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eldman 写了: 2024年 2月 20日 10:33 如果彭被美军斩首,并造成志愿军指挥混乱造成二次战役不能达到战役目的,那么当然是美军胜。
另外毛岸英只是一个司令部参谋,他的名字不合适和总司令一块提。
新四军没有能消灭日军一个大队
版主: Softfist
#181 Re: 新四军没有能消灭日军一个大队
毛岸英是毛泽东的儿子,实际级别类似监军,比彭德怀要高。
#182 Re: 新四军没有能消灭日军一个大队
扯淡,阿部的战役目的不是“击退”八路,因为八路很少和鬼子正面刚,永远是在撤退和迂回和侧击对方的补给。
阿布的目的是要吃掉在雁宿崖打了他埋伏的八路军主力或者大部,结果自己反而被优势人数的八路围困,差点被包饺子,自己也送了命。如果他不死,很可能遥控协调后面的110师团增援,把因为没有通讯设备而缺乏协调的土八路几个团吃掉。
后来110师团长桑木崇明因为黄土岭之战被撤职遣送回国。日军整个战役目的没有达到,两个军事主官,一个被斩首,另一个被撤职,日本为什么如此对待自己的这一次“大胜”和八路的“惨败”?
阿布的目的是要吃掉在雁宿崖打了他埋伏的八路军主力或者大部,结果自己反而被优势人数的八路围困,差点被包饺子,自己也送了命。如果他不死,很可能遥控协调后面的110师团增援,把因为没有通讯设备而缺乏协调的土八路几个团吃掉。
后来110师团长桑木崇明因为黄土岭之战被撤职遣送回国。日军整个战役目的没有达到,两个军事主官,一个被斩首,另一个被撤职,日本为什么如此对待自己的这一次“大胜”和八路的“惨败”?
ridgway 写了: 2024年 2月 20日 10:41 事实是即使阿布战死,并未影响日军指挥,日军在黄土岭成功击退八路,日军损失远小于八路。这个类似纳尔逊在特拉法尔加战死,并未影响英军获胜。
我假设的彭德怀战死,也仅仅是彭德怀本人死亡,二次战役其他一切都和历史发生的一样。请问此种情况下,你还会因为彭德怀本人死亡而判定美军获胜吗?
#183 Re: 新四军没有能消灭日军一个大队
八路目的是吃掉日军,结果非但没完成还被日军击退,八路完败.
你就看网易的文章,聂荣臻本来还打算处分人的.
https://www.163.com/dy/article/HF1OT8P90552BGPI.html
聂荣臻获悉战况后,认为此仗本该打成继雁宿崖之后又一个歼灭战,却因为一些指挥员自行其是,不严遵军令而打成了没能控制战场、缴获不多的消耗战。这样的消耗战,对于武器弹药主要依靠取之于敌的八路军来说,是需要极力避免的。因此,盛怒之下,聂荣臻准备整顿部队。
你就看网易的文章,聂荣臻本来还打算处分人的.
https://www.163.com/dy/article/HF1OT8P90552BGPI.html
聂荣臻获悉战况后,认为此仗本该打成继雁宿崖之后又一个歼灭战,却因为一些指挥员自行其是,不严遵军令而打成了没能控制战场、缴获不多的消耗战。这样的消耗战,对于武器弹药主要依靠取之于敌的八路军来说,是需要极力避免的。因此,盛怒之下,聂荣臻准备整顿部队。
fieldman 写了: 2024年 2月 20日 10:53 扯淡,阿部的战役目的不是“击退”八路,因为八路很少和鬼子正面刚,永远是在撤退和迂回和侧击对方的补给。
阿布的目的是要吃掉在雁宿崖打了他埋伏的八路军主力或者大部,结果自己反而被优势人数的八路围困,差点被包饺子,自己也送了命。如果他不死,很可能遥控协调后面的110师团增援,把因为没有通讯设备而缺乏协调的土八路几个团吃掉。
后来110师团长桑木崇明因为黄土岭之战被撤职遣送回国。日军整个战役目的没有达到,两个军事主官,一个被斩首,另一个被撤职,日本为什么如此对待自己的这一次“大胜”和八路的“惨败”?
