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被浙大录取,母亲发朋友圈炫耀,亲戚的回复让人心寒!(转)
版主: noles
-
- 论坛支柱
2024年度优秀版主
Zephyrca 的博客 - 帖子互动: 1272
- 帖子: 11532
- 注册时间: 2022年 8月 12日 22:10
#1 儿子被浙大录取,母亲发朋友圈炫耀,亲戚的回复让人心寒!(转)
这世上,没有真正的感同身受
之前在网上看过一个故事:
博主的儿子被浙大录取了。
这本是件非常值得庆祝的事,她却有点开心不起来。
她说,收到录取通知书后,她和儿子都非常兴奋,这么多年的努力终于获得了回报。
她克制不住自己的喜悦,发了个朋友圈想和亲朋好友分享。
内容是:“寒窗苦读,十年一日,百般努力,终得美满。
恭喜儿子考上理想大学,希望你未来一切顺利,开开心心。”
配图是儿子举着录取通知书的笑脸。
她迫不及待地去看评论区,以为会收获满满的祝福,没想到下面的留言不堪入目。
有人说:“考上大学也没什么大不了的,现在大学生遍地都是,毕业了还不是一样找不到工作。”
有人说:“还以为考的多好呢,我孩子考上清华我都没骄傲,你还炫耀上了?”
最让她难过的是,就连自己的哥哥都说:
“孩子不过是考了个好大学,还值得你特意发个朋友圈,诚心让别人不痛快。
知道别人家孩子没你家孩子有出息,你就满意了开心了是吧?”
她很委屈,不知道究竟怎么回事。
只是想为辛苦了这么多年的孩子庆祝一下而已,却招致了如此多的批评。
其实她什么也没做错,但是她的快乐刺痛了别人。
她还不明白,人性最大的恶,就是见不得别人比自己好。
有的时候,最不希望你好的人,恰恰是你最亲近的人。
就像东野圭吾在《恶意》中写的那样:
“有些人的恨是没有原因的,他们平庸、没有天分、碌碌无为。
于是你的优秀、你的天赋、你的善良和幸福都是原罪。”
前几年河南洛阳就发生了一件特别恶劣的刑事案件。
一名高考601分的女孩不幸遇害,警察多方调查后,发现凶手竟是女孩的亲大伯。
他因为身体残疾,一直没有成家立业,和老母亲生活在一起。
家里条件非常差,依靠低保和其他人的帮扶度日。
案发前几天,他听到弟弟弟媳和村里人聊天,说女儿考得非常不错。
听着他们“炫耀”的话语,他的心理变得扭曲:
“凭什么他们能过得这么好?我却要活得如此艰难?
我要杀了她,看他们一家还怎么得意。”
第二天,他便将这个想法付诸实践,残忍的杀害了自己的侄女。
一个即将奔赴美好未来的花季少女,就这样在亲人的嫉妒下,归于尘土。
电影《东邪西毒》里说:
“任何人都可以变得狠毒,只要你尝试过什么叫嫉妒。”
有时你可能根本没有错,只是分享的对象错了。
你的快乐,分享给对的人,会获得赞美、认同、支持和理解,快乐加倍。
你的快乐,分享给错的人,只会接收到冷漠、误解、批评,甚至责备,快乐消失。
这世上,根本不会有什么感同身受。
所以,克制自己,克制自己的分享欲,克制自己的显摆心。
这不是懦弱,而是对自己、对孩子的保护。
因为你永远不会知道,那些生活中看似亲密的人,会在背后对你抱有多大的恶意。
不懂别人的心,就守好自己的嘴
作家刘墉曾写过一段直戳人心的话:
“当你跟朋友一起买了股票,你的股票大涨,而朋友的股票没涨时,你千万别声张。
为什么?因为你一旦开口,就会变成一种无形的炫耀,朋友心里就会很不痛快。
他对你会红眼,会不满,甚至埋下仇恨的种子。”
网上曾有一个名为“举报朋友成功”的帖子引发热议。
发帖人是一位女生,她的朋友考研二战某知名985。
朋友长得好看,还很上进,家境也不错,她一直感觉被朋友压一头,很不舒服。
在得知朋友考试结束铃响,还在答题的时候,她利用自己已知的朋友的准考证和考场,向考试院举报了朋友。
结果就是朋友的成绩被取消,心情很难受,父母也对她失望,不知道该何去何从。
帖主在最后说,她当时举报也只是试试看,没想到真的会被处罚,自己现在也很难受、很愧疚。
但如果真的后悔,当初又为何要那么做呢?
不过是给自己找的借口罢了,好让自己心安理得。
毕竟,那个致朋友于“死地”的“把柄”,甚至是非常相信她的朋友,亲口告诉她的。
看了这个帖子后,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就是:
“我真的希望她不要过的太差,又怕她真的考上理想的那个学校。”
多么虚伪又真实的人性啊!
正应了胡适先生曾说过的那句话:
“人性最大的恶,恨你有、笑你无,嫌你穷、怕你富。”
当地位产生了变化,当贫富发生了质变,感情就很难纯粹,稍有不慎就会濒临破碎,甚至两败俱伤。
所以人们常说,一贫如洗的时候,你认识了朋友;荣华富贵的时候,朋友离开了你。
复旦大学陈果老师也分享过一个类似的故事。
有段时间,她事业发展的很好,有个朋友看起来却不太开心。
一次交谈中,陈果问他:“看见我过得好,你好像很不开心?”
