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康又灰溜溜回郑州了
版主: Softfist
#44 Re: 富士康又灰溜溜回郑州了
在证交所都发公告了
鴻海科技集團(TWSE:2317)旗下富士康科技集團,同河南省政府簽署《河南省政府與富士康科技集團加快推進新事業項目戰略合作協議》,簽約儀式在鄭州舉行。根據協議,河南省政府支持富士康在鄭州建設新事業總部。富士康將充分發揮自身在智慧製造領域核心競爭力,以及在全球範圍內的技術儲備和產業鏈資源優勢,加快推動電動車整車、儲能電池、數位健康和機器人產業落地,聚焦河南,打造全球高端製造產業鏈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生態圈。
富士康將在鄭州投資建設新事業總部大樓,承載新事業總部功能。項目一期選址位於鄭東新區,建築面積約 700 公畝,總投資約 10 億元人民幣。主要建設總部管理中心、研發中心和工程中心、戰略產業發展中心、戰略產業金融平台、產業研究院和關鍵人才中心、營銷中心、供應鏈管理中心等七大中心,將為富士康在大陸實施 3+3 戰略提供產業資源、技術力等相關支持;同時,圍繞 3+3 戰略的落地實施,富士康將在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重點佈局電動車試製中心、固態電池等項目。
鴻海科技集團(TWSE:2317)旗下富士康科技集團,同河南省政府簽署《河南省政府與富士康科技集團加快推進新事業項目戰略合作協議》,簽約儀式在鄭州舉行。根據協議,河南省政府支持富士康在鄭州建設新事業總部。富士康將充分發揮自身在智慧製造領域核心競爭力,以及在全球範圍內的技術儲備和產業鏈資源優勢,加快推動電動車整車、儲能電池、數位健康和機器人產業落地,聚焦河南,打造全球高端製造產業鏈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生態圈。
富士康將在鄭州投資建設新事業總部大樓,承載新事業總部功能。項目一期選址位於鄭東新區,建築面積約 700 公畝,總投資約 10 億元人民幣。主要建設總部管理中心、研發中心和工程中心、戰略產業發展中心、戰略產業金融平台、產業研究院和關鍵人才中心、營銷中心、供應鏈管理中心等七大中心,將為富士康在大陸實施 3+3 戰略提供產業資源、技術力等相關支持;同時,圍繞 3+3 戰略的落地實施,富士康將在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重點佈局電動車試製中心、固態電池等項目。
bradyzhu 写了: 2024年 7月 25日 10:20 我觉得可能性不大,不过土鳖很难说,姑且看吧。
如果有优惠政策的话,富士康肯定会发新闻,来摆脱目前不利状态。
如果迟迟没有优惠政策,或者没有像样的优惠政策,那么富士康就是被排挤了。
到月底还没消息,估计就没有消息了。
#46 Re: 富士康又灰溜溜回郑州了
双方都有责任吧.
第一老中的成功本来就不好复制.比如瓢填timesheet,就是早9晚6,标准的很,其实12到16小时很正常.
如果谁想用8个小时就达到瓢的工作量,呵呵
当然三儿也有自己的责任.主要是政府,这次去帮助建厂的老中,平均等待签证几个月,有的人从来就没有拿到过.
三儿内部系统,早就把这些人标记为专门来印度偷窃爱疯15核心技术的中国间谍了 : )
跟疮破一个节奏,他以为他在MAGA,其实是在麻嘎.
只不过美帝有旋转门,官商一体,
大公司在签证这些小问题上,肆意践踏政府法令,疮破才没能捅出三儿这么大的篓子.
第一老中的成功本来就不好复制.比如瓢填timesheet,就是早9晚6,标准的很,其实12到16小时很正常.
如果谁想用8个小时就达到瓢的工作量,呵呵
当然三儿也有自己的责任.主要是政府,这次去帮助建厂的老中,平均等待签证几个月,有的人从来就没有拿到过.
三儿内部系统,早就把这些人标记为专门来印度偷窃爱疯15核心技术的中国间谍了 : )
跟疮破一个节奏,他以为他在MAGA,其实是在麻嘎.
只不过美帝有旋转门,官商一体,
大公司在签证这些小问题上,肆意践踏政府法令,疮破才没能捅出三儿这么大的篓子.
#50 Re: 富士康又灰溜溜回郑州了
问题是让他再建什么新楼啊?拿以前的楼用就是了,否则既浪费材料又浪费资源
zhukov 写了: 2024年 7月 25日 00:56 “去中化”失败,富士康回流郑州建大厦
近年来频传“去中化”的富士康,重新回流到郑州建大厦。这是什么情况?
7月22日,富士康与河南签署了新的战略合作协议,计划投资10亿元在郑州建设新业务总部。
当天,河南省省委书记楼阳生出席签约仪式,河南省省长王凯、富士康科技集团董事长刘扬伟代表双方签约。可见这次签约规格之高。
近年来频频收缩中国工厂,将产能转移到印度等国家,富士康此次动作传递了什么信号?