#184 Re: 新四军没有能消灭日军一个大队
此战打成了消耗战而不是歼灭战,就是对日军有利对八路不利,所以此战日军获胜八路失败.
fieldman 写了: 2024年 2月 20日 10:53 扯淡,阿部的战役目的不是“击退”八路,因为八路很少和鬼子正面刚,永远是在撤退和迂回和侧击对方的补给。
阿布的目的是要吃掉在雁宿崖打了他埋伏的八路军主力或者大部,结果自己反而被优势人数的八路围困,差点被包饺子,自己也送了命。如果他不死,很可能遥控协调后面的110师团增援,把因为没有通讯设备而缺乏协调的土八路几个团吃掉。
后来110师团长桑木崇明因为黄土岭之战被撤职遣送回国。日军整个战役目的没有达到,两个军事主官,一个被斩首,另一个被撤职,日本为什么如此对待自己的这一次“大胜”和八路的“惨败”?
#186 Re: 新四军没有能消灭日军一个大队
此战本来是八路需要的歼灭战,结果打成了消耗战,八路损失远大于日军,就是对八路军事上不利,聂荣臻勃然大怒准备处分一批人。所以此战八路战败,日军胜。
聂荣臻获悉战况后,认为此仗本该打成继雁宿崖之后又一个歼灭战,却因为一些指挥员自行其是,不严遵军令而打成了没能控制战场、缴获不多的消耗战。这样的消耗战,对于武器弹药主要依靠取之于敌的八路军来说,是需要极力避免的。因此,盛怒之下,聂荣臻准备整顿部队。
以八路的后勤,只要跟日军打成消耗战就是对自己不利对日军有利。
聂荣臻获悉战况后,认为此仗本该打成继雁宿崖之后又一个歼灭战,却因为一些指挥员自行其是,不严遵军令而打成了没能控制战场、缴获不多的消耗战。这样的消耗战,对于武器弹药主要依靠取之于敌的八路军来说,是需要极力避免的。因此,盛怒之下,聂荣臻准备整顿部队。
以八路的后勤,只要跟日军打成消耗战就是对自己不利对日军有利。
fieldman 写了: 2024年 2月 20日 10:59 此战本来是阿部需要的歼灭战,结果打成了消耗战,司令一条命还赔上了,就是对日军军事上不利,对八路军事上和宣传上政治上有利。,所以此战日军败,八路胜。
#187 Re: 新四军没有能消灭日军一个大队
在几个鬼子兵就能占领一个中国县城的历史条件下,八路在正面硬刚的战场上击毙一个将军旅团长就是有利,大胜。
ridgway 写了: 2024年 2月 20日 11:51 此战本来是八路需要的歼灭战,结果打成了消耗战,八路损失远大于日军,就是对八路军事上不利,聂荣臻勃然大怒准备处分一批人。所以此战八路战败,日军胜。
聂荣臻获悉战况后,认为此仗本该打成继雁宿崖之后又一个歼灭战,却因为一些指挥员自行其是,不严遵军令而打成了没能控制战场、缴获不多的消耗战。这样的消耗战,对于武器弹药主要依靠取之于敌的八路军来说,是需要极力避免的。因此,盛怒之下,聂荣臻准备整顿部队。
以八路的后勤,只要跟日军打成消耗战就是对自己不利对日军有利。
#189 Re: 新四军没有能消灭日军一个大队
战争中军人的死亡并不一定都是因为战斗。以韩战为例,韩战期间全球美军共死亡5.4万,但是其中只有3.6万是死于朝鲜战场,换言之韩战期间三年中有1.8万美军因为各种原因非战斗死亡。二战期间日军的后勤补给医疗条件等都远不如韩战期间的美军,所以二战期间日军非战斗死亡率肯定要远高于韩战期间的美军。因此靖国神社祭祀的19万日军死于中国事变,不可能都是战死,必然有相当比率是非战斗原因死亡。
adadsk 写了: 2024年 2月 20日 00:14 你说共军夸大5倍,是你的嘴炮。
中国编写的战史说中国军民歼灭日军150万,是根据自己统计。这个数字除以3,可估算出击毙日军50万。这个数字很准确,可以得到日方厚生省数据支持:日军在中国内地战死45.6万,加上在中国东北战死的和在缅甸被中国远征军击毙的,50万相当符合。可见中国战史数据很准确。
而你的嘴炮,已被证明舔倭到无耻的地步。你的倭爹战史承认1937-1941陆军战死18.4万,而你在前面的嘴炮中还想把这个数字打对折。