朋友回答:
“不不不,我希望你能过得很好。
但是,我同样希望你不要过得比我好。”
那次之后,两人便渐渐疏远,不再联系。
培根说:“人可以允许一个陌生人的发迹,却不能原谅一个身边人的上升。”
就像贫穷的乞丐,不会嫉妒百万富翁,却会憎恨收入比他高的乞丐。
因为在他看来,他们应是同一圈层,没道理自己受苦,他人却能享福。
因此,他会不择手段地、竭尽全力地,把身边的人拉下来。
这正是人性的幽暗所在。
所以,如果不懂别人的心,那就守好自己的嘴。
自家的好事,自己知道就行,不要随意告诉外人,免得横生枝节。
要知道,人活着,精力是有限的,不必把所有人都请进生命里。
不合适的人,尽早远离;不舒服的关系,当断则断。
如此,才能解脱自己的心,迎来柳暗花明的生活。
有一种善良,是不打扰别人的幸福
作家卢思浩说:
“一个人没修养的标志之一,是去别人的生活里指手画脚,轻易去影响别人的好心情,打扰别人的小幸福。”
真正有教养、真正善良的人,都懂得把握为人处世的分寸感,懂得体谅他人的不易。
青年作家入江曾讲过自己的故事。
她读大学时,突然遭遇多年未见的寒潮。
农民父亲很担心她,刚做完农活,来不及换下身上脏乱的衣服,就骑着三轮车来给她送被褥。
那两床棉被虽然有些破旧,却很厚实,是母亲连夜为她赶制的。
在搬被子的途中,她遇上了同班同学,那个女生的父亲也来给她送东西。
开着崭新的高档小轿车,西装革履,带的东西也是高级的蚕丝被、电热毯等,堆成了一座小山。
入江父亲看着这鲜明的对比,脸色突然间变得涨红,他有些羞愧。
入江本想迅速离开,那个女生却大声叫住了她。
她觉得,这个家境优越、性格骄傲的女生,一定是想要羞辱自己。
没想到那个女生却欢喜地朝她喊着:
“哎呀,这种被子可真好,我小时候在姥姥家也盖的这种,特别暖和。
爸,下次我也要这样的。”
一下子,整个氛围好像忽然间温暖了起来,父亲也逐渐放松,脸上重新有了笑容。
入江说,在那个寒风凛冽的下午,女生的举动,不仅温暖了她,也温暖了她的父亲,让她看见了善良这个词的具象化。
著名主持人孟非说过:
“所有的优越感都不是来自容貌、身材、知识、家族、财富、地位、成就和权力,它只来自缺见识和缺悲悯。”
不要拿自己浅薄的认知,去评价一切超出你思想的事物。
不是只有住在豪宅,吃着山珍海味,才算幸福。
只要你喜欢,只要你愿意,养的花开了也是幸福;
看着窗外的阳光洒在书桌上,静静地读一本书,也是幸福;
一家人坐在一起,吃一顿简单的饭菜,也是幸福。
这个世界,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生活,每个人想要的东西也大不一样。
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当你不能感同身受时,至少可以保持沉默。
正如爱默生所说:
“人生最美丽的补偿之一,就是人们真诚地帮助别人之后,同时也帮助了自己。”
见不得别人的好,并不会使你变得更好;
大方承认与欣赏别人的好,好运才会降临到你身上。
不打扰别人的幸福,是一种善良;
不干涉别人的选择,是一种尊重;
不诋毁别人的努力,是一种美德;
不贬低别人的成就,是一种智慧。
发自己的光就行,不要吹灭别人的灯!
之前在网上看过一个故事:
博主的儿子被浙大录取了。
这本是件非常值得庆祝的事,她却有点开心不起来。
她说,收到录取通知书后,她和儿子都非常兴奋,这么多年的努力终于获得了回报。
她克制不住自己的喜悦,发了个朋友圈想和亲朋好友分享。
内容是:“寒窗苦读,十年一日,百般努力,终得美满。
恭喜儿子考上理想大学,希望你未来一切顺利,开开心心。”
配图是儿子举着录取通知书的笑脸。
她迫不及待地去看评论区,以为会收获满满的祝福,没想到下面的留言不堪入目。
有人说:“考上大学也没什么大不了的,现在大学生遍地都是,毕业了还不是一样找不到工作。”
有人说:“还以为考的多好呢,我孩子考上清华我都没骄傲,你还炫耀上了?”
最让她难过的是,就连自己的哥哥都说:
“孩子不过是考了个好大学,还值得你特意发个朋友圈,诚心让别人不痛快。
知道别人家孩子没你家孩子有出息,你就满意了开心了是吧?”
她很委屈,不知道究竟怎么回事。
只是想为辛苦了这么多年的孩子庆祝一下而已,却招致了如此多的批评。
其实她什么也没做错,但是她的快乐刺痛了别人。
她还不明白,人性最大的恶,就是见不得别人比自己好。
有的时候,最不希望你好的人,恰恰是你最亲近的人。
就像东野圭吾在《恶意》中写的那样:
“有些人的恨是没有原因的,他们平庸、没有天分、碌碌无为。
于是你的优秀、你的天赋、你的善良和幸福都是原罪。”
前几年河南洛阳就发生了一件特别恶劣的刑事案件。
一名高考601分的女孩不幸遇害,警察多方调查后,发现凶手竟是女孩的亲大伯。
他因为身体残疾,一直没有成家立业,和老母亲生活在一起。
家里条件非常差,依靠低保和其他人的帮扶度日。
案发前几天,他听到弟弟弟媳和村里人聊天,说女儿考得非常不错。
听着他们“炫耀”的话语,他的心理变得扭曲:
“凭什么他们能过得这么好?我却要活得如此艰难?
