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问。
中产是怎么界定的?
版主: noles
阶级斗争不能放松wmysh 写了: 2024年 8月 26日 10:22 按照古典定义,拿W-2的都不应该算中产。美国“中产”现代的定义其实是"working class",工人阶级?
https://en.wikipedia.org/wiki/Middle_class
![]()
啥?收入看的是税前收入么? 我还以为是看AGI么?windy 写了: 2024年 8月 26日 15:53 我是自己掏钱的,但也理解学校这样做的理由.毕竟学校不是慈善机构.
人家不是按你是否是中产给钱的,而是看你出不出得起.家庭收入25万,如果没有很大债务的话,这个钱是付得起的.当然可能夫妻没法都存满401K+IRA了.如果你不愿意掏钱,那就去州大好了
完全同意。普渡除了所在的城市不太热闹之外,其他都很赞。城市不热闹也有好处,娃能安心读书
所以这个就是不合理的地方了。15万以下就有补助,以上就要自己掏很多钱,出完钱之后就没法放401K和IRA了。变相就是把15万以上的生活拉下来,劫富济贫。更何况这15万以上也不算富吧,25万以上也不算富。真正的富人一点没影响。windy 写了: 2024年 8月 26日 15:53 我是自己掏钱的,但也理解学校这样做的理由.毕竟学校不是慈善机构.
人家不是按你是否是中产给钱的,而是看你出不出得起.家庭收入25万,如果没有很大债务的话,这个钱是付得起的.当然可能夫妻没法都存满401K+IRA了.如果你不愿意掏钱,那就去州大好了
Zephyrca 写了: 2024年 8月 26日 16:11 所以这个就是不合理的地方了。15万以下就有补助,以上就要自己掏很多钱,出完钱之后就没法放401K和IRA了。变相就是把15万以上的生活拉下来,劫富济贫。更何况这15万以上也不算富吧,25万以上也不算富。真正的富人一点没影响。
不太看懂,前面说家里出多少钱,后面15万以上怎么变成到手1-2千?啥意思?最高到50%是家长最多出50%还是学校最多出50%?windy 写了: 2024年 8月 26日 16:49 不是15万以下有,15万就没有了这样简单。有点累进税率的意思。当年我家老大读书的时候我对H的公式做过研究,大致是9万以下不用出钱(连生活费都不用出,从家里到学校的交通费也是学校出,所以这个助学金可以比学费还高好多),之后1万出比如20%(也就是10万家里要出2千),再下个两万出比如30%,也就是如果家庭收入12万,你可能要出2+6=8千。大致是这个意思,最高好像到50%。也就是说家长如果收入15万以上,每多挣一万块,去掉税加多交的学费,大概只能拿到手1-2千。所以不是15万以上去掉学费还是比15万以下的时间收入高。但是15万以上的大部分都被学费和税吃掉了。
Zephyrca 写了: 2024年 8月 26日 22:47 不太看懂,前面说家里出多少钱,后面15万以上怎么变成到手1-2千?啥意思?最高到50%是家长最多出50%还是学校最多出50%?
按这么算的话,家庭收入15万以上的说不定还没有15万以下来的舒服,学费减免更多。这就是不合理的地方了
但是家里有点资产的话(一般人家到了孩子上大学的年龄基本上有一个米),光这个就要交4.5万windy 写了: 2024年 8月 27日 06:56 打个比方吧,你去哈佛的financial aid calculator算一下, 假设是佛州,
14万 自己要付16050
15万 19050
16, 22300
17, 26350
也就是说14万到15万,家里收入多1万, 家长多付3000,15-16,3250, 16-17, 多付4050
我的意思是家庭收入多了1万,就要多付3000-4000+的学费。但这1万是税前的。去掉22%的联邦税(当年是28%),FICA 7.65,大致30%,加上州税,每多一万收入,到手只有6千5左右,再多交4千学费,实际到手只有2千5.当年只有2千。
也就是如果你的收入多余15万,每多一万的收入,去掉多付的学费和交税,只能拿到手1-2千。但多付的学费不至于超过你的税后收入的增加。
15万并不是啥magic number,这个数字被常常提起是因为到了这个数字,自付的费用差不多是你的生活费,也就是说学费是全免。低于这个收入不但学费全免,还有生活费的补贴,高于这个数字,学费也有减免。
我记得当年23万以上就一分钱没有了,现在刚算了一下,要316,500以上才完全没有。
以上计算都是假设家里没有任何现金存款和房地产。
这个真不好说40万值不值。noles 写了: 2024年 8月 23日 16:45 是华裔家长。那孩子和我孩子的first name 一样。两个在高中就是好朋友。都被录取了,两人都很高兴。可以有伴了。没几天我娃说那家不出钱,理由是旗舰州立给了奖学金,外加州里的Bright Future免学费 (去外州,私立就没了)。为什么要花40万刀.
那家比我们有钱,都是父母没上过大学。对上学的观点不一样。我家的要上州立也是不花什么钱。 以后再看看我们花的值不值。。。
这个计算有没有考虑多娃的情况?收入都是三十万的话,一个娃和三四个娃尤其是不止一个同时上学,差得可就太多了。windy 写了: 2024年 8月 27日 06:56 打个比方吧,你去哈佛的financial aid calculator算一下, 假设是佛州,
14万 自己要付16050
15万 19050
16, 22300
17, 26350
也就是说14万到15万,家里收入多1万, 家长多付3000,15-16,3250, 16-17, 多付4050
我的意思是家庭收入多了1万,就要多付3000-4000+的学费。但这1万是税前的。去掉22%的联邦税(当年是28%),FICA 7.65,大致30%,加上州税,每多一万收入,到手只有6千5左右,再多交4千学费,实际到手只有2千5.当年只有2千。
也就是如果你的收入多余15万,每多一万的收入,去掉多付的学费和交税,只能拿到手1-2千。但多付的学费不至于超过你的税后收入的增加。
15万并不是啥magic number,这个数字被常常提起是因为到了这个数字,自付的费用差不多是你的生活费,也就是说学费是全免。低于这个收入不但学费全免,还有生活费的补贴,高于这个数字,学费也有减免。
我记得当年23万以上就一分钱没有了,现在刚算了一下,要316,500以上才完全没有。
以上计算都是假设家里没有任何现金存款和房地产。
去算着玩了一下,看来双工家庭要想省学费,只有离婚一条路了。