#190 Re: 新四军没有能消灭日军一个大队
整场甲午战争,那么“激烈”的一场决定国运与整个东亚世界体系的大战,日军只战死了1132人,海军加陆军。 在日军战时总共阵亡的13488人中,病死的人占到了阵亡总数的88%之多,也就是说,我威武的大清陆海军击毙的日军大约只有疾病的1/10,如果不包括台湾义军消灭的数字,大清陆海军消灭的日军只有700多人。
#191 Re: 新四军没有能消灭日军一个大队
ridgway 写了: 2024年 2月 20日 12:43 整场甲午战争,那么“激烈”的一场决定国运与整个东亚世界体系的大战,日军只战死了1132人,海军加陆军。 在日军战时总共阵亡的13488人中,病死的人占到了阵亡总数的88%之多,也就是说,我威武的大清陆海军击毙的日军大约只有疾病的1/10,如果不包括台湾义军消灭的数字,大清陆海军消灭的日军只有700多人。
光海战都是死了不止这点
清军一炮轰过去,一艘日舰管带加兵勇死了几百
#192 Re: 新四军没有能消灭日军一个大队
37年,日军共死亡35510人。其中病死3087人。病死率并不高。
此后,作战烈度减弱,转入驻扎状态的日军,因为卫生条件恶劣,病死率逐渐上升。
如日本华北方面军,自1938年到1941年2月,战死了25032人。同期病死了5051人。
1943年以后,日军发动大陆交通线作战。因为后勤供应困难,病死者甚至于大大反超了战死者。
以第236步兵联队为例。这是日军后期在华的主力联队之一。第236联队前后在编共有5394人。
其中阵亡135人、因伤死亡33人、病死484人、失踪26人(失踪7年后宣告死亡)。调入其他部队1097人。
显而易见。与病死者(484人)相对,第236联队的战死者只有168人。
日本历史学家、也是大陆交通线作战亲历者的藤原彰(左倾分子),根据他个人指挥部队的经验,综合日军的卫生勤务资料,认为侵华日军在关内死亡的45万人,约半数是病死饿死。
岗村宁次日记也提到,战争结束后,他祭祀侵华日军战死者是20万人。恰好是45万的一半。
此后,作战烈度减弱,转入驻扎状态的日军,因为卫生条件恶劣,病死率逐渐上升。
如日本华北方面军,自1938年到1941年2月,战死了25032人。同期病死了5051人。
1943年以后,日军发动大陆交通线作战。因为后勤供应困难,病死者甚至于大大反超了战死者。
以第236步兵联队为例。这是日军后期在华的主力联队之一。第236联队前后在编共有5394人。
其中阵亡135人、因伤死亡33人、病死484人、失踪26人(失踪7年后宣告死亡)。调入其他部队1097人。
显而易见。与病死者(484人)相对,第236联队的战死者只有168人。
日本历史学家、也是大陆交通线作战亲历者的藤原彰(左倾分子),根据他个人指挥部队的经验,综合日军的卫生勤务资料,认为侵华日军在关内死亡的45万人,约半数是病死饿死。
岗村宁次日记也提到,战争结束后,他祭祀侵华日军战死者是20万人。恰好是45万的一半。
#193 Re: 新四军没有能消灭日军一个大队
哪有这么夸张,大东沟海战,日军死伤总计380人,由于日舰无一沉没,日军伤者应多于死者。而即使是惨败沉了五艘船的清军,死伤也不过1000多人。死者大多数是因为沉了船淹死的。海战中光炮火对人员的杀伤并不很大。
https://en.wikipedia.org/wiki/Battle_of ... es_p._56-1
https://en.wikipedia.org/wiki/Battle_of ... es_p._56-1
#194 Re: 新四军没有能消灭日军一个大队
你所谓的那一炮,应该是日本旗舰松岛号挨了镇远都305毫米主炮。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9D%BE ... B%E8%89%A6