我要杀了她,看他们一家还怎么得意。”
第二天,他便将这个想法付诸实践,残忍的杀害了自己的侄女。
一个即将奔赴美好未来的花季少女,就这样在亲人的嫉妒下,归于尘土。
电影《东邪西毒》里说:
“任何人都可以变得狠毒,只要你尝试过什么叫嫉妒。”
有时你可能根本没有错,只是分享的对象错了。
你的快乐,分享给对的人,会获得赞美、认同、支持和理解,快乐加倍。
你的快乐,分享给错的人,只会接收到冷漠、误解、批评,甚至责备,快乐消失。
这世上,根本不会有什么感同身受。
所以,克制自己,克制自己的分享欲,克制自己的显摆心。
这不是懦弱,而是对自己、对孩子的保护。
因为你永远不会知道,那些生活中看似亲密的人,会在背后对你抱有多大的恶意。
不懂别人的心,就守好自己的嘴
作家刘墉曾写过一段直戳人心的话:
“当你跟朋友一起买了股票,你的股票大涨,而朋友的股票没涨时,你千万别声张。
为什么?因为你一旦开口,就会变成一种无形的炫耀,朋友心里就会很不痛快。
他对你会红眼,会不满,甚至埋下仇恨的种子。”
网上曾有一个名为“举报朋友成功”的帖子引发热议。
发帖人是一位女生,她的朋友考研二战某知名985。
朋友长得好看,还很上进,家境也不错,她一直感觉被朋友压一头,很不舒服。
在得知朋友考试结束铃响,还在答题的时候,她利用自己已知的朋友的准考证和考场,向考试院举报了朋友。
结果就是朋友的成绩被取消,心情很难受,父母也对她失望,不知道该何去何从。
帖主在最后说,她当时举报也只是试试看,没想到真的会被处罚,自己现在也很难受、很愧疚。
但如果真的后悔,当初又为何要那么做呢?
不过是给自己找的借口罢了,好让自己心安理得。
毕竟,那个致朋友于“死地”的“把柄”,甚至是非常相信她的朋友,亲口告诉她的。
看了这个帖子后,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就是:
“我真的希望她不要过的太差,又怕她真的考上理想的那个学校。”
多么虚伪又真实的人性啊!
正应了胡适先生曾说过的那句话:
“人性最大的恶,恨你有、笑你无,嫌你穷、怕你富。”
当地位产生了变化,当贫富发生了质变,感情就很难纯粹,稍有不慎就会濒临破碎,甚至两败俱伤。
所以人们常说,一贫如洗的时候,你认识了朋友;荣华富贵的时候,朋友离开了你。
复旦大学陈果老师也分享过一个类似的故事。
有段时间,她事业发展的很好,有个朋友看起来却不太开心。
一次交谈中,陈果问他:“看见我过得好,你好像很不开心?”
朋友回答:
“不不不,我希望你能过得很好。
但是,我同样希望你不要过得比我好。”
那次之后,两人便渐渐疏远,不再联系。
培根说:“人可以允许一个陌生人的发迹,却不能原谅一个身边人的上升。”
就像贫穷的乞丐,不会嫉妒百万富翁,却会憎恨收入比他高的乞丐。
因为在他看来,他们应是同一圈层,没道理自己受苦,他人却能享福。
因此,他会不择手段地、竭尽全力地,把身边的人拉下来。
这正是人性的幽暗所在。
所以,如果不懂别人的心,那就守好自己的嘴。
自家的好事,自己知道就行,不要随意告诉外人,免得横生枝节。
要知道,人活着,精力是有限的,不必把所有人都请进生命里。
不合适的人,尽早远离;不舒服的关系,当断则断。
如此,才能解脱自己的心,迎来柳暗花明的生活。
有一种善良,是不打扰别人的幸福
作家卢思浩说:
“一个人没修养的标志之一,是去别人的生活里指手画脚,轻易去影响别人的好心情,打扰别人的小幸福。”
真正有教养、真正善良的人,都懂得把握为人处世的分寸感,懂得体谅他人的不易。
青年作家入江曾讲过自己的故事。
她读大学时,突然遭遇多年未见的寒潮。
农民父亲很担心她,刚做完农活,来不及换下身上脏乱的衣服,就骑着三轮车来给她送被褥。
那两床棉被虽然有些破旧,却很厚实,是母亲连夜为她赶制的。
在搬被子的途中,她遇上了同班同学,那个女生的父亲也来给她送东西。
开着崭新的高档小轿车,西装革履,带的东西也是高级的蚕丝被、电热毯等,堆成了一座小山。
入江父亲看着这鲜明的对比,脸色突然间变得涨红,他有些羞愧。
入江本想迅速离开,那个女生却大声叫住了她。
她觉得,这个家境优越、性格骄傲的女生,一定是想要羞辱自己。
没想到那个女生却欢喜地朝她喊着:
“哎呀,这种被子可真好,我小时候在姥姥家也盖的这种,特别暖和。
爸,下次我也要这样的。”
一下子,整个氛围好像忽然间温暖了起来,父亲也逐渐放松,脸上重新有了笑容。
入江说,在那个寒风凛冽的下午,女生的举动,不仅温暖了她,也温暖了她的父亲,让她看见了善良这个词的具象化。
著名主持人孟非说过:
“所有的优越感都不是来自容貌、身材、知识、家族、财富、地位、成就和权力,它只来自缺见识和缺悲悯。”
不要拿自己浅薄的认知,去评价一切超出你思想的事物。
不是只有住在豪宅,吃着山珍海味,才算幸福。
只要你喜欢,只要你愿意,养的花开了也是幸福;
看着窗外的阳光洒在书桌上,静静地读一本书,也是幸福;
一家人坐在一起,吃一顿简单的饭菜,也是幸福。
这个世界,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生活,每个人想要的东西也大不一样。
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当你不能感同身受时,至少可以保持沉默。
正如爱默生所说:
“人生最美丽的补偿之一,就是人们真诚地帮助别人之后,同时也帮助了自己。”
见不得别人的好,并不会使你变得更好;
大方承认与欣赏别人的好,好运才会降临到你身上。
不打扰别人的幸福,是一种善良;
不干涉别人的选择,是一种尊重;
不诋毁别人的努力,是一种美德;
不贬低别人的成就,是一种智慧。
发自己的光就行,不要吹灭别人的灯!
