多、功劳不够大吗?

将帅元能,官兵素质差,贪生怕死没有必死之决心,甚至于内部争斗借日本人之手消灭杂牌军等等都是造成国民党阵亡数异常的原因,居然把它说成是抗战功劳大的证据,简直是厚颜无耻!

那么国民党军队消灭日军人数比共产党军队消灭日军人数多,总能证明国民党军是抗战的主力最大的功臣了吧?

我在文章的前面己讲过,国民党的“大捷”主要是在抗战初期的大溃败中创造的,但根本未扭转溃败的局面,除增加点敌人的伤亡数外最大的作用就是争取到逃跑的时间而己,谈不上对争取抗战胜利有多少积极作用。进入艰苦的相持阶段,拥有四百万军队并得到美国军事装备的情况下,面对不足五十万的日军仍不敢主动出击,缩在西南地区七年无所作为,让日军放心地集中上百万兵力及全部伪军(主要是国民党军投降过去的)疯狂进攻根据地解放区,国民党军队好意思自吹抗战主力吗?

抗战期间,几百万国民党军队一路向西南败退,丢失二百多万平方公里国土,三亿多百姓沦落敌手,最后缩在西南不敢动弹,“养精蓄锐”准备打内战。而几万八路军渡黄河东进,挺进华北、华东和中原,不断建立和扩大根据地、解放区,至抗战胜利前己收复一半的沦陷区,解放沦陷区人民一亿多人,日军退踞大中城市及交通线地区,苦撑危局。如果共产党军队能有更好的武器和补给(蒋介石拒绝将美国援助的武器补充给共产党军队),肯定能取得更大的战果甚至夺取几个孤立的大中城市。一进一退,一战一守,一失一得,谁是抗战的主力最大的功臣不就明白了吗?

再量化一下数据就更清楚了。以国民党军队消灭日军七十多万计算,每消灭一个日军,对应的是丢掉三平方公里以上的土地,约五百老百姓沦为亡国奴。以共产党军队消灭日军五十二万计算,每消灭一个日军,对应的是收复国土二平方公里以上,解放百姓约三百人。谁更有功于国,谁更有功于民,谁更有功于抗战,真是再明白不过了。

凭心而论,就整个亚洲战场来说,对击败日本法西斯功劳最大的当属美国,这是不争的事实。可从歼敌数来说,美国官方统计消灭日军约五十万(美军对日作战以海战为主),低于国民党军队消灭日军数,那是不是说国民党军不但是中国抗战的最大功臣,而且也是整个亚洲战场对日作战的最大功臣?想不到亚洲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居然是靠国民党军死守云贵川“守出来”的,真是笑翻了蒋委员长气死了山姆大叔!

为了让大家更加认识自吹抗战最大功臣的国民党的面目,有必要谈谈国民党在抗战中创造的几个奇迹。

日本在制造“七七事变”后即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全中国人民都奋起抗战,可国民政府却从未发表对日宣战的宣言,甚至在半年后日军攻陷南京后,中国驻日使馆居然还在日本正常办公。奇迹呀奇迹,直到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居然还没“来得及”下战书,堪称世界战争史上的奇迹!整个抗战期间蒋介石脚踩两只船,跟日本人私下里的“和谈”直到1944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己确定无疑,在美国的压力下才悄悄停止。

1944年是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形式大好的一年。苏军经过一系列战役,基本收复全境并向德国推进,美英盟军在诺曼底登陆并解放法国,也向德国推进,太平洋战场美军发动一系列跳岛进攻,取得辉煌战果并封锁日本海上运输线,使其处境维艰,“革命形式”一片大好,可国民党战场却响起“变奏曲”。日军只出动二十多万人发起进攻,却在豫、鄂、湘、桂四省辽阔的战线上打得国民党军一败涂地,损失五六十万人,丢失三十万平方公里领土,二千多万百姓沦落敌手,令世界震惊,而国民党却狡辩说是“诱敌深入”。只可怜这二千多万百姓,苦苦坚持了七年抗战,最后却为了“诱敌深入”不得不在胜利即将到来时去当一年亡国奴,而作为“抗战主力”的国民党军也凭此创造一个战争奇迹:一年后作为战胜者所控制的地区居然比战争初期失败时所控制的地区还要小很多。这就是打了八年所交的成绩单,不服不行啊!

肯定有国民党余孽及仇共者要竭力否认歪曲甚至于谩骂污蔑,那本人最后再引用一下这类人所崇拜的外国人的观点吧。美国总统罗斯福是这样评价中国白的抗战:中国抗战最大的意义在于牵制住了二百万(关内关外的总和)日军使其不能用于其他方向,否则后果不堪设想。以此为标准来看,国民党军仅牵制住约五十万日军,而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牵制日军超一百万,东北抗联牵制关东军七十万,谁是抗战主力,谁是最大功臣还用说吗?事实是狡辩能歪曲的吗?
煞笔粉蛆都不知道自己贴了些什么?我鳖是摘桃子的战绩。

“这其中,柴山茂是中国战场在1945年8月15日前俘虏的唯一一名大队长级指挥官。另两名则是因日本投降后拒绝缴械而被俘虏。”
回复

回到 “军事天地(Milit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