15:30就在定远号旁边不远的镇远号发射的两发305毫米炮弹先后击中松岛[43][44][45][46]。镇远号的第一发炮弹很可能是实心弹,炮弹从松岛左舷火炮甲板第4号速射炮炮位(左舷舰艏开始第2门炮)上方穿过,然后横扫了整个炮廊,击穿主甲板从右侧打了一个洞飞入海中[43][45]。第二发炮弹命中与上一发炮弹接近,不同之处在于这是一发装填了90磅黑火药的开花弹[45]。这发炮弹直接命中了第4号速射炮的炮盾并发生爆炸,受到命中的120毫米炮整个炮身被炸飞,炮管因为巨大的冲击而扭曲成月牙形。而更为致命的是命中点堆积着大量的弹药,这门被炸飞了的120毫米炮的炮管猛烈地砸中了地上堆放着的炮弹和硫化棉发射药,引起了一连串的爆炸[45]。爆炸产生的冲击波将松岛的前部主甲板顶高了2、3尺[47],左舷船壳板则撕开了一大块,支撑甲板的铁柱铁梁有不少受到冲击扯断[48]。主甲板左右侧都造成了破洞,大量海水涌入舰内,舰体侧倾5度[47][48]。接连的爆炸和随后的大火使得大量的电力、通信、蒸汽管道乃至升降口和梯子毁坏[49]。火灾逐渐蔓延至火炮甲板下方的弹药库,而燃烧产生的有毒浓烟一度迫使日军损管人员无法靠近[50]。然而对于日方来说万幸、对于中方则无比惋惜的是,此时战场上突然刮起大风,新鲜空气吹入松岛已经千疮百孔的舰体,减轻了毒气,消防队得以趁机进行灭火[50]。经过30分钟的扑救,至16时左右大火方才熄灭[50]。这一击使得28人当场丧生,另有68人重伤[49];全舰损失了将近1/3人员,再扣除掉尚需大量人员维持轮机部分的运作,此时松岛已经几近完全丧失战斗力,为了填补炮手空缺,军乐队也需要充当炮手[50]。火炮方面,左舷120毫米速射炮损失严重,右舷火炮损失相对轻微[50];120毫米速射炮仅剩下5-10号炮共6门,其余尽皆损坏[36]。松岛乘员试图重新组织攻势,然而舱内各种火炮操作设备和电缆损坏严重,舰上水兵只能到处摸索还能用的设备[36]。至16时火灾扑灭,大火将司令塔内的液压舵机烧坏,只能依靠人力操舵[50][51]。松岛已经完全无法再战,16:07伊东佑亨被迫下令挂起“各舰各自为战”的信号旗[50]。当天海战最后阶段松岛基本不再参与。当天战斗松岛伤亡为全部日舰中最惨重的一艘,死57人、负伤56人,死亡人数占日军一半,负伤者也占了三分之一[52]。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9D%BE ... B%E8%89%A6
15:30就在定远号旁边不远的镇远号发射的两发305毫米炮弹先后击中松岛[43][44][45][46]。镇远号的第一发炮弹很可能是实心弹,炮弹从松岛左舷火炮甲板第4号速射炮炮位(左舷舰艏开始第2门炮)上方穿过,然后横扫了整个炮廊,击穿主甲板从右侧打了一个洞飞入海中[43][45]。第二发炮弹命中与上一发炮弹接近,不同之处在于这是一发装填了90磅黑火药的开花弹[45]。这发炮弹直接命中了第4号速射炮的炮盾并发生爆炸,受到命中的120毫米炮整个炮身被炸飞,炮管因为巨大的冲击而扭曲成月牙形。而更为致命的是命中点堆积着大量的弹药,这门被炸飞了的120毫米炮的炮管猛烈地砸中了地上堆放着的炮弹和硫化棉发射药,引起了一连串的爆炸[45]。爆炸产生的冲击波将松岛的前部主甲板顶高了2、3尺[47],左舷船壳板则撕开了一大块,支撑甲板的铁柱铁梁有不少受到冲击扯断[48]。主甲板左右侧都造成了破洞,大量海水涌入舰内,舰体侧倾5度[47][48]。接连的爆炸和随后的大火使得大量的电力、通信、蒸汽管道乃至升降口和梯子毁坏[49]。火灾逐渐蔓延至火炮甲板下方的弹药库,而燃烧产生的有毒浓烟一度迫使日军损管人员无法靠近[50]。