+5.00 积分 [版主 noles 发放的奖励]
#2 Re: 儿子被浙大录取,母亲发朋友圈炫耀,亲戚的回复让人心寒!(转)
國人本就大多缺乏道德素養,無論是領導者的行為或得利者的表現。掌權的沒有“仁义礼智信”,民間看不到“温良恭俭让”,就不要指望“忠孝廉耻勇”。
raebapap
#3 Re: 儿子被浙大录取,母亲发朋友圈炫耀,亲戚的回复让人心寒!(转)
那些回复不咋地道
真心祝福不难啊
“ 不打扰别人的幸福,是一种善良;
不干涉别人的选择,是一种尊重;
不诋毁别人的努力,是一种美德;
不贬低别人的成就,是一种智慧。”
写的好
没别的形容词了
真心祝福不难啊
“ 不打扰别人的幸福,是一种善良;
不干涉别人的选择,是一种尊重;
不诋毁别人的努力,是一种美德;
不贬低别人的成就,是一种智慧。”
写的好
没别的形容词了
-
- 论坛元老
cellcycle1 的博客 - 帖子互动: 866
- 帖子: 64207
- 注册时间: 2022年 7月 24日 15:59
#4 Re: 儿子被浙大录取,母亲发朋友圈炫耀,亲戚的回复让人心寒!(转)
真 JB mean, 一些 天朝人咋滴了 ??哪儿也不分 左右排, 川粉和JB 粉,Zephyrca 写了: 2024年 7月 4日 12:55 这世上,没有真正的感同身受
之前在网上看过一个故事:
博主的儿子被浙大录取了。
这本是件非常值得庆祝的事,她却有点开心不起来。
她说,收到录取通知书后,她和儿子都非常兴奋,这么多年的努力终于获得了回报。
她克制不住自己的喜悦,发了个朋友圈想和亲朋好友分享。
内容是:“寒窗苦读,十年一日,百般努力,终得美满。
恭喜儿子考上理想大学,希望你未来一切顺利,开开心心。”
配图是儿子举着录取通知书的笑脸。
她迫不及待地去看评论区,以为会收获满满的祝福,没想到下面的留言不堪入目。
有人说:“考上大学也没什么大不了的,现在大学生遍地都是,毕业了还不是一样找不到工作。”
有人说:“还以为考的多好呢,我孩子考上清华我都没骄傲,你还炫耀上了?”
最让她难过的是,就连自己的哥哥都说:
“孩子不过是考了个好大学,还值得你特意发个朋友圈,诚心让别人不痛快。
知道别人家孩子没你家孩子有出息,你就满意了开心了是吧?”
她很委屈,不知道究竟怎么回事。
只是想为辛苦了这么多年的孩子庆祝一下而已,却招致了如此多的批评。
其实她什么也没做错,但是她的快乐刺痛了别人。
她还不明白,人性最大的恶,就是见不得别人比自己好。
有的时候,最不希望你好的人,恰恰是你最亲近的人。
就像东野圭吾在《恶意》中写的那样:
“有些人的恨是没有原因的,他们平庸、没有天分、碌碌无为。
于是你的优秀、你的天赋、你的善良和幸福都是原罪。”
前几年河南洛阳就发生了一件特别恶劣的刑事案件。
一名高考601分的女孩不幸遇害,警察多方调查后,发现凶手竟是女孩的亲大伯。
他因为身体残疾,一直没有成家立业,和老母亲生活在一起。
家里条件非常差,依靠低保和其他人的帮扶度日。
案发前几天,他听到弟弟弟媳和村里人聊天,说女儿考得非常不错。
听着他们“炫耀”的话语,他的心理变得扭曲:
“凭什么他们能过得这么好?我却要活得如此艰难?
我要杀了她,看他们一家还怎么得意。”
第二天,他便将这个想法付诸实践,残忍的杀害了自己的侄女。
一个即将奔赴美好未来的花季少女,就这样在亲人的嫉妒下,归于尘土。
电影《东邪西毒》里说:
“任何人都可以变得狠毒,只要你尝试过什么叫嫉妒。”
有时你可能根本没有错,只是分享的对象错了。
你的快乐,分享给对的人,会获得赞美、认同、支持和理解,快乐加倍。
你的快乐,分享给错的人,只会接收到冷漠、误解、批评,甚至责备,快乐消失。
这世上,根本不会有什么感同身受。
所以,克制自己,克制自己的分享欲,克制自己的显摆心。
这不是懦弱,而是对自己、对孩子的保护。
因为你永远不会知道,那些生活中看似亲密的人,会在背后对你抱有多大的恶意。
不懂别人的心,就守好自己的嘴
作家刘墉曾写过一段直戳人心的话:
“当你跟朋友一起买了股票,你的股票大涨,而朋友的股票没涨时,你千万别声张。
为什么?因为你一旦开口,就会变成一种无形的炫耀,朋友心里就会很不痛快。
他对你会红眼,会不满,甚至埋下仇恨的种子。”
网上曾有一个名为“举报朋友成功”的帖子引发热议。
发帖人是一位女生,她的朋友考研二战某知名985。
朋友长得好看,还很上进,家境也不错,她一直感觉被朋友压一头,很不舒服。
在得知朋友考试结束铃响,还在答题的时候,她利用自己已知的朋友的准考证和考场,向考试院举报了朋友。
结果就是朋友的成绩被取消,心情很难受,父母也对她失望,不知道该何去何从。
帖主在最后说,她当时举报也只是试试看,没想到真的会被处罚,自己现在也很难受、很愧疚。
但如果真的后悔,当初又为何要那么做呢?
不过是给自己找的借口罢了,好让自己心安理得。
毕竟,那个致朋友于“死地”的“把柄”,甚至是非常相信她的朋友,亲口告诉她的。
看了这个帖子后,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就是:
“我真的希望她不要过的太差,又怕她真的考上理想的那个学校。”
多么虚伪又真实的人性啊!
正应了胡适先生曾说过的那句话:
“人性最大的恶,恨你有、笑你无,嫌你穷、怕你富。”
当地位产生了变化,当贫富发生了质变,感情就很难纯粹,稍有不慎就会濒临破碎,甚至两败俱伤。
所以人们常说,一贫如洗的时候,你认识了朋友;荣华富贵的时候,朋友离开了你。
复旦大学陈果老师也分享过一个类似的故事。
有段时间,她事业发展的很好,有个朋友看起来却不太开心。
一次交谈中,陈果问他:“看见我过得好,你好像很不开心?”
