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上瘾啊
我的回国心得,比较杂乱零碎
#24 Re: 我的回国心得,比较杂乱零碎
很多扯淡的。国内都是中文的吧,而且有关部门太厉害 lol
最近听了几次贵港/沪许子东
“It ain’t what you don’t know that gets you into trouble. It’s what you know for sure that just ain’t so. “ – Mark Twain
-
rongrong2022
- 论坛元老

- 帖子互动: 1039
- 帖子: 17481
- 注册时间: 2022年 7月 22日 00:16
#28 Re: 我的回国心得,比较杂乱零碎
国内没有关系的话很难约到好医生,不过一般来说国内医生技术还是不错的,但是有时候他们为了钱会让病人过度医疗wdds 写了: 2024年 3月 16日 06:49 记一下有个回忆, 会继续修改。
蔬菜豆制品多且便宜,我家喜欢扬州祖名的豆制品,无糖豆浆1.5一袋,说明是非转基因黄豆。
绿柳居的素鸭是个失败,很咸,还没中国城的好吃。
鳝鱼/小河虾这些美东很少,想买大对虾被否决,据说避孕药。
菜市场买的青椒和胡萝卜好吃,不像美国普通超市买的像木头一样没味道。
外食是个问号,一次吃鱼汤面,我特地提醒不要鸡精味精,国内亲友做菜不放这些不行。
商场里普通餐的油太多。碗好像没洗干净。
南京市容不怎样,大多数楼房外面的促新不成功,看起来斑斑驳驳有脱离,我家外墙还有漏水,应该刷防水漆但好几年了也没人处理。最好的还是看起来青砖的墙面,当然估计跟以前农村的青砖还是不一样。家里人的说法是偷工减料,个人觉得工艺是大问题。
南京城市大人多车多,但街道雷同,安庆馄炖,鸭血粉丝汤,沙县小吃,药店… 繁华地段的大商场没去,带我妈见识了宜家/盒马,老年人自己一般不会去这些地方。我妈挺喜欢盒马。
在淘宝上买买买很喜欢,比较土,第一次用淘宝。手机上的国产app都花里胡哨的,各种广告对老年人非常不利,别的购物网站就没试。
衣服鞋子可能还是美国买比较好,国内的看着土,真正好的也不便宜。一双Nike 旅游鞋我弟没推脱就收下了,别的他不要的会推来推去。商场里还是不少卖毛衣羽绒服床上用品的,我不理解哪里有市场,现在每家都是一堆旧衣服被子。
公交上行人还行,我只跟人吵架一次。
医院去了两次,说不出好坏,健康主要还是靠自己。
公厕不少,清洁度也还算过得去,考虑到太多人抽烟,时不时一口浓痰,做到这样皇上的厕所革命应该是成功的。对比在西班牙硬是找不到公厕,去餐馆也不给上。
不少绿化带散步人行道,因为我非常推崇散步,这一点很喜欢,就是尼玛吐痰人不少。
在北京第一次乘地铁乘车买票,屏幕指示不方便,UI设计差,都是同样颜色,不熟悉的无法一下子找到下一步。一排售票机,只有一台可以买机场线,不问工作人员不知道。
国航飞机几次误点拖了几小时,没有赔偿,闹了半天12:30送了盒饭,那时绝大多乘客已经自己出去吃了。
跟柜台人员说你们搞不定航班就应该让经理出面协调,那年轻人人手一摊,我们是国企,经理不会亲自做这种事的。国航飞机发的吃的不好,大家就吃了酸奶,干干的蛋糕面包基本没碰,不知道那些能不能回收,觉得就这么扔了浪费。海航吃的还行,就是份量不大吃不饱。
海航空姐跟农村大叔大妈很客气地称呼先生女士,我实在不习惯,不是歧视,公交车上这样的大叔大妈们口吐脏话见的多了,我自已也是土的掉渣。
送朋友瑞士军刀做礼物,后来老婆说送刀做礼物不吉利,有这样的说法吗?
个人结论是,中老年回国退休可行,医院医保的事情我不确定。
-
ForestMonk(林僧)
- 职业作家

- 帖子互动: 108
- 帖子: 697
- 注册时间: 2022年 9月 11日 23:47
#32 Re: 我的回国心得,比较杂乱零碎
确实。国内政府权力太大也是退休要考虑的问题,时不时还要抓个间谍啥的 lol
“It ain’t what you don’t know that gets you into trouble. It’s what you know for sure that just ain’t so. “ – Mark Twain
-
rongrong2022
- 论坛元老