然而对于日方来说万幸、对于中方则无比惋惜的是,此时战场上突然刮起大风,新鲜空气吹入松岛已经千疮百孔的舰体,减轻了毒气,消防队得以趁机进行灭火[50]。经过30分钟的扑救,至16时左右大火方才熄灭[50]。这一击使得28人当场丧生,另有68人重伤[49];全舰损失了将近1/3人员,再扣除掉尚需大量人员维持轮机部分的运作,此时松岛已经几近完全丧失战斗力,为了填补炮手空缺,军乐队也需要充当炮手[50]。火炮方面,左舷120毫米速射炮损失严重,右舷火炮损失相对轻微[50];120毫米速射炮仅剩下5-10号炮共6门,其余尽皆损坏[36]。松岛乘员试图重新组织攻势,然而舱内各种火炮操作设备和电缆损坏严重,舰上水兵只能到处摸索还能用的设备[36]。至16时火灾扑灭,大火将司令塔内的液压舵机烧坏,只能依靠人力操舵[50][51]。松岛已经完全无法再战,16:07伊东佑亨被迫下令挂起“各舰各自为战”的信号旗[50]。当天海战最后阶段松岛基本不再参与。当天战斗松岛伤亡为全部日舰中最惨重的一艘,死57人、负伤56人,死亡人数占日军一半,负伤者也占了三分之一[52]。
#195 Re: 新四军没有能消灭日军一个大队
这是日本写的数据, 不准确ridgway 写了: 2024年 2月 20日 13:01 哪有这么夸张,大东沟海战,日军死伤总计380人,由于日舰无一沉没,日军伤者应多于死者。而即使是惨败沉了五艘船的清军,死伤也不过1000多人。死者大多数是因为沉了船淹死的。海战中光炮火对人员的杀伤并不很大。
https://en.wikipedia.org/wiki/Battle_of ... es_p._56-1
#196 Re: 新四军没有能消灭日军一个大队
松岛损失最惨重,不过死伤各50人而已。已知死50人占日军总死亡一半,那么日军在大东沟海战总死亡也就100人而已。
ridgway 写了: 2024年 2月 20日 13:04 你所谓的那一炮,应该是日本旗舰松岛号挨了镇远都305毫米主炮。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9D%BE ... B%E8%89%A6
15:30就在定远号旁边不远的镇远号发射的两发305毫米炮弹先后击中松岛[43][44][45][46]。镇远号的第一发炮弹很可能是实心弹,炮弹从松岛左舷火炮甲板第4号速射炮炮位(左舷舰艏开始第2门炮)上方穿过,然后横扫了整个炮廊,击穿主甲板从右侧打了一个洞飞入海中[43][45]。第二发炮弹命中与上一发炮弹接近,不同之处在于这是一发装填了90磅黑火药的开花弹[45]。这发炮弹直接命中了第4号速射炮的炮盾并发生爆炸,受到命中的120毫米炮整个炮身被炸飞,炮管因为巨大的冲击而扭曲成月牙形。而更为致命的是命中点堆积着大量的弹药,这门被炸飞了的120毫米炮的炮管猛烈地砸中了地上堆放着的炮弹和硫化棉发射药,引起了一连串的爆炸[45]。爆炸产生的冲击波将松岛的前部主甲板顶高了2、3尺[47],左舷船壳板则撕开了一大块,支撑甲板的铁柱铁梁有不少受到冲击扯断[48]。主甲板左右侧都造成了破洞,大量海水涌入舰内,舰体侧倾5度[47][48]。接连的爆炸和随后的大火使得大量的电力、通信、蒸汽管道乃至升降口和梯子毁坏[49]。火灾逐渐蔓延至火炮甲板下方的弹药库,而燃烧产生的有毒浓烟一度迫使日军损管人员无法靠近[50]。然而对于日方来说万幸、对于中方则无比惋惜的是,此时战场上突然刮起大风,新鲜空气吹入松岛已经千疮百孔的舰体,减轻了毒气,消防队得以趁机进行灭火[50]。经过30分钟的扑救,至16时左右大火方才熄灭[50]。这一击使得28人当场丧生,另有68人重伤[49];全舰损失了将近1/3人员,再扣除掉尚需大量人员维持轮机部分的运作,此时松岛已经几近完全丧失战斗力,为了填补炮手空缺,军乐队也需要充当炮手[50]。