朋友回答:
“不不不,我希望你能过得很好。
但是,我同样希望你不要过得比我好。”
那次之后,两人便渐渐疏远,不再联系。
培根说:“人可以允许一个陌生人的发迹,却不能原谅一个身边人的上升。”
就像贫穷的乞丐,不会嫉妒百万富翁,却会憎恨收入比他高的乞丐。
因为在他看来,他们应是同一圈层,没道理自己受苦,他人却能享福。
因此,他会不择手段地、竭尽全力地,把身边的人拉下来。
这正是人性的幽暗所在。
所以,如果不懂别人的心,那就守好自己的嘴。
自家的好事,自己知道就行,不要随意告诉外人,免得横生枝节。
要知道,人活着,精力是有限的,不必把所有人都请进生命里。
不合适的人,尽早远离;不舒服的关系,当断则断。
如此,才能解脱自己的心,迎来柳暗花明的生活。
有一种善良,是不打扰别人的幸福
作家卢思浩说:
“一个人没修养的标志之一,是去别人的生活里指手画脚,轻易去影响别人的好心情,打扰别人的小幸福。”
真正有教养、真正善良的人,都懂得把握为人处世的分寸感,懂得体谅他人的不易。
青年作家入江曾讲过自己的故事。
她读大学时,突然遭遇多年未见的寒潮。
农民父亲很担心她,刚做完农活,来不及换下身上脏乱的衣服,就骑着三轮车来给她送被褥。
那两床棉被虽然有些破旧,却很厚实,是母亲连夜为她赶制的。
在搬被子的途中,她遇上了同班同学,那个女生的父亲也来给她送东西。
开着崭新的高档小轿车,西装革履,带的东西也是高级的蚕丝被、电热毯等,堆成了一座小山。
入江父亲看着这鲜明的对比,脸色突然间变得涨红,他有些羞愧。
入江本想迅速离开,那个女生却大声叫住了她。
她觉得,这个家境优越、性格骄傲的女生,一定是想要羞辱自己。
没想到那个女生却欢喜地朝她喊着:
“哎呀,这种被子可真好,我小时候在姥姥家也盖的这种,特别暖和。
爸,下次我也要这样的。”
一下子,整个氛围好像忽然间温暖了起来,父亲也逐渐放松,脸上重新有了笑容。
入江说,在那个寒风凛冽的下午,女生的举动,不仅温暖了她,也温暖了她的父亲,让她看见了善良这个词的具象化。
著名主持人孟非说过:
“所有的优越感都不是来自容貌、身材、知识、家族、财富、地位、成就和权力,它只来自缺见识和缺悲悯。”
不要拿自己浅薄的认知,去评价一切超出你思想的事物。
不是只有住在豪宅,吃着山珍海味,才算幸福。
只要你喜欢,只要你愿意,养的花开了也是幸福;
看着窗外的阳光洒在书桌上,静静地读一本书,也是幸福;
一家人坐在一起,吃一顿简单的饭菜,也是幸福。
这个世界,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生活,每个人想要的东西也大不一样。
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当你不能感同身受时,至少可以保持沉默。
正如爱默生所说:
“人生最美丽的补偿之一,就是人们真诚地帮助别人之后,同时也帮助了自己。”
见不得别人的好,并不会使你变得更好;
大方承认与欣赏别人的好,好运才会降临到你身上。
不打扰别人的幸福,是一种善良;
不干涉别人的选择,是一种尊重;
不诋毁别人的努力,是一种美德;
不贬低别人的成就,是一种智慧。
发自己的光就行,不要吹灭别人的灯!
#5 Re: 儿子被浙大录取,母亲发朋友圈炫耀,亲戚的回复让人心寒!(转)
鳖国被鳖党搞得已经成了一个,崇尚权力,只讲面子,没有廉耻,各个阿Q
别人说的也没错,浙大金融女硕士刚自杀,上学确实不代表什么
不能要求别人善良尊重美德,只能要求自己能思考能独立
看清大势,不犯错误,苟且偷生
别人说的也没错,浙大金融女硕士刚自杀,上学确实不代表什么
不能要求别人善良尊重美德,只能要求自己能思考能独立
看清大势,不犯错误,苟且偷生
#6 Re: 儿子被浙大录取,母亲发朋友圈炫耀,亲戚的回复让人心寒!(转)
但是大部分炫耀的人期望的是别人的吹捧和羡慕. 别人如果真不“打扰”他们, 他们没准儿就觉得你酸葡萄, 傲气, 孤僻呢. 微信特别恶心, 特别是什么狗屁“朋友”圈. 不知多少人因为朋友圈没给他们帖子点赞就把人给拉黑.
还是买提, GitHub, youtube一类的好, 彻底的互联网精神, 完全开放. 以前的买提教育, 培养, 滋润了多少人, 让多少人找到了门道,少走了弯路.
还是买提, GitHub, youtube一类的好, 彻底的互联网精神, 完全开放. 以前的买提教育, 培养, 滋润了多少人, 让多少人找到了门道,少走了弯路.