- 帖子互动: 1039
- 帖子: 17481
- 注册时间: 2022年 7月 22日 00:16
-
Nameless(岌岌无名)
- 著名点评

2023年度优秀版主
Nameless 的博客 - 帖子互动: 478
- 帖子: 5087
- 注册时间: 2023年 1月 24日 21:30
#37 Re: 我的回国心得,比较杂乱零碎
多谢
代为遮丑。
个人感觉南京人很好。其实挺文明的。也很有心劲。其实满嘴脏话的小“纰漏”哪里都有。南京人不排外,相对大气。不会让人鸡皮疙瘩直起!我要回国的话就回南京混生。
个人感觉南京人很好。其实挺文明的。也很有心劲。其实满嘴脏话的小“纰漏”哪里都有。南京人不排外,相对大气。不会让人鸡皮疙瘩直起!我要回国的话就回南京混生。
majia0100 写了: 2024年 3月 16日 15:54 南京土话,意思是差劲得一塌糊涂。
南京最大的问题是南京人很惹厌, 类似马六逼停路虎这样的事, 你拿他没办法,但又躲不开 。你骂他, 他心里强大,完全不在乎。
欢迎光顾枪械射击版!
viewforum.php?f=72
欢迎访问美国时政版讨论时政热点问题:什么能和事实辩论呢?
viewforum.php?f=71
https://youtu.be/j_urZ5KDPec?si=imscchDVXNsyihve
viewforum.php?f=72
欢迎访问美国时政版讨论时政热点问题:什么能和事实辩论呢?
viewforum.php?f=71
https://youtu.be/j_urZ5KDPec?si=imscchDVXNsyihve
#39 Re: 我的回国心得,比较杂乱零碎
其实没必要千里迢迢体验民情。
jd.com 也支持海外手机注册,我发现从一开始的“好便宜”到后来感觉无言,在国内的感觉涌上心头,熟悉,真他妈熟悉。
工业品,便宜;包装精美的袋装速食,呵呵,自求多福吧,不是配料表眼花缭乱就是保质期长的和咸菜有一拼;进口食品价格,真他妈的土豪,左看右看不就是costco sams打折货色嘛。综上,所有货品的留言全部好评,就和temu的reviews一样。
jd.com 也支持海外手机注册,我发现从一开始的“好便宜”到后来感觉无言,在国内的感觉涌上心头,熟悉,真他妈熟悉。
工业品,便宜;包装精美的袋装速食,呵呵,自求多福吧,不是配料表眼花缭乱就是保质期长的和咸菜有一拼;进口食品价格,真他妈的土豪,左看右看不就是costco sams打折货色嘛。综上,所有货品的留言全部好评,就和temu的reviews一样。
上次由 off 在 2024年 3月 16日 21:15 修改。
#40 Re: 我的回国心得,比较杂乱零碎
其实很多年来都有一个规定,就是外籍人士,包括加入外籍的华人回国都需要到公安机关进行登记。但是过去很多地方执行并不严格,所以很多人抱着省事和侥幸的心态没有去做,可是现在不同了,已经开始严查回国登记这件事。
随着疫情管控的结束,国际航班的逐渐恢复,三年来回国艰难的华人们终于可以轻松回国探亲访友,一解乡愁。飞机落地,他们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申报登记自己的住所,否则将面临罚款,甚至警察会直接找上门。
对于不听话不登记的外籍人士,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境入境管理法》第七十六条规定,处2000元以下罚款。
在最近一段时间,因为登记报备问题而烦恼的朋友们很多。在网上有位朋友分享了他的经历,最大的感触就是:“ 一定要报备,千万别侥幸。”
他说,疫情前大家从不把这个申报的流程当回事儿,听说管得很松,没有人查。但想想还是觉得该谨慎些,于是周六晚上落地浙江,周天便去了当地派出所。当地派出所表示不受理这个业务,让他们周一去户籍管理处办理。周一填完表格后,周二就有派出所人员上门询问:“你们有没有及时报备,没有就赶紧去。”拍照核实之后,小区物业也打电话询问,要求出示报备的信息。
现在大数据这么发达,外籍人士进入中国海关地那一刻,信息就已经被掌握了,而且从派出所到小区物业,全方位无死角,所以不要再抱着侥幸心理。
不管你是住酒店,还是住在亲友家中,甚至是住在自己出国前买的房子里面,都需要报备登记。不然你出关的时候就等着被罚款吧,谁敢不交?不交海关不让你走。
罚个几千块钱倒也没多可怕,最可怕的是还会留下不良入境记录,以后会不会影响你回国就不知道了。这才是严重的后果。
其实现在报备登记也不是很麻烦,像一些大城市都可以进行网上报备,只是很多华人并不知道,导致耽误了24小时必须报备的时间,结果就是乖乖交罚款。
网上还有一名居住在美国加州的华人妈妈分享,她在春节期间带6岁的女儿回国。虽然孩子换发的探亲签证上面写了备注:“入境30日内办理居留证件”。但入境后得知,要求远比这个严格。由于错过了24小时必须登记的时间,这位妈妈不得不大过年的跑到出入境大队办理行政处罚,顺便给辛苦的民警们拜个年。
2024年3月5日,中国驻加拿大卡尔加里总领馆的公众号也转发了国家移民管理局的官方信息,明确地强调了这件事,就是怕还不知道情况的华人们重蹈覆辙。
为什么这个过去并不严格的报备登记制度现在查得这么严格呢?
那是因为中国的国力在变强,有能力把一些制度法规严格执行下去了。
外籍人士入境,往大了说是关系到国家的安全。那么多来中国的外国人,谁知道哪一个是别有用心的“境外势力”?所以必须百分百掌握这些人的行踪,住在哪里,来中国做什么,在中国有哪些亲属关系,这些都是要知道的。
过去技术条件和财力都不够,干不了这么繁琐的活,全靠人力去查所以很难严格执行下去。现在有了大数据,有了人工智能,有了足够的财力,干这些活就有了条件。还有一个是观念的转变,过去外籍人士来华那都是客人,是来投资旅游的座上宾,所以尽量给予方便,能不麻烦就不麻烦。
但现在中国人已经平视着世界了,外籍人士来中国更要严格遵守中国的法律制度,更何况还是外籍华人,都是知根知底的,就不用“装外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