火炮方面,左舷120毫米速射炮损失严重,右舷火炮损失相对轻微[50];120毫米速射炮仅剩下5-10号炮共6门,其余尽皆损坏[36]。松岛乘员试图重新组织攻势,然而舱内各种火炮操作设备和电缆损坏严重,舰上水兵只能到处摸索还能用的设备[36]。至16时火灾扑灭,大火将司令塔内的液压舵机烧坏,只能依靠人力操舵[50][51]。松岛已经完全无法再战,16:07伊东佑亨被迫下令挂起“各舰各自为战”的信号旗[50]。当天海战最后阶段松岛基本不再参与。当天战斗松岛伤亡为全部日舰中最惨重的一艘,死57人、负伤56人,死亡人数占日军一半,负伤者也占了三分之一[52]。
#198 Re: 新四军没有能消灭日军一个大队
这一炮的直接损失是:
这一击使得28人当场丧生,另有68人重伤[49];
这一击使得28人当场丧生,另有68人重伤[49];
ridgway 写了: 2024年 2月 20日 13:04 你所谓的那一炮,应该是日本旗舰松岛号挨了镇远都305毫米主炮。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9D%BE ... B%E8%89%A6
15:30就在定远号旁边不远的镇远号发射的两发305毫米炮弹先后击中松岛[43][44][45][46]。镇远号的第一发炮弹很可能是实心弹,炮弹从松岛左舷火炮甲板第4号速射炮炮位(左舷舰艏开始第2门炮)上方穿过,然后横扫了整个炮廊,击穿主甲板从右侧打了一个洞飞入海中[43][45]。第二发炮弹命中与上一发炮弹接近,不同之处在于这是一发装填了90磅黑火药的开花弹[45]。这发炮弹直接命中了第4号速射炮的炮盾并发生爆炸,受到命中的120毫米炮整个炮身被炸飞,炮管因为巨大的冲击而扭曲成月牙形。而更为致命的是命中点堆积着大量的弹药,这门被炸飞了的120毫米炮的炮管猛烈地砸中了地上堆放着的炮弹和硫化棉发射药,引起了一连串的爆炸[45]。爆炸产生的冲击波将松岛的前部主甲板顶高了2、3尺[47],左舷船壳板则撕开了一大块,支撑甲板的铁柱铁梁有不少受到冲击扯断[48]。主甲板左右侧都造成了破洞,大量海水涌入舰内,舰体侧倾5度[47][48]。接连的爆炸和随后的大火使得大量的电力、通信、蒸汽管道乃至升降口和梯子毁坏[49]。火灾逐渐蔓延至火炮甲板下方的弹药库,而燃烧产生的有毒浓烟一度迫使日军损管人员无法靠近[50]。然而对于日方来说万幸、对于中方则无比惋惜的是,此时战场上突然刮起大风,新鲜空气吹入松岛已经千疮百孔的舰体,减轻了毒气,消防队得以趁机进行灭火[50]。经过30分钟的扑救,至16时左右大火方才熄灭[50]。这一击使得28人当场丧生,另有68人重伤[49];全舰损失了将近1/3人员,再扣除掉尚需大量人员维持轮机部分的运作,此时松岛已经几近完全丧失战斗力,为了填补炮手空缺,军乐队也需要充当炮手[50]。火炮方面,左舷120毫米速射炮损失严重,右舷火炮损失相对轻微[50];120毫米速射炮仅剩下5-10号炮共6门,其余尽皆损坏[36]。松岛乘员试图重新组织攻势,然而舱内各种火炮操作设备和电缆损坏严重,舰上水兵只能到处摸索还能用的设备[36]。至16时火灾扑灭,大火将司令塔内的液压舵机烧坏,只能依靠人力操舵[50][51]。松岛已经完全无法再战,16:07伊东佑亨被迫下令挂起“各舰各自为战”的信号旗[50]。当天海战最后阶段松岛基本不再参与。当天战斗松岛伤亡为全部日舰中最惨重的一艘,死57人、负伤56人,死亡人数占日军一半,负伤者也占了三分之一[52]。
#200 Re: 新四军没有能消灭日军一个大队
日本历史学家、也是大陆交通线作战亲历者的藤原彰(左倾分子),根据他个人指挥部队的经验,综合日军的卫生勤务资料,认为侵华日军在关内死亡的45万人,约半数是病死饿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