robot2022 写了: 2024年 7月 4日 13:23 那些回复不咋地道
真心祝福不难啊
“ 不打扰别人的幸福,是一种善良;
不干涉别人的选择,是一种尊重;
不诋毁别人的努力,是一种美德;
不贬低别人的成就,是一种智慧。”
写的好
没别的形容词了
#7 Re: 儿子被浙大录取,母亲发朋友圈炫耀,亲戚的回复让人心寒!(转)
炫耀对应的当然是讥讽
你想赢点心理优势,
别人需要找点心理平衡
你要有权有势,不上学
那些人也天天阿谀奉承,
那个社会就那样
你想赢点心理优势,
别人需要找点心理平衡
你要有权有势,不上学
那些人也天天阿谀奉承,
那个社会就那样
#8 Re: 儿子被浙大录取,母亲发朋友圈炫耀,亲戚的回复让人心寒!(转)
低调是必须的,我们这都是活生生的案例,俩孩子同一个highschool,同在一个课外机构做计算机课题,参加竞赛,然后其中一个被CMU的CS录了,另外一个还在州大的waitlist,录CMU的家长发私信感谢辅导老师,结果那老师随手就发了朋友圈,另外一个等州大的家长不干了,马上一封举报信就发到了CMU。
然后前年群里有一个孩子拿了宾大,西北的offer,在等Yale的waitlist,家长在群里说了一句,大家都祝贺,然后同在群里拿了宾大waitlist的一个家长不干了,说你问什么站着宾大的位置拖着不做决定,你这么做对别人公平吗。
我们这韩国人更低调,录了名校,都是等毕业前一个月了才说。所以哪都一样,辛亏国内就是凭分数,要是按我弟的录取标准,那发一朋友圈估计得有一堆人发你的举报信。
然后前年群里有一个孩子拿了宾大,西北的offer,在等Yale的waitlist,家长在群里说了一句,大家都祝贺,然后同在群里拿了宾大waitlist的一个家长不干了,说你问什么站着宾大的位置拖着不做决定,你这么做对别人公平吗。
我们这韩国人更低调,录了名校,都是等毕业前一个月了才说。所以哪都一样,辛亏国内就是凭分数,要是按我弟的录取标准,那发一朋友圈估计得有一堆人发你的举报信。
#9 Re: 儿子被浙大录取,母亲发朋友圈炫耀,亲戚的回复让人心寒!(转)
哈哈哈哈,自己孩子上大学,为什么要去别人那里炫耀,别说群里,亲戚我也不告诉Nobody 写了: 2024年 7月 4日 14:28 低调是必须的,我们这都是活生生的案例,俩孩子同一个highschool,同在一个课外机构做计算机课题,参加竞赛,然后其中一个被CMU的CS录了,另外一个还在州大的waitlist,录CMU的家长发私信感谢辅导老师,结果那老师随手就发了朋友圈,另外一个等州大的家长不干了,马上一封举报信就发到了CMU。
然后前年群里有一个孩子拿了宾大,西北的offer,在等Yale的waitlist,家长在群里说了一句,大家都祝贺,然后同在群里拿了宾大waitlist的一个家长不干了,说你问什么站着宾大的位置拖着不做决定,你这么做对别人公平吗。
我们这韩国人更低调,录了名校,都是等毕业前一个月了才说。所以哪都一样,辛亏国内就是凭分数,要是按我弟的录取标准,那发一朋友圈估计得有一堆人发你的举报信。
还有炒股赚了5千块这种,你去给别人说,别人正好炒股赔了钱,什么感受,
快乐不需要分享,别人不是你的知己,生活好的时候,别人也是客气一下
经济下行,谁家的日子都不好过的,尤其不能去跟国内的人讲
#10 Re: 儿子被浙大录取,母亲发朋友圈炫耀,亲戚的回复让人心寒!(转)
我很不爱看这种心灵鸡汤。
本来就是自己开心,说一下是一种自然流露。
为什么需要别人的祝福与赞美?
别人有什么义务祝福与赞美?
自己要发,就等着别人各种说法。只能听好话,发个什么朋友圈?只想听好话,把别人屏蔽就是。
本质就是炫耀。
还受不了别人的坏话。
本来就是自己开心,说一下是一种自然流露。
为什么需要别人的祝福与赞美?
别人有什么义务祝福与赞美?
自己要发,就等着别人各种说法。只能听好话,发个什么朋友圈?只想听好话,把别人屏蔽就是。
本质就是炫耀。
还受不了别人的坏话。
#11 Re: 儿子被浙大录取,母亲发朋友圈炫耀,亲戚的回复让人心寒!(转)
没懂这个举报啥?
Nobody 写了: 2024年 7月 4日 14:28 低调是必须的,我们这都是活生生的案例,俩孩子同一个highschool,同在一个课外机构做计算机课题,参加竞赛,然后其中一个被CMU的CS录了,另外一个还在州大的waitlist,录CMU的家长发私信感谢辅导老师,结果那老师随手就发了朋友圈,另外一个等州大的家长不干了,马上一封举报信就发到了CMU。
然后前年群里有一个孩子拿了宾大,西北的offer,在等Yale的waitlist,家长在群里说了一句,大家都祝贺,然后同在群里拿了宾大waitlist的一个家长不干了,说你问什么站着宾大的位置拖着不做决定,你这么做对别人公平吗。
我们这韩国人更低调,录了名校,都是等毕业前一个月了才说。所以哪都一样,辛亏国内就是凭分数,要是按我弟的录取标准,那发一朋友圈估计得有一堆人发你的举报信。
#12 Re: 儿子被浙大录取,母亲发朋友圈炫耀,亲戚的回复让人心寒!(转)
说到底,是卷文化害得
看不得别人好,其实还是因为小黄人圈太卷
你占了清北华五的名额,意味着俺的娃只能上普通211,后面的路会很难。。。
人家能高兴得起来吗
海外滑人一样卷,因为aa的关系,给滑人的疼校名额定死了,饼就这么大,那各家小黄娃还不得往死里卷
可悲的小黄人 。。。
看不得别人好,其实还是因为小黄人圈太卷
你占了清北华五的名额,意味着俺的娃只能上普通211,后面的路会很难。。。
人家能高兴得起来吗
海外滑人一样卷,因为aa的关系,给滑人的疼校名额定死了,饼就这么大,那各家小黄娃还不得往死里卷
可悲的小黄人 。。。
#15 Re: 儿子被浙大录取,母亲发朋友圈炫耀,亲戚的回复让人心寒!(转)
