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娃:转换专业就是切换行业,需慎重考虑。
版主: noles
#1 大学娃:转换专业就是切换行业,需慎重考虑。
转专业显然对娃们的职业生涯最具影响。
我在二、三十年前,拿到数学的PhD之后,发现自己不具备在数学研究中做开疆拓土的研究,于是决定並改行做计算机方面的实践与研究。感觉,我当时的[改行]决定很英明。
转换专业,除了要看自己的兴趣,更要注重行业的前景。我看到隔壁版有一同学,十几年前,由数学专业转向生物专业。最后的结果,遇到了事业发展甚至生活生存的问题。
我在二、三十年前,拿到数学的PhD之后,发现自己不具备在数学研究中做开疆拓土的研究,于是决定並改行做计算机方面的实践与研究。感觉,我当时的[改行]决定很英明。
转换专业,除了要看自己的兴趣,更要注重行业的前景。我看到隔壁版有一同学,十几年前,由数学专业转向生物专业。最后的结果,遇到了事业发展甚至生活生存的问题。
#5 Re: 大学娃:转换专业就是切换行业,需慎重考虑。
你这例子想说明啥?从数学转生物是个正常人干的是吗?不是施一公忽悠的?pplar 写了: 2024年 7月 23日 10:54 转专业显然对娃们的职业生涯最具影响。
我在二、三十年前,拿到数学的PhD之后,发现自己不具备在数学研究中做开疆拓土的研究,于是决定並改行做计算机方面的实践与研究。感觉,我当时的[改行]决定很英明。
转换专业,除了要看自己的兴趣,更要注重行业的前景。我看到隔壁版有一同学,十几年前,由数学专业转向生物专业。最后的结果,遇到了事业发展甚至生活生存的问题。
#6 Re: 大学娃:转换专业就是切换行业,需慎重考虑。
我一师弟本来读研还有一年就毕业了,还有奖学金,毕业当时也能找到工作
结果不知道抽了哪根筋了,非要说自己对生物感兴趣,自费去加拿大读大学本科
生物专业,结果读了两年肄业了,也不是真感兴趣,后来,人就消失了
结果不知道抽了哪根筋了,非要说自己对生物感兴趣,自费去加拿大读大学本科
生物专业,结果读了两年肄业了,也不是真感兴趣,后来,人就消失了
#7 Re: 大学娃:转换专业就是切换行业,需慎重考虑。
你是绝顶聪明啊pplar 写了: 2024年 7月 23日 10:54 转专业显然对娃们的职业生涯最具影响。
我在二、三十年前,拿到数学的PhD之后,发现自己不具备在数学研究中做开疆拓土的研究,于是决定並改行做计算机方面的实践与研究。感觉,我当时的[改行]决定很英明。
转换专业,除了要看自己的兴趣,更要注重行业的前景。我看到隔壁版有一同学,十几年前,由数学专业转向生物专业。最后的结果,遇到了事业发展甚至生活生存的问题。
#8 Re: 大学娃:转换专业就是切换行业,需慎重考虑。
本科有个屁影响。pplar 写了: 2024年 7月 23日 10:54 转专业显然对娃们的职业生涯最具影响。
我在二、三十年前,拿到数学的PhD之后,发现自己不具备在数学研究中做开疆拓土的研究,于是决定並改行做计算机方面的实践与研究。感觉,我当时的[改行]决定很英明。
转换专业,除了要看自己的兴趣,更要注重行业的前景。我看到隔壁版有一同学,十几年前,由数学专业转向生物专业。最后的结果,遇到了事业发展甚至生活生存的问题。
#9 Re: 大学娃:转换专业就是切换行业,需慎重考虑。
其实应该说大学教育对普通人有啥用
“Information is power. But like all power, there are those who want to keep it for themselves.” ― Aaron Swartz
在新水木看到的有哲理的回答
月收入 1 万是个什么样的水平?拿的人能接受,看的人说 “活不下去” 的水平。
可怜的美华。上半辈子折腾美国签证,下半辈子折腾中国签证。
在新水木看到的有哲理的回答
月收入 1 万是个什么样的水平?拿的人能接受,看的人说 “活不下去” 的水平。
可怜的美华。上半辈子折腾美国签证,下半辈子折腾中国签证。
#12 Re: 大学娃:转换专业就是切换行业,需慎重考虑。
码工需要大学毕业吗?
包括现代社会,很多工作根本只需要简单的职业教育。
欧美这些年的问题之一就是泛滥的大学教育,
“Information is power. But like all power, there are those who want to keep it for themselves.” ― Aaron Swartz
在新水木看到的有哲理的回答
月收入 1 万是个什么样的水平?拿的人能接受,看的人说 “活不下去” 的水平。
可怜的美华。上半辈子折腾美国签证,下半辈子折腾中国签证。
在新水木看到的有哲理的回答
月收入 1 万是个什么样的水平?拿的人能接受,看的人说 “活不下去” 的水平。
可怜的美华。上半辈子折腾美国签证,下半辈子折腾中国签证。
#14 Re: 大学娃:转换专业就是切换行业,需慎重考虑。
https://www.businessinsider.com/millenn ... vel-2024-7
美国这种overqualify的概念很恶心
但是也不能说不对。像文中的千禧一代
他找工时如果不肯把他受的教育放到一边
他很难做好低工资的工作。
美国这种overqualify的概念很恶心
但是也不能说不对。像文中的千禧一代
他找工时如果不肯把他受的教育放到一边
他很难做好低工资的工作。
“Information is power. But like all power, there are those who want to keep it for themselves.” ― Aaron Swartz
在新水木看到的有哲理的回答
月收入 1 万是个什么样的水平?拿的人能接受,看的人说 “活不下去” 的水平。
可怜的美华。上半辈子折腾美国签证,下半辈子折腾中国签证。
在新水木看到的有哲理的回答
月收入 1 万是个什么样的水平?拿的人能接受,看的人说 “活不下去” 的水平。
可怜的美华。上半辈子折腾美国签证,下半辈子折腾中国签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