富士康虽然考虑到劳动力成本、地缘政治等因素,近年来确实不断加大到印度等地建厂力度,效果却不甚理想。
去年秋季发布的苹果iPhone15系列,有一部分由富士康印度工厂代工生产。但印度产的iPhone15却因质量问题,屡屡被诟病。据凤凰新闻报道,在印度生产的iPhone手机抽检合格率仅为73%,良品率为50%,但同批次手机在欧洲市场的抽检合格率仅为34%。不管是五成、还是三成多,可见良品率都是非常低的。与之相伴的,印度工厂的大肠杆菌超标问题,也是外界担忧的因素之一。
不知是否与印度产良品率偏低有关,iPhone15系列可以说是首个出现大降价的苹果旗舰手机系列。
今年苹果CEO蒂姆·库克重新将目光瞄向了中国供应链。3月份,库克到访中国,特意会见了比亚迪、蓝思科技、长盈精密等企业相关负责人。而且库克强调称,“对于苹果的供应链来说,我觉得没有比中国更为重要的地方了。”
一直以来,中国供应链在苹果生产制造当中占着重要位置。有数据显示,全球超90%的iPhone出自中国制造。
或许是地缘政治等诸多考量,近年来库克越来越重视印度市场。有报道称,苹果未来几年准备在印度生产至少20%的iPhone年产量。在苹果的战略调整下,富士康等代工厂纷纷到印度建厂。
然而,或受印度工厂良品率等因素所困,苹果iPhone订单,今年出现回流中国的现象。有消息称,苹果今年给到比亚迪、立讯精密等一些代工订单,后者已加入iPhone16供应链,成为苹果最新的代工伙伴。
作为苹果最大的iPhone代工商,近日富士康郑州工厂也在大量招收新员工,工人工资提升至了25元每小时,干够3个月还有7500元的奖金。
近年来富士康在印度、在东南亚国家,投资了大笔资金建厂和扩厂,但产能增长却非常滞后,这也说明了问题。
可见,中国多年来积累的供应链优势,仍然是印度和东南亚国家短期内难以追赶上的。
#56 Re: 富士康又灰溜溜回郑州了
denizen 写了: 2024年 7月 25日 15:46 双方都有责任吧.
第一老中的成功本来就不好复制.比如瓢填timesheet,就是早9晚6,标准的很,其实12到16小时很正常.
如果谁想用8个小时就达到瓢的工作量,呵呵
当然三儿也有自己的责任.主要是政府,这次去帮助建厂的老中,平均等待签证几个月,有的人从来就没有拿到过.
三儿内部系统,早就把这些人标记为专门来印度偷窃爱疯15核心技术的中国间谍了 : )
跟疮破一个节奏,他以为他在MAGA,其实是在麻嘎.
只不过美帝有旋转门,官商一体,
大公司在签证这些小问题上,肆意践踏政府法令,疮破才没能捅出三儿这么大的篓子.
台湾的,印度不卡台湾的签证
另外,微信群和youtube的老将们不是一直说,富士康坚持8小时甚至7小时工作制,从不加班,是河南的良心工厂。只有中国人的工厂才996,12到16小时之类
#57 Re: 富士康又灰溜溜回郑州了
难道不是天朝向富士康行贿公关后回来的吗?
zhukov 写了: 2024年 7月 25日 00:56 “去中化”失败,富士康回流郑州建大厦
近年来频传“去中化”的富士康,重新回流到郑州建大厦。这是什么情况?
7月22日,富士康与河南签署了新的战略合作协议,计划投资10亿元在郑州建设新业务总部。
当天,河南省省委书记楼阳生出席签约仪式,河南省省长王凯、富士康科技集团董事长刘扬伟代表双方签约。可见这次签约规格之高。
近年来频频收缩中国工厂,将产能转移到印度等国家,富士康此次动作传递了什么信号?
富士康虽然考虑到劳动力成本、地缘政治等因素,近年来确实不断加大到印度等地建厂力度,效果却不甚理想。
去年秋季发布的苹果iPhone15系列,有一部分由富士康印度工厂代工生产。但印度产的iPhone15却因质量问题,屡屡被诟病。据凤凰新闻报道,在印度生产的iPhone手机抽检合格率仅为73%,良品率为50%,但同批次手机在欧洲市场的抽检合格率仅为34%。不管是五成、还是三成多,可见良品率都是非常低的。与之相伴的,印度工厂的大肠杆菌超标问题,也是外界担忧的因素之一。
不知是否与印度产良品率偏低有关,iPhone15系列可以说是首个出现大降价的苹果旗舰手机系列。
今年苹果CEO蒂姆·库克重新将目光瞄向了中国供应链。3月份,库克到访中国,特意会见了比亚迪、蓝思科技、长盈精密等企业相关负责人。而且库克强调称,“对于苹果的供应链来说,我觉得没有比中国更为重要的地方了。”
一直以来,中国供应链在苹果生产制造当中占着重要位置。有数据显示,全球超90%的iPhone出自中国制造。
或许是地缘政治等诸多考量,近年来库克越来越重视印度市场。有报道称,苹果未来几年准备在印度生产至少20%的iPhone年产量。在苹果的战略调整下,富士康等代工厂纷纷到印度建厂。
然而,或受印度工厂良品率等因素所困,苹果iPhone订单,今年出现回流中国的现象。有消息称,苹果今年给到比亚迪、立讯精密等一些代工订单,后者已加入iPhone16供应链,成为苹果最新的代工伙伴。
作为苹果最大的iPhone代工商,近日富士康郑州工厂也在大量招收新员工,工人工资提升至了25元每小时,干够3个月还有7500元的奖金。
近年来富士康在印度、在东南亚国家,投资了大笔资金建厂和扩厂,但产能增长却非常滞后,这也说明了问题。
可见,中国多年来积累的供应链优势,仍然是印度和东南亚国家短期内难以追赶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