人多多少少有点爱炫耀,希望得到别人赞许的本能吧。发朋友圈的不都是各种各样的炫耀吗,去哪玩了,去哪吃了一顿,小孩得了啥奖。小孩考上浙大炫耀一下我不明白有啥不妥。那些酸溜溜的攻击的人无非是自己小孩不如人家,自己嫉妒心爆棚,又没教养而已。
如果看到别人小孩上了比自己孩子更好的大学就觉得痛苦的,那是这人自己心理扭曲而已
如果看到别人小孩上了比自己孩子更好的大学就觉得痛苦的,那是这人自己心理扭曲而已
x2

#17 Re: 儿子被浙大录取,母亲发朋友圈炫耀,亲戚的回复让人心寒!(转)
不只人,机构,国家也会积极打压优秀。
你在雪球发表精准预测,读者迅速飙升到两万。
然后雪球就压制你的预测,让雪球读者极难看到。
所以国内雪球的股民该明白,最高效信息是被特意清除的。
散户再努力研读贴,却赚不到钱,因为高效信息早被封了。
美国是否也一样?当然。WallStreetBets有一千6百万订户。
如果你把精准预测发在WSB,即使头两贴通过,第三贴就被封。
第三贴被封后,WSB会把前面通过的贴也封。散户是不许有可靠预测的。
那其他网站如何?都一样。StockTwits, Finance.Yahoo的讨论,都一样。
国家也一样。美欧都见不得中国进步。主流媒体铺天盖地抹黑打压中国和华人。
雪球,WSB的忠实读者,99.99%永远不知道信息是被滤过的无效信息。
WSB即使有一千六百万读者,但他们哪知道自己在信息陷阱里,浪费生命。
这就是食物链顶层轻松收割全球流动财富的关键伎俩。提供海量但无用信息。
你在雪球发表精准预测,读者迅速飙升到两万。
然后雪球就压制你的预测,让雪球读者极难看到。
所以国内雪球的股民该明白,最高效信息是被特意清除的。
散户再努力研读贴,却赚不到钱,因为高效信息早被封了。
美国是否也一样?当然。WallStreetBets有一千6百万订户。
如果你把精准预测发在WSB,即使头两贴通过,第三贴就被封。
第三贴被封后,WSB会把前面通过的贴也封。散户是不许有可靠预测的。
那其他网站如何?都一样。StockTwits, Finance.Yahoo的讨论,都一样。
国家也一样。美欧都见不得中国进步。主流媒体铺天盖地抹黑打压中国和华人。
雪球,WSB的忠实读者,99.99%永远不知道信息是被滤过的无效信息。
WSB即使有一千六百万读者,但他们哪知道自己在信息陷阱里,浪费生命。
这就是食物链顶层轻松收割全球流动财富的关键伎俩。提供海量但无用信息。
Zephyrca 写了: 2024年 7月 4日 12:55 这世上,没有真正的感同身受
之前在网上看过一个故事:
博主的儿子被浙大录取了。
这本是件非常值得庆祝的事,她却有点开心不起来。
她说,收到录取通知书后,她和儿子都非常兴奋,这么多年的努力终于获得了回报。
她克制不住自己的喜悦,发了个朋友圈想和亲朋好友分享。
内容是:“寒窗苦读,十年一日,百般努力,终得美满。
恭喜儿子考上理想大学,希望你未来一切顺利,开开心心。”
配图是儿子举着录取通知书的笑脸。
她迫不及待地去看评论区,以为会收获满满的祝福,没想到下面的留言不堪入目。
有人说:“考上大学也没什么大不了的,现在大学生遍地都是,毕业了还不是一样找不到工作。”
有人说:“还以为考的多好呢,我孩子考上清华我都没骄傲,你还炫耀上了?”
最让她难过的是,就连自己的哥哥都说:
“孩子不过是考了个好大学,还值得你特意发个朋友圈,诚心让别人不痛快。
知道别人家孩子没你家孩子有出息,你就满意了开心了是吧?”
她很委屈,不知道究竟怎么回事。
只是想为辛苦了这么多年的孩子庆祝一下而已,却招致了如此多的批评。
其实她什么也没做错,但是她的快乐刺痛了别人。
她还不明白,人性最大的恶,就是见不得别人比自己好。
有的时候,最不希望你好的人,恰恰是你最亲近的人。
就像东野圭吾在《恶意》中写的那样:
“有些人的恨是没有原因的,他们平庸、没有天分、碌碌无为。
于是你的优秀、你的天赋、你的善良和幸福都是原罪。”
前几年河南洛阳就发生了一件特别恶劣的刑事案件。
一名高考601分的女孩不幸遇害,警察多方调查后,发现凶手竟是女孩的亲大伯。
他因为身体残疾,一直没有成家立业,和老母亲生活在一起。
家里条件非常差,依靠低保和其他人的帮扶度日。
案发前几天,他听到弟弟弟媳和村里人聊天,说女儿考得非常不错。
听着他们“炫耀”的话语,他的心理变得扭曲:
“凭什么他们能过得这么好?我却要活得如此艰难?
我要杀了她,看他们一家还怎么得意。”
第二天,他便将这个想法付诸实践,残忍的杀害了自己的侄女。
一个即将奔赴美好未来的花季少女,就这样在亲人的嫉妒下,归于尘土。
电影《东邪西毒》里说:
“任何人都可以变得狠毒,只要你尝试过什么叫嫉妒。”
有时你可能根本没有错,只是分享的对象错了。
你的快乐,分享给对的人,会获得赞美、认同、支持和理解,快乐加倍。
你的快乐,分享给错的人,只会接收到冷漠、误解、批评,甚至责备,快乐消失。
这世上,根本不会有什么感同身受。
所以,克制自己,克制自己的分享欲,克制自己的显摆心。
这不是懦弱,而是对自己、对孩子的保护。
因为你永远不会知道,那些生活中看似亲密的人,会在背后对你抱有多大的恶意。
不懂别人的心,就守好自己的嘴
作家刘墉曾写过一段直戳人心的话:
“当你跟朋友一起买了股票,你的股票大涨,而朋友的股票没涨时,你千万别声张。
为什么?因为你一旦开口,就会变成一种无形的炫耀,朋友心里就会很不痛快。
他对你会红眼,会不满,甚至埋下仇恨的种子。”
网上曾有一个名为“举报朋友成功”的帖子引发热议。
发帖人是一位女生,她的朋友考研二战某知名985。
朋友长得好看,还很上进,家境也不错,她一直感觉被朋友压一头,很不舒服。
在得知朋友考试结束铃响,还在答题的时候,她利用自己已知的朋友的准考证和考场,向考试院举报了朋友。
结果就是朋友的成绩被取消,心情很难受,父母也对她失望,不知道该何去何从。
帖主在最后说,她当时举报也只是试试看,没想到真的会被处罚,自己现在也很难受、很愧疚。
但如果真的后悔,当初又为何要那么做呢?
