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双支点剪刀结构和单支点普通剪刀对比。普通单支点剪刀很容易理解因为简单杠杆,所以刀头不受力,要接近支点靠近手才受力;普通剪刀剪东西比如剪个纸板,都会伸出很长;
双支点结构强无数倍,传动比相差不大情况下,从刀尖到支点受力相对均衡(当然曲线的刀刃也有功劳),实际上剪硬货的时候很多时候会只使用刀尖增强剪切力(力量比支点稍稍小一点点而已,但剪切线度缩小,比能量大大增强)。Lol当然因为双支点使力轻松、稳定,所以一般也都称呼为shear 或 snips 而非scissor...


--------
这个尖头发力,就不管剪切硬货了,其实对日常使用也极为方便。比如俄剪个ziptie尾巴,如果空间紧凑,普通剪刀根本没法下到正常发力的刃部,当然小ziptie手努力用劲儿,用刀头剪一下也行,但是非常不趁手不自然,(咱们就不说现在资本快消时代,日常普通剪子的质量反而大大退步,剪力越来越差,比如[1]手把越来越弱越软;[2]pin支点销钉也是越来越稀松;[3]刀刃不平不锋不硬)
而且绝对不可能flush;


双支点剪刀表示只用一点点刀尖,手完全几乎不使力,轻轻松松绝对flush剪下。

--------
当然小ziptie手努力用劲儿,用刀头剪一下也行,但是剪的目标哪怕仅仅稍强一点儿的话,很容易:[1]剪不动;[2]刀刃劈开“呲牙”;[3]手把变形。
在此说一下,刀刃劈开“呲牙”可谓是使用剪子最不爽诱发OCD的事情,而且比较频繁,普通剪子若没有自己加强改造过,剪个cardboard也都会呲牙来呲牙去;与一般印象相反,这个是结构问题而不是刀身强度问题。比如厚实的双支点铁皮剪,如果把支点松开、结构不实了,那么厚实的刀身一样会呲牙肝胆俱裂。但是双支点两点一线,只要结构正常无故障,那么几乎完全免疫“呲牙”。单支点只有单点一个pin维持结构,即使刀身厚实刃形优化磨好,也只能改善,但是免疫不了的


只用刀尖头反而更强的双支点,就把各种剪东西变成不用想的直接剪,理应如此(可惜资本快消时代,剪刀越来越低成本低劣,只要剪个比纸和线硬的,往往有磕磕碰碰),一身潇洒


--------
再来个跟DIY相关的场景:假设要剪的目标有障碍物,手伸过去空间狭窄,双支点剪刀只要你能把刀尖碰到它,就了了一切轻松;

普通单支点剪刀,必须要张着嘴伸过去很长刀刃,以使目标接近支点剪力理想的部位,这个过程碰来碰去、只要有点障碍就可能伸不进去、勉强用刀尖用力剪吧,只要目标不是太软弱,就很可能失败。。。blimey frustration。。。

--------
但是,平常能买到的双支点剪刀都是10",12"起,就找不到小的,当然双支点肯定要多点结构,但是脑子想想做个6"、7"何难之有?肯定大大改善生活用剪质量,为什么就没大见过。目前能找到的最小的好像是骨科指甲剪6",刃很小跟剪线钳似的,肯定只适合切断不适合剪裁。。。
这不应该啊,毕竟双支点snips最常用的就是剪裁,而且还有各种方便剪裁的优化刃型,左弯+直、万用剪裁、右弯+直、弯刃剪裁、甚至还有专门剪长直线的90°刃型,不管剪多长直线,手把始终离得远远的,只有90°直刃和目标接触。
为什么就没见过小的双支点日用剪刀,刃型是万用universal(可剪裁可切断)的呢。。。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