不过是给自己找的借口罢了,好让自己心安理得。
毕竟,那个致朋友于“死地”的“把柄”,甚至是非常相信她的朋友,亲口告诉她的。
看了这个帖子后,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就是:
“我真的希望她不要过的太差,又怕她真的考上理想的那个学校。”
多么虚伪又真实的人性啊!
正应了胡适先生曾说过的那句话:
“人性最大的恶,恨你有、笑你无,嫌你穷、怕你富。”
当地位产生了变化,当贫富发生了质变,感情就很难纯粹,稍有不慎就会濒临破碎,甚至两败俱伤。
所以人们常说,一贫如洗的时候,你认识了朋友;荣华富贵的时候,朋友离开了你。
复旦大学陈果老师也分享过一个类似的故事。
有段时间,她事业发展的很好,有个朋友看起来却不太开心。
一次交谈中,陈果问他:“看见我过得好,你好像很不开心?”
朋友回答:
“不不不,我希望你能过得很好。
但是,我同样希望你不要过得比我好。”
那次之后,两人便渐渐疏远,不再联系。
培根说:“人可以允许一个陌生人的发迹,却不能原谅一个身边人的上升。”
就像贫穷的乞丐,不会嫉妒百万富翁,却会憎恨收入比他高的乞丐。
因为在他看来,他们应是同一圈层,没道理自己受苦,他人却能享福。
因此,他会不择手段地、竭尽全力地,把身边的人拉下来。
这正是人性的幽暗所在。
所以,如果不懂别人的心,那就守好自己的嘴。
自家的好事,自己知道就行,不要随意告诉外人,免得横生枝节。
要知道,人活着,精力是有限的,不必把所有人都请进生命里。
不合适的人,尽早远离;不舒服的关系,当断则断。
如此,才能解脱自己的心,迎来柳暗花明的生活。
有一种善良,是不打扰别人的幸福
作家卢思浩说:
“一个人没修养的标志之一,是去别人的生活里指手画脚,轻易去影响别人的好心情,打扰别人的小幸福。”
真正有教养、真正善良的人,都懂得把握为人处世的分寸感,懂得体谅他人的不易。
青年作家入江曾讲过自己的故事。
她读大学时,突然遭遇多年未见的寒潮。
农民父亲很担心她,刚做完农活,来不及换下身上脏乱的衣服,就骑着三轮车来给她送被褥。
那两床棉被虽然有些破旧,却很厚实,是母亲连夜为她赶制的。
在搬被子的途中,她遇上了同班同学,那个女生的父亲也来给她送东西。
开着崭新的高档小轿车,西装革履,带的东西也是高级的蚕丝被、电热毯等,堆成了一座小山。
入江父亲看着这鲜明的对比,脸色突然间变得涨红,他有些羞愧。
入江本想迅速离开,那个女生却大声叫住了她。
她觉得,这个家境优越、性格骄傲的女生,一定是想要羞辱自己。
没想到那个女生却欢喜地朝她喊着:
“哎呀,这种被子可真好,我小时候在姥姥家也盖的这种,特别暖和。
爸,下次我也要这样的。”
一下子,整个氛围好像忽然间温暖了起来,父亲也逐渐放松,脸上重新有了笑容。
入江说,在那个寒风凛冽的下午,女生的举动,不仅温暖了她,也温暖了她的父亲,让她看见了善良这个词的具象化。
著名主持人孟非说过:
“所有的优越感都不是来自容貌、身材、知识、家族、财富、地位、成就和权力,它只来自缺见识和缺悲悯。”
不要拿自己浅薄的认知,去评价一切超出你思想的事物。
不是只有住在豪宅,吃着山珍海味,才算幸福。
只要你喜欢,只要你愿意,养的花开了也是幸福;
看着窗外的阳光洒在书桌上,静静地读一本书,也是幸福;
一家人坐在一起,吃一顿简单的饭菜,也是幸福。
这个世界,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生活,每个人想要的东西也大不一样。
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当你不能感同身受时,至少可以保持沉默。
正如爱默生所说:
“人生最美丽的补偿之一,就是人们真诚地帮助别人之后,同时也帮助了自己。”
见不得别人的好,并不会使你变得更好;
大方承认与欣赏别人的好,好运才会降临到你身上。
不打扰别人的幸福,是一种善良;
不干涉别人的选择,是一种尊重;
不诋毁别人的努力,是一种美德;
不贬低别人的成就,是一种智慧。
发自己的光就行,不要吹灭别人的灯!
-
- 论坛支柱
2024年度优秀版主
Zephyrca 的博客 - 帖子互动: 1272
- 帖子: 11532
- 注册时间: 2022年 8月 12日 22:10
#19 Re: 儿子被浙大录取,母亲发朋友圈炫耀,亲戚的回复让人心寒!(转)
是的,在哪里都要低调一点,也包括网上。我觉得这是娃需要学习的重要课程。谦卑的人才会低调。Nobody 写了: 2024年 7月 4日 14:28 低调是必须的,我们这都是活生生的案例,俩孩子同一个highschool,同在一个课外机构做计算机课题,参加竞赛,然后其中一个被CMU的CS录了,另外一个还在州大的waitlist,录CMU的家长发私信感谢辅导老师,结果那老师随手就发了朋友圈,另外一个等州大的家长不干了,马上一封举报信就发到了CMU。
然后前年群里有一个孩子拿了宾大,西北的offer,在等Yale的waitlist,家长在群里说了一句,大家都祝贺,然后同在群里拿了宾大waitlist的一个家长不干了,说你问什么站着宾大的位置拖着不做决定,你这么做对别人公平吗。
我们这韩国人更低调,录了名校,都是等毕业前一个月了才说。所以哪都一样,辛亏国内就是凭分数,要是按我弟的录取标准,那发一朋友圈估计得有一